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姓》第9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

第9集

黄圣松教授主讲
2017年3月2日

今天我们进入到第二周的课程,也是一个全新的讲义,我们从第二十一个姓氏何姓开始。在正式进入到课程之前,我们把上个礼拜交代给各位的小小作业,要请各位来分享一下。
后来我听师姐说才知道,原来王院长也派给各位同样的工作,那太好了!这个就是我们闽南话有一句俗谚,叫做一兼两顾,摸蛤仔兼洗裤,讲得简单一点就是一石二鸟,就是做一件事情可以有两份的收益。后来我听师姐说,王院长还要求各位取这个字的时候,还要有平仄的这个要求。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我们取字号也有平仄的要求,所以这个我也是长了一个见识。不管怎么样,刚好跟王院长,我们两位都有相同的这个作业,对各位来讲,可能在先前我派给各位作业的时候,已经有思考,怎么样的字号适合自己的姓名,王院长又要求平仄,可能这个在取字号的时候,大家又更上一层楼,所以可以达到更完美的境地。有准备纸本对不对?还是大家都是口头而已,有准备纸本吗?同学,如果有的话,等一下我们再收;如果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我想我们在课堂上也简单的透过那个镜头,跟全世界我们这堂课共修的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起来讨论。
不免俗,我们一定要请我们班上的班长来打头阵,来当领头羊,所以我们请明言来分享一下,你的作业的字的名号是什么?
同学:老师好,法师好,大家好,明言就在这里献丑了。
老师:不会。
同学:明言一开始做这个作业,一开始的落手处,就是找《说文解字》里面“明”跟“言”的意思。
老师:很好。
同学:“明”的意思源自是囧月明,就是它左边是个囧字,它的《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就是,“明,照也,从月,从囧”,囧是代表窗户,其实就是说有光线从窗户里面照进屋子里,然后屋子就有一线光明。
老师:没错。
同学:言,《说文解字》解释是“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所以言的意思跟语的差别,就是言是没有人提问,自己开口说话,语就是在讨论当中互相对话。
看了这个《说文解字》的意思以后,明言又去看了一下现在通俗的解释。明就是亮,清楚,睿智,还有《大学》里说的明明德。言就是说话的意思。这样结合在一起,明言两个字加在一起的解释就是,讲清楚、明了、睿智的话。更深一层的意思,就学生自己的浅见就是,当我们开启自性本来之明德之后,自自然然而说出的正确的话。
老师:讲得很好,句句皆能见性,所以叫明言。
同学:就是献丑了。在字的部分,也是有考虑到平仄的关系,所以后来也做了一些修改。明德之后说出来的话就是真实之语,明德以后,这个真实的德行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有选择两个,第一个字就是德显。
老师:德显,道德的德,彰显的显。
同学:对。因为有一位师兄教我,德是入声字,所以它是仄,所以德显是仄仄。第二个明言想到的就是诚现,就是真诚的诚,出现的现。因为诚是信也,就是信用的信,在《说文解字》里面讲“诚,信也”,明明德以后,讲出来的话才真正的可信,所以才选择这个诚现。
老师:表现的现。
同学:表现的现,能够浮现出来。
老师:能够彰显你的这个明明德。
同学:真正的诚,诚敬。
老师:内心的诚,对。很好,很好。
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这两个你喜欢哪一个?
同学:都差不多。
老师:都差不多。
同学:偏德显。
老师:德显,德显应该是你第一个想到的。
同学:对。
老师:好好好好,很好,很好,谢谢明言。
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我们蕙如呢?
同学:老师好。
老师:你好。
同学:老师好,大家好。蕙如回去也是看了《说文解字》,然后蕙如的蕙是有草字头的,所以是一种香草。
老师:对。
同学:如是从随也。就刚开始还没有考虑到平仄的时候,就想到伯顺,伯是因为自己在家里是姐姐,最大的,所以就用。
老师:伯仲叔季的伯。
同学:是,伯。然后顺是顺从的顺。因为如是从随,可是因为伯是入声字,蕙也是仄,所以仄仄就不能符合平仄的要求,所以就再找了一下。蕙下面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喻高雅,高洁,还有喻女子内心纯美,所以就取了那个纯字,就有纯意。
老师:纯是那个纯粹的纯?
同学:对,纯粹的纯。然后如意那个意。
老师:纯意。
同学:是。
老师:如意的意。
同学:是。
老师:所以就是从蕙这个字来做延伸,是,纯意,很好,很好,谢谢,谢谢蕙如。齐恩呢?
同学:老师好,法师好,大家好。齐恩的名字,张齐恩,全部都是平平平,所以要取一个仄仄的。
老师:取个仄仄。
同学:齐恩取的是敬惠,尊敬的敬,恩惠的惠。尊敬的敬是从齐那边延伸出来的。因为齐,齐恩去找《国语字典》的时候,它有四个读音,一个是ㄑㄧˊ,ㄓㄞ,ㄐㄧˋ,跟ㄗ,然后齐恩就取其ㄓㄞ,那个齐就跟斋戒的斋是一样的。
老师:对,没错。
同学:那个齐就有庄重跟肃敬的意思,齐恩就取其敬,就拿它的敬。那个惠,敬惠的惠,就从恩惠的惠那边拿出来的。
老师:所以恩跟惠因为它意义很相近,所以就取了这个惠,就是敬惠,跟名字刚好可以一个对一个,好好好,很好。
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谢谢,谢谢,陈勋。
同学:老师好,法师好,大家好。学生名叫陈勋,家父家母给陈勋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希望以后能为国家立些功劳,就是为国家奉献。勋字在《说文解字》是能成王功也,就是辅佐王室的意思。因为那天学生就有听到老师说,韩愈字退之的那个例子,就是反面的对比。学生就觉得,因为一个人有功劳,有勋劳的时候,很容易骄傲或是自满,学生就取了一个跟它相反的意思,就是让,之前还没有顾虑到平仄的问题,前面那个字学生就把它定为伯,伯让,就是伯仲叔季,学生是老大,就伯让。过后听到王院长说就是仄仄,需要仄仄,学生就改成子,就是儿子的那个子,子,子让。对,就听起来也比较好听,因为伯让听起来有点老成。
老师:伯让,而且还可以像那个英文的brown。
同学:对,有一点谐音字。
老师:有一点谐音。
同学:所以取子让比较有古意一点。
老师:其实伯这个字它也是个仄声字,因为从闽南话来讲,伯这个字念作ㄅㄟˋ,客家话念作ㄅㄚˋ,它都是入声,入声归到仄声。所以如果是要取仄仄,伯让也可以,但是把它换一个子让也满有古风的,因为在古代的话,我们看到很多的名人,他的字都是子什么子什么,所以也都很好。所以两个你后来选择哪一个?
同学:选子让。
老师:子让,很好。所以勋跟让这个也是一个反义的联结,这个取义相当的有巧思,谢谢陈勋。我们看一下,一平。
同学:老师好,法师好,各位同学大家好。
老师:你好。
同学:我叫一平,一我就想到《老子》里面讲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我就想到说就是天下,或者就是讲一切,就是天下。然后平我是想到和平,太平,或者是说动词的话就是讲平定,所以我就想到说,要一切和平,天下太平,就想到《大学》里面讲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等于说我就是以平天下下去想。
老师:是。
同学:然后我就想到《中庸》里面讲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我的字号就是想到取三德。
老师:三德,对,就是知仁勇三德?
同学:对。知仁勇三个。等于说也是勉励自己,就是要好学,子曰有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以“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同学:等于说就是期勉自己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老师:是是是,很好,以三德一平天下。
同学:平仄刚好有对到。
老师:对对对。
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谢谢一平。来,宜蓁。
同学:老师好,法师好,各位同学好。
老师:大家好。
同学:宜蓁的字号目前还没有马上决定一个,但是有两个,一直在不确定要使用哪一个。因为之前老师请我们回去取字号的时候,宜蓁第一个想的就是义这个字,因为之前在上训诂学的时候,老师蛮常提到说“义者宜也”,义气的义,所以就一直记得这个字,然后这次字号里面就把义这个字用进来。但是因为蓁是草木茂盛的意思,然后想说,义在《孟子》里面也有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就对这样子的境界很向往,然后想说有没有什么胜义,可是这样很像又有谐音,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想说季义,可是又很像是记忆的谐音。
老师:季义,对,而且发音也不太好发,因为两个音很近。
同学:然后今天刚好跟同学早上的时候有讨论到,同学就有建议说可以用子这个字。
老师:子?
同学:因为在古代说《诗经》里面,是不是也是对女子的美称?
老师:对。
同学:所以就今天临时又加了一个子义。
老师:子义,因为在古代,这个子事实上男女都可以通用,“执子之手”,那个子其实它是男生女生都可以用的,在《左传》里面,这个子也是可以讲儿子,也可以讲女儿,所以子用在女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子义就跟您的宜蓁的宜,就有了意义上的关联。好好好好。这是一个吗?还是还有另外一个?
同学:这是目前比较倾向的,原本是季义,但是刚好有谐音,太像一个词。
老师:是,了解,觉得子义可能是比较符合平仄的要求,发音上面也比较顺口,而且字义也很好,那个义取义也很好。好,谢谢,谢谢宜蓁。
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何老师呢?何老师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尊敬的老师,尊敬的法师,以及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美慧就因为这个名字查了一下《说文》,老师也常说,美是羊大为美,但是如果加上后面这个慧的话,就是父母亲是希望我的智慧能够得到圆满,所以给自己,因为学佛知道,智慧圆满,只有成佛成圣才是智慧圆满,所以就期望自己能够成圣成佛,所以就给自己取一个字,第一个字是取个圣,圣人的圣。
老师:圣人的圣?
同学:对。然后另外智慧要达到圆满,只有觉悟达到圆满,智慧也才能够开显,所以后面就用一个觉,觉悟的觉,希望自己能够大彻大悟,能够觉行圆满,所以后面就取一个觉字,所以是取圣觉。美慧,一般人都说真善美慧,如果能够达到圣觉的话,那也就能够达到父母对我的期望,能够达到真善美慧。在佛经里面也有“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惠以真实之利”,《无量寿经》三种真实也就能够达到。因为后来也在,刚刚老师发的这个讲义,又看到何氏祖先都是比较淡泊名利,都是在修行上,好像都是比较走向这个方向,如果取圣觉这个字号,可能也就比较能够符合我们祖先对我们后代子孙的期望,所以就给自己取一个圣觉。可是在这平仄上面,可能就没有办法达到王教授的期望,所以也不晓得应该是要做怎么调整,但是学生是蛮喜欢这个圣觉这个字。也请老师多多指导。
老师:不敢不敢。
同学:阿弥陀佛。
老师:谢谢何老师。这个平仄的指导,还是请王院长来给您点拨。不过我觉得何老师的取义都相当的高妙,而且能够跟我们何姓的祖德,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联结,所以何老师这个想法我个人觉得很好。至于说那个平仄的要求,其实最主要我还是觉得要取那个意义,可能还是以第一优先,至于说平仄等等都是比较外缘的部分,那个可以再做一些斟酌,那个倒是其次了,我个人的想法。
也谢谢各位,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可能没有办法一一的邀请大家来分享,我们就谢谢各位,能够提供这么好的一些见解。也希望能够透过这样小小的一个作业,小小的活动,让大家能够反思,父母亲为我们这个命名有什么寓意。然后我们在透过了解自己的姓名之后,也期许自己,我们自己的人生该往哪个方向走。所以名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字,为自己取一个字,奠定自己人生的新目标、新方向。这是我们做这个活动背后的一个意义。
我们再回归到我们今天讲义的内容。我们看到第二十一个姓氏,就是何老师的这个大姓何姓,何姓在当今中国是第十七大姓,在总人口数上面也占了百分之一以上,所以也算是人口众多的姓氏,在台湾排名第二十七。何姓是出自于姬姓,由韩姓转化而来。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何姓会从韩姓转化而来?这是其中的来源之一,事实上是很有趣的一个误会。本来最早的时候,周成王姬诵封他的弟弟叔虞在唐,这个先前我们在其他的姓氏也曾经提过,唐叔虞本来是晋国开国君主。后来唐叔虞的第十一代孙名字叫做万,因为受封在韩,所以我们在典籍里面称他叫做韩万,又称他叫韩武子。后来这一支就由姬姓改以韩姓做为姓氏。之后韩姓发展到了淮河长江这一带,当地人又把韩误读为何。大家会觉得怎么会这样子误读,感觉好像那个语音差异还满大的?我是客家人,所以我用客家话来读的话,就会发现它那个音很接近,韩的客家话的发音是ㄏㄢˋ,何的话是读作ㄏㄛˋ,那个ㄏㄢˋ跟ㄏㄛˋ,那个音基本上就相当接近了。为什么要用客家话来读?因为客家话是比较早期的北方中原一带所使用的语言,就跟闽南话一样,其实它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比较早的时代,汉朝大概北方都还是使用闽南话、客家话,所以它接近古音的成分是比较高的。
现在我们用的北京官话,其实是成形比较晚的,根据学者的考证,大概都是从元朝的时候,才逐渐形成所谓的官话的系统,所以它的历史也不过就是七、八百年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古书上面的一些字音,如果我们要推求的时候,还是用比较早的中原的古音来读,可能会比较能够接近原来的发音。所以如果是用客家话的发音来读韩跟何,的确就相当的接近了,就因为这样子的误解,所以后来韩到了淮河长江一带的时候,大家就把它读成了何。
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也是一个误解,本来有一位姓韩的人,因为受到了官府的搜捕,所以当官吏来查问的时候,他指着河水说,本来他要取意的是说,我指着那个寒冷的河水,他本来是说我姓韩,不过是寒冷的寒。那个官员就误会了,以为他指着寒冷的河水,以为他姓河,所以就这样子被误会了,因此就姓了河姓。这个河姓,后来他又把三点水的偏旁改成人部,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何姓的这个何。当然,何姓还有一些来源,是来自于古代的少数民族的改姓,这个就请各位自己参看一下我们下面的说明。
第二个部分,何姓的迁徙分布,这个也请各位自己参看一下,因为这些都是一些资料性的记载,一一细讲的话,恐怕也占用太多的时间,所以就请各位自行参看。
何姓的堂号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堂号,叫做水部堂。水部堂的来由是因为在南朝梁的时候,有一位叫做何逊的人,他当官当官到了尚书的水部郎,而且他以诗文著称,所以古人就把他称为何水部。这是古代我们对于人的名号的另外一种组合方式,就是以他的姓氏加上他曾经当过的官名。所以何水部那个水部,就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尚书水部郎,所以才有这样的称法。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甚至于到两宋,这样子对于人的名号的组合很流行。像杜甫,我们都知道他的字叫做子美,所以我们称他叫杜子美。还有另外一个,我们经常称杜甫的名号叫做杜工部,就是因为他曾经当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用他的官名配上他的姓,叫杜工部。然后柳宗元,唐朝很有名的文学家,他被称为柳柳州,因为他曾经当过柳州的太守。这种组合在文学史上是蛮常见的。因为这位何逊曾经当过水部郎,所以何逊的子孙就以这位祖先的官名做为他的堂号。
我们看到何姓的历史名人,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位何晏。何晏最有名的就是因为,他曾经跟其他几位共同来撰写了《论语集解》,所以何晏的名号在中国经学史上就留下了璀璨的一页。我们现在在读《论语》,就一定还是要援用《论语集解》,还是要用到何晏,他当时对于《论语》的一个理解。何晏其实身世很显赫,他原本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子孙,然后又因为一些因缘的关系,后来被曹操所收养,所以曹操非常喜欢何晏,因为他有文才,而且又反应很机敏,所以受到了曹操的钟爱,最后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何晏,等于算是亲上加亲。不过后来曹操崩逝之后,他的子孙,像曹睿就很讨厌何晏,为什么?因为他认为,这个何晏在他家里面就靠着一些小聪明,然后就得到了曹操的宠信,所以曹睿认为何晏只是空有其表,事实上内在没有什么真实才学,所以曹睿就给他一个冗员之官,让他去做一个清闲的散官,就没有把他真正的重用。因为他自己有这么一段沉潜的时间,所以也就有时间去做《论语》的注解,他也写了很多的诗,所以在文学史上面,他的诗也被钟嵘的《诗品》评为中品。
钟嵘《诗品》,我们可以稍微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叫《诗品》?钟嵘这个人,他对于诗的评论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搜罗了当时所见到的一些诗人的作品,还有古代流传下来的五言诗,四言诗,他来做一些评论,他把诗分为上、中、下三品,所以才把他的评论的这本书叫做《诗品》,其实就是给诗予以品位、予以等第。
我们看到他把何晏的诗评为中品,感觉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去欣赏他。其实我要跟各位报告一下的就是,钟嵘因为他身处于三国魏晋时代,当时的文风、诗风,其实都是比较偏向于绮丽,比较偏向于骈俪,所以对于文采辞藻,没有很华美的,没有很艳丽的,往往都没有办法入上品,这是受到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所以何晏,他把他列到中品,其实已经给予不错的评价了,因为他跟当时的诗风,跟当时的文风,其实没有太大的契合。我们以后会讲到陶渊明,他大概也是在这个时代的人物,东晋时代的人物,钟嵘把陶渊明的诗也做了一番评论。各位猜猜看,钟嵘把陶渊明的诗摆到哪一品?一样也是中品。所以给何晏中品的等第,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评价了。
他自己因为有一段时间的沉潜,而且也了解官场的文化,所以后来他在官途上面也没有特别的积极,所以就去发展了另外一套他自己想要做的想法,去实践他的想法,就是他跟夏侯玄、王弼等人,开始宣导玄学,竞事清谈,所以就开了一个清谈的风气。清谈讲的简单一些就是谈玄说理,谈玄就得讲一些玄妙的思想。
当时在谈玄的时候,他们也不是随意的漫谈,所以后来就逐渐的形成了他们就三部古籍来清谈,这三部古籍我们后来就把它称之为三玄,玄妙的玄,那三玄是哪三玄?就是《周易》、《老子》、《庄子》。所以各位看到这三本书,虽然未必大家都真正的去把它读过一遍,但是这三本书的性质玄不玄?好玄。所以《老子》开章的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没有那个悟性的话,大家都会觉得说他在绕口令吗?怎么翻过来倒过去,他到底在讲什么?庄子的书也很玄,他用一些寓言故事,来把他高妙的道理,透过一些故事的形态向世人来宣传。《周易》更不用讲了,对不对?八八六十四卦,变化万千。所以当时人就透过谈论这三本书,然后来达到清谈的目的。
清谈,根据另外一个角度的理解,其实就是他要去规避当政者对于这些文人的钳制。所以用一句现在我们比较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当时其实特务也渗透在民间。因为当政者他们担心这些儒生,这些文人,尤其又有一些家世背景做支持,他们平常聚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是谈朝政,批评政府,这些当政者就会觉得很害怕,因为他们是有号召能力的一些人士,万一他们在聚会的时候,开始谈及朝政的不是,甚至于酝酿要来给政府一些压力,那当政者就觉得很害怕,所以特务都渗透到这些族群里面去,就是为了要搜集,然后要去打击。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就为了要让当政者不要担心,我们的聚会其实不会涉及到朝政的事务,所以他们只能够去谈玄,来避免政府的耳目渗透到他们其中。
在当时还有一组也是很有名的文学之士,叫做竹林七贤,也就是东晋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竹林七贤为了要不让当政者对他们有所顾虑,所以他们有一些行为是很脱序的,装疯卖傻之外,甚至于喝酒嫖妓,他们认为,这些就是我为了要避免当政对我注意,所以我只能够这么做,所以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为什么当时的当政者都很害怕这些人聚在一起?因为从东晋开始分为南北朝,南朝,上个礼拜我们讲过,它由四个短命的小朝廷所集成的,这四个短命的小朝廷叫做宋、齐、梁、陈。为什么很短命?为什么很短命?就是几十年然后就倒台了,就是因为不断的在民间有一股力量,他们要反动。所以当政者一旦坐上了金銮殿的宝座之后,他就开始担心了,因为他自己也是推翻前朝坐上那个位置的,所以他也担心,民间是不是有人也酝酿要推倒他。所以当时的时代风气,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时空背景,所以导致清谈谈玄这样的风气,弥漫在整个学术界。甚至于是文学界,甚至于是一般的贩夫走卒,他们也都以谈玄做为一种时尚,因为他们也害怕自己被贴上标签,所以有这样的背景。
我们看到另外一位何姓的名人,叫做何景明。何景明,大家对他感觉好像就比较陌生了,其实他也是明朝很有名的文学家。我们看到这个何景明,他本来仕途也算是顺遂,不过因为后来明朝有一位宦官刘瑾当政,何景明觉得他不融于当政者的理念,自己也自恃非常的清廉,所以他不愿意同流合污,他就以生病为理由,离开了政坛。等到刘瑾被杀之后,他又恢复官职,而且累官到了陕西提学副使,这个陕西提学副使,等同于我们省的教育厅的副厅长,是主管教育的一个职官,而且位阶已经相当高了。也因为他长期关心学政,关心教育,所以他自己在文学,还有教育方面也着墨甚深。所以他在文学的理念上面,也就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面,留下这么一页。他的文学主张是什么?他希望能够宣导以唐宋的古文,对不起,取法于汉唐的古文做为文学的主流,所以不希望再有一些绮靡的文风,要来改变这种科考的陋习,所以他用汉唐的文风来取代。他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诗也写得不错,所以被文学史称为是前七子其中的领袖。跟当时的另外一位李梦阳,做为文坛的双壁。所以何景明大家对他比较陌生,也藉着这个机会去了解。其实明代也有很多杰出的文学家,只是我们在一般比较少机会去接触到。何景明这一位,我想何老师是您的祖先之一,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多多的去了解他的一些诗文。
我们看到第二十二个姓氏,双口吕。吕姓其实在中国大陆,现在的人数是排名第四十,在台湾排名到二十六,也算是蛮大的姓氏。在台湾,吕姓有很大的特色,就是大概有一半在台湾姓吕的人士,应该都是客家人。所以上个礼拜我们提到,在台湾有一些姓氏,大概你一看到他的姓氏,就可以知道他可能是客家人,吕姓的客家籍的比例也相当高。
吕姓它是出自于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他的始祖是伯夷。这个伯夷,我要请各位特别留意一下,他并不是后来商朝末年西周初年的伯夷、叔齐的那个伯夷,是时代更早的伯夷。伯夷本来是姜姓,他是炎帝的后代,在尧舜时期负责制定和掌管礼法,是四岳的始祖。四岳大家会觉得这四岳是不是跟后来的五岳一样,是讲四座山的名字?我要跟各位说明一下,这个四岳跟山其实没有这么密切的关联,四岳其实是官名。这个官名有两种说法,有人说他是一个人担任四岳这个职官,也有人说这四岳事实上是四个人,有两种说法,我们大家知道一下就可以了。四岳,也有人说他应该就是四方的诸侯之长,如果按照这个理路去思考的话,四岳应该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诸侯之长,他就应该是四个人。但是说四岳是一个职官一个人担纲,这个说法也是有的。所以各位知道有两种说法也就可以了。
因为有很多古史的资料,我们没有办法有更多的材料来论证之前,其实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有很多的同学他们对这些考证都很有兴趣,所以来问我,老师,像这个考证四岳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四个人?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能不能够把它写成学术论文?我都跟他摇摇头说,同学,不好意思,因为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材料,就是这么多了。所以如果没有更多的材料之前,其实我们要跳脱古人的陈说,要去再做更高明的发现,其实是很有困难的。所以我都跟学生说,有一些古史的议题,大概没有办法再做突破,因为受限于材料。除非哪一天从中国大陆的地底下,又挖出了青铜器、竹简,提供我们更多的材料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再进一步,去超越古人的限制。所以像这个部分,我就跟同学说,知道就可以了,因为到底哪一个对,恐怕我们也没有办法马上做决定,马上来做判断。
我们再往下看。这一位伯夷因为曾经协助大禹治水,所以受封在吕这个地方,所以在文献上面也称他叫吕侯。春秋初年的时候,吕这个国家就被楚国所灭了,所以后来吕国的贵族,就以吕这个国家的国名为他的姓氏。吕姓还有其他的来源,也是因为有少数民族,因为要汉化的关系,所以也改为了汉姓。
吕姓还有另外一个发展的契机,就是在商朝末年的时候,吕尚因为辅佐周武王有功,所以受封在齐。所以后来这个吕姓在现在的山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下面也会介绍到,这边没有介绍,好,那我就在姜姓的地方,再跟大家介绍好了。姜太公他有另外一个称号叫做吕尚,所以有人说,它是姜姓很重要的一个支脉,也是吕姓的一个发源。所以这个部分,我们等一下在后面谈到姜姓的时候,再来介绍姜太公,再来介绍吕尚。
好,再看到下面迁徙分布的部分,一样,我也请同学们自己参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料,我就不特别提了,请各位自己来阅读就行了。
堂号的部分,有两个吕姓的堂号,渭滨堂,还有东莱堂。渭滨堂也跟姜太公有关。姜太公他八十岁的时候,才遇到了周文王,受到了周文王的提拔。当时为什么他会跟周文王有这样的因缘?其实姜太公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不过年轻的时候因为蹉跎了岁月,所以迟迟没有办法展现他的理想。他知道在周民族当时的首领周文王,是一个贤能的人,可是他也晓得周文王,对于商纣王非常的不满,私底下也开始在联合其他的部落,想要来推翻商纣王,然后让百姓过更好的生活。姜太公自己有一番谋略,他希望能够帮助周文王,来达成他的弘愿。可是,如果你今天急急躁躁的,毛遂自荐去跟周文王说,文王,我知道你有那样一个宏图大愿,我来帮你吧?如果你是文王,你会接受这么鲁莽的毛遂自荐吗?一定不会,对不对?因为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商纣王派来的奸细,所以他必须要找到一个因缘,找到一个很自然的情况之下,然后把这个缘分能够搭上线,所以他就故意的在渭水滨钓鱼。然后他钓鱼的时候,他那个钓钩有没有沉在水里面?没有。他知道文王经常都会从渭水滨经过,所以他故意透过这样子的动作,来吸引了文王的目光。果然文王就下了马,就问他,老人家,你钓鱼怎么有这个钓法?结果姜太公怎么回答他?大家都知道,对不对?我这个钓法叫做什么?愿者上钩。所以就有了这样子的因缘,然后就开始攀谈起来,一谈很投缘,所以慢慢的,两个人的距离就愈来愈拉近了,然后成为文王的心腹,辅佐文王去达到他的目标。当然真正推翻商纣的其实不是文王,是他的儿子武王,所以在文王驾崩之后,他也辅佐武王完成他父亲的遗愿。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以往我都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面选一位,你觉得你最欣赏,而且他也是最厉害的军师,我问年轻的学生,你会选谁?这个问题我也问大家,你会选谁?同学,你会选谁?在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的军师,这么多的谋臣,如果要挑一位的话,你会选谁?同学。
同学:应该是诸葛亮。
老师:诸葛亮。来,同学呢?第一时间反应。
同学:第一时间反应,就是老师刚刚讲的姜太公,因为刚刚讲过,所以印象比较深。但是回过来有思考余地的话,可能读三国的故事比较多,这一段历史比较了解得深,所以是诸葛亮。
老师:好,诸葛亮,的确是这样,没有错。上个礼拜我们谈到三国的故事对不对?三国的故事后来也在电脑开发成游戏,所以他对于我们这一代,包括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影响很深。所以我问同学们,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明,诸葛亮。其实在比较早的文献,各位可以去看一下相关的一些研究,他们所推崇的古往今来第一军师,不是诸葛亮,是姜子牙,是姜太公。然后到了我们这个世代的时候,慢慢转变为诸葛亮。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都受到了,三国的故事在民间影响很深。尤其罗贯中,他在铺陈人物,描述人物的时候,在诸葛亮身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所以大家都认为,诸葛亮真像罗贯中所讲的,神人也。但是上个礼拜我们提到了陈寿,他对于诸葛亮就不以为然,对不对?所以正史的评价跟小说的描述,还是有一段落差。这个很有趣的一个不同。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也可以来思考一下。
所以古往今来,在古人的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军师是姜子牙,是姜太公。所以他的子孙也以此为自豪,所以把姜太公在渭水滨,用这个方法取信于周文王的故事,为自己立了一个堂号,叫做渭滨堂,是这么来的。
第二个堂号叫东莱堂,东莱堂的这个堂号的缘由是,南宋有一位经学家叫做吕祖谦,世称东莱先生,他有一本著作,也是我们研究《左传》,研究《春秋》三传很重要的一部书籍,叫做《东莱博议》,所以子孙就以东莱先生的号做为堂号,称为东莱堂。
吕姓的历史人物相当的多,当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略举几位让大家了解。第一位,吕不韦。这个韦,请各位把注音把它标注一下,其实这个字,一般民间大家都会习惯把它念作三声,可是正确的读音是要读作二声,念作ㄨㄟˊ才对,吕不韦。前几年中国大陆也把他拍成了连续剧,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吕不韦的故事,其实在民间流传得很广,但是大家对于正史的说法,跟民间的说法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大家比较喜欢哪一个说法?民间的说法还是正史的说法?民间的版本,民间的说法,比较有戏剧张力。吕不韦为什么特别拿来跟大家谈?因为民间的这个说法流传得很广,而且也真的很有戏剧张力,他说秦始皇赢政,他真正的生父是谁?不是他爸爸,不是他身份证上面的爸爸,不是在史书的爸爸,正是吕不韦,所以民间这个说法其实很有趣。所以我刚刚提到,前几年中国大陆拍的连续剧,它就是用民间的这个说法来拍。所以大家都觉得,原来吕不韦跟秦始皇后面还有这一段因缘,所以收视率很高。因为大家都对窥探人家的隐私,我们台湾叫做八卦,都很感兴趣。这个可能也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因缘,让吕不韦跟秦国的王室有了联结?原来当时秦始皇的父亲叫做子楚,各位看到第三页的最后一行,子楚,子楚当时不受他父亲的喜爱,所以子楚当时被派到赵国去当人质。当人质,其实好听的叫做人质,其实被当人质的人,他们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因为互换人质,就是为了要保证我两国可以保持和平,如果发动战争,这个人质第一个就会被杀来祭旗。所以子楚他被他的父亲送到赵国来,就是因为当时秦国的发展策略,第一个要突破的国家就是赵国。所以他知道,他的父亲不知道何时要对赵国开战,那他自己小命铁定不保,所以每天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时候大商人吕不韦发现,这个子楚“奇货可居”,我们有一句成语“奇货可居”,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所以吕不韦就跟子楚交好,交心,然后三番两次邀子楚来家里面吃饭。他自己有一个爱妾叫做赵姬,他用赵姬来引诱子楚,他知道子楚很喜欢赵姬,而且三番两次开口向吕不韦要赵姬,说你就把赵姬送给我吧,吕不韦就吊足了子楚的胃口,然后三番两次拒绝他之后,终于发现时机成熟了,就把赵姬给了子楚。时机成熟是什么时机成熟了?当吕不韦发现赵姬怀了身孕,怀了他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把赵姬送给了子楚。这是民间的说法。所以子楚并不知道,赵姬这个时候已经蓝田种玉了,所以他就很高兴的把赵姬接回了家。然后没多久,子楚很高兴,因为我要当爸爸了,因为赵姬肚子大起来了。所以他一直以为这个是他的孩子,没想到却是吕不韦的孩子。经过了这样子的时间之后,孩子也就生下来了。
可是如果说吕不韦要投资子楚,可是以子楚在当时,并不受到国君他的父亲的重视的情况之下,这个投资要怎么样进行下去?所以吕不韦,他要做的另外一个打通关节的手法,就是他去游说子楚父亲的爱姬,他有一个爱妃,有一个爱姬,可是没有孩子,所以他去说服了这位爱妃,把子楚过继给她,做为她的儿子。所以后来这个爱妃答应之后,子楚马上就从谷底翻身,因为他的父亲爱他的这位继母,他自己也因为母亲的关系,一跃就变成了太子。所以这门投资,在这个地方就完全逆转了,从谷底马上翻身了。所以子楚的父亲后来即位之后,没多久就往生了,所以子楚很快的他就当上了秦国的国君。那他自己,吕不韦也因为跟子楚有这样的因缘,所以也被任命为相国。子楚他自己在位的时间也不长,没几年的时间他也就往生了。后来是谁即位当上了国王?子楚的长子,对不对?讲得精准一点,民间的说法是吕不韦的儿子,就是赢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赢政当秦王的时候年纪还很小,理论上是母后要来辅政,就是赵姬要来辅政,可是赵姬认为她自己是一个女人家,也没有办法做主,所以就找了谁来帮忙?找了吕不韦,因为他本来就是先王的宰相,现在我的儿子即位了,你就继续当宰相,你可以参与更多的决策,找你来也是名正言顺。事实上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因缘,如果民间的这个说法是真实的话,赵姬跟吕不韦本来就是老相好,所以找老相好来帮忙,而且这还是你儿子,所以虽然说是不能见光的父亲,但是在血缘上面,帮你的儿子也是应该。所以后来吕不韦,也就顺理成章继续当宰相,而且手中握有更大的权力。
可是秦始皇他其实是很聪明的孩子,他慢慢的去观察到了,他的宰相吕不韦,跟他的母亲赵姬之间的互动,有点暧昧,因为吕不韦常常就借故进宫,而且是进后宫,而且就是过夜。对于一个已经开始了解人事的年轻国王来讲,他觉得这个很奇怪,所以他去打听,其实在外面说他们两个人暧昧的关系,早就已经在街头巷尾传开来了,只是他不愿意去证实而已,不愿意去相信而已。他自己慢慢的去体会,而且去明察暗访,发现好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所以后来吕不韦因为年事也大了,对于进后宫的这件事情,他慢慢的也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后来他就找了另外一个人,进宫去服侍赵姬,这个就是我们在第四页的倒数的第三行,吕不韦这一段倒数第三行,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做嫪毐。那个也不是毒,如果是毒品的毒的话,上面是三横,这个字上面是两横。那个姓氏也很特别,叫嫪毐。他就引进了嫪毐进宫去服侍赵姬。后来还有更离奇的事情,因为嫪毐进宫去,他是用假太监的身份进宫,然后去服侍赵姬,后来居然赵姬怀了身孕,而且还生了两个孩子。所以,你觉得秦始皇会不知道这个事情吗?他一定知道,所以只是碍于吕不韦的身份,他不好动手,可是后来他觉得这个事情,如果再不处理,这个事情再演变下去,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位置了,他自己的位置了,所以最后要处理嫪毐之前,他先处理了吕不韦。后来嫪毐也因此而叛乱,最后嫪毐就被镇压,所以整个拔除掉。当然吕不韦的身份也就曝光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嫪毐引进后宫,是吕不韦给弄进去的。所以后来吕不韦也因此担心被杀,就自己喝毒酒自尽。中间这个过程好有戏剧张力,对不对?所以把它拍成连续剧,难怪很多人喜欢看,因为有非常多的情节,跟我们一般所想像的,跟正史所记载的是不太相同的。
吕不韦除了在政治上的作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值得谈的,就是他在文化上的贡献,当时他有食客三千多人,然后他就聘请这些食客来为他著作,杂糅了各家的思想,然后编成了《吕氏春秋》,里面的内容有儒有墨,也有名家、法家的思想在里头。所以我们后来在九流十家里面,特别有一个分类叫做杂家,就是因为杂糅各家的学说之长,所以有了这个学派的称号。
杂家除了《吕氏春秋》是一个代表的著作之外,其实在更早之前,也有一部,有学者主张也应该把它列入杂家,就是《管子》这本书。《管子》这本书,以后我们在讲到管仲的时候,还会再提到。管仲这个人,他有没有写《管子》这本书?理论上应该是没有,应该是后人,他依据管仲的思想然后写了这本书,当然也不是完成于一个人之手,可能是好多人一起完成了管子这本书,然后托名给管仲。一般我们会认为,管仲应该是法家思想的先行者,所以大部分的学者还是认为应该把《管子》归入到法家的书籍。有另外一派的学者,就是刚刚我提到的,因为它也杂糅了不纯粹是法家的思想,也有部分是儒家,甚至于也有道家的思想在里面,所以也有学者主张应该把它摆入到杂家。
所以如果把它算进来的话,在《吕氏春秋》之前,更早的杂家的著作,就是《管子》这本书了。之后还有没有杂家的著作?有,在先前我们也曾经提到,西汉有一位淮南王叫刘安,他也编了一本书叫做《淮南子》,用他的封国的地名淮南,做为这本书的书名。那本书,大部分学者也支持它应该是杂家的著作。
不要看到杂这个字感觉好像它不可取,其实杂家也有它的学术的立场,因为它觉得各家的学说都有它的优点,当然免不了也有它的缺点,所以他们的见解就是,如果我撷取众家之长来补各家之短,那不就能够去糅合出一个更完善的学理思想吗?所以杂家的出发,其实是要集合众家之长,所以不要因此而贬低了杂家的重要性。
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跳过吕布,我们看一下吕蒙。吕蒙,这一位也是很有名的三国人物,其实吕蒙,在政治上的,在功业上的事迹,我们就不多着墨了,因为这里面有文字,所以各位可以来参看。吕蒙最值得我们来学习的是什么?他勤奋好学。吕蒙本身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因为没有太注重在学业上面,他总是觉得,男子汉应该要在武功上面多努力,有朝一日可以杀敌立功,为国家,为社会有所贡献,所以早年失学的情况之下,让他有了一个遗憾。所以到了中年以后慢慢的发现,要杀敌立功,这个脑袋里可不能空空,所以他觉得应该要来好好的用功,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努力之后,让人觉得他的转变是很明显的。在东吴还有另外一位文臣叫做鲁肃,鲁肃就曾经称赞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说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你现在已经彻头彻尾改头换面了。所以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勤学永远都不嫌晚。所以很多人可能早年的时候,因为家庭的关系,因为个人志向的关系,所以没有好好的努力,但是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到了三十岁,我们还是可以有机会急起直追。

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下再回来。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