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惦记百姓手中的三瓜俩枣
在当今社会,漂亮话易得,良心话难求。
然而,7月20日在中国与全球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的一番话,犹如一股清流,直击人心。他说:
现实中存在很多违法现象,你要存钱,银行问你,这个钱哪来的。你要取钱,会问你想干嘛。这严重侵害人民的隐私权。任何的政策规则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不可以超越法律。钱从哪里来,取钱干什么,根本不是银行可以管的事。
他的话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前银行在存取款过程中过度询问客户资金来源与用途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人民的隐私权。
这一现象不仅令人深思,更亟需改变。
吴晓求院长的这一观点,源于银行与储户之间频繁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去年宁波一男子因不满银行询问取款用途,竟采取极端方式,每次仅取一元钱,直至取完2.5万元。
这一幕不仅让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无奈落泪,也深刻反映了储户对于个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强烈不满。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有的储户甚至因银行限制资金流动而感到愤怒,质问自己的财产自由为何受到如此限制。
银行的这些做法,看似是依据2022年3月出台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行事。
但实际上却与《商业银行法》中“公民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相悖。
法律效力上,《商业银行法》作为基本法,其地位明显高于行政法规。
因此,任何超越法律框架的监管措施都应受到质疑。
从实践角度看,银行询问取款用途的初衷或许是为了:
防范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却忽略了大多数合法储户的权益。
试问,哪个犯罪分子会主动坦白其不法目的?
而普通储户在面临无端质询时:
不仅感到被冒犯,更可能因此产生对银行的不信任感。
这种以牺牲大多数人隐私为代价来保护少数人的做法,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显然值得商榷。
更深层次地,银行询问取款用途的行为实际上:
是对公民的一种有罪推定,要求储户自证清白,这无疑是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侵犯。
在法治社会,公民的个人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这包括不受无故质询、合法自由支配的权利。
因此,银行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也应充分尊重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自由。
公众对此类现象的不满,实则是对个人权利被侵犯的强烈反应。
正如有网友所言:
“别总惦记老百姓这三瓜俩枣的,把精力放在大额资金出境、官员财产公开等更重要的问题上。”
这句话既是对当前监管重点的质疑,也是对更有效、更合理的监管方式的期待。
与此同时,胡锡进在个人公众号上的文章虽被删除,但其关于基层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深刻剖析,仍值得深思。
他呼吁新一轮改革开放应更加关注基层活力释放,减少不必要的管制与干扰,营造宽松自由的做事环境。
这一观点与吴晓求的发言不谋而合,共同指向了一个更加自由、松驰、和谐的社会状态。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的:
不仅是严格的法律与制度约束,更是一个能够激发创造力、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信任的社会环境。
少管一点、宽容一点、仁爱一点,让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呼吸、自由发展,这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吴晓求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银行领域,更是对公民权维护现状的深刻反思。
我们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尊重个体权利、保障公民隐私、促进自由创新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安心地守护自己的“三瓜俩枣”,同时也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