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汪东兴
汪振凯
汪东兴
1916年1月,汪东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属于中下贫农阶级。在那个年代,缺医少药十分常见,一不留神得个感冒可能就会命丧黄泉。再加上物资供应不到位,人们的生活十分贫苦,汪东兴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只有家徒四壁的贫穷味道。不过,正是因为他的贫苦出身,以及追求进步思想、探求革命真理的性格。才让他十分追求上进,且对于改变世界有着极为强烈的愿望。他热爱读书,希望在书中苦苦寻找能够改变中国的方法,他深受书中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相关内容的影响。再加上他的家乡江西省曾诞生过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也让江西人汪东兴从小就种下了革命的火种。他曾经积极参加过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方志敏同志领导的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暴动,也曾担任过家乡弋阳县河潭乡的儿童团团长和少先队队长,带领同龄的孩子们反抗不平等的待遇。1931年1月,也就是汪东兴刚满15周岁的那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年的1932年6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此时开始,汪东兴的信仰再也不曾发生改变,他明白,只有社会主义、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于水火中。在部队,由于他能力出众又踏实肯干,在红十军第八十四团一营从战士一直到营长,再到彭杨步兵学校指导员、中央纵队干部团连指导员、红军大学特干团骑兵大队教导员。这样的升迁是对汪东兴工作能力的最好体现,年轻的他也一步步走上更大的舞台。由于战斗能力以及侦察能力十分出色,汪东兴逐渐开始得到大领导们的信任。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第三军团总指挥的彭德怀,将汪东兴调入了他的第三兵团,并进入了主力部队参与作战任务。随后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汪东兴都随部参加了战斗。据史料记载,汪东兴作战勇猛,冲锋陷阵永远一马当先、锐不可当,为战士们起到了巨大的表率作用,还曾得到过彭老总的夸奖。不过,再勇敢的人也敌不过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敌人的主力部队来势汹汹,占领了中央苏区的黎川县和金溪县,汪东兴在金溪战役中负责守城,在城墙上被敌人的炮火压制到无路可走。情急之下,为了不做敌人的俘虏,他与其他战友们视死如归,奋不顾身从几米高的城墙上跳下。而汪东兴身上的一把布制雨伞在他跳下的瞬间因为风力的作用被打开,意外地起到了"降落伞"的作用,这让他落地的时候只伤到了手臂和腿,并未伤及要害,赶紧顺势滚入树林,奇迹般活了下来。而与他一同跳下城墙的战友,由于敌人的追击和开枪,都壮烈牺牲在了城墙下。这次受伤让汪东兴永生难忘,以至于此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在提醒自己:你要为那些替你牺牲的战友们而活,好好活下去。死里逃生的汪东兴负伤住院,在中央野战医院遇到了上级来此选拔干部,由于有过考上彭杨步兵学校的经历,对于考试的基础要求和实操经验有过一定了解,一边养伤一边复习的他成功考上了红军大学,学习了政治、军事、文化知识等课程。这段学习经历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极大丰富了汪东兴的理论知识,成为他日后革命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汪东兴的这段经历也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学习都是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在红军大学的学业刚结束不久,红军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即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红军长征。汪东兴刚刚伤愈,组织上原本安排他留在后方,在中央野战医院继续工作,但汪东兴不愿意离开红军,他早就渴望能继续随红军上阵杀敌。红军长征
于是,他被编入了红军的中央纵队——中央纵队又被称作"红星纵队",主要任务有两项,一个是保卫中央军委的安全,另一个是随时参加战斗,掩护主力部队进行转移。
这方面正好是汪东兴的强项,尽管当时的他还不满20岁,路途遥远艰辛,长期的战略转移让战士们身心俱疲,但汪东兴总能很好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他的部队参加过土城、遵义、会理、安顺场、吴起镇等激烈战斗。
尽管重伤之后的他不如以前那样作风勇猛,可越来越过硬的战术素养让他的指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历经两年时间,历经几百场大大小小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军三大主力成功在甘肃会宁完成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此时的汪东兴才刚满20岁,然而他已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了。到达陕北后,汪东兴服从组织安排,在后方担任陕北延长医院政治委员、八路军医院副院长兼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医院副院长兼政治委员等职位。在解放战争期间还曾被选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委员,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警卫处处长等职位。这些工作虽然对于一个常年在战场上打拼的战士而言有些不适应,可汪东兴毫无怨言,在自己的岗位上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可以说,正是因为我党有很多像汪东兴这样能力出众又值得信赖的战士,我军的大后方才能保持长期稳定,部队才能保持出色的战斗力。
五、毛主席最信赖的人之一
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汪东兴,成为了中央军委警卫处的负责人。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与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1947年3月,蒋介石大肆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做出了暂时撤出延安、战略性放弃的决定,依托陕北地区的地形与群众基础,对敌人进行迂回战,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汪东兴作为警务处处长,带领警卫部队负责保护毛主席和周总理等我党的重要领导。在1947年6月的王家湾阻击战中,汪东兴为确保毛主席的安全,让毛主席等人先撤离,自己带领着少量警卫部队主动应战,沉着指挥,运用战术得当,竟然用大约一个排左右的兵力击退了国民党军一个团的进攻,为中央前委的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让毛主席化险为夷。而更让毛主席惊喜的是,汪东兴以及很多战士都毫发未损。这场阻击战,汪东兴自然当即头功,毛主席决定将他留在身边担任自己的贴身警卫,以及书记办公处的副处长。毛泽东和汪东兴
打仗不仅要做好防守,更要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出击。擅长指挥游击战的汪东兴,在随中央辗转陕北期间,还曾在延安、子长、安塞等地灵活运用战术与敌人周旋,多次击退敌人,保卫了中央领导们的安全。随后的东渡黄河、深入晋察冀解放区,汪东兴也曾作为组织者和实施者,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已经成为了警卫处处长和毛主席的贴身侍卫,但汪东兴从不以此居功自傲,相反,他总是不停反思自己,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哪里还能够继续提升,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毛主席对这个年轻人更加赏识。对于汪东兴,毛主席曾说过不止一次:"他是一直要跟着我走的,别人用起来我不太放心,我已经习惯东兴在我身边了......"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凭借出色的战功,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同样,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他依然负责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警卫工作,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很多重要的警卫工作,如中南海的整体防卫工作、毛主席出访苏联等,都由汪东兴具体负责。他不仅要负责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还要负责整个中南海的安全,在他的领导下,多年来中南海从未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中央党政军机关的警卫工作也都顺利完成。堪称是毛主席以及中南海的"大管家"。随后的几年,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他也曾根据中央的要求前往地方进行历练,曾回到家乡江西省,任江西省副省长、江西省委常委兼省农垦厅厅长。此前打了半辈子仗、从未接触过基层工作的汪东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在当地结合生产开展科学研究,解决了当地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毛泽东与汪东兴合影
那些年正值我国的困难时期,因为汪东兴以农业促发展的战略,给家乡父老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带来了经济产能,也为当地减少了一定的损失。所以,他在家乡以及整个江西省的威望甚高。多年以后,一些江西省的领导同志以及群众代表参加了他的葬礼,他们都曾得到过汪东兴的恩惠,对汪东兴感谢备至。1960年,汪东兴结束地方锻炼回到北京,他的政治生涯后半阶段,依然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此时的汪东兴45岁上下,他的精力、能力和阅历都正处在一个男人的黄金阶段,再加上在地方的锻炼,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这让毛主席对他更为放心。毛主席的多次外出视察,基本上都由汪东兴负责安保工作。比如1963年考察黄河、1965年重上井冈山、1966年去武汉游览长江,乃至后来毛主席回老家湖南长沙疗养,警卫工作都是汪东兴来负责。毛泽东
毛主席对他有多信任呢?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就连他对一些重要人物表达意见,都是通过汪东兴进行传达的,还经常安排汪东兴去看望、关照老干部,汪东兴也能准确完整地传达毛主席的意见。还有,毛主席在特殊时期的日程安排与工作计划,都是汪东兴制定,并由警卫局进行统筹协调,就连毛主席的夫人江青都无权得知。从工作安排到人身安全,毛主席全部都放心大胆地交给了汪东兴。责任重大,汪东兴丝毫不怠慢,尽一切可能为毛主席营造了最好的办公和生活条件。这也是毛主席对他最满意的一点:从不抱怨,也从不越界,总是能够刚刚好地把交给他的任务圆满完成。其实这也是一种非常不好把握的分寸感。作为伟人的贴身护卫,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决断,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但是也绝不能超出自己的工作职责。1965年11月至1978年12月,汪东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75年2月至1980年2月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位。越来越位高权重的他,始终不曾忘记,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是做好毛主席以及整个中南海的的安保工作,守好自己的岗位,是他对于工作的理解,也是他对毛主席以及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不过,人生总是会面临很多别离,以及告别过去的自己。
1976年9月9日,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主席因病逝世,当日汪东兴悲痛欲绝,伫立在医院的病房前,泪水止不住地掉下来。后来汪东兴曾经回忆,毛主席去世的那一天,他感觉自己的生命似乎也走向了终结。
对毛主席的崇拜和热爱,让他在毛主席去世之后的工作中一度迷失了方向。他是"两个凡是"的坚决拥护者——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去遵循。
不过,随着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此时已经年逾花甲的汪东兴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已经跟不上新的时代了。他曾陪伴毛主席走过一路艰难险阻,现在毛主席不在了,他的使命似乎也应该结束了。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改革开放征程的开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中央的重要岗位,为党和国家补充了一大批新鲜血液。时代属于年轻人,他已经老了,就算党和国家需要他,他也无法再胜任重要岗位的工作了。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逃脱。为了维护党内的稳定团结,上一个时代的人,应该主动急流勇退了。1979年底,他正式辞去了所有职务,回归家庭生活。一辈子云淡风轻,高风亮节,"为了党的事业",汪东兴是这么说的,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汪东兴(中)
六、子承父业,一生献给党和人民
尽管主动辞职退出了领导岗位,甚至还搬出了中南海,但汪东兴始终没有真正远离工作岗位。而是继续默默关注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进程,拥护和支持党中央的领导,并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当时的党史编撰整理做出了一定贡献。
汪东兴(中)
他做事十分认真,对党史编撰工作并不只是题个字、写个序言,或者是简单听听党史编撰工作人员的汇报。而是自己带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查对校验,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给他们传授党史上发生过的重要事件,特别是讲到与毛主席相关的内容,汪东兴都如数家珍、知无不言。除了协助编撰党史,他还将自己的回忆写成了书,包括从青年时代加入共产党,以及随后为毛主席和党中央做保卫工作的经历。1993年,由汪东兴本人编写,经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汪东兴日记》问世,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人们研究党史和毛主席生平提供了非常多的素材。在这部作品中,人们看到了一个高风亮节、顾全大局的汪东兴,更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既身怀大略又平易近人的毛泽东。而更为传奇的是,汪东兴的小儿子汪振凯,在长大后"子承父业",接过了父亲的衣钵。汪东兴与妻子姚湘娥共育有7个子女,大多曾经服役于解放军。而他的小儿子汪振凯出生于195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参军,在北京市红星农场、西郊训练基地等军政部门长期任职。多年的部队工作经验让他积累了一身本领,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灵活的头脑,在部队中工作业绩优异,出色地完成了 很多重要的任务,于是被调回中央,曾担任中央警卫局的局长职位。是的,您没看错,就是他父亲汪东兴曾经长期担任的职位。"上阵父子兵",与父亲担任同样职务的汪振凯,依然像父亲一样保证中南海以及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并完成每次需要执行的任务。
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的态度,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汪东兴一生荣誉无数,如开国少将军衔、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等。不过他最为看重的,还是他作为中央警卫局局长,以及毛主席贴身护卫的这个职位:"我要做好我的工作,守好我的岗位。"他的儿子汪振凯,也和父亲一样,践行了守好岗位的承诺。除了汪振凯以外,汪东兴的儿女们同样都在各自岗位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一笔:长子汪春平曾服役于北海舰队,大女儿汪延群曾在汪东兴身边当过秘书;小女儿汪小燕的丈夫曾是中国武警后勤部管理局副局长,她本人也有过服役经历......长江后浪推前浪,汪振凯以及汪家子女的发展,能看出汪东兴对于子女教育的成功,以及作为老一辈革命者,他一心为民、朴实无华的革命情怀。2000年,已经84岁高龄且离休的汪东兴,终于有机会回到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金溪战役旧址去看一看。他当年跳下来死里逃生的那座城墙还完好地保存着,只不过因为时光的侵袭而略显斑驳,墙上的弹孔和枪痕依然清晰可见。抚摸着这面曾经被自己的战友用鲜血染红过的墙,往事涌上心头的汪东兴不禁老泪纵横。他沉痛地悼念当初的战斗中在此牺牲的战友们,为战友们默默祈祷。在旁人的安慰下,汪东兴恢复了平静后的第一句话是:"我多为革命奋斗了60年,我深感荣幸。"能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汪东兴是幸运的。他的战友们没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但汪东兴帮助他们延续了年轻的生命,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
2015年8月21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卫士汪东兴,走完了他100岁的传奇人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为汪东兴送来了花圈,并致慰问电,缅怀这位战功卓著的老人、开国少将。
来参加葬礼的人们,包括汪东兴的亲朋好友,还有曾经得到他帮助的晚辈后生,更有很多昔日的老同事、老战友。甚至还包括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华国锋的儿子苏华和苏斌等等。毛新宇代表毛泽东,周秉德代表周恩来,这两个家庭的革命后代,都来送当年家中长辈的亲密战友最后一程。在葬礼现场,毛新宇、苏华、周秉德等,都怀着敬佩的眼光注视着汪东兴的遗体,他们知道,这位为党和人民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能够好好休息了。他的小儿子汪振凯,手里捧着父亲的遗像,默默注视着身旁来到八宝山送别父亲的人们,接受大家的慰问。汪振凯是汪东兴7个子女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从小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成长,随后又通过不懈努力,接过了父亲留下的接力棒。很多中央领导以及亲朋好友都在汪东兴病重期间来到汪家探望,这让他感激不尽。追悼会上,手捧父亲遗像的汪振凯,见到昔日的很多战友和朋友慰问自己和家人,曾一度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汪振凯手捧着父亲的遗像,看着身边前来悼念父亲的人们,他没有放声大哭,只是任由几滴眼泪从眼角划过。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华国锋的儿子苏华与苏斌都前来吊唁。在几位领导人还在世的时候,他们之间就相处得十分融洽,一同为新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如今,晚辈们来向前辈致敬,送这位我党的老战士最后一程。毛新宇手捧鲜花,面色凝重,一直在默默注视着这位爷爷当年最信任的人、最亲密的战友。他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耳畔,当年爷爷最信任他,如今,他也将追随爷爷而去,在另一个世界里团圆。还有他曾经在家乡工作期间得过他恩惠的后代年轻人,以及江西省的领导代表。他们知道,正是汪东兴不懈努力打下的好底子,才让家乡逐步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他们对汪东兴,是真的十分热爱、感恩,以及怀念。
手捧父亲遗像的汪振凯,在前来吊唁的人们目送下,护送父亲的灵柩走上了灵车。看着车外送别父亲的人们眼含热泪,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潸然泪下。
人的生命总会终结,父亲汪东兴的离去无法避免,但他给自己、给家人、给中央,乃至给全国留下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等精神,是无法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
就像我党对汪东兴的评价一样:
"汪东兴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对革命领袖无限追随,一片赤诚从未改变。
工作上,他勤于学习思考,善用调查研究方法,观察细致入微;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要求亲属,从不使用特权。
始终维护党内团结,顾全大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重。"
向老一辈革命家汪东兴同志致敬!
近期热选
☆失踪背后的秘密
☆第二代宋氏三姐妹
☆范冰冰和她的9个男人
☆秦城监狱中的女人们
☆87岁王心刚私生活曝光!万万想不到,他现在竟活成了这样...
☆孟晚舟为何要离婚?
☆善良的穿透力
☆余音未了,刻骨相思
☆和影后抢老公,与赵雅芝不和,汪明荃的故事比你想的更精彩
☆一个是 “ 玩弄女人的当代西门庆”,一个是 “下流戏子”,可他们的爱情却感动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