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最新6月15日:两军厮杀异常惨烈,盟国聚会重申支持!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是2023年6月15日的俄乌战况研判系列原创文章。为了让部分中间插进来的读者方便,我先列出往期阅读:

6月14日:车臣二把手被炸!

6月13日:乌军解放7个定居点

6月12日:扎南部反攻重大进展

6月11日:乌军反攻再下一城!

今天内容的开始,当然还是接着说乌军在扎南部地区发动的反攻的详细消息。路透社记者路透社记者14日来到刚被收复的顿涅茨克地区斯托罗热夫村(Storozheve)进行采访,对于前线有了切身体验。


最近7天以来,随着乌军在南部和东部的反攻不断报捷,到今天也就是6月14日为止,已经有多座村落重归乌克兰怀抱。不过村落附近道路上随处可见的俄罗斯士兵遗体,说明着战争的惨烈。


路透社记者进入斯托罗热夫村的路上,看到四处散落的俄罗斯士兵尸体和被烧毁的俄罗斯装甲车,场面触目惊心,让人瞬间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进入村落,四处静悄悄,一个人都没有。路边的平房几乎没有一间屋顶完整,院落内外偶尔散落的婴儿车等物件,诉说着战争前这里的村民曾经安居乐业。一名驻守在村庄里的乌克兰士兵看到记者前来,站起来对他们说道:


“我们在三天前(11日)解放了这里。你们可以自己看看这个胜利是怎么得来的”。乌克兰士兵介绍说,在上周的争夺战中,他们在这一个村落就击毙了大约50名俄罗斯士兵,俘虏了另外4人。路透社表示,尽管无法证实乌克兰士兵的说法,但记者在路边、田野上、坦克边都能看到已经死去数日的俄罗斯士兵的遗体。


斯托罗热夫位置在顿涅茨克地区边缘,再过去一点儿就是扎波罗热。2022年3月,在俄罗斯发动“十路突进”的一个月后,这儿就被俄军占领。如今,这里重回乌克兰的怀抱!


下面要说点令人心情沉重的细节。虽然反攻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乌军也付出了代价。比如,乌军第37旅的士兵就披露他们单位在反攻中损失惨重。


根据《华邮》6月13日报导,接受过北约军事训练且装备有西方武器的乌克兰第37旅的作战任务是进攻并突破俄罗斯军队的防线,然而他们开局不利。


6月5日,在顿涅茨克东南部地区的韦利卡新西尔卡(Velyka Novosilka)南部战线,乌克兰第37旅士兵向前推进不到20分钟时间,就遭遇迫击炮炮弹的轰炸。化名“伐木工人”(Lumberjack)的30岁乌克兰士兵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被撂在了战场上,没有坦克或重型装甲车,我们三面遭到迫击炮的炮击,但却什么也做不了”。


乌克兰士兵没被授权对这场战斗发表评论,因此以化名“伐木工人”来称呼他。“伐木工人”谈及部队在反攻中损失惨重的状况,他所在的分队不足50人,其中30人没有回来,没回来的人或是阵亡,或是受伤,或是被俘;该分队5辆装甲车在反攻的第1个小时内就被炮火摧毁。


报导引述第37旅另一名士兵格雷(Grey,同样是化名)透露,第37旅在韦利卡新西尔卡附近发动进攻后的1个半小时内,俄罗斯军队利用不间断的炮击轰炸了这支部队,并击穿了他们的AMX10 RC轮式坦克歼击车。这种装甲车有时也被称为“轻型坦克”,不足以保护士兵。如果我们不那么健忘的话,这就是马克龙送到乌克兰的宝贝疙瘩。


“伐木工人”说:“每个人都希望我们能得到一些支援,但不幸的是,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他的指挥官经验不足,一直依赖炮兵部队的支援。“但当他看到火炮支援不那么奏效时,他就会感到困惑”。


最后,经过2个小时的炮火支援,俄罗斯军队的抵抗似乎渐渐低沉下去。乌克兰军队抓住了时机,“伐木工人”回忆称,37旅的士兵们占领了敌人的阵地并收复了一些领土。“是的,我们做出了牺牲,但我们得到了回报”。


多个媒体报道,6月13日,京子在克里姆林宫接见报导俄乌冲突的俄罗斯记者和博主时表示,乌克兰军队在反攻中的伤亡是“灾难性的”,伤亡人数是俄罗斯军队伤亡人数的10倍。6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称,在顿、扎地区,乌克兰军队一天内损失800多人和20辆坦克。他们的数字水分很大,但乌军在反攻之初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也没必要过于伤心。战争本是吞噬资源和性命的巨兽。假如它不是如此的残酷,就会有人爱上他。乌克兰人热爱和平与自由,因此即便付出代价,也要坚持自身的追求。他们的事业一定会获得成功。就最近发动的反攻而言,乌军的目标是逐步将俄军向亚速海方向逼退,将乌东和赫尔松克里米亚两处的俄军分割开来。假如他们达成这样的目标,必将大大有利于整体的作战。从战略上说,这已是消耗资源与付出生命代价最低的一种方案。


回想去年8月乌军在赫尔松发动的反攻,与今年也很相似。反攻发起之前,都不断地声称要反攻,喊了好几个月才开始;而且反攻也并不像人们脑海中想象的那样“风卷残云”,反而每一步都打得很艰难。不过,乌军这样打主要是希望少死人。俄军已是强弩之末,他们的战略储备不多,已经禁不起消耗。只要乌军持续地、稳扎稳打地继续进行反攻,不久之后,托克马克必将落入乌军之手,切割俄军的战略意图也就可以达成!


【小靠亲测】是不是还在为空调吹出的风臭臭的烦恼?叶片狭窄,根本就没法清洁,现在好了,用这款清洁喷剂,一喷之下,空调干干净净,不但没有异味烦恼,还免去了病菌侵袭,一举两得!我每年都在用它!点击下图查看、下单:


今天是新的拉姆施泰因联络小组会议举行的第一天。我们这里说一下盟国对于支持乌克兰的最新表态: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抵达布鲁塞尔,参加会议。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欢迎列兹尼科夫,说:很高兴见到我的朋友和同行。参加今天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的近50个国家与你们和乌克兰勇敢的捍卫者团结一致!


“我们不仅要在反攻期间支持乌克兰”!拉脱维亚国防部长伊纳拉·穆尔涅斯在布鲁塞尔,在拉姆施泰因联络小组会议期间表示,乌克兰解放其领土的反攻行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只要有必要,就必须支持乌克兰。


同样在联络小组会议期间,加拿大国防部长安妮塔·阿南德则强调,破坏和巨大的生命损失是可怕的,完全不能接受。为了结束战争,俄罗斯必须从乌克兰撤军。阿南德强调,加拿大将继续在短期和长期内支持乌克兰,以期恢复其领土完整、主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支持乌克兰防空的发展,以及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汉诺·佩夫库尔敦促不要在反攻问题上向乌克兰施加压力。他说:“我们相信我们将在未来几周内看到更多进展。但我再次呼吁大家:不要对乌克兰人施加额外的压力。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帮助他们,他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争”!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之前表示,欢迎几个成员国决定开始帮助训练乌克兰的战斗飞行员。他指出这很重要,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稍后决定交付第4代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有成熟的飞行员可用。


没加过我微信的请加,加过的千万不要重复加:


下面说说战况:

1、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进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早间报道中说,乌克兰军方在韦塞莱、亚希德内和伯希夫卡、阿夫迪耶夫卡、马林卡附近与俄罗斯军队进行了 49 次战斗。


乌总参称,俄罗斯军队在巴赫穆特方向的活动显著减少,更倾向于防御。俄军正规部队取代瓦格纳部队后,冲突次数明显减少,但炮击和空袭的情况加剧了。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利亚尔在简报会上披露,俄军正在将额外的贮备,比如人力和军事装备,转移到巴赫穆特以加强那里的防御。


今天在巴赫穆特地区,乌克兰武装部队摧毁了一门大炮和一个装有俄罗斯弹药的仓库。


2、最新的一次俄罗斯空袭降临了。不过,乌克兰防空系统击落了俄罗斯夜间发射的4枚巡航导弹中的1枚,以及全部的20架伊朗自杀无人机,最大程度减小了损失。


俄罗斯航空今天上午在赫尔松发射了2枚Kh59 导弹,造成一定的损失。5架沙赫德无人机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被击落;乌军昨天从天空中击落了俄军一架Ka52攻击直升机,这已是本周的第二架。还记得我昨天内容中提及的飞行员米绍夫吗?他如果不逃跑,下场就是摔死。


3、战争罪行方面:俄军昨天炮击赫尔松地区40次,泽列尼夫卡村的炮击造成1人死亡,另一人受伤;


据统计,开战以来的15个月里,俄罗斯军队破坏或摧毁了乌克兰的1554个医疗设施。


在被占领快要一年的利昌斯克,这里没有公用事业或工作机会。几乎整个城市已经停电一年,医生和药品严重短缺。


4、乌总参6月15日早晨发布的前一日战果数字是这样:

摧毁俄军人员总数:217910人,新增580人;

坦克:3955辆,新增12辆;

装甲车:7667辆,新增14辆;

火炮:3793门,新增10门。


5、克里米亚占领当局称,夜间拦截了9架来自乌克兰的无人机。


6、国防军新闻中心今天披露,在塔夫里亚进攻轴心方向,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武勒达尔附近,乌克兰军队的进攻已深入俄罗斯阵地一公里。信息只有寥寥数语,不过我相信到明后天就会有更多详情出现在网上。


7、昨天提到一个俄军师遭遇海马斯打击的消息。现在是详情:根据俄军一些军事社交频道的消息指出,14日上午,在克里米纳前线作战的俄军第20集团军144师,因为艾哈迈多夫(Sukhrab Akhmedov)少将的命令而集结在一块,整装待发地等待他发表战前演说,结果他还迟到。


百无聊赖的俄罗斯士兵们并没有盼来艾哈迈多夫少将的灵魂演讲,而是乌军的“海马斯”。当时约有100名士兵死亡,另100名受伤。据估计因为这位少将的过失,造成的伤亡人数还超过近几日在顿涅茨克前线作战的战损总和。


这项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多名俄罗斯的军事记者及军事专家,都纷纷在社群媒体上讨伐艾哈迈多夫。博主们激动地表示:“艾哈迈多夫仅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如何打仗,他的种种行为不仅愚蠢,更应该被送进军事法庭”。


事实上,这并不是艾哈迈多夫首次因为个人疏失导致下属丧生,在这之前,曾因他鲁莽及不计较后果的指挥,导致俄军第155旅在武勒达一战中造成大量伤亡。当时俄军坦克和步战车纵队行进间遇上雷区而被截停,然后又遭遇乌军反坦克导弹和远程火炮的“问候”。艾哈迈多夫没有下令撤退而是下令部队不要停下继续前进,这样的愚蠢指令最终导致俄军损失上百辆坦克车及装甲车,近乎灭旅。


由于最近微信号被X的情况增加,导致许多读者朋友无法从我微信号的朋友圈获得文章的更新,因此建议大家把下面所有公众号都关注一下,并设置星标!





顺便关注下主号:

以上公众号全部星标置顶!


援助方面的消息:

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到夏末,德国约有200名乌克兰人将在美军的领导下完成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操作培训。培训计划的结束将大致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31辆艾布拉姆斯的时间相吻合。


2、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正在探索将炮弹转移到乌克兰的可能性:根据一项2016签署的协议,美日之间可以交换弹药,那么日本就可以向美国提供155毫米北约制式炮弹,这样美国就可以将现有的部分炮弹库存提供给乌克兰,缓解乌克兰军队迫在眉睫的需求。


此前传出的消息称,日本正在计划向北约国家提供炸药,以加快炮弹的生产。


3、由于俄罗斯人炸毁了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大坝,在西班牙的乌克兰人在马德里举行了一次集会,谴责俄罗斯人的胡作非为,并提请注意联合国对这一罪行缺乏适当的反应。



请叫我小靠,也可以叫我告非

一个说真话,说人话的作者

今天内容的最后,我想讲讲构成我自己整套认知体系的五个底层逻辑的第二条,也就是“结构性”。之前讲过第一条逻辑:“能量机动理论”,今天尝试说说第二条。


这个部分内容与俄乌战争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仅仅是我自己尝试梳理自己在认知方面的一些经验而已。之所以写这些,因为我认为,如果锄地需要锄头、剪纸需要剪刀的话,每个人在认知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时候,难道能够没有趁手的工具吗?


骑自行车是去不了月球的。一些现象,必须有匹配的思想工具才能够一眼看透。


我对于“结构性”的理解,源自一个很有意思的,在网上流传多年的争议:假如统一六国的秦军与东征的亚历山大指挥的马其顿军团相遇,谁会胜利?


这显然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命题。虽然秦帝国和马其顿人兴起的时代相近,但双方从未发生过真正的相遇。

况且,如果不讨论双方军队在怎样的一种态势下,为了怎样的作战目标而发生冲突,这个命题显然不会有明确的答案。比如,我们不知道哪一方占据地利,也不知道哪一方补给充足、士气高昂,我们不知道是在白天还是晚上发动战斗,也不知道到底谁进攻,谁防御;谁急于求成,谁以逸待劳。

粗看起来,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中国许多网友强调秦军有所向披靡的弓弩部队,不待马其顿方阵靠近,就能尽数射死后者,也有人认为,马其顿方阵的纪律性以及他们普遍有盾牌和披甲的防护,秦军根本承受不住他们的冲击。

难道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这跟我们今天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当时看到了一位国外军事专家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的,不光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老外也在钻研。正是他的回答,让我耳目一新。我的认知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天窗”。

首先,这位专家认为,若不明确战斗发生的场景,则这个问题肯定无法得出科学的答案,这与我前面描述的一致。但他紧接着抛出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如果整场战役由许多连绵且彼此相关的小型战斗组成的话,那么马其顿人赢面更大。

固然,秦军肯定想要用弓弩在远距离上尽数射死马其顿人为核心构建起来的方阵。而马其顿人显然也不会傻傻地等在那里给你射,他们竭力用盾牌和披甲保护自己,同时向前冲击。

那么,为什么这位专家可以清晰地判断马其顿人将获胜呢?因为他认为,马其顿阵营当中,各种兵种更为齐全。

他介绍说,陆战兵种,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轻步兵,重步兵、轻骑兵、重骑兵。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陆战兵种,可以大致归入这四种之一。

轻步兵的特点是披甲较少甚至没有。这在正面对抗中显然不如披坚甲、执长矛的重步兵。但重步兵机动性不如轻步兵,假如要长距离运动,显然重步兵是不如轻步兵的。轻步兵还可以装备“远程投掷火力”比如弓或弩,在不接近对手的前提下对对手形成可怕的杀伤。

轻骑兵的情况类似,他们正面打不过重骑兵,但在袭扰、游击、护送、转移、运输等各方面,胜过重骑兵。蒙古骑兵一般被认为世界上当时最好的轻骑兵。

而持长矛的重步兵,能够对抗重骑兵。他们举起长矛,就能抵御重骑兵的冲击。

四个兵种当中冲击力最强的是重骑兵。他们既有机动性,又有冲击力。但因为马的载荷的问题,他们的长矛其实不如重步兵的长矛。

另外,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进行机动作战,任何一种步兵都无法跟骑兵相提并论。

在战场上,四个兵种各自有各自的用途。也有各自的相克。比如,想要夺占一个关键阵地,重步兵或重骑兵沉稳地推进,轻步兵无法抵挡。但如果护送一支运粮队,重步兵或重骑兵显然不能承担。他们只要披着重甲走上两公里,就会因体力透支而失去战斗力。当敌人用轻骑兵袭扰你的运粮队,或者远远地用弓箭射击你的步兵时,你最好手里也有骑兵。你会希望你的重骑兵将他们冲得溃不成军,或者用轻骑兵将他们赶跑。

然而,当发起致命的决战时,用轻步兵或轻骑兵发动进攻,就很容易遭到挫折,因为这两个兵种的装甲不够厚不够硬,很容易被敌人消灭。

就像今天的内容一开头,乌军37旅装备的可怜的法国轮式坦克歼击车一样。这种武器最好的用途是远远地狙击地方重型装备,而不是用来冲锋。假如一定要用他们来发动冲击,那么就会纷纷被打爆。

显然从定位上说,AMX10RC轮式坦克歼击车,就应该被归入“轻骑兵”一类。他们更应该被用于侦察、袭扰、远距离火力投射等任务。

发动进攻,还是需要“豹2”或者“挑战者2”这样更重的坦克才行。

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这位外国专家(很抱歉我忘了他的名字)为什么认为马其顿人机会更大呢?因为他认为当时的马其顿军中,轻重步骑这四个类型的兵种,马其顿人都有,但秦军没有重骑兵。

那么,重点来了:核心问题是,当有些战斗必须要靠重骑兵来解决问题的时候,秦军就没有办法了。

熟悉我的文章的读者一定看过我关于“能量机动理论”的阐释。战斗不是一瞬间、一次性决定胜负,而是多轮“能量转换”的最终结果。

一支4个兵种齐备的军队,在对付一个只有3个兵种的军队的时候,他必然更加游刃有余,胜算更大。他可以在不同的地形、天气、补给、作战形势的情况下,派出更适合的兵种执行战斗任务。然而缺乏某个兵种的军队,在有些情况下会因为遭遇对手的碾压或“不对称打击”而付出过大的代价,或者无法顺利执行战斗任务,从而导致最终的整个军队的失败。

论证到此结束。

老实说,当时的我看完这套论证时,确实如醍醐灌顶。我第一次明白,战争的形态并不是弓箭射盾牌,而是多种兵种和武器的联合使用。我当时脑子里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就像是孩童观看万花筒那样。觉得天灵盖打开了。

老实说,秦军是否真的没有重骑兵,也不重要了。其实一些文献表明,秦军也有披甲执矛的重骑兵。但这套思想方法,确实已经超越了马其顿和秦军谁更强之争。

因为篇幅所限,今天只能先说到这里。下次,不一定是明天,我再接着讲讲这套思想方法的推论和延伸,争取让大家也体会一下思考的乐趣。

不过,回到俄乌战争。我对于法国人给薄皮的轮式装甲车还是耿耿于怀的。这样的武器,哪堪大用呢?衷心希望盟国能多给一点“豹2”,让乌军的进攻,再顺利一些。

我也欣喜地看到,随着盟国援助的武器越来越多,乌军不但获得了更多数量的装备,更重要的是,这些装备补齐了乌军的某些短板。

比如,乌军在获得“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之前,就防不住“金扎尔”和“伊斯坎德尔”导弹。这堪称是用重骑兵冲击由轻步兵构成的防线了。还好俄军的“金扎尔”和“伊斯坎德尔”也不多,否则他们完全有可能在“爱国者”进入乌克兰之前,就给乌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随着乌军逐步补齐自身的短板,我们现在看到,他们的攻击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半个月,他们在西方援助的155毫米制式火炮以及高精度制导炮弹的配合下,摧毁了俄军相当庞大数量的火炮,这也导致俄军在应付乌军进攻的时候,在火力支援等方面力不从心。从而让乌军能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收复更多失地。

乌军能赢得今天这样的局面,殊为不易。这其中有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有盟国的支持。反观俄罗斯,一路拉垮至今,更是因为不合乎道义,失去了全世界的支持。他们的失败是可以料定的。

接下来,随着西方四代战机比如F16或者F18的进入,在空军方面,乌军也将具备技术优势,这就相当于用轻骑兵去碾压轻步兵:步兵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千百年来,轻步兵打不过轻骑兵,是定数。

同样的,千百年来,以道义战胜非道义,也是定数!

今天这篇文章就到这里。输出长文章比短文累十倍,写得我头围都缩小了。如果您也获得了一些思考的乐趣,是否可以考虑给我一些打赏呢?

自从多篇文章的原创标识遭系统撤销,损失全部打赏,改用“赞扬”小程序以来,打赏的人也变少了。可能是大家对于使用小程序还有顾虑。我特此说明一下,大家通过“赞扬”进行的打赏我都可以收到,并无阻碍。请大家多多支持,小靠感谢多年来大家的不离不弃!

【小靠亲测】是不是还在为空调吹出的风臭臭的烦恼?叶片狭窄,根本就没法清洁,现在好了,用这款清洁喷剂,一喷之下,空调干干净净,不但没有异味烦恼,还免去了病菌侵袭,一举两得!我每年都在用它!点击蓝色字体查看、下单:20元请了个“空调清洁师”!尘垢霉菌一喷即净,大风力更省电!

全文完
【本文包含广告推广】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好友
让更多人看到

最近的文章都不标原创,
以“赞扬”小程序收打赏,谢谢大家!

小靠

“感谢您不离不弃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