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7.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诗词原文】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精华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词的上阕描写塞外的特异风光:深秋的边塞,天气严寒,大雁都往南飞到衡阳去过冬了。       “衡阳雁去无留意”,按照正常语法的逻辑其实应该是“雁去衡阳无留意”,但出于格律或者对仗的需要,诗词里的倒装句式是屡见不鲜的。连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大雁尚且无法忍受冬天的酷寒,毫不留恋地飞向温暖的南方,由此可见,此时北方的边塞已经是多么荒凉。       可远离温暖的家乡奔赴北方前线的将士们还在天寒地冻中驻扎,“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听着军营中此起彼伏的号角声从四面八方传出来,真是一派严阵以待的壮观场面。放眼望去,崇山峻岭仿佛形成了一道道险峻的屏障,将军队驻扎的地方阻隔成一座孤危之城。被敌军居高临下包围着的城池处在一级戒备之中,城中时或狼烟升起,在凄冷的落日余晖之中,显得分外肃杀冷寂。

       词的上阕描述边塞悲景,下阕转述边将悲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年是范仲淹戍守边疆的第三个秋天,他也会时时怀念起家乡虽然清贫却安宁平静的生活,可是家乡远在万里之外,他连喝杯家乡土酒的简单愿望也无法满足。

   “浊酒”指的是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比较混浊,也暗示了这种酒很便宜很粗糙。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之首嵇康就曾经说过:“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和浊酒相对的是“清酒”,古代重大的祭祀仪式会用清洁、清醇的酒,显然清酒是更加高档的一种酒,西晋左思的《魏都赋》里也说:“清酤如济,浊醪如河。”说明清酒就像济水一样清澈,浊酒就像黄河一样混浊。像李白那样的富家公子动不动就说“金樽清酒斗十千”,喝的都是高档的清酒,而范仲淹回忆、思念老家的简朴生活时就说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可是,边疆未定,作为一名军人,只能舍小家为国家,虽然乡愁浓郁,范仲淹却做不到抛弃国家,回到家乡去享清福。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他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读历史书,读到汉朝大将军窦宪的故事,印象深刻。窦宪曾经打破匈奴,登上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在石头上刻下碑文,记录将士的赫赫战功。如今他也要像当年打了胜仗的窦宪一样,不破边贼,誓不还乡!可是朝廷中党争不断,忠臣被排挤,自己勉力创造的局面又不知能维持到什么时候?一想到漫长的军旅生涯前途未卜,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和思念家乡的哀愁绵绵不绝,涌上心头。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寂静的深夜里,对政局的焦虑、对破敌平疆遥遥无期的担忧,对戍守战士的深切同情,种种纷乱的情绪扰得范仲淹无法入眠。他长久地伫立在窗前,边疆特有的羌笛声从远处传来,倍显凄凉幽怨。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鬓边的白发记录着他年过半百的沧桑,无声滑落的泪水诠释着他报国与思乡交融的复杂情感。       只有读懂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精神,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将军白发征夫泪”不是为个人前途揪心无奈的泪,而是为天下苍生命运忧心的仁爱情义之泪。



【知识点·速读】       1、衡阳在今天湖南省的南部,著名的南岳衡山就在这里,衡阳还有一个别号就叫“雁城”,传说秋天北雁南飞,到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王勃《滕王阁序》里就写到过:“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庆历新政”:由于平定关中有功,仁宗特为范仲淹加官进爵,并在庆历三年(1043)四月召他回朝升任枢密副使,八月除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九月,范仲淹向仁宗皇帝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于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开始了。       但是新政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庆历四年(1044)宋和夏达成和议,西北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庆历五年(1045)正月,范仲淹罢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今陕西彬县),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       3、1052年,范仲淹移知颍州(今河南颍阳),在途经徐州时,因病逝世,时年六十四岁。临终前他所上的《遗表》中只字未提其家事,尽显一代名臣忧国忧民、死而后已的风范。       仁宗听闻范仲淹的死讯,心痛不已,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赐谥“文正”,钦宗时又追封楚国公。“文正”是一个文官在宋朝能够得到的最崇高的评价。整个北宋王朝167年时间,副宰相、宰相级别的朝廷高官一共有310人,可是能够有资格获得“文正”谥号的只有三个人:王曾、范仲淹和司马光。“文”是对学识的评价,“正”是公众舆论对于道德人品的评价,也就是说要得到群众最为广泛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得到“正”的谥号。相对而言,“文”的评价容易获得,“正”则困难得多。



查看合集请在公众号中回复“杨雨诗词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