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酒 | 历史:揭开故事的面纱(中)

琢舟 琢舟八千里
2024-09-21
文  |  琢舟
图  |  琢舟
全文共5294字,预计阅读需30分钟
作者按:历史没有真相,只有合理的想象,这个合理只是暂时的,这篇文章也是暂时的,我暂时只能写成这样。
目录
05.明清:中国白酒的起源
06.民国:追溯巴拿马博览会
05
明清:中国白酒的起源

接上篇蒸馏酒在元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此前在市面上常见的是发酵酒。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明清),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蒸馏酒称谓,大多采用工艺、形态、原料或颜色等多种方式来命名:火酒、酒露、汗酒、气酒、烧酒、烧刀、白干(出于习惯用法,也为了便于与白酒企业对上号,后文中的所有蒸馏酒均用「白酒」指代)。
由此可以看出,白酒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以致在短时间之内(相比发酵酒的几千年)遍布全国。那么,白酒是如何遍布全国的呢?其实这就是现在各大白酒企业所争论的问题:「中国白酒」的起源
起源的争论集中在「一元论」与「多元论」之间。
①一元论:国内白酒都起源于「汾酒(山西白酒)」,由山西商人(晋商)和匠人将其工艺传往全国各地,其主要依据是「洪洞移民」和「晋商崛起」。
洪洞移民:元末的农民战争导致中原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其中山西人口减员相对较少(明初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万、河北人口189万、山西人口403万)。人口的缺失反逼明朝官府组织移民,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有记载的共有18次,移民人数数百万,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晋商崛起:山西解州(运城)是重要的产盐地,山西商人靠卖盐实现了资本的初期积累。其中有部分商人借助运盐逐步发展成熟了运输产业,同时大规模移民又让贸易有了人员基础,于是它们自然而然的开始经营起了茶叶和皮货生意。也就是从内地把茶叶贩运到北方边境和国外,返回时又把皮毛贩运到内地。
晋商的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以致当时有句谚语称「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山西商帮也被部分研究者称为天下第一商帮,晋商遍地。商帮发达了,各晋商就有条件酿酒,并能借助自身优势将酿酒工艺传至全国各地。
同时有史料证明,在清朝乾隆年间山西晋州一带有两百多家酿酒作坊,可见当地有相当规模的行业集群,可以推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酿酒工艺
此外,盐历来是老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大宗消费品,消费巨大且稳定,盐税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财政支柱,所以朝廷对盐业有着极强的掌控欲望以及能力。届时的中国有四大产盐区:山西解池、四川井盐、沿海海盐、西北池盐。
同为产盐区,山西的商人之所以最后「突围崛起」,主要是由于明朝统治者为了填补朝廷运粮能力所实行的「开中法」贩盐制度,让离明朝北部防线「九边重镇」距离较近的山西商人吃了个大饼,这是地理优势。

开中法:商人运粮到边地换取盐引(贩盐凭证),拿着盐引可以到指定盐场领盐并到指定地区销售。

再加上前期大移民到全国各地的亲朋好友,山西商人建立起了社会关系网,从全国各地运粮到边地换取盐,然后到各产盐地换盐,出售赚差价。
随后不久,明朝朝廷改为实行「折色法」贩盐制度,让商人有钱就可以买盐引,于是导致各地有钱人都来买盐引。

折色法:商人可以用银子换盐引,意味着以前的只能在边地经营的商人可以到内地经营了。

这个制度的实行让山西商人的地理优势丧失,也反逼他们的生意开始多元化发展,其中便有票号的兴起。所谓票号,就是早期的「承兑汇票」,是在法币出现之前的主要交易凭证。

"票号的兴起是因为晋商的商业网点分布开了,自己内部就有一定的资金往来,路上带现银不方便也不安全,就发展除了一种信用经济,凭着一个凭证(银票),建立起了会对业务,首先在山西商人内部用,然后逐渐各地商人也开始用,相当于遍布全国的一个银行体系就此建立起来。清朝中后期,山西晋州一带有40多家总票号,全国分票号有600多家,几乎有点儿规模的城市都有山西的票号。"——摘自《酒的中国地理》,李寻、楚乔。

票号的兴起让山西商人开始插手朝廷的财政以及金融业务,清朝的军费汇兑、财政赋税中都有山西商人的影子,相当于国有银行了。
盐引和票号生意让山西商人和朝廷官员来往密切,和官员们打交道,主要喝的就是他们从山西带过去的汾酒,这是当时的高端酒
在北京,当时上流社交圈喝的都是汾酒,而且不能是当地产的,必须是山西运过去的,百姓和底层公务员喝的就是本地的烧刀子,白干之类的。乾隆摆千叟宴所用的就是汾酒,也就是说汾酒相当于宫廷御酒了。
「晋商遍地+完善工艺+(盐引+票号)→高端酒」,便是中国白酒起源一元论(汾酒)的逻辑支撑。
②多元论:国内白酒都有自己的源头。
从考古上看:目前在江西南昌李渡考古发现了元代的酿酒遗址;在四川成都水井坊发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窖池群;泸州老窖的古窖池是明代万历元年(1573)的;在宜宾发现了明代洪武年间的古窖池;绵竹天益老号的古窖池是康熙年间的。也就是说在各地都发现了晋商崛起之前的酿酒遗址或古窖池。
从工艺上看:汾酒是大曲酒,发酵容器是陶缸,采用的是清蒸清烧二次清工艺,讲究「一清到底」。相比之下,二锅头、洋河大曲、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酱香酒)在工艺之上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
从工匠上看:山西商人钱虽多,到各地经商时能买到当地酒坊,但却不能改写所带工匠的技术特点。说极端点,一个酿造几十年清香酒的工匠很可能就是个洁癖,让他突然接受「酿完一批次酒之后要把污泥(窖泥)留下来」的理念还是比较难的🤣。
从原料上看:各地所用的原料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物产条件有关。北方普遍用大麦和豌豆作曲,而南方则多用小麦;北方一般是高粱酿的单粮酒,而南方则出现了五粮液、洋河大曲这样的多粮酒。
...
「从史料、工艺、工匠、原料等诸多因素上来看,各地白酒或许与山西商人有关,但一定不是起源这样的关系」,这就是多元论的逻辑支撑。
「一元论」与「多元论」各有自己的说辞,而且刚好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之间的碰撞,但具体事实已难以考究。不过在我看来多元论更能说服人,因为「忒修斯之船」,更因为一元论(汾酒)是市场经济时代才出现的调调๑乛◡乛๑。
06
民国:追溯巴拿马博览会

从前文可以看出,山西商人与官员来往密切是汾酒成为清朝高端酒的主要原因。但几千年的习性不是那么容易转变过来的,清朝的高端酒里大多还都是黄酒,特别是绍兴产的黄酒,其中只有汾酒是白酒。
白酒,在当时更多的是作为底层百姓和公务员的口粮酒,因为高粱不好吃导致白酒更便宜,还因为白酒更容易醉。这样,百姓和公务员们就能花最少的钱,买最快的醉。
到了民国时期,因为纷争不断(北伐、抗日、内战),各地统治阶级时不时就要换一批,加上战乱、饥荒、流亡等因素,各地饮酒习惯难以统一,更是难以考究。
不过,我们可以试着从一些历史事件中看出民国饮酒习惯的一些端倪,其中就有最具争议的「巴拿马博览会」。其全称「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以及太平洋发现400年而举行的世界性商业聚会。
民国的统治者在决定参加这次博览会之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背景:「闭关锁国」刚被证实是一个失败的政策。
北洋政府于1912年成立,民国伊始、百废待兴,刚好遇上1912年宣布召开的博览会,北洋政府很可能就是吸取了上一任政府(清)的教训,琢磨着要借机走出国门。再加上经过战争与世界接轨之后,政府愈发发现「商」的重要性,数次举办「商业劝工会」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也对这次博览会出奇的重视。
政府的重视,从当时的工商总长刘揆一(相当于今天的商务部部长)口中就能管中窥豹:
“回顾清末赴洋赛会种种失败遭遇和民族耻辱,工商总长刘揆一在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开局仪式上坚定地表示:‘鉴于前清赛会种种之失败,不能不于民国肇兴之始,勉图进步,树之风声。故无论如何为难,亦不能不设法办理’”——摘自《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谢辉。
关于此次博览会的细节,民国时期就有过很多报道,中间空白了几十年之后,在新中国市场经济时代又出现了大量文章、书籍。在此,刨开几十年之后的那些疑似吹嘘的文献之后,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由当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于1916年编撰的《我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1917年2月出版)一书。
不过我没找到这本书,据说山东省兰陵酒厂(现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中有留存。有幸的是,酒史学者刘景元先生对此段历史进行过追溯。他曾翻看过一些文献,其中就有上述陈琪编撰的那本书。
刘景元先生最终于1988年在期刊《中国食品》上连载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实况重述》一文,阐述了博览会那几年的历史:
1911年2月15日,美国议会决议于1915年举办国际性的博览会。

1912年2月,美国总统塔夫脱正式宣布,美国决定于1915年2月在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并邀请各国参加。博览会的举行,是为了纪念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太平洋发现400年,并以此促进各国贸易增进,故这次博览会被称为「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1913年5月24日,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批示,任命陈琪为赴美赛会监督兼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

1913年6月28日,北洋政府在北京长安街旧翰林院成立了「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选定成员,编订办事章程及中国赴赛展品分类,通知各省筹备物产、组织物产参展等。

1914年6月1日-7月10日,事务局为了广泛征集全国展品,组织在广东、上海、天津、汉口四大城市举办了联合展览会。

1914年7月初,事务局由北京迁往上海,以静安寺路交涉使为临时机关。

1914年8月-11月,事务局对各省陆续运来上海的展品进行筛选,最终选定展品10万余种,1800余箱,共计1500余吨。

1914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撤销赛会事务局,成立「驻美监督处」也就是赴美代表团,任命陈琪为监督(团长),加上其他成员共计18人。

1914年12月6日晚,驻美监督处全体人员乘船出发,在日本短暂参观后,于28日抵美国旧金山市。

1915年2月20日上午8时,博览会正式开幕,当天参观人次达21万6000余人。整个展览期间参观人次达1900万余人。

1915年5月3日,博览会进入审查选评阶段,展品由世界各国科学界、艺术界、工商界共500人组成的评审团审查,十分之七为美国人。

1915年8月,博览会审查结束。

1915年12月4日,博览会闭幕。

从决议举办到博览会闭幕,巴拿马博览会耗时近五年时间,耗资7000余万美元。最终,博览会会方将获奖等第分为:(甲)大奖章、(乙)名誉奖章、(丁)金牌奖章、(戊)银牌奖章、(己)铜牌奖章、(丙)奖词(无牌)共6等。其中最高等的为甲等大奖章,往后依次递减。不过刘景元先生并没有解释将(丙)奖词排在最后的原因,只是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各种文献记载中,均把‘奖词’列为(丙)等级,排列在最后,而不是排列(乙)名誉奖章和 (丁)金牌奖章之间,不知何故。”——摘自《“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实况重述》,刘景元。
巴拿马博览会的评奖结果中,民国出品共获奖1211枚,其中大奖章57枚、名誉奖章74枚、金牌奖章258枚。在文中,刘景元先生还参照了陈琪的《我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一书,结合了他对其他文献的理解,披露出了当年的部分获奖名单(食品类):
其中,中国酒类获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政府的名义选送的官厅酒,另一类是由其余民间协会、民营企业选送的民间酒。
若这份获奖名单就是真相的话,追溯酒类品牌「张裕」当之为愧的是民营企业之首,国有企业当中又以「老白干」、「宝丰酒」、「汾酒」为魁(问:茅台去哪了?๑乛◡乛๑)。这个结论与本节开端的「汾酒为清朝高端白酒」不谋而合。
即使这份名单不是真相,只要大差不差,这份名单也能从侧面印证民国饮酒习惯的转移。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获得最高奖「甲等大奖章」的80%是国有企业,且四家国企中有三家就是产白酒的。往下一看,当时的民营企业并没有什么白酒品牌,多为果酒、玫瑰酒、葡萄酒等发酵酒。
这就意味着,当时大概率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国有企业,产的好酒基本都是白酒。而底层百姓和公务员对应的应该就是下面那些民营企业,它们产的好酒基本都是发酵酒。
可以推断出,在民国初期的市场中,高端酒(统治阶级)已经开始向白酒转移,而低端好酒也还是各类发酵酒,低端白酒的品质都不咋地。
另外,由于各大酒企的宣传,让我之前都有种错觉:世博会是专为中国白酒设立的?
但其实在博览会开始审查的当天(1915年5月3日),北洋政府又派出了实业代表团应邀访美,实地参观了博览会。随后,代表团抱着向美国学习的态度,火速参观了26个城市、243座工厂,并同美国商界积极接触,达成了3个具体协议:
1.以1000万-2000万美元的资金建设美中银行;
2.开辟经巴拿马运河从纽约至中国各港口的直通航线;
3.在纽约设立中国制丝销售机关。
所以对于整个民国来说,之所以积极参加巴拿马博览会,除了是吃了清朝的教训之外,更可能是想借助这次机会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发展壮大自身的经济建设。正如谢辉先生在其文章《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中所说的那样:
“总之,由于事先的积极筹备,我国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湔雪了长期蒙受的民族耻辱,在国际上树立了新的形象。国货产品的展陈和获奖,提高了国货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打开产品的销路,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者,通过对博览会的实际参加和参观考察,‘精研各国所以致胜之由,反省我国所以失败之道’,扩大了眼界,改善了自身素质。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未完待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琢舟八千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