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新城,起飞ing!
#青羊两会进行时#
紧紧围绕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
和“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设
青羊全力进化中!
建怎样的航空新城?
怎样建设航空新城?
以怎样的姿态建设航空新城?
带着最坚定的回答
腾飞中的青羊,底气十足
看!一座航空新城,正在崛起!
纬一路、纬二路、经二路、经四路……在成都,有一个辖区有许多条街道是以经纬线形式命名并相互“穿插”的。这就是青羊区黄田坝街道特有的“田”字形街区;在上世纪50年代,国营峨眉机械厂(今航空工业成飞)“诞生”于此,飞机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是这里的“主旋律”;因此,黄田坝也被称为“飞机城”。
60多年来,这里从平房到高楼,成飞从歼5甲、歼教5、歼-7多型号到歼-10、“枭龙”、歼-20;从白纸算尺、铅笔画图到数字化设计……一代代的成飞人,参与了成飞航空工业的成长,见证了黄田坝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历史的刻度和注脚。他们用青春、汗水、奋斗和智慧,一次次拉近中国航空工业与世界的距离,形成航空产业“大森林”。
1958年10月18日,黄田坝热火朝天,国营132厂(今航空工业成飞)正式破土动工,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人开始在这里筑起梦想的雏形。他们一边建厂一边生产,青春献给了起步的航空事业。
“发愤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这是成飞公司建厂时挂在厂门的标语;这也是成飞人的信念和期许。
20世纪60年代初,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员匮乏的环境,航空人怀着航空梦,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1964年的冬天,黄田坝迎来双喜临门:132厂仿制的第一款战斗机歼5甲首飞成功、工厂通过验收正式建成。这标志着成飞迈出了稚嫩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是当之无愧的“发家机”。
1964年,132厂仿制的第一款战斗机歼-5甲首飞成功
在厂里,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每一种型号战机的首飞。1998年3月23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当天,伴随着首飞指令,歼-10战斗机的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腾空而起,呼啸着从现场无数双眼睛前滑过,加速、再加速,直插云霄。“我们眼睛都不眨一下,看到飞机根据雷达信号指示,在我们参与修建的导航台指引下,平安准确的降落机场,好多人都抱在一起哭了。”77岁的成飞退休职工彭茂全告诉记者。
从仿制到自主产权,航空产业“凌云”奋飞。1978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航空工业确定了引进和出口并举的战略决策;1979年,132厂开始以成都飞机公司的名称对外开放,一步步开创出军机外贸出口的新局面,以歼7M、歼7P为代表外贸机开始享誉世界;2011年1月11日,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机歼20飞机首飞成功;2019年10月1日,歼20飞机以五机编队亮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些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是无数航空人奋斗、守望几十年换来的骄傲。
“打造航空新城,青羊区拥有良好的航空产业基础!”业内人士指出,青羊拥有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32厂)、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航空工业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61厂)等军工央企,科研院所齐聚,发力航空产业具备良好基础。同时,这里还是成都市工业设计功能布局的主要承载地,重点聚焦航空装备设计、电子信息设计以及其他专业设计等领域,拥有150家工业设计企业。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青羊已经形成从航空器总体设计、研制生产、装配交付到专业服务的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运维的全产业链。随着成飞·青羊创新中心(一期)落成,一个以航空科技产业社区为主要载体、以“所—厂—创新平台”体系为主要依托的“创新极核”开始运转……
航空工业成飞民机生产车间
2020年,青羊区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55亿元,约占全市总规模的一半,占全省航空与燃机总规模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产值年均增长在17%左右,发展势头强劲。青羊区把航空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将为青羊区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的支撑。
为赋能航空装备制造,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确保“大国重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青羊区正在布局建设航空新城,预留近1000亩的工业用地,发展航空高端智能制造。通过引进市产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建设航空整机基地,保障航空工业成飞新材料研制、试飞实验等研制生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青羊区还联合辖区内央属军工龙头企业,引进、建立一批集研发创新、协同攻关、检验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全面助推国产自主研发技术攻关。与132厂共同投资打造成飞·青羊创新中心,与611所共同打造四川成都飞行器设计研究创新协同中心,与161厂通过股份制合作建设四川省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中国商飞上飞院(成都)机头设计中心、国家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等,加快航空制造协同创新、军工资源共享、成果技术转化。
青羊新城夜景
一座产业新城的昂然崛起,离不开优渥的土壤滋养。
以航空命名的新城,这份底气与自信,除了来源于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条件优势外,更得益于这里有孕育并利于产业发展的优良生态与环境、配套与服务。
推窗即见繁花绿意,公园里的诗意生活不期而至;家门口就是地铁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社区综合体近在咫尺,完美开启15分钟便捷生活圈;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只需步行10分钟即可享受;集一站式办理与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政务中心,提供高效而贴心的政务服务,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部门街道成立的企业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青羊,人城境业和谐共生、深度融合的城市理想,已经由愿景变成了现实。
“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青羊将一如既往迈出昂扬的步伐,提前谋划、超前布局,发挥航空工业成飞等航空龙头企业协同带动作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航空产业提能,做大做强做深产业链,让城市经济发展迸发新动能。
去年7月,成飞·青羊创新中心(一期)落成,一个以航空科技产业社区为主要载体、以“所—厂—创新平台”体系为主要依托的“创新极核”开始运转,该中心依托青羊航空产业的资源优势,将打造创新资源聚集、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航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形成对航空产业发展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的技术创新网络。
谋定而后动,青羊区的街道和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黄田坝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谋划一套组合拳,部分工作已经开始动起来了。比如,配套的土地要素供给、非航空产业调迁等工作已经启动,补链、强链的招引工作从未停歇”;苏坡街道为配位航空新城,以人城产融合思路规划城市片区级TOD项目,提升航空新城的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在招商引资方面,青羊区投促局围绕航空产业头部企业,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协同联动,策划引进一批功能性项目、领军型企业,提升区域发展势能、带动产业集聚,形成重大项目支撑;蔡桥街道也紧盯航空产业发展新方向,锚定航空产业主赛道,协同管委会、兴城建促进“中航(成都)无人机项目”“飞行器设计创新中心”落地。
青羊航空新城的发展宏图已经徐徐展开
一座以航空命名的新城
将从这里启航腾飞
来青羊,一同见证
“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加速呈现!
* 转载请注明来源锦绣青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