东方的那喀索斯之镜|“雅努斯的界面”艺术家之刘建华
当观者进入外滩艺术中心185号空间展览现场的第5号展厅时,会立即被刘建华的两件作品——《气体》与《境象》所吸引。
在展览中,这两件作品处的场域并非传统的白立方,而是被处理为了幽暗、封闭的暗室,而旁侧复古的门廊则如同一座现实的雅努斯之门,静默地向观众提示着185号空间建筑厚重的历史感。
同样的历史感来自刘建华的作品本身——雾气从深邃的陶瓷上升腾而起,在分隔观者视野的同时,也对作品四周的空间进行了填充,从而构成了某种物质化的“灵晕”(aura);三块圆形陶瓷制成的镜面隐藏在展厅的黑暗深处,当观者走进,特殊的打光将在釉面上不稳定地生成观者自身的模糊影像,此种体验完全迥异于日常生活中清晰、确切的“镜中自视”。
对材料、主体视像的差异化经验,将观者的困惑转化为对失真自体影像的反思——在某种层面上这使人想起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对同一主体自视与自触的逆反性经验的讨论,观者的主体自身被置于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之中。“镜面”的复杂性直指本次展览的主题“界面”,“镜面”自身即构成了“界面”概念的古老的物质化变体。
那喀索斯(Narcissus)因迷恋于自己水中的倒影而溺亡,这一关于镜像的神话似乎构成了一种本质性的隐喻,并揭示出反思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巨大张力,稍有不慎便将自我意识引向毁灭,“镜子是具有普遍魔力的工具,它将事物变为景观,把景观变为事物,将自我变为他人,将他人变为自我。”[1]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我们发现了同样的能量,“镜面”意味着精神性投射的内向界域。每一次向镜中的视看,都意味着穿过一个雅努斯的界面——无所谓向内或是向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刘建华《境象》 展览现场
《境象》系列 Realm of Reflections series
Dia.90×6cmX3 / 2016-2022
瓷 Porcelain
在谈到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境象》时,刘建华说,这是“一种显影的过程,逐渐看到形象,也像一种幽灵的闪现。”
陶瓷与暗室的合奏创设了一种特殊的仪式感与圣神性——这种神秘体验不也正是一种属于“界面”本身的经验吗?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建议我们将奇迹的发生之地从暗室移动到“明室”,但应许之地的变动似乎并不意味着将会同时取消暗室中闪回的幽灵。
谈及刘建华的创作,我们总是会想起他自小在陶瓷作坊的耳濡目染,以及此后就读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的经历,对刘建华而言,独特的具身体悟使得陶瓷制作的技术与工艺本身早已成为了一种内化的精神仪式,“揉泥其实是对物质的感受和理解的过程,其中有一种很强的仪式感,是一种膜拜、修行的感觉。”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在刘建华的作品中遭遇了器物(物质)自身形而上质所带来的超然与神秘,这与上世纪60年代部分零集团艺术(ZERO)对视觉诗意以及与对物自身的返魅诉求有着微妙的相近性。
△ 刘建华《气体》展览现场
气体 Gas
106×100×100cm / 2022
瓷、喷雾装置、微水泥
Porcelain, fog machine, and micro-cement
在作品《气体》中,定时喷气的设定自身就构成了一种仪式,“水和空气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元素。在《气体》中,雾气在以中国传统器型为底的装置中溢出,传达的就是我当时的感受,不需要再说更多了。”
对物本身的思索始终是刘建华艺术中的重要一维,在2018年,刘建华曾有一个个展,名曰“物镜”——这个提法似乎已然在暗示我们物本身与“界面”(镜面)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物之为物的本质性内容与我们平均经验中对物的概念式的把握之间有一种根本性的惊讶。
刘建华的作品善于挑战观者对材料的日常感知,并将不同的物性置于一种诗意的含混中,例如作品《迹象》即创设了墨滴的流动性与陶瓷的雕塑质感之间令人费解的联系,物的本质被推向了模糊地带,物体表面意味着一种对还原论目光的拒斥,这无疑同样是本次展览中刘建华作品的底层逻辑。
△ 刘建华《迹象》
刘建华对物的处理与其艺术表达形式会使人想起极简主义者的类似作品,但不同于极简主义雕塑的维特根斯坦式的冷静,刘建华手中的物总是洋溢着具有温度的东方韵味,并同时充盈着他对陶瓷的特殊情感。
在极简主义者的作品中,我们同样能发现类似于《境象》的对反光、虚像的研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以及拉里·贝尔(Larry Bell)经常在其作品中尝试具有反射性的特殊材料(镜面、玻璃等),从而混淆物与空间,或按照迪迪-于贝尔曼的说法:“在视觉上产生对象本身的无限性效果(une illimitation)”[2]。
在这些作品中,物体反映、投射周围空间,物体弥漫在空间内部,空间又消失于物体内部。极简主义的现象学式的剧场性游戏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刘建华的作品并不需要以此种空间幻象来超越物体的“同语反复”的逻辑,在刘建华那里,空间本身便处处流露着“无景之境”与“无境之景”的山水般的意趣。
刘建华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叫做《呼吸的风景》,在这件作品中,展览现场的窗户或被打破,或被用水泥封死,在封闭与开放之间,风景“呼吸”的节奏由是而出,“窗户”是“界面”的格式塔图式,并构成了对于空间的划分与指示,从而将空间本身置于虚与实的交织之中,以此实现“境”与“景”的贯通。
而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境象》则是通过“境”与“镜”的互文性(Intertexuality)再次强调了“境”的特殊意涵。
显然,“境象”相较于“镜像”有着更为浓厚的东方气质,并指向了“境界”、“气象”等传统范畴——在展厅的暗室中,我们不仅将与自己的失真“镜像”相遇,还将在“境象”中对空间进行重构,在这个意义上,“境象”或者说“境”本身意味着一种界面,纯粹时空与天人关系的转换在其中不息地上演着。
海德格尔启发我们,“空”构成了“空间”的本质性,这正如“物”本身恰需要从“无”的角度上进行把握,无景之境乃是本质性的境,无物之镜乃是本质性的镜。
撰文 乔泓凯
[1] Maurice Merleau-Ponty, L’Œil et L’Esprit (Paris: Gallimard, 2011), 33-34.
[2] Georges Didi-Huberman, Ce que nous voyons, ce qui nous regarde (Paris: Editions de Minuit, 1992), 100.
刘建华1962年出⽣于中国江⻄吉安, 1989年毕业于(现景德镇陶瓷⼤学美术学院雕塑系),1989年⾄2004年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2004年起⾄今在上海⼤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艺术家现⽣活、⼯作于中国上海。
刘建华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一直致力于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创作,并以突破瓷器作为艺术媒介的界限为其创作实践的核心。刘建华的作品曾于全球各大知名艺术机构展出,并多次受邀参与国际性双年展、三年展,他的《⽇常·易碎》系列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次展出,刘建华将⽇常⽤品复制成外表和象征意义⼤于实⽤性的神秘物体。他的作品亦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及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等多间公共机构永久收藏。
Liu Jianhua (b.1962) was born in Ji’an, a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 and graduated in 1989 from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presently known as 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 where he studied sculpture. From 1989 to 2004, Liu taught in the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the Fine Arts School in Yunnan Arts University, Kunming. Since 2004, Liu has been teaching at the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Liu now resides and works in Shanghai, China.
Bing one of the most experimental and representative artis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Liu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to carrying out experimental creations in the modern context, and breaks the boundari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rcelain by regarding it as a medium for artistic production, which seems to be the core of his creative practice. Liu’s works were shown in well-known art institu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Liu has been invited from time to time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biennials and triennials, with his series work Regular/Fragile being exhibited in 2003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hinese Pavilion of the Venice Biennale, where Liu reproduced everyday objects into mysterious ones whose appearance and symbolism outweighed their practicality. Liu’s works are permanently collect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as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Tate Modern, 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 and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LACMA),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