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峰 | 审美治理与增量变革——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功能拓展
内容摘要:新时代以来,文艺评论得到空前重视,在制度上、学科上获得了发展红利,同时也面临着参与审美治理、提升大众审美风尚的功能拓展。作者认为,新时代文艺评论理应抓住机遇,从新的文艺实践特别是网络文艺发展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增量变革,加快理论迭代步伐,发掘网络文艺的美学内涵,凝练新的理论概念,更好地履行“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职责。关键词:文艺评论 新时代 审美治理 网络文艺
前不久,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文艺评论作出全面部署。近日,中宣部又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又对文艺批评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由此,回望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文艺评论的新变化新趋向,可以发现新时代文艺评论在制度上、学科上获得了重要发展红利,同时也面临着功能拓展和增量变革的新任务,即从创作引导拓展至审美治理,从传统领域延伸至互联网空间。
一、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双重红利
文艺评论是党和国家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艺评论在制度和学术两个层面获得了发展红利,为其功能拓展和增量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建党百年来,文艺评论一直是党领导文艺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党的文艺工作的重要经验[1]。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教授回顾文艺评论的历史提出,虽然历届国家领导人在表述修辞上略有差异,但精神实质一致,“至于文艺评论作为当代中国公共文化艺术行业之一的职责或任务,也应是大体可以确定的,这就是通过对当代中国文艺现象的及时评论而促进文艺事业发展”[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从文艺战略和宏观制度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文艺评论”的定位,丰富拓展了其职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长篇讲话,深刻论述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时代、文艺与市场等重大问题。他在“第五个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一部分,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并对此进行系统阐发,提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首次明确赋予了文艺批评“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的职责定位。同时,也提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等重要论断[3]。这些都对党关于文艺评论的思想作出了重要丰富和发展。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所指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是对文艺批评标准的新的定位,也是对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历史的”标准的继承和发展。四个标准的提出,使批评者有了批评的依据,创作者有了创作的理想[4]。而从文艺战略和制度的角度来看,包括标准新定位等在内的新思想,为文艺评论更充分、更具体地履行自身在新时代的职能提供了遵循和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历史上,共召开过两次文艺座谈会,形成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两份重要文本,后者更加清晰坚定地把文艺评论作为党领导文艺的方式,而且在“第五个问题”中,文艺评论相关内容占一半以上的篇幅,这进一步说明文艺评论在新时代中国文艺制度中定位的凸显。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文艺战线的成绩时,把“文艺评论”与文学、戏剧、电影等文艺门类并列并提,充分肯定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提出加强改进的明确要求[5]。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文件共25条,其中第15条即“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文件以标题性段落的文本形态,对文艺评论的理论基础、实践要求、评价标准、队伍人才、传播阵地等作了言简意赅的规范。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的若干意见》(1997年1月11日)相比,2015年《意见》的内容更具制度建设的意义。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加强文艺评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评论体系。2021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更加具体地明确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等,勾勒了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发展的施工图。
制度“红利”还表现为文艺评论体制的变革。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纽带,在新中国文艺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美术、舞蹈、曲艺、文学、音乐、戏剧、电影、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各艺术门类相继成立全国性文艺家协会,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体系。2014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并不断推动各地文艺评论组织建设。2017年,时任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在答记者问时,把“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作为“五年来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充分说明这一制度设置,对于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基础和战略意义[6]。
文艺评论在新时代文艺制度中凸显的同时,其学科和学理基础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众所周知,文艺评论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术活动。评论话语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除了覆盖文学、艺术学这两大基本学科外,还涵盖多个学科专业。长期以来,位于“文学”门类下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为文艺评论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支撑。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健全,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术成果十分丰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升格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进一步拓宽了文艺评论的学科基础和学理支撑[7]。依托于艺术学学科建设,这些年艺术学学术成果蓬勃涌现,丰富了文艺评论的观念、范畴和理论,文艺评论的学科保障更加巩固,学术基础更加扎实。在中国知网以“文艺评论”为主题词搜索,可以发现文章数量自2011年以来逐年上升,2014年首次突破1万篇,2020年达到1.83万篇。
学科的完备推动了艺术领域包括评论在内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艺术学理论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从业专职师资约1000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夏燕靖认为,历经十年建设,艺术学理论实现了两个基本转变:“一是开辟和扩大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范畴,构建起研究领域的‘新范式’;二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获得重大进展,历时80余年的‘潜学科’在不断修正与完善过程中终于成为‘显学科’,而得到学界认知和认同,具有了自身完备和成系统的评价体系。”王一川、周宪等国内艺术学研究重要学者都认为,培养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兼通的人才,是艺术学的重要任务[8]。事实上,艺术学“升门”之后,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据笔者从教育部获取的信息,仅2018年艺术学硕、博研究生毕业就近2万人,在校生7万余人。再加上稳步发展的文学学科培养的文艺理论方面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文化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评论人才培训,与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有效衔接。仅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就支持了舞台艺术、歌剧、话剧、视听艺术、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评论人才培训项目,为文艺评论增添了生力军。这笔巨大的人才红利在当代中国文艺现场不断释放,不仅为文艺评论事业输送了新鲜血液,促进文艺评论家群体的代际更替,而且整体提升了文艺评论的专业水准,为改变行业生态提供了最深厚的学术基础。
二、在塑造审美风尚中履行审美治理功能
作为“运动的美学”,文艺评论是文艺实践与文艺理论之间的桥梁,也是文艺创作与文艺欣赏之间的纽带。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被赋予了十六字功能: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这十六个字,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层面:前八个字主要从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立论,阐述了评论对创作的引导和推动意义;后八个字则是把文艺评论的功能拓展到社会层面,要求其对大众审美素养和社会风尚发挥提升和引领作用,也就是审美治理功能。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随着文娱产业迅速发展,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有以新方式、新手段死灰复燃迹象,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新情况新问题迭出,一些从业人员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滑坡,违法失德言行时有发生,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污染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此,中央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通知》还明确要求,“发挥文艺批评作用,引导正确审美。”应该说,这次方兴未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彰显了文艺评论“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功能,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发挥好这一功能。
笔者曾于2018年撰文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仓廪实”的任务,文艺评论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以尚艺求美为特征的第三次浪潮[9]。从一定意义上说,“饭圈”等文娱乱象的出现,从反面说明当前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和充分满足,从而也对文艺评论“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面对一项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文艺评论首先应正视艺术与生活深度交融的现实。正如我国哲学家张世英指出的,“生活艺术化”其实有两个层次:低层次与物质、功用、消费密切相关,指生活用品的艺术化、生活环境的装修、人体的化妆等;高层次则是超越日常生活的、具有内在的心灵之美的“艺术化生活”。他认为,对于低层次的生活艺术化,不必简单否定,但更重要的是提高日常生活的精神境界,让商品的艺术化、生活环境的装修、人体的化妆等都渗透着人生高远的精神境界[10]。
因此,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建立公共性的视角,从传统社会文人雅士的社交方式中解脱出来,也要求它在创作引导功能基础上进行拓展,在现代传媒、社团、市场、网络等构成的公共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空间,履行审美治理的职能。当文艺评论在公共空间或大众生活中针对审美话题发声时,虽也可能应以创作或创作者为言说对象,却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对作品或作家的批评,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艺术品或艺术家“嵌入”公共空间或大众生活之后形成的问题。它所要衡量的不仅仅是作品在题材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判断并说明这件作品与它所“嵌入”的那个空间之间的融洽度。这就要求文艺评论拓展自身学科疆界,使用多学科的理论视野和概念工具进行分析说理。
其实,理想的文艺评论,从来不是拿一把单一刻度的卡尺丈量丰富多彩的文艺世界,而是对文艺作品、现象、思潮等开具的“体检套餐”。因此,它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集合了美学、艺术学、哲学、文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成果的评价体系。例如,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很多,如果一个文艺评论家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没有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史基本脉络、历史主题和重要史实较全面的了解,或许他也能对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的创作技巧和表演水平发表一些看法,却无法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出准确深刻的把握,在某些重大历史题材作品评价上,甚至有可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
当我们把眼光拓展到公共审美空间,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例如,在当代中国的体制环境下,大量的文艺现象与市场经济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要求专业文艺批评家在评说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时,应该懂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搞清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运作机制与市场标准的适用范围、程度和效果,以及文艺与市场这对冤家在历史上的恩恩怨怨。这样,才能真正洞悉文艺现象演变的深层逻辑,否则,文艺批评就有可能退化为没有建设意义的满腹牢骚或空洞的道德宣示。当然,倡导多学科的文艺批评,不是苛责文艺批评工作者,专业的文艺批评工作者术业有专攻,但也确实需要广涉博览,打好多学科学养基础。
三、在强化网络文艺评论中实现增量变革
时至今日,谁都不会否认,任何关于中国文艺的话题,如果离开或回避互联网对文艺的改变,都是不完整的,也是缺乏远见的。在公共审美的问题上,互联网的意义更值得高度关注,或者说,互联网的时代,一场新的美育范式正在形成[11]。综观历史,没有哪一种文体与媒介的关系比文艺评论更密切,同样,也没有哪一种媒介比互联网对文艺的影响更深刻。作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书写,文艺评论天然地具有当下性,互联网的崛起又强化着评论的这一特性。一方面,文艺领域不断扩充,新的文艺形态、样态、业态层出不穷,移居网上的文艺与因网而生的文艺,错居杂处,使评论的对象在数量和特质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从一种新技术逐渐变成一种新话语阵地,衍生出丰富多样、新奇多变的语言和语法,从深层次影响和改变着文艺评论的语态。此外,互联网对文艺生产创作、传播消费的全链条全方位改造,强化了文艺的媒介属性,推动文艺与资本的融合,从而改变着评论的整体生态[12]。如何正确看待异军突起的网络文艺评论,如何有效引导这股新生力量,如何在文艺事业全局中为网络文艺评论定位,是这些年文艺界特别是文艺理论评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事关文艺评论行业长远发展和文艺事业全局的基础性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评论样态,网络文艺评论与传统意义上的文艺评论存在较大差别。例如,网络文艺评论占据线上优势,反应更加迅速,形式更加多样,主体更加多元,文风更加活泼,内容也更加芜杂。这是互联网特性影响文艺评论的必然结果,也是文艺评论适应网络时代的自主变革。在可预见的将来,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刻,覆盖的社会领域、行业和人群将更加广泛,互联网技术与知识生产传播、审美体验积淀的融合渗透将更加深入,网络评论场域的重要性必将进一步凸显。作为“增量”的线上评论,也将持续推动、倒逼线下评论“存量”的变革。但是,线上与线下评论之间不是线性取代关系,也不是互相隔绝的两个世界,线下评论的专业、严谨、深入以及由此而来的长期优势,是线上评论长足发展不可或缺的借鉴资源。二者正是在相辅相成中推动文艺评论的新版图趋于完善。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线上评论,更不能把线上评论与线下评论分割开来、对立起来,而应着眼于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探索把握线上评论的特征和规律,积极运用线上线下两种评论手段,努力发挥线上评论与线下评论的两种积极性,打好评论组合拳,形成引导大合力。
迎接这场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文艺评论需要自我调整和改变的方面很多,其中,夯实理论支撑十分重要而急迫。应该说,当前文艺理论迭代创新的步伐及成果,远远落后于文艺创作生产。而作为评论的基础和支撑,理论不但给予评论标准和坐标,而且给评论提供概念、范畴。因为缺乏趁手的理论“兵刃”,使文艺评论进入新媒体场域时,常有捉襟见肘、隔靴搔痒之感。因此,网络文艺领域最新的现象、样态,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剖析。例如,网络游戏规模之大、社会影响之深,在文娱领域首屈一指,但游戏评论微乎其微,权威的游戏评论更付之阙如[13];有的文艺评论明明是针对网络文艺作品或现象而发,但事实上却恰恰对“网络性”这一最硬核的属性避而不谈或点到即止;有的文艺评论简单地使用网络热词,自觉不自觉地把“流量”等同于“口碑”,把“大众”混淆于“粉丝”,似乎点击率高就是群众喜闻乐见,吸粉多就代表人民拥护,迷失于数据之喏喏,忘记了评论应有之谔谔;有的文艺评论过度重视“网感”,将其作为评价作品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以文艺产品传播、接受的逻辑代替创作、评价的逻辑[14];有的文艺评论满足于以网言网语、俚俗表达自我妆扮,哗众取宠,落入“标题党”“网八股”之窠臼;有的文艺评论缺乏对网络世界运行规则的洞悉,不识艺术真面目,只缘身在算法中,陷入“算法”织就的“审美茧房”……凡此种种,都与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理论建设滞后有重要关系。
因此,构建网络时代文艺评论的新文风、新标准、新语汇,最基础的在于推动理论创新创造,这样才能为文艺评论保持独立品格、客观理性思考奠定基础。而这种新媒体时代的文艺新理论,当然可以也应该借用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现有范畴、概念和术语,并在改造中赋予新的内涵,毕竟,旧瓶装新酒,从来都是理论前进的重要途径。但从根本上说,新理论的形成必须也必然以网络文艺催生和积累的艺术经验为基础。在当下的网络生活中,“新词”不断涌现。如果从评论的角度细加品味,可以发现,新词背后透露的正是新媒体时代审美多样化、差别细腻化的现状。例如,“流量”指标的运用,丰富了评论标准的维度,让以往“沉默的大多数”的态度具有了评论的意义,这当然有助于更接地气、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文艺作品和现象。但是,过分夸大“流量”的价值,以“流量”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现象的主要甚至唯一指标,把文艺的价值等同于“流量”变现,乃至以“流量”诉求取消美学追求、以“流量”思维取代艺术规律,就会扭曲文艺评价的标准,助长跟风炒作的风气,损害艺术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客观理性看待“流量”。一方面,评论者不能对“流量”视而不见、以一己之好抹杀“流量”的价值,而应该科学分析“流量”与“口碑”的内在联系,充分理解“流量”的美学价值,发掘其中蕴含的审美的时代特征,洞悉社会审美偏好的变化,在社会群体的意义上尊重和把握艺术趣味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绝不能把“流量”作为评价文艺现象和作品的唯一指标,而应将其纳入文艺评价的标准体系综合考察、统筹使用,同时深刻认识“流量”的产生机制,对人为制造的、虚假的“流量”保持高度警惕,尽最大可能挤出“流量”里的水分,不因盲从假流量而忽略了真艺术,更不能在“流量”的迷思中放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寻。再如,将“金手指”“玛丽苏”“坑”“梗”“萌”等网络词汇引入评论,能帮助人们更加精准地描绘和分析新媒体时代的文艺现象,当然,这些词汇或概念都需要加以提纯、厘定,并沉淀为评论者新的理论共识。更重要的,则是积极探寻新媒体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变化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及其成果,而其中的重心便是网络时代创作主体观念、情感和心态的新变化。传统的文艺评论讲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的正是作为创作生态的“世”,与创作主体之“志”,因而也要求从新媒体时代文艺创作的基础源头入手,分析并掌握其基本逻辑,有理有据地进行评判和阐释。
结语
总之,向着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面对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发展红利和广阔前景,理应深入新的文艺实践深处,敏锐地捕捉新的生长点,积极拓展文艺评论的职能,在理论创新中推动评论发展,以评论繁荣促进大众审美风尚的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宣部“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课题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胡一峰,博士,中国文联理研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研究方向:文艺批评与文艺史。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1年11月刊|
|微信编辑:Mona|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下)周星、刘伟冬对谈:综合性艺术院校发展之路与综合性素养的趣味追求吴戈、孙惠柱对谈:世界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中国艺术教育周星 庞茂琨 | 美术教育的思路与专业性美术院校的发展之路冉常建 | 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对中国艺术类大学教育教学的启示郁正民 | 多视角的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吴戈、巴图对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规划、战略与使命”
刘伟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发展历程述略还原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置初衷 | 仲呈祥艺术学理论的方位与担当 | 黄宗贤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存在问题和应对方法 | 王廷信徐翔 | 戏剧学学科建设:既是一份事业,更是一门科学
张道一 梁玖 | 得闻至理大学问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