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3.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诗词原文】

《相见欢》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精华赏析】

这首词的起句就交代了创作的具体地点和时间:“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秋天的南京天清气朗,正是最好的季节。更何况,登上金陵城楼,放眼四望,开阔的景象令人更添豪情:“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长江波涛汹涌、滚滚东流,水天相接处落日正圆,缓缓西沉的斜阳,向大地洒下了最后一片熠熠金辉。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这是何等清澈澄明却又雄浑苍茫的景色!


上片纯粹写景,下片笔锋陡变,抒情色彩骤然变得浓厚起来:“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中原乱”,一个“乱”字,道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而这个“中原乱”,其实就是岳飞《满江红》里写到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也就是北宋王朝的靖康之难。


在《相见欢》下阕一开始,朱敦儒就直奔主题,揭示了靖康之难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创伤。“中原乱,簪缨散”,簪缨是古代官吏的帽子上的冠饰,这里代指朝廷显贵。中原战乱,连世家显贵都如丧家之犬,又何况老百姓呢!



亲身经历了南渡逃亡的词人,一改此前流连花丛的词风,将国耻家难一一倾泻于词笔之下,他的一系列词作甚至串起了他南逃的真实行踪。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家的倾覆必然影响到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记录下这种特殊的时代与特殊的心路历程。而朱敦儒的词描写亡国灭家之恨和颠沛流离之苦,不仅是记录了个人的南渡历程,更是靖康之变后整个民族悲惨命运的缩影。甚至可以这么说,朱敦儒是唯一一个用词作完整记录南渡前后士人生活轨迹和心态转变过程的词人。这样看来,《相见欢》中写到的“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记录的就不仅仅是词人在金陵的暂时停留,而是那个时代人民群体的患难身影。


词人从早年“西都散汉”到晚年“江南衰翁”,同是隐居,心态却已大不相同:一个“散”字道尽往日豪迈不羁的浪漫生活,现如今呢,一个“衰”字又诉说着英雄末路的穷途之悲,读来不免令人潸然泪下。


【知识点·速读】


1、在李煜的词集中,《相见欢》就是《乌夜啼》的别名。《乌夜啼》本是唐代教坊曲,而调名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乌夜啼》是琴曲名,据说是魏晋时期玄学家何晏的女儿所创作,何晏被捕入狱的时候,有两只乌鹊停在他们家房檐上,他的女儿说:“乌鹊的啼叫声有喜气,我的父亲一定会没事儿的。”于是就创作了《乌夜啼》。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乌夜啼》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的名字,为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刘义庆就是《世说新语》的主编者了。据说也是因为彭城王刘义康被贬谪,有人听到乌鹊啼声,预示着将有赦免的喜讯传来,后来这个预言果然得到了印证。可见,古人认为乌鹊的啼叫其实就是报喜的声音,词调沿用这个名称大约也是受到前人的影响。



2、靖康元年(1126)年底,北宋的京城东京沦陷,亲自到金兵军营投降的宋钦宗,连同父亲宋徽宗,一起被废为庶人。第二年,金兵撤离东京,将两位前任皇帝以及大批皇亲国戚、年轻貌美的后宫妃嫔全部抓走,国库里的金银财宝、文物图书也被洗劫一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随着京城的陷落,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纷纷加入了南渡逃难的队伍,歌舞升平的北宋盛世永远的结束了。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于1127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南宋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3、朱敦儒生长在河南洛阳,生于1081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洛川先生、伊水老人、少室山人,父亲朱勃,宋哲宗元祐至绍圣年间,曾奉使西京,历官河东转运判官、右司谏等。母亲张氏,封齐国夫人。青少年时代的朱敦儒,因为家境富裕,生活得比较率性,他无意于科举仕途,一身清高之气,过着诗酒风流、隐逸遁世的潇洒生活。

朱敦儒有“词俊”之名,和“诗俊”陈与义、“文俊”富直柔等人并称为“洛中八俊”,黄昇还称其为“东都名士”。《宋史》中也记载:“朱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宋徽宗宣和年间,朱敦儒可能曾经入朝为官,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辞官归隐。后来宋钦宗又慕名召他到京城并准备任命他学官,但是朱敦儒居然再次谢绝了皇帝的征召,他宣称自己“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又一次放弃了入仕的机会。

查看合集请在公众号中回复“杨雨诗词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