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后浪“入海”播客

播客志编辑部 播客志 2022-04-29

不久前的疫情,让Lily迎来了一个超长假期。恰好借此机会,她想做一件纯兴趣的事情,于是找到好友Sibyl,创办了播客节目,「Brain Spa 第一季」。


5月7日,00后播客——「埃布尔电台」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年,主播们是北京一所重点高中国际部的高三男生,疫情让他们无法返校,这段时间本该着重准备的毕业大考也破天荒地取消了,他们通过远程录制,继续记录着自己的青春和友谊。



“后浪”们的播客生活




当Sibyl得知Lily做播客的想法,她想到二人平时都有很多奇思妙想,又是很有表达欲的人,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当时两人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南京,Sibyl准备了录音笔,Lily买了个“全民K歌那种麦克风”便开始了录制;她们没有学过音频剪辑,但会剪视频,所以节目一直是用视频软件处理的。


左起:Sibyl、Lily,(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Sibyl和Lily研究生阶段分别在香港和南安普顿读书,现在都是职场新人。二人对于「Brain Spa 第一季」的受众定位是和她们同龄或更小的年轻人。过去留学和求职的经历让她们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都是没有人提前教给她们的,Lily觉得,现在的播客很少有关于她们这代人的内容,尤其是个人成长遇到的问题,不妨她们来做


于是在第一期节目中,她们选择了留学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聊了聊她们所认为的留学的意义。搭配上慵懒的背景音乐,实现“适合坐地铁、健身、泡澡、喝可乐时收听”的效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Brain Spa第一季」


节目上架以后,在朋友圈推广时Lily不太会主动发给长辈收听,因为“我们聊天的尺度比较宽”。「埃布尔电台」则不同,他们的家长,会主动搜索节目听,甚至成员之一李昂的爷爷奶奶也在听。毕竟他们都是住校生,在家时间少,家长更希望了解他们的生活。


「埃布尔电台」的男生们都出生于2001-2002年,在北京,这一代学生的高考已经不分文理科了。听起来,我们距离这一代人如此遥远。


“埃布尔”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境,埃布尔,来自英文IBer,指的是学IB的人,即国际部高中所学的课程体系名称: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这种国际文凭的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九年义务制教学模式,学生选择一门课程,就要在结课时没有期末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写一篇结课论文。


上排左起:李昂、老赵、凯文

下排左起:詹姆斯、马克、Bobrano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国际部的小环境以及住校的生活,让这几个男生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在高二的一次食堂饭局聊天时,他们聊得太嗨了,提议这样精彩的聊天内容应该被记录下来,回到宿舍主创老赵头当即拿出录音设备录下了「埃布尔电台」的第一期节目。


这一期,录的是他们“接下来录什么”。当电台一周年时,老赵头回看第一期节目,发现在那时他们就以一种非常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后面的节目都预告了。


比如他们随口提到了“人工智能线上云写诗”,这是他们平时会玩的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创作:在谷歌翻译中选择一种语言随机录入文字,翻译成中文会得到像诗歌一样的译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诗歌随后被汇集成书,正式出版。后来他们也录制了一期节目专门聊这本诗集,谈到创作灵感,老赵头说,“觉得课上讲的诗,上下句没有联系,就想到谷歌翻译随便翻也可以”。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埃布尔电台」


「埃布尔电台」的几个高中生在节目中普遍显示出,各自对于某个垂直领域的专精。主创老赵头是青年导演,曾获传媒大学举办的国际影像展高中组最佳影片奖,在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沙溢看到他少年老成的长相,吐槽他“长得可真不像00后”;马克是他们眼中的哲学大佬,高中阶段已经是博览群书。


或许这正是“后浪”们的文化生活新面貌——“从小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当播客成为文化生活的新选择




2020年喜马研究院发布的《2019“耳朵经济”Z世代行为报告》,以及易观发布的《中国夜听经济发展分析2020》均指出,“Z世代”(出生于1995-2009年的人)逐渐成为移动音频收听的新力量。相比其他形式的移动音频,播客具有其独特的年轻化表达的优势


老赵头从2017年开始听「黑水公园」,喜欢到将节目推荐给了「埃布尔电台」的每一个人,并成功将喜欢科幻电影的詹姆斯转化为了「黑水公园」的听众。高一时,詹姆斯去美国上暑校,待得时间久了他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强烈到他开始渴望听到中国话,「黑水公园」成为了他的陪伴


当询问「埃布尔电台」的男生们,如果没有播客这种内容形式,他们将如何纪录他们的聊天时,李昂觉得可能就不会有任何形式的记录


「埃布尔电台」录音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Brain Spa」有些区别。Sibyl最早接触播客,用的是苹果自带软件“一个一个专题听”。从《双峰》到特朗普,Sibyl更喜欢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同于大多追着一档播客收听。


Lily是喜马拉雅用户,大概是15、16年的时候,不过她最早使用喜马拉雅是为了听郭德纲相声。后来她开始听蔡康永情商课,再后来加入了听英语的潮流,“每天听一点,锻炼我的听力”。


也是在2017年,Lily开始收听播客「喷嚏」,她觉得自己之前听节目都是要么以搞笑为主,要么是教英语、教心理这种知识内涵比较重的东西,而「喷嚏」更偏向于“生活类”,她一边忙手头的事一边收听节目,体验很轻松。尽管现在Lily工作比较忙,但也会持续听播客。


从郭德纲相声到「喷嚏」,Lily愈发觉得,相比视频和文章,音频媒介的内容更加融入生活,她可以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时候听音频。生活中Lily就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她一直在运营的公众号和豆瓣。但在她看来“写文章一直是一个人观点的输出,缺少思想的碰撞,播客可以做到思想的碰撞”。在制作「Brain Spa 第一季」的过程中她更加爱上了这种感觉。


让Lily意外的是,「Brain Spa 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上线以后,“从前的朋友听完节目,也非常喜欢,来找我们倾诉了”。


关乎表达欲和个人价值




做播客一年以来,令「埃布尔电台」的男生们最为惊讶的是,他们自娱自乐性质的节目,竟然真的有人会去听。毕竟他们觉得,自己从来不会为了迎合可能存在的观众而改变节目的内容。


老赵头的主张是做内容生产,首先是做给自己看,然后内容发出去了,喜欢的人自然会主动来找到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时他是钓鱼的人,有时他就是那条鱼,他正是这样通过网络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如他会在B站上发布自己拍摄的短片,B站经营了两年,一直没做出啥流量,但确实因此结交了三五个好友,有了几十个黏性观众;而李昂在B站做游戏up主,有一条视频突然爆火了,让他一下涨到了3500的粉丝量,老赵头羡慕归羡慕,但其中的问题李昂自己也提到,“吸引了好多‘小学生’”。靠内容交友还是靠内容成名,在这个02年男生的表达欲面前,前者的价值或许不亚于后者


「埃布尔电台」的男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找乐子的方式比较深刻一点。和很多播客一样,他们也聊了一期都市传说,结果聊着聊着就变成了探讨恐惧是什么,不止步于故事本身。他们在宿舍也会聊八卦,但会分析当事人的动机,预测他未来会干的事情,有时还会以八卦为素材编写故事。


写故事可以说是老赵头、马克和李昂特别热爱的游戏,和谷歌翻译写诗类似,他们写故事也使用了非常有趣的形式,他们每个人写五个词,各自抽取一个,然后以一位不在场的主播为主角,以这些词为必须的元素,即兴编造出一个故事。这个即兴编故事的过程就直接被录成了名为「故事工厂」的专题节目。


「埃布尔电台」节目的特点,在詹姆斯看来,“肯定不是一个大范围受众能够接受的,或者觉得好玩的事,不然就跟那些大众的文化没有区别了”。听众想要加入「埃布尔电台」的游戏,首先要学会他们的游戏规则,然后要融入他们那00后、国际部学生特有的语境。


相比「埃布尔电台」直接记录男生们当下的活动,「Brain Spa」的节目更像是在追溯她们的个人成长。围绕着slogan“学校里不会讲,老板也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情”,她们精心挑选了八个话题,编排出了「Brain Spa 第一季」的八期节目。


Lily的录音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了留学和求职等干货类话题,她们也谈论爱情观、对抗忧郁的方法,这些软内容与当今情感寡淡、流行丧文化的大环境息息相关,都体现出一种听众友好意识。她们希望制作听众最愿意听到的内容,对每期节目都会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准备留学话题时,她们还特意做了问卷调查。


与「埃布尔电台」的男生们骄傲于自己的小众相比,Lily和Sibyl这两个在世间多闯荡了五年的女生,不能完全地去自娱自乐了。她们已经“入海”职场,要在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职场新人适应工作的过程是漫长的,Lily现在觉得“公司的椅子靠背是每天支持自己八九个小时工作时间的动力”。


「Brain Spa」或许同样体现出她们的价值——帮助同龄或更小的年轻人。在录制第一季节目时她们严格遵守节目定位,没有触及其他兴趣领域内容。


接下来,她们决定通过「Brain Spa补充剂」来满足兴趣的表达。Sibyl想要和大家分享生活的经济学、管理学。Lily则想做更文艺一些的内容,于是每逢上海下雨,她就会更新一期新的播客「雨天故事会」。


播客,未来的宝贵财富




五月份,「Brain Spa补充剂」终于上线,“我们想开了”,这是节目第0期的标题。二人分别用单口的形式,做起了全新的节目。第1期关于特殊时期的求职指南,是Lily分享的干货;而第2期,Sibyl推出了她的英文播客节目。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Brain Spa补充剂」


Lily和Sibyl各自都承认,未来希望播客能实现商业变现。她们都已经不是学生了,要考虑生计问题了。对于接广告Lily想量力而行,“只要有能力完成客户想要的东西,都可以接”。Sibyl认为播客能够承接的品类会比自己的微博(Sibyl_bookslover)广,但也要考虑如何跟节目主题结合


播客公社老袁非常看好这些年轻播客的商业化前景,“越早进入这一行,面对的机会和挑战也越多”。老袁觉得,年轻的播客,首先要做的是继续积累内容,不必过早地把商业化当作刚需,未来播客公社会主动为播客主们解决商业化问题。


老袁很看好“后浪”们的播客,无论是「Brain Spa」还是「埃布尔电台」,在他看来,都是“代表了他们这代人该有的样子”。老袁观察发现,这两档播客生产的内容,都是他们在自己所处年龄段该关注的东西,“年轻,真实”。


度过这个学期,「埃布尔电台」的男生们就将步入国外的大学,天各一方,但他们也不希望将「埃布尔电台」中断。他们畅想了多种多样的未来的节目形式。其中最有趣的一个想法,源自英语课上老师放过的一个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从一批孩子7岁起每隔7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采访,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每7年做一部。老赵觉得可以用播客做类似的节目,“记录每个人在现阶段对自己未来的看法”。


当詹姆斯和老赵头谈及「埃布尔电台」的受众究竟是谁时,他们很希望,在未来他们的高中同学、包括他们自己会回过来听他们的节目。那些节目都是他们回顾过去时的纪念,而且比日记更有意思。詹姆斯始终忘不掉在美国上暑校时对乡音的思念,他们的播客,将是献给他们自己的,孤身一人时最宝贵的陪伴。



作者:王凯风

编辑:刘鑫



©播客志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投稿方式:

[ 微信客服 ] podcaster_union

[ 投稿邮箱 ] podcasterunio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