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成都首个!祠堂街艺术社区6月全新亮相→
有一种城市记忆来自
祠堂街
CHENGDU QINGYANG
图据 巴适成都
祠堂街不长,不到300米
曾经是市中心文化消费最为富集的地区
留在这条街上的故事
就像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
不仅见证了成都的历史变迁
也传承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
图据 ICY©ICYWORKS
抗战时期,祠堂街坐拥成都70%的书店,各大报刊、文艺社团云集于此,四川电影院、四川美术协会也诞生于此。当年的祠堂街不仅是西南地区时尚与文艺的高地,更集结了全国各地来蓉的名流雅士,被誉为“天府文化现代化新起点”。
祠堂街38号,曾经是新华日报成都分馆,是共产党在成都唯一公开的对外联络处,据说周恩来、董必武、彭德怀、邓颖超等都来过此地。
祠堂街16号,民国时期,四川美术学社就在这里办公,著名画家张大千、徐悲鸿都在此办过个人画展。解放后,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张采芹的画室也开设在这里。
除此之外,文昌宫、少城书院、金秋茶社、四川电影院等文化历史建筑也曾坐落在祠堂街,到八九十年代,还涌现了各类文体用品专卖店、乐器厂、照相馆......祠堂街的历史传承从未断绝。
作为成都市中心最后一块
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
祠堂街艺术社区6月全新亮相!
成都文化地标升级回归!
祠堂街俯瞰效果图
“艺术生活老成都,文博旅游新场景”
拥有“百年文艺”传承的祠堂街艺术社区
将通过创新的功能业态植入
极具巧思的景观提升
以及交通改造等升级赋能
营造崭新的艺术生态,复兴本地文化记忆
一个全新的艺术商业社区呼之欲出!
祠堂街在悉数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
结合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大目标
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呈现了诸多行业首作
在保护中更新
在传承中创新!
在改造更新前,祠堂街片区产权分散、居住条件不佳,通过首次践行“地随房走”的创新模式,既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又保障了项目的整体统筹和实施。
项目除了保持整个街区历史街巷的肌理原状,还恢复了永顺胡同等六条巷道格局,让“老成都”的历史体感更加完整。
祠堂街上现存的6栋历史建筑严格依照历史风貌修缮保护,不仅让祠堂街成为成都目前拥有文保古建建筑最多的主题商业社区,项目中对于文保建筑的创新利用更是率先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新思路。
街区内包括38棵法国梧桐在内的树木将全部保留、与景观打造相融合,老街既要打造,更要环保。
在保护历史街区风貌的同时,祠堂街艺术社区聚焦艺术主题业态,力图做好历史文化、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推动街区公园文化一体化,让成都中心城区这片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复合的文商旅资源得到全方位提升。
在升级成功的祠堂街,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川西院落民居,也能见到两三层的民国时期小洋楼,还可以看到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吸收了上海石库门前后合院格局的成都乐器厂宿舍等。
届时,祠堂街将成为成都目前拥有文保古建筑最多的主题商业社区。行走于此,一秒穿越回上个世纪,有一种复古刻在骨子里!
以中共地下组织工作为核心的那段历史
奠定了祠堂街作为成都“红色文化根据地”的地位
拥有国内头部级别的艺术机构和组织
数不清的名流雅士在此汇集
抗战时期祠堂街又被誉为“西南艺术溯源地”
过往的高光时刻
让祠堂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未来的天府文化公园区域内
由祠堂街发端的文化脉络将继续生发!
更新后的祠堂街艺术社区也将基于“红色文化根据地”和“西南艺术溯源地”两大主题,赓续红色血脉和艺术基因,为成都引进更多符合现代城市和社会需求的文化艺术会展、潮流品牌。
经历此番改造更新,祠堂街街区将成为兼具历史记忆、艺术高地和产业运营的特色社区,迸发出“让历史活在当下”的活力与朝气。
新生的祠堂街艺术社区将为成都献上一个包含美术馆、艺术衍生品商店、新生活方式茶社、复合体验书店、沉浸式红色博物馆文化、艺术家空间、艺术孵化创业园、艺术品金融等多种文商艺旅融合业态构成的全新概念综合体。
祠堂街设计效果图
未来,祠堂街还将打破边界
为周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服务配套
通过沿街外摆和街心广场
加深街区内商户的联动
与相邻的人民公园联动
呈现出场景皆艺术、活动皆艺术的常态
将城市空间打造成“无边界艺术现场”!
祠堂街改造项目于2021年1月开始分阶段实施,目前已完成祠堂街人民公园侧一体化改造、人民公园融合提升改造、四栋古建修缮工作(原聚兴诚银行祠堂街办事处暨国画家张采芹画室、祠堂街12号民居、金秋茶社、乐器厂宿舍),剩余新华日报社、美术馆砖楼及道路预计将在6月呈现。
# 天府文化在青羊 #
6月来祠堂街打卡!
从“旧祠”即将华丽变身为“新堂”
这样的祠堂街,你期待吗?
留言告诉青羊君!
记 者 | 陈 静
编 辑 | 何梦里
责 编 | 胡瘦影
图片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 转载请注明来源锦绣青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