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若不能开空调,就把政府的空调停掉!”
随着九月的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本应迎来凉爽的初秋,却意外地遭遇了高温的炙烤。
中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自9月3日起,我国中南部地区持续高温,湖南、四川、重庆、广西等地更是气温飙升至37至39℃,仿佛进入了盛夏的余威之中。
这样的天气下,大人们或许还能在树荫下乘凉,享受凉水河的清凉与西瓜的甘甜。
但我们的孩子们,却不得不面对教室里仅有风扇的闷热环境,这不禁让人心生忧虑。
01
面对如此高温,为何许多学校的教室仍未能安装空调?
一种常见的解释是:
暑假长达两个月,寒假也有一个月,最热和最冷的季节学生都放假在家,因此无需安装空调,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这种论调若放在物质匮乏的过去,或许尚可理解,但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日益频繁的反常天气,其合理性显然大打折扣。
高温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可能直接干扰到他们的学习状态,甚至影响到高考等重要考试。
当暖气早已跨越长江,覆盖更多地区时,为何空调的普及在教育领域却显得如此艰难?
02
面对舆论的质疑,学校和教育局虽感委屈,但回应却显得颇为无力。
成都某教育局表示,国家中小学设计规范中并未强制要求安装空调,加之线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限制,许多学校无法统一加装。
而长沙教育局的回应则更为直接:“严寒酷暑也是对中小学生的一种锻炼”,背后实则透露出财力难以保障的无奈。
家长们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们或自发捐资购买空调,或购买冰块为孩子们降温。
这些举措虽显无奈,却也透露出对孩子学习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
03
实际上,为官者若能真心实意为民众办实事,解决民生问题,自然能够赢得民众的拥护与好评。
江苏盐城市的做法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019年,盐城市政府将中小学教室装配空调列为年度实事工程,尽管后续出现了配电容量不足的问题。
2020年6月9日时任市委书记戴源的坚定表态——
如果中小学教室空调配电容量不够,属地街道、政府办公楼的空调全部停掉,全市11县市区一周内要督察到位;如果再不够,市政府办公大楼的空调停掉。
这样的举措,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更彰显了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与责任担当。
04
回望历史,中国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投入由来已久。
民国时期,即便是军F割据、财政紧张,也不乏对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
张作霖“宁可少养五万兵也要办好东北大学”的豪言壮语,刘文辉对县政府大楼建设超过学校的严令禁止,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为何在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方面,却显得如此滞后?
05
高温天气下,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不容忽视。
学校若不能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呼吁各地政府能够正视这一问题,加大教育投入。
特别是针对基础设施的改善,确保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
让教育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学校若不能开空调,政府的空调停掉”,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各级政府的一种鞭策与期待。
只有当我们真正将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将改善教育环境视为己任时,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