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⑷鸦:鸦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尽:都。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⑻落:在,到。
鉴赏: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蒙曼讲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中唐诗人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年有四季,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各占了一个季节。中国呢,又是一个“诗国”,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在这四大节日中我们已经讲过清明节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讲过端午节的“曲平辞赋悬日月”,今天要说的是中秋节的名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先说题目,“十五夜”当然是指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的夜晚,这是写诗的时间,其实也是写诗的由头。那“望月”呢,是动作,也是中秋节的经典情境、经典意象。“寄杜郎中”一般认为是写给诗人的好友杜元颖,这是这首诗的投赠对象,也是这首诗的情感凝聚点。在中秋节这么一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给远方的好友杜郎中写一首诗,该怎么写呢?看第一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
这是景物描写,什么景物啊?中秋月色呀。那可能有人会不理解,说这句诗哪里有月呀?当然有了,“地白”就是月色呀,李白《静夜思》不是讲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地白”就是地上霜啊。那已经是晚上了,为什么地会这么白,仿佛蒙上了一层白霜呢?不就因为天上一轮圆月,洒下万里清辉嘛。“地白”这两个字一出来,一种既素洁又清冷的感觉,已经扑面而来了吧?这就是月光给人的感觉呀!其实呢,不光地白是讲月色,“树栖鸦”还是讲月色。为什么呀?因为地白是看到,树栖鸦却有听觉的成分。本来到了晚上,倦鸟归巢,人是不大容易看见树上的乌鸦的。但是呢,如果月亮特别亮,乌鸦也好、其他鸟类也好,就会误把月明当做天明,叫起来或者飞起来,让人感知到它的存在,王维《鸟鸣涧》里所说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那还有北宋词人周邦彦那首著名的《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讲的也是明月东升、乌鸦惊飞的场景。那这样看来,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虽然不曾明说月亮,但是呢,却又通过庭院中的地白、鸦栖,把月出的效果写到了十分,这就是我们之前常说的“背面敷粉”。那再看第二句:
冷露无声湿桂花。
如果说第一句写的是中秋月夜的颜色和声音,那么这一句就是在写味道了。什么味道呢?桂花香啊。在中国古人的心中,每个季节都有特定的花朵,比方说春天的代表是桃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是春天的颜色;夏天的代表呢,是荷花,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那是夏天的风姿;秋天的代表呢,是桂花,是“桂子月中落,天相云外飘”那是秋天的香气。本来桂花的花形小、花色淡,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呢,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花香浓郁、沁人心脾,桂花最盛就在八月呀,正是属于中秋节的花。
那乌鸦既然在树上栖息,已经自然而然地把人的视线引到了树上,何况树上的桂花还散发着那么甜美的芬芳。所以举眼望去,一树桂花被露水打湿,显得那么润泽。那露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呀,这不由得就让人联想到了天上的桂树,在那月亮之上,广寒宫前的桂树,此刻是否也沾染了轻盈的露珠、散发出缕缕寒香呢?再推而广之,那广寒宫里的嫦娥,此时此刻是否也正“揽衣起徘徊”,感受到了秋夜的凄清呢?你这样一想,所谓“冷露无声湿桂花”,到底是人间还是天上,就显得恍惚起来,亦真亦幻,却又如此唯美、如此动人!前两句写月下之景,好像并没有人在,是不是呢?不是啊。“中庭地白树栖鸦”也罢,“冷露无声湿桂花”也罢,不都是人在看、人在听、人在感受吗?可以想象,诗人当时就徘徊在月亮之下、中庭之中,他举头低头,他思接千里。那么他在想什么呢?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说的多好啊!诗人终于正面点题了,而且不仅点出了望月的主题,更从自己一个人的望月生发开去,联想到普天之下人们的望月了。今夜月圆,举头仰望的岂止是我一人,天涯海角,所有人不都在望着同一轮圆月吗?可是呢,望月虽同,苦乐各异啊。有的人合家团聚,也有的人望月怀远。既然如此,那绵绵的秋思又会落在谁人那里呢?这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写得何等蕴藉,又是何等巧妙啊!
所谓“秋思”,其实就是秋日情思啊,也是中秋月圆之夜最常有的心情。那所谓谁家呢?并不是哪一家,而是谁人的意思。那诗人是真的不知道秋思落在了谁人心头吗?当然不是。他真正的意思其实是说“月明人尽望,秋思落我家”呀,是我在思念着我的朋友杜郎中啊!可是这样正面抒情太直白了,太没有诗意了,怎么办呢?诗人干脆把自己藏起来,用了一个疑问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说自己,但自己就在其中,这不正是古诗的含蓄蕴藉之美吗?那为什么又说这句诗巧妙呢?巧就巧在“落”字上。本来秋思是人心里生出来的情感吧?可是诗人偏不说“不知秋思生谁家”,而是说“不知秋思落谁家”,仿佛这秋思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就像冷露、像月光一样,是从天上洒落下来的,落在了某个人的头上,让他不由得生出了秋思。大家想,这个“落”字用的是何等不讲理呀,可是你再想,为什么诗人要用这个字呢?因为这秋思生发的如此自然、如此不可思议,让人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往思念的方向去想,可是这思念怎么就这么飘然而至、一下子就砸中了自己的内心呢?其实这相当于什么呀?不就相当于苏轼所说的“不思量,自难忘”啊,可是诗人偏不承认自己在思念,而是说“秋思落谁家”,一下子就把这秋思点染得无比生动、无比空灵。
我们之前说炼字总爱举贾岛“推敲”的例子,或者举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不知秋思落谁家”不也是炼字的典范吗?这一个“落”字,让这首诗结得深情婉转而又余韵悠长。写中秋的诗词其实相当多,最著名也是旷达的当然是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要说最野心勃勃的却属于《红楼梦》里头贾雨村吟出的那一首:“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涌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但是若论空灵婉转、如诗如画,王建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却是个中翘楚,不遑多让。西方人总爱讲“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一千个人心中当然会有一千个月亮。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中秋节这个特定的节日而言,相思和团圆才是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主题,而真正的相思,其实正如“冷露无声湿桂花”呀,透着丝丝凉意,却又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再读一遍: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之后,下一个重要的节日是重阳节,所以下一首跟大家分享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