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

为什么朱 琢舟八千里
2024-09-21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为了考出更好的成绩、读上更好的大学、提升更高的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就像书童一样陪伴我们从小学升到了高中。

 

我们在书童的陪伴下,在应试教育中运用超强的记忆能力激流勇进,最终挤过独木桥登上了本科的孤岛。

 

这时如果我说【记忆并不是学习,这完全是两个领域】呢?

那陪伴了我们12年书童的真正面目可能就是“好好背题、天天向上”。

 

如果应试教育教会我们的并不是学习而是记忆,那么在素质教育中所花费的16年时间最终就只是为了一份工作。

 

如果只是为了一份工作,那为何不去接受职业教育,硬是要挤破头地往高校里钻?更何况在花费同等成本的前提下,职业教育的员工劳动收入比素质教育的要高。

 

事实上【记忆并不是学习,这完全是两个领域】早已被验证。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

 

这要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开始说起。

 



<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
(感知模型)


我们所感知到的信息都是通过五感输入,经由体内将这份信息加工处理,最后输出到大脑神经。

 

以其中的视觉为例。动物在接收到这个世界的光信号时所进行的处理各有不同:

 

猫能在夜间看到四处乱窜的老鼠;

昆虫能够看到十倍慢动作;

鹰能在千米高空看到清晰的兔子;

……

 

动物所看到的世界是通过“光信号→眼球→视觉感知”这样一个处理流程呈现在其神经当中。动物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人类的视觉同样地,也会出现近视、色盲、色弱这样的差异。人类看到的世界也正是其所演化出的眼球的输出。

 

而导致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正是生物演化的成果——眼球。

将之说得更泛化一点的话就是【视觉模型】。

 

那么上述处理流程就等同于“视觉信号(光信号)→视觉模型(眼球)→视觉感知”。

 

将之泛化到所有感知信号当中也同样适用:

“信号→感知模型→感知信息”

 

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正是我们体内【感知模型】的输出。

 

那么,感知到信息之后是如何解读事件的呢?

 



<二、我们对事件的解读>
(认知模型)


如果有人说他能100%感知这个世界,那他不是骗子就是疯子。由于个体之间感知模型的差异,没有任何生物能做到100%感知。

 

什么是解读呢?

所谓解读,就是在感知到信息之后,预测所发生的事件。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杯子掉下了桌面时,你会预测它将摔碎;
比如当你闻到厨房里有糊味时,你会预测锅里的鸡蛋饼糊了;
比如当你听到雷声时,你会预测哪里正在闪电;
……

 

只有万能的神(若存在)才能感知所有的信息、解读所有的事件。


作为世界电影中的一帧,人类是无法做到感知所有信息、解读所有事件的。

 

我们感知到的信息很有限,但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从有限的感知信息当中解读出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信息。

 

这也就是我们的认知。

 

我们从有限的感知信息当中解读事件、预测未来,依靠的正是我们体内的各种【认知模型】,让我们能够将感知信息转换成我们的认知:

“感知信息→认知模型→认知信息”

 

这些认知模型是我们在过往生命中逐渐构建起来的,是我们摔坏的每一个杯子、煎糊的每一个鸡蛋饼、经历的每一个雷雨天,是从我们每一种经历中逐渐构建起来的,是我们生存到现在的支柱。

 

魔术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撼,正是利用了认知模型的预测与真实事件之间的差异(例如移形换位),击碎了我们的认知,从而给我们带来冲击。差异越大冲击越大。

 

彭罗斯三角也正因为我们对三维图像的预测与真实画面之间差异,才让人捉摸不透。

(彭罗斯三角)

 

这些解读中的预测、震撼、差异都源自于我们的认知模型。

 

我们的认知正是我们【认知模型】的输出。

 

这个转换过程就是对事件的解读。

 

那么,我们解读完事件之后又是如何评价行为的呢?

 



<三、我们对行为的评价>
(观念模型)


说到评价,我首先想到了“生育”这个行为。

 

因为如今年轻一代的生育已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级的人对“生育”这个行为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异。

 

就拿我自己举例,最近与我爷爷有过一次对话:

 

爷爷:“娃,你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来啊?”
我:“这疫情整的门都出不去,哪去找女朋友噢?网恋吗?”
爷爷:“网恋也要得,你快点耍一个,我给她包一个大红包!”
我:“你给我包再大的红包也改变不了我穷的现实,嘿嘿,别说女朋友了,就算谈了女朋友结了婚,我也不想生娃。”
爷爷:“那咋要得噢!咋能不生娃呢?生了娃才有人,有了人才有钱嘛!”

 

虽然和我爷爷逗着乐聊着天,但其实我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什么我爷爷认为有了人就会有钱?

 

我在接下来几天反复思考为什么,最后认为主要是因为在我爷爷生育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我爸爸成长的那个年代,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异:

 

(一)是养育成本

当时的我爷爷奶奶只用把老大抚养大。


后面的几个是老大带老二,老大老二一起带老三,老大老二老三一起带老四……这样就节省了很多精力去农作,带来更高的家庭收入。

同时,老大穿完的衣服可以给老二穿,老二穿完给老三……

另外,那时候受高等教育是一种“奢侈”,几率很低,就算有机会也会有很多人放弃这个选择,因为成本太高了。

所以,可以说当时就是一个“吃饱就够了”的年代,生一个孩子面临的成本就是多一张嘴吃饭。


只要不生什么大病,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而现在不同。

 

我们在选择生育的同时,很多人(特别是女性)会面临在事业中受阻的现实问题。


因为被默认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抚养,虽说这是一种歧视现象,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面对可能下降的收入。

同时,还要时不时给孩子购置新衣服,生活上要多出诸如玩具、奶粉、尿不湿等越来越高的成本。

另外,教育上不仅要事先准备昂贵的学区房,上学期间还要上各种补习班,买各种资料、学习工具。


此时,可以说生孩子已经不单单是“吃饱了就够了”的年代,只要我们愿意,生一个孩子面临的边际成本可以无限上涨

 

(二)是生育收益

当时我的爷爷奶奶每生一个我叔伯。


他们最不济也能在生产队里添一个人头拿几个工分多几斤粮食,到后来承包制的时候更能多分几亩土地。至少能够过上和我爷爷奶奶同样的生活。

同时,如果运气好我某个叔伯发达了赚了钱当了官,那带来的可能就是整个家族的生活上移。

 

而现在不同。

 

在我们的孩子经过12年基础教育的之后。


孩子们也不一定能够考上本科,就算最后拼杀进了本科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也不一定就能达到与我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如果运气不好孩子生了大病,心理出现疾病,误入企图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那我们所面临的可能就是整个家庭的破裂。

 

从“养育成本”以及“生育收益”来看,我爷爷那一辈就像是买彩票,可以说是低成本高收益

而我们像是油锅里捞馅饼,简直就是高成本低收益

 

刚刚反复出现的“生育”即是一个行为,其中会出现诸如“抚养”、“生活”、“教育”这样的事件


而我与爷爷针对“生育”这个行为中各种事件有不同的预测:

 

(我以最极端的推测来对比我与爷爷之间的差异,这能更清晰地阐述我的观点,同时下文中的“我”指代“90后”。)

 

事件一:抚养

爷爷预测抚养成本只是将老大带大,而将来老大会带大接下来的叔伯;

而我预测是我失去工作的可能,而将来也不会让老大去带老二。


事件二:生活

爷爷预测生活成本只是多了张嘴吃饭;

而我预测各种玩具、奶粉、尿不湿等才是大头。


事件三:教育

爷爷预测受到教育是一种“奢侈”,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而我预测受到教育是基础,甚至要做好学区房、兴趣班甚至是留学的准备。


事件四:孩子成长

爷爷预测只要没有大病就好,反正饿不着,甚至可能升官发财;

而我预测孩子可能会够不上我的生活水平,甚至可能会身患重疾、违法犯罪,导致家庭破裂。

……

 

正如我在<二、我们对事件的解读>中所论证的那样,我与爷爷针对这些事件所作出的预测源自于我俩各自的【认知模型】


而我与爷爷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了我俩的逐渐构建起来的认知模型有很大的差异。

 

我与爷爷针对“生育”这个行为评价,正是我们在面临生育选择时,针对这个行为中包含的诸如“抚养”、“生活”、“教育”等事件做出了预测后,在权衡所有预测的得失之后做出的【决策】

“认知信息→感知模型→决策”

 

不仅仅是我与爷爷。


男人与女人、领导与员工、北方人与南方人、中国人与美国人……这些人群由于性别、职位、生活气候、地域文化等差异,他们之间针对个别行为的评价会大不相同。从而直接导致了他们在面临权衡时做出的决策大相径庭。

 

这个将各个事件的预测(认知)转化成决策的权衡体现出了我们的观念,我们称之为【观念模型】

 

我们的决策正是我们【观念模型】的输出。

 



小结↓


(从感知世界到做出决策)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我们从世界中接收到诸如声音、光线、温度、气味等物理信号,通过【感知模型】得到了感知信息传导至我们的大脑神经;

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我们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解读,也就是通过【认知模型】对感知信息进行预测,这也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

我们对行为的评价:一种行为中包含了若干个事件,我们对行为的评价也就是通过【观念模型】对这些事件的预测(认知)进行权衡,最后做出的决策。

 



<四、为什么会这样?>


既然由于观念模型的不同导致了人群之间决策的差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既然我们都生而为人,同样都从非洲大陆迁徙而来,那么为什么我们之间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因为我们感知的不是真实,我们的感知源自于模型。”


我们的大脑会主动忽略一些真实信息,因为感知真实让我们无法存活。

 

(一)在【感知模型】中

猫没有鹰的眼睛,因为它不需要高空伏击;
昆虫没有猫的眼睛,因为它不需要捉老鼠;
我们没有触角,因为我们不需要用头探路;
……

猫看不到千米之外的兔子、昆虫看不到夜间的老鼠、我们感知不到地面震动。


不管是鹰、昆虫、猫还是人类,从眼睛这个【感知模型】中感知到的信息都不是真实信息,都会主动忽略一些真实信息,因为这样的器官才能让自己存活下去。

 

(二)在【认知模型】中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鸡蛋饼是熟的,因为我不会煎;

我爷爷不知道英文中的俚语,因为他不会英文;

女人不知道马桶静音区,因为她们不会站着尿尿;

……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模型】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逐渐构建起来的,这样我们才能煎出一个好蛋饼,才能理解英文俚语,才能在尿尿时静音。

 

我们必须依赖这样的认知模型才能存活下来,否则就不会煎蛋饼、听不懂英文脏话、尿尿被隔壁发现。

 

(三)同样在【观念模型】中

我爷爷想要更多的孩子,因为他权衡这样可以改善生活;

我妈妈不想看书,因为她权衡看书的时间还不如刷剧;

我们大多数不想要孩子,因为我们权衡这样会加重负担;

……


如果我爷爷、我妈妈、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模型,那我们就无法做出“生孩子”、“刷剧”、“不生孩子”这样的决策,我们就无法生存。

 

诸如【感知模型】、【认知模型】、【观念模型】这三层模型中的种种差异,都是因为各自的大脑主动选择忽略一些真实信息。

 

大脑追求的并不是真实,而是可以让我们依赖和坚信的模型;

我们从模型感知不到真实,但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工具。

 



<五、为什么我们要学习?>


学习正是为了构建这些模型,让我们能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让我们能更好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生存。

 

(一)对于感知层面

不用操心,因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何况我们操心也没用。

 

(二)对于认知层面

我们利用认知模型来预测事件时会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大的差异存在于宗教、封建、科学等认知方式之中。

 

譬如同样是看到闪电劈了门口的梧桐树。

信奉宗教的人会认为这是龙族降雷;

信奉封建的人会认为自己遭了天谴;

信奉科学的人会认为这是两朵云碰到了一起。

 

 

多数人会选择信奉科学,虽然科学也不能感知真实。


但科学却有唯一的评估标准,那就是所有与观测不一致的信息都会被丢弃,因此我们可以依赖,因为不用面对太多选择

(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因为它暂时无法被证伪)

 

同样是面对闪电,信奉封建的人可能会纠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科学人就只用选择在屋顶加装避雷针。

 

(三)对于观念层面

我们没有唯一的评估标准去评价观念模型,甚至它也无法应用科学来选择。


因此高等科学教育无法保证人品,网上才会有那么多打着科学旗号,却怀揣着其他目的的观念。

 

同一个行为可以被构建出很多个模型,很多人并没有判断模型好坏的能力。


由于我们一半以上的生理特性都服务于模型的构建,而这些特性会被他人利用,来塑造你的观念。

 

我举一个【色盲悖论】的例子:


有一个人,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他视觉里的蓝色叫做“绿色”。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当我们想去解决“让他知晓自己的视觉存在误差”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而他也可能由于世界观被击碎而陷入痛苦当中。

 

就像他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观念独自存活。

 

所以知道一些生理特性可以让我们看清身边这些观念植入的行为,也让我们认识自我,主动利用这些特性来学习新知识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


因为【感知真实本来就是为了生存而服务的,生存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做出决策正是为了让我们生存发展。


我们要学习如何判断模型的好坏,积极面对生活,更好地生存发展。


(学习以更好地生存发展)

也因为所有的价值、原则、决策都源于模型,谁塑造了模型,谁就塑造了你

——关键在于,这个人是你自己,还是他人。




声明:

本篇文章大量引用了YJango教授在其公众号中发表的《学习观08:既然无法感知真实又为什么要学习》一文,本文的主体也是取自于这篇文章。


在取得他本人同意后《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才得以发表,其本人也对我写的这个主题提了启发性的建议,在这里对其表示真挚的感激!


YJango教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名科研者,其在“人脑/机器学习”领域建树丰硕,强烈推荐各位细读他的创作!


这是教授的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琢舟八千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