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
⑴卢纶:作者表弟,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见宿:留下住宿。见:一作“访”。
⑵旧业:指家中的产业。
⑶以:因为。
⑷自有分(fèn):一作“有深分”。分:情谊。
⑸蔡家亲:也作“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韵译: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背景: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赏析: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
此诗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此诗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
作者: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蒙曼讲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司空曙的五言律诗《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这首诗的题目是《喜外弟卢纶见宿》,所谓“外弟”就是表弟,所以这是司空曙一位表弟卢伦来访并且留宿而写成的诗。不过呢,司空曙和卢纶还不仅仅是表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诗人,还同属于唐朝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叫“大历十才子”。
所谓“大历十才子”是活跃在唐朝大历年间的一个诗人群体,这个称号最早见于诗人姚合的《极玄集》,说李端和卢纶、吉中孚、韩竑、钱起、司空曙等等人相互唱和,号“十才子”。不过呢,这十个人虽然有“十才子”的名号,却并不是像《红楼梦》里讲的结成海棠社呀、桃花社呀那样,组建诗社成为共同的诗社成员。他们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共同的组织,只不过是生活年代相仿、大家互相交往,彼此唱和,对诗有很多共同见解,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有许多共性,所以才被称为“大历十才子”,就相当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那他们到底有什么共性呢?简单来说,他们都擅长写五言律诗。诗的题材呢,或者是表现自然山水,或者是表现乡愁旅思,相对于盛唐而言,显得比较狭窄。还有就是他们的诗里虽然也不乏脍炙人口的名联、警句,但是通篇来看,往往格局不大,气象不高。这些特点,在司空曙这一篇《喜外弟卢纶见宿》中表现得相当明显,那他是怎么写的呢?先看首联: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既然诗题是《喜外弟卢纶见宿》,可见卢纶是晚上来访,那这一联呢其实是描摹卢伦来访之前的情形。什么情形呢?夜深人静,司空曙的陋室孤零零地矗立在荒村之中,四周荒无人踪,一个邻居都没有。那为什么会这么荒凉冷落呀?这里固然有诗人家道中落的个人因素,但是更有唐朝国势衰微的大背景。我们刚刚说过,司空曙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时间是从766年到779年,这个时期唐朝刚刚经历过“安史之乱”,正是白居易所谓“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啊!司空曙是河北广平人,又正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大乱之后残破不堪,诗人困守荒村,贫无所依。首联十个字,虽然并没有点名任何社会背景,但是一片萧条夜景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了,那颔联怎么接呢?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屋子外面秋雨萧萧,黄叶纷纷飘落,屋子里面孤灯如豆,一位白发老人垂头独坐。这一联啊,写得真冷落、真凄凉,但是也真好,好在哪儿呢?第一个好处,他把秋天的印象都用足了。那在中国人的心里,秋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呀?固然王维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刘禹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牧还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但是这些呀,在秋天的意象里都不是主流。古人对时序的变迁比今人敏感,秋天草木凋零,让人不免产生生命消逝的伤感。战国时期,宋玉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飘零的黄叶是秋天最经典的景象,它背后隐喻的年华老去、生命枯萎,也成了秋天最主流的意象。
那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这一联诗,“黄叶”,这是自然的秋天;“白头”,这是人生的秋天。以白头对黄叶,已经让人产生凄凉之感,何况黄叶之前还要加一个雨中,白头之前还要加一个灯下。寒雨潇潇,黄叶不落也要被打落,这是自然之秋的加强版哪;那昏灯闷景,青丝也会愁成白头,何况坐在灯下的已然是一个白头老翁,这就是人生之秋的加强版。所以说雨中黄叶,灯下白头这四个词一出来呀,秋天的意象都用足了,秋天的心情也都写足了,这是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这一联诗,还是比和兴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那哪儿是比呢?用“雨中黄叶树”比“灯下白头人”哪,要知道“悲秋,悲秋”,秋是客体,悲才是主体。虽然说这两句诗是对仗关系,但并不意味着这两句在权重上完全平衡,事实上“灯下白头人”,才是诗人悲伤的重点,那“雨中黄叶树”呢?“雨中黄叶树”正是“灯下白头人”的外在象征啊!老诗人潦倒在孤灯下,不正像黄叶树萧瑟在秋雨中吗?这就是比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暗喻。
那什么又是兴呢?大家要看,“雨中黄叶树”不仅仅是喻体,它更兼有起兴的功能啊,所谓起兴就是寄托嘛。比方说我们之前提过的《诗经•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用艳丽的桃花开放来引出美丽的姑娘出嫁,让人感受到双重的美、双重的幸福。那“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呢?则是用黄叶在雨中飘零来引出老人在灯下愁闷,那也会让人感受到双重的萧瑟、双重的凄凉啊!比兴兼用,让这一联诗就特别富于表现力,这是第二个好处。
第三个好处,这一联诗啊真干净、真凝练。怎么叫干净凝练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一联诗里没有动词啊,就是两个偏正结构,就是四个经典意象。按照一般的理解,没有动词,根本构不成一个句子,但是就是这构不成完整句子的四个意象并列,却构成一幅动人的雨夜秋意图,让人觉得悲,又让人觉得美,这就像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是没有动词,同样是密集排列的意象,同样是情景交融,同样是回味无穷,所以这一联诗一出来,全篇的警句也就出来了。那首联是起,写秋日荒村的大背景,颔联是承,把镜头定格在诗人的身边,这两联诗都在讲卢伦到访之前的冷落萧条。那到颈联该转了,怎么转呢?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这是在点题了,题目不是《喜外弟卢纶见宿》嘛。就在这深秋夜雨的天气里,就在这孤寂凄凉的气氛中,诗人的表弟卢伦出现了,而且要陪老诗人度过漫漫长夜,他的到访,当然让诗人喜出望外吧?那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我们之前讲过杜甫的《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打开家门,扫花以待,那是何等高兴啊!可是你再看司空曙这句“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你就会发现,诗人的心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我沉沦了这么久,你还不嫌弃我,还经常过来看我,真让我觉得惭愧呀!这里头有没有高兴?当然是有的。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哪!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诗人既然沉沦已久,应该早已看够、看透。正因为如此,表弟不因为他失意而冷落他,反而频繁地来拜访他,才让他格外感动,体会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但是呢,另一方面,这情分又让他觉得分外惭愧,为什么呀?因为中国人哪,都会有兴家立业、光宗耀祖的心志,现在自己家业飘零、一事无成,成为让表弟牵挂照顾的对象,又让诗人觉得难以释怀。
按照史书记载,司空曙这个人个性耿介,不干权贵,所以生活确实特别困顿,甚至到了无钱看病,只能让爱妾改嫁的地步。这样的凄凉晚景,当然让诗人百感交集,觉得愧对故人。所以这一联诗,确实是在转,由独坐转为客至,由悲凉转为欢喜,但是这欢喜又不纯粹,它还夹杂着诗人对人生的感伤,是老人心事,是喜中有悲。那从悲到喜,悲喜交加,景色写到了,心情也写到了,怎么结呢?看尾联: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所谓“蔡家亲”就是表亲的意思了。那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呢?蔡是指东汉末年的大儒,也是大音乐家、大书法家蔡邕,蔡邕的女儿也就是蔡文姬的妹妹,嫁到了泰山望族羊家,生下了一个孩子,叫做羊祜。羊祜是谁呢?羊祜是西晋著名的战略家,当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外祖父和外孙都居高位享盛名,在中国古代是特别令人羡慕的事儿,所以蔡家亲也就成了表亲,特别是姑舅亲的代称。那这一联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卢纶为什么看我呀?是因为我们俩本来就是谈得来的好朋友,何况我们还是亲密的中表兄弟。那这一联诗即点出了题目中“外弟”的身份,也是诗人对“愧君相见频”的自我宽解。友情和亲情本来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支撑,诗人从卢纶这里得到了,这也算是他落魄人生中的一抹亮色了,这当然是喜,但仍然是喜中带悲。
近代文学家俞陛云谈这首诗,说这首诗是反正相生,前两联写悲,后两联写喜。从章法上看,确实如此。但是呢,前两联的悲是真的悲,而后两年的喜则是喜中也有悲,这就让诗的整体基调定在了感叹悲凉上,写得秋意逼人。
那整首诗说完了,什么感觉呢?有两个特点最突出:第一个,回避大趋势,刻画小心情。我们一开始就说,司空曙的落魄固然有个人因素,但也有“安史之乱”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但是你看在这首诗里,诗人却并不执念这种社会伤痛,而是从一开始就让背景虚化,直接进入他的眼前事、心中情。这其实不是司空曙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历十才子的整体风格,在他们的诗里已经没有大江大河的壮阔风景,也没有大悲大喜的人生感悟,他们甚至刻意回避这些大场景、大话题,而是就截取眼前的一段风景,描摹眼前的一段光阴,所以他们的题材不广、格局也不大,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有警句而无佳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你看这一联诗多生动,多感人哪!你一旦知道它,就会永远记住它。但是整首诗呢,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即使你今天记住了,以后还可能忘掉。其实这也不是司空曙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大历十才子的整体特点。他们就是篇章不足,但是呢,佳句惊人。或许他们的气力不及盛唐诗人,不能写出盛唐那样的皇皇巨制了,但是把一瞬间锤炼成永恒,也是他们的特点,也是他们能够名留青史的优点。
再读一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