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 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
乡村一直是滋养生命、涵养精神的重要载体,
也一直是人们审美化生存
和内心归宿感的寄寓所在。
但在全球化无可逆转的现代化推进过程中,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语境下,
乡村的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乡村的面貌也变得空前复杂。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每年有近百个自然村逐渐消失。
在乡村振兴新时代
用文字记录村庄的变迁
用村史承载村庄的过去
既是对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最淳朴的致敬方式
更是以乡土文化的力量
重新擦亮乡村的名片
再造魅力新故乡!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反映新时代、新乡村的新面貌,推动大家热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建设故乡,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2021“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 ——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
/ 写作建议 /
1.文体要求:可以是一种新闻采访与文学描述相结合的文体,需要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较强的文学功底,好的作品既有文学性,也有社会感;
2.写作态度:书写者应该尽量放下批判或赞美故乡的外在视角,需要深入故乡的人情世事之中来体认和观察,尤其是需要放下既有的成见、偏见,侧耳倾听他人的言说故事;
3.工作方法:除了个人化的写作之外,我们特别期望两三个朋友组成故乡纪事写作小组,在相互讨论、辩论中确定选题,共同完成对故乡的时代观察。
/ 征文比赛评委/
(上下滑动查看)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
重庆日报编委
黄 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非虚构作家,爱故乡文学与文化小组组长
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文学批评家,爱故乡文学与文化小组副组长
刘 忱: 中央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基层传播研究者,“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发起人
郭春林: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秦红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重庆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潘家恩:重庆大学高研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阎海军:非虚构作家,媒体人,《崖边Mook》主编
孟登迎:中国社科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付海鸿: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黄志友: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
/ 获奖荣誉 /
1.获奖作品将优先发表在“重庆日报”相关栏目及《爱故乡行动》公众号、《乡村建设研究》公众号、《乡学堂》公众号、《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公众号
2.有机会与国内著名非虚构作家实现一对一互动
3.优秀获奖作品拟结集出版发行
/ 投稿方式/
主 题:故乡纪事
文 体:非虚构文学(非虚构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纪事文学、特稿、深度调查、社会学报告、民族志、口述史、人类学田野等)
字 数:不限
截稿日期:2021年10月1日
评奖发布:预计2021年11月中旬发布
投稿邮箱:425693358@qq.com
联系人 :张沥文17729693762
/ 延伸活动:川渝村史工作坊 /
我们将从优秀获奖作品中,选取川渝地区有意做村史的村庄,举办村史工作坊,定制村史/村史馆服务。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
为我们的出生地立传
为故乡的花花草草立传
为故乡绵长的历史立传
为亲人的悲欢离合立传
为身边的普通人立传
当然也为我们的精神成长立传
并以此留住乡村的记忆
留住我们温润绵密的各类生存细节
用纪事的方式
将涣散的乡村筋骨注入精神的钙质
从而在故乡纪事的在场化实践中
建构我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