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2.姜夔《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诗词原文】

《暗香》南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精华赏析】

姜夔来到石湖的时候,正赶上梅开雪落,洁白的雪花,衬托着绽放的红梅,缕缕幽香飘送,此情此景,再加上还有一位酷爱梅花的好朋友范成大,姜夔咏梅的灵感就此爆发,成就了《暗香》、《疏影》两首咏梅词的经典。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显然,《暗香》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词,而是一开始就将梅花与人糅合在了一起。想当年,在清冷的月色之下,梅边吹笛的那个人,是何等的超凡脱俗,飘然出尘。更何况,《梅花落》就是古代最有名的笛曲。


更有意境的是,倚梅吹笛的男子并不孤独,“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北宋词人贺铸《浣溪沙》写过“玉人和月摘梅花”的句子。雪夜、月色,倚梅吹笛恍若玉树临风的美男子,纤手摘梅的翩翩玉人,这是何等令人神往的美景,甚至会让人怀疑,这样的意境,到底是在人间,还是只属于神仙境界呢?



的确,姜夔笔下的意境,总是这么仙气缥缈的。“仙气”正是姜夔最独特的气质。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清高脱俗,冷艳优雅、恍若仙境的气质。这样的仙气,当然需要和它相匹配的清雅文字了,可是,一般人又怎么可能拥有这样的才情和灵气,能够准确传递出这份仙境般的韵味呢?“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姜夔在这里是以咏梅的何逊自拟,说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当年吟咏梅花的文采飞扬,如今也渐渐忘记了,再也写不出那样优美空灵的词句了,却还怪梅花的缕缕冷香,幽幽地传送到精美的宴席中来,沁人心脾,撩人情思,让人欲罢却又不能啊。


在词的上阕姜夔并没有为我们细细描摹梅花的形状,而只是勾勒梅花的神韵,在这如仙如幻的神韵中,还衬托着清冷澄澈的月色、悠扬凄美的笛声、赏梅摘梅的玉人,以及空气中幽幽飘送的暗香,视觉、听觉、嗅觉感受融为一体,是不是让我们觉得有如仙境般缥缈、轻灵、幽静的景致呢?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江国,就是指江南水乡,范成大居住的苏州石湖,正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冬日大雪天的寂静,与梅花的悠然盛开相映成趣。“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姜夔这里是反用寄梅的典故,只说“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感叹路途太遥远,积雪的道路太难走,恐怕想要用梅花遥寄相思也不容易吧!“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翠尊是用绿色宝石镶嵌成的翠绿色的酒杯,代指美酒。既然不能折梅寄远,就只能将缠绵悠远的相思寄托在美酒中、寄托在静静开放的红梅上了。盛放美酒的翠尊,冬雪中盛开的红梅,翠尊、红萼、白雪,色彩的对比是如此鲜明,又让我们在词人的情感抒发中,看到了一片如画的美景。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因为无法遥寄梅花寄托相思,于是赏梅花的词人,只能沉浸在遥远的回忆当中。曾记否,那年的初春,我们一起同游西湖,一湖寒碧的春水,映衬着争相绽放的千树梅花。那时,我们还能一起携手赏梅,相依相伴,可如今,却只能相隔两处。梅花依然冷艳高雅,可是再美的花儿终究有随风飘尽的那一天,就像分离的人一样,想要再见,又不知是何年何月呢!


一曲《暗香》,将梅花的清雅神韵与相思怀人紧紧结合在一起,“旧时月色”的映照下,词人倚梅吹笛,玉人折梅相依,记忆中那是何等温馨美艳的场景;而苏州石湖红梅盛开,幽香暗传,美酒相伴,景色依然美丽,词人却感到了无言的萧瑟与孤独。记忆中的虚景,和眼前的实景,就这样绾合在了一起,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人很难捕捉到词人的深意,却又时时感受到意境的缥缈空灵。



【知识点·速读】

1、范成大、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根据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考证,姜夔与范成大初次见面大约是在淳熙十四年(1187)夏天。这一年春天,姜夔去杭州谒见了杨万里,杨万里非常赏识他的诗文,又介绍他去苏州会见范成大。


这一次见面之后,姜夔自度曲创作了一首词《石湖仙》献给石湖居士范成大,词中有“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的句子,就是将范成大比作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急流勇退,归隐江湖,自号为鸱夷子皮。姜夔就是借范蠡的传说来赞美范成大的功成身退,像当年的范蠡一样优游江湖,潇洒自在。或许范成大这份隐逸高洁的风骨,和姜夔的个性极为相似,因此两人结为了亲密的翰墨之交。


2、在唐宋两代,大家公认有三位最有仙气的诗人词人,一位是李白,他被誉为是诗仙;第二位就是北宋的苏轼,号东坡居士,又称“坡仙”,也称“苏仙”,第三位就是南宋的姜夔,他在词坛上也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外号,叫做“白石老仙”。姜夔的很多词,确实都有一种缥缈空灵的仙气,他的仙气不同于李白的飘逸绝尘,也不同于苏东坡的豪迈洒脱,姜夔笔下的仙气,是那种让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气质,是一种清高脱俗、冷艳幽雅的气质。


而姜夔这位词人,本身也有着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清雅气质。据说他体形清瘦,举止飘逸,“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或夜深星月满垂,朗吟独步,每寒涛朔吹凛凛迫人,夷犹自若也”,他的外貌气质无疑像极了晋宋间的名士风度,飘飘欲仙,超凡脱俗,以至于还有人将词人中之姜夔直比作书法家中的王羲之。


3、古人有折梅寄远的传统,西汉刘向编纂的《说苑》记载:越国使者以一枝梅花赠给梁王,梁王的臣子韩子说:“哪有用一枝梅花作为礼物送过一国之君的呢!”南朝的时候诗人陆凯曾经从江南折了一枝梅花,寄给远在长安的好朋友范晔,并附赠了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查看合集请在公众号中回复“杨雨诗词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