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Construction | 结构的复魅—— 建构与反建构的启发
引言
一本好的“研究生”作品集应当不光表现自身的设计能力,更应当传达出你观察世界的视角和你自身对世界的“态度”。回到设计作品中,就是你对于建筑学的“研究”。
在建筑学众多的理论体系中,本课题选取了当下全球热点的“建构”这一最为建筑本源性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将深入浅出的介绍以“建构”作为出发甚至批判观点的设计思路,适宜不同程度背景学生的建筑理论启蒙和深化。课题将用多个实际案例来讨论“建构”这一超越当下时代市场的,回归最纯粹建筑本体语言的设计思路,从中探寻一种“美的硬核(the hard core of beauty)”。希望能够启发性的让你的思考和设计增加一重讨论维度,增加作品的厚度和力度。
Wang ShuaiZhong
学术背景
2016.09-至今
Aalto University,Espoo,Finland
Master of Architecture(硕士)
2011.09-2016.07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nxi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本科)
曾获奖项
2013.05
Real Space Building Competition of Shanxi Province(二等奖)
2014.10
POLIS Future Architects Design Competition(一等奖)
2014.11
LCDBC 2014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优秀奖)
2017.03
Excellent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Shanxi Universities(二等奖)
2018
The International VELUX Award
Regional Winner The Americas
“……当充满活力和意义的内容处于中性状态时,结构的形象和设计就显得更加清晰,这有点像在自然或人为灾害的破坏下,城市的建筑遭到遗弃且只剩下骨架一样。人们并不会轻易地忘记这种再也无人居住的城市,因为其中所萦绕的意义和文化使她免于回归自然……”
——Jacques Derrida
“……设计和筑造是一回事,任何建筑形式都通过它的材料和构件负载着一种信息和意图……”
——Andrea Deplazes
“建筑学”概念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各种交叉学科与建筑的结合让建筑的外延丰富到眼花缭乱。然而无论怎么变, 建筑学都不能除去其本质上对结构的思考。而历史证明机器式的“物体”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因此“技术”与“艺术”是建筑学讨论中亘古不变的话题。
建筑的历史就像一个钟摆,不断徘徊于理性与感性之间,每当触到它的一极,总会批判性的摆向另一端去寻找平衡。同样的,当技术脱离了表现,它就很难进入“建筑学”的范畴来讨论。在1908年阿道夫·路斯一声“装饰就是罪恶”的呐喊之后,建筑界对于装饰的讨论变得小心翼翼,“少即是多”的口号更是让“极少主义式装饰”横行当道。1995年美国建筑批评家肯尼思·弗兰姆普的著作《建构文化研究论——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发布,一时间引发了全世界对于“建构(tectonic)”的热潮。他把“建构”定义为“诗性的建造”,仿佛让建筑学找到了一种结构理性主义和极少主义语境下的“新装饰”。然而“建构”自身祛魅式的思考和它“诗性的建构”所追求的那种“迷思(myth)间的矛盾,又让“建构”所追求的理性与物质性变得根基不稳。由此“反建构”的讨论又试图以反物质甚至合理性的方式找回建筑的多重魅惑性。
本课题将以此为出发点,以对“建构”的思考与其发展作为理论根基,首先让大家了解“建构”的意义及其利弊。然后结合欧洲与亚洲不同时间段建筑理论的演变,以欧洲(瑞士为主)与亚洲(日本为主)不同建筑师对于建构的相关思考和实践为线索,全面的了解如何将“建构”作为设计的逻辑过程,以及它所能带来的利弊。此外,后半段的课程将会把“建构”与当下“第二次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境遇相结合,讲述新时代下“新结构主义”所能带来的“数字化建构”的可能。(此部分也可作为“参数化”设计作品的理论基础,而非纯形态学的讨论。)
在获得一定的理论基础后,课程的后半段将以具体的一个设计练习作为整个理论的实践和潜在的作品集中设计的新出发点。通过自己对建构的兴趣和理解自由选择讨论的课题,尝试用感性的态度设计一个非常理性的建筑,用非常细节性的,结合结构、材料、尺度、感知和思辨的方式来实践一次“诗性的建造”。
此外,本课程除了对“建构”相关理论和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的了解亚洲日本现代建构语境下的“轻、薄、透”(superflat)的文化根源和实现方式。也会进一步了解瑞士当下流行的“image architect”(图像类型学)所讨论的思考和设计方式。为作品集的理论基础和方案逻辑提供全面的启发和帮助。
从EDUARD F.SEKLER的“结构,建造,建构”开始,以肯尼思·弗兰姆普的《建构文化研究论——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对于建构的定义作为“建构”的背景介绍,以理论结合真实的方案案例来介绍建构这一思考在建筑中的诞生和体现,介绍现在欧洲对于建构的实践以及建构在中国被引入后的发展及困境。通过比较与其他社会学或者人类学作为思考出发点的设计的不同,引领大家以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评价建筑设计。
建构、文化、地域
“诗性的建造”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定义。“诗性”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种人们对于建筑的集体记忆,认同感甚至是异质感。结构作为极少主义视角下建筑中不可剥离的部分,能够怎样承载,承载多少文化性和地域性等抽象的意向成为了“诗性”诞生的主要途径。而过于新颖的或者突出的结构表现又会让人失去对结构的日常性和普遍性解读,在新奇度增加的同时人们的认同感会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少。如何创造和平衡这一问题?本节课将以日本建筑师为例,通过他们的作品剖析隐藏于结构的力学表现之后的文化意向和产生这一意向的原因,启发大家建构的表现潜能。
反建构与亚结构
“力形”是建构中被大家讨论很多的关注点。尤其当建构的概念传入中国后众多建筑师都对其产生了不同方式的解读和实践。“力形”意在表现结构自身的力学逻辑和结构真实性,是一种非常物质化的理解。然而“诗性”的不确定性似乎与传统意义上建构所追求的“真实性”产生了矛盾。放眼当下许多“建构派”建筑师的实践,可以说他们已经将建构中结构自身的逻辑和人们作视觉性解读的逻辑割裂开来,所谓的诗性不过是建筑师所创造的一种视觉上“合理的假象”。那么这是否是已经转变为了一种“反建构”的逻辑?人们所感知的结构系统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种“亚结构”?
更多精彩内容,请期待Shuaizhong老师的讲座~
授课时间
待定
授课方式
线上授课
报名方式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添加课程老师微信
发送截图
即可报名
或微信号:hygge006
扫描二维码
加入Hygge讨论群
和小伙伴一起
了解更多竞赛资讯,留学信息
更多 Hygge Studio Customized Course 点击跳转
一站式留学服务 | 作品集辅导
Design Research系统和空间动词语汇
距离英国室内ddl还剩三个月,如何拯救室内作品集?
深化作品集设计studio | 设计方法论 | 叙事性建筑 Narrative Architecture
Fine Art | 法国艺术家Matt的精品课
联系我们:
官方网站:www.hygge-art.com
Email: hygge-art@sina.com
联系电话: 于先生 13102219303
微博:Hygge_art灰格
微信公众号: HyggeArt灰格
加入微信资源群:hygge006
更多关于竞赛的资讯与出国留学的信息
长按下方二维码
加入Hygge讨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