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第43集(附文字档)
▲ 上集
▲ 下集
《百家姓》
我们来看到第二十四页。上个礼拜五我们看到第一百七十七个姓氏丁姓,丁姓的历史名人的部分,我们留到今天继续把它讲完。第一位是我们二十四孝里面刻木事亲的丁兰。刻木事亲的这个刻,我要请大家稍稍的留意一下,这个字在我们台湾,一般我们口语我们都把它念作一声,雕刻ㄎㄜ,其实真正的读音它只有一个读音,就是念作四声,所以正确应该要念作雕刻ㄎㄜˋ,刻木事亲,只是我们台湾人的口语一般习惯把它念作一声。这种状况其实学生也会问我,他说老师,这样的话,我们在一般生活里面,我们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我们是要用标准读音吗?还是要用一般我们口语的读音就好了?我是跟学生建议,其实语言的沟通是能够彼此了解,约定俗成其实就可以了。当然考试的时候它有标准答案,所以我们还是要回答正确的答案。可是在沟通上面,我们就可以比较没那么严格,以沟通清楚明白,传达你的意思为首要目标。
所以前几年这样的状况也不断的被拿出来讨论。比如说先前有跟大家讲过,我的母亲很喜欢杨丽花歌仔戏,那个仔,一个人字边,右边一个子孙的子,那个字该怎么读?如果按照前几年教育部所颁发的标准字音,那个字要念作ㄗˇ。可是你在外面跟人家说歌仔ㄗˇ戏,牛仔ㄗˇ裤,人家听不懂,所以一般我们在外面沟通的时候,我们还是说歌仔ㄗㄞˇ戏,还是说牛仔ㄗㄞˇ裤。像这个就是很有名的例子。
大家有没有玩过大富翁?大富翁的时候我们会有两颗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怎么讲?大家都不敢讲了,怕有陷阱对不对?没有错,一般我们都念作ㄕㄞˇ子。不过这个字按照教育部的标准字音,它要念作ㄊㄡˊ子,骰ㄊㄡˊ子。这个怎么读?你拿两颗骰子来,我们来玩大富翁,大家听不懂,什么两颗骰子?骰ㄕㄞˇ子,我们一般读音我们就念ㄕㄞˇ就可以。
还有,当然我们现在吃素,所以我们比较不会用到这样的词汇,就是蛤蜊,外面有一些卖荤食的都会有蛤蜊汤,其实那个蛤蜊按照标准读音,它要念作ㄍㄜˊㄌㄧˊ。所以念ㄍㄜˊㄌㄧˊ的时候,人家会想说,干嘛把它隔离起来?所以就会有这种矛盾,有这种误会,所以还是我们从俗比较简单。
所以刻木事亲这个典故,这个刻标准字音念作四声,一般口语我们念作一声也就无妨。丁兰他是东汉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原来丁兰年轻的时候,他其实是一个忤逆父母亲的不孝子,后来父亲往生得早,由母亲独立抚养他长大。丁兰每天在田里面工作,中午都是母亲帮他送饭。但是这个丁兰对于母亲每天这么照顾他,可是他态度其实都不是很好,所以经常妈妈中午来送饭,太早的时候,又觉得好像不顺他的意;太晚了他又饿肚子了,又会责骂母亲。一直到后来,丁兰有机会到学堂里面,听夫子教书开导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以往的种种是如此的不孝,所以他决定要洗心革面,要侍奉母亲,要好好的来忏悔,来改过。好,当他下定决心的时候,就这么巧,隔天这个妈妈还是按照往常来送饭,可是要送饭来的时候,这个丁兰本来要迎上前去向母亲道谢的,可是他忘了他手上拿着鞭子。因为田里面庄稼要耕耘,需要有牛来犁田,所以会有鞭子,那是拿来赶牛用的。结果这个母亲远远的看她儿子手上拿着鞭子,然后就一如往常一样快步的走过来,她以为今天不只要责骂她,还要拿鞭子抽她,所以母亲就赶紧往后跑,结果往后跑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就被梨树给绊倒了,所以后来因此就往生了。所以丁兰就非常的伤心难过,本来是要向母亲道谢的,结果反而这样间接害死了母亲,于是他就把那棵梨树,砍伐下来之后,请雕刻师雕刻成他母亲的样子,每天就很恭恭敬敬的把父亲跟母亲的雕像,当作神明一样来奉事,而且还会向它请安,问早、问好。后来丁兰娶了媳妇,就发现说,奇怪,她先生怎么父母亲雕成了木雕像来供奉,这个好像是一般人也会这样,不过好像她这个先生把这个雕像当作活人一般,好像就有一点点奇怪,所以她就很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后来这个结局就有两个状况:第一个就是说这个太太就拿针去刺那个雕像,结果一刺,居然那个雕像流出血来了,而且还泛着泪光,因为被扎了针会痛;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这个妻子就把这个雕像拿到火上面去烧,结果一烧,自己的毛发也被烧光了。但是这两个不同的状况都导致同样的结局,就是丁兰发现他这个太太居然对父母亲的雕像如此的不敬,于是一怒之下就把妻子给休掉了。所以这是一个孝子希望能够藉由事后的弥补来孝顺父母亲。
这就不禁让我们想到有一句诗句,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养我们要把它读作四声,因为这个字它有两个读音,念作ㄧㄤˇ的时候,通常是用在平辈,晚辈或者是动物,所以我们讲养小孩,养宠物,念三声;可是如果对象是长辈的时候,我们就要念作四声了,奉养父母亲,所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这样的一个诗句,还有丁兰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行孝要及时,不要等到了父母亲不在了才懊悔,然后那样的事后的祭祀,用很丰盛的很大的排场来供奉,其实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所以闽南话有一句谚语意思就是说,生前的时候你给父母亲一颗豆子,都比父母亲往生之后你用猪头来拜他更有意义。这个闽南话我怕我发音不标准,所以我就不念出来了,免得贻笑大方。因为后来才知道,这个Video是要放到网路上面的。试试看,死前一粒豆,赢过死后拜猪头,应该是这样吧?大概是这样,应该没有差太多。所以它讲的是同样的概念,就是行孝要及时。
好,我们看到第二位跟第三位,感觉好像他们是兄弟,一位是丁日昌,一位是丁汝昌,但是我跟大家报告,他们名字中间虽然说差了一个字,可是他们不是兄弟,丁日昌跟丁汝昌他们都是清朝晚年的时候很有名的将领,而且两位都跟海军有关,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他们有亲戚关系,其实没有。丁日昌是广东丰顺人,丁汝昌是安徽庐江人,所以完全没有血缘的关系,至少他们不是同宗族。
好,我们先看到丁日昌。丁日昌早期的时候,是担任地方的父母官,不过因为晚清的时候有太平天国之乱,太平天国居然打到了当时丁日昌当知县的庐陵县,所以庐陵县就被太平军给占领了,因此丁日昌就被免职,后来辗转就成为了曾国藩的幕僚,然后协助曾国藩来筹办水师,这个水师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海军。在丁日昌的协助之下,就提出了要筹建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水师。后来这三支水师最著名的就是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它主要的防守的范围,就是现在的渤海湾,还有黄海这一带,这个就是北洋水师。东洋水师主要防御的范围就是东海这一带,东海这一带,包括台湾海峡这一带都是东洋水师。南洋水师就是广东,然后一直到现在我们最受争议的南中国海这一带,是南洋水师防御的范围。三支水师里面最著名的是北洋水师。后来筹建的三个水师目的就是要分区设防,而且他还提出了要来革新船政,聘请外国人来教导我们华人水师一些技术上面的工作。所以后来丁日昌他上报给朝廷,朝廷也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谏言。所以后来丁日昌离开了这个业务范围之后,他也曾经来到台湾来开办煤矿,而且也架设了电报。所以很多的事务其实他都是率先请命,而且率先来督办,所以后来他也受到了朝廷的一个重视,也委以很多的重任。除了在军务上面的在公务上面的表现之外,丁日昌还有另外一项大家比较不知道的,其实他也是清代三大藏书家之一,所以算是允文允武,他对于藏书其实也是一个个人的喜好,所以喜欢搜集一些古籍,然后也刊刻一些文献。后来因为自己的兴趣,也变成了一门事业。这门事业其实并不是把它当作盈利的一个工具,这门事业就可以造福很多想要读书的,然后想要去阅读古籍的人。就像我们老法师,我们的这个极乐寺,这个也是一个很积极的很重要的一个事业。当然这个事业不是盈利的事业,是一个慈善的事业。所以就像丁日昌他把藏书然后来做刊刻,也是算一个文化的事业。所以他在这个方面的建树其实也不亚于他在军功、他在公务上面的一些表现,也值得我们后人来敬仰。
好,再来是丁汝昌。丁汝昌他也跟洋务有关,其实丁汝昌跟丁日昌有一点点相反的状况。丁日昌他原本是地方的父母官,要防堵太平天国,后来因为他的县被攻陷了,所以被革职。丁汝昌刚好颠倒,他是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太平军,后来看到太平军势力逐渐的式微,当时左宗棠、李鸿章他们几股势力要来包围太平军,所以这个丁汝昌看到苗头不对,后来就藉由这个机会就倒向湘军,归附了朝廷,所以他就改隶为淮军。因为他曾经是太平军的一员,所以他对于太平军的一些战术一些想法他很熟悉,所以就协助湘军来敉平了太平军之乱。而且后来他也被征调到另外一方的前线去跟捻军作战。这个捻军其实也是清朝晚年的时候,地方民变所激起的一个起义事件。然后捻军也跟太平军一样,基本上都是善良的老百姓被压迫,然后没有办法生存了,所以才铤而走险,才有武装的暴力的这种状况发生。当然就是跟雪球一般,愈滚愈大,所以捻军它后来也在地方上形成一股非常大的势力,但是相较于太平军,它后来影响就没有那么的深远。所以丁汝昌也被转调到跟捻军来作战,后来也顺利的平息了捻军的武装叛乱。
到了后来光绪五年的时候,李鸿章就把丁汝昌调为北洋水师的海防之用,所以丁汝昌后来就担任了北洋水师的指挥官,而且他也曾经到英国去接两艘军舰回来。所以当时我们的军舰还是委托国外来制造,所以丁汝昌亲自到英国去接收这两艘回来。这两艘超勇号跟扬威号,是当时北洋水师,甚至于是全中国的水师吨位最大,战力最强的巡洋舰。调回来之后,其实最主要它在黄海这一带,就是针对日本跟俄罗斯在海洋上面的侵略,他希望能够达到吓阻的作用。所以丁汝昌也觉得信心满满,因为有这两艘大吨位级的巡洋舰进来,可以吓阻东北亚这两个强邻的入侵。可是问题来了,后来曾经在日军包围海域的时候,丁汝昌本来是要出海作战的,希望能够抵抗强权,抵抗日本的侵略,可是一直没有得到上级的批准,没有批准他出港去作战,结果就在港内待援。一直到北洋水师都已经被日军包围了,丁汝昌又不敢违逆上级的命令,因为没有得到批准,所以后来等到要出港要去作战的时候,惨了,已经没有奥援了。所以到最后是弹尽援绝之下,那就面临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你到底投降还是不投降。日本人其实对丁汝昌非常的敬重,他知道他是个将才,他知道今天丁汝昌会失败,是因为上级没有批准,所以到最后他才出港应战,他也是英雄惜英雄,所以这一位日本的将军叫做伊东祐亨,要劝降丁汝昌。可是丁汝昌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不可以面对日本的劝降,然后就投靠敌军,所以最后他是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所以丁汝昌也在中国的海军史上面,留下了璀璨的一页,虽然说这璀璨的一页不是杀敌立功,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最后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也为后世所敬佩,所感佩。好,这是我们几位丁姓的历史人物,介绍给大家认识。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宣。宣这个字一般很多人喜欢把它当作名字,所以最近这大概十年,我的学生里面,好多女孩子名字里面都有这个宣,宣什么或什么宣,然后有些男生也用这个宣。其实宣这个字男生女生用好像都蛮中性的,尤其现在很多可能是受到算命先生的影响,因为很多父母亲都会给小孩子起名,起名的时候就会给算命先生算,很多算命先生他们仿佛是约好了一样,还是一种流行,我不知道,所以有几个字就很流行,像宣就是其中一个,而且它很中性,男生用、女生用都可以。所以变成说我在点名的时候,因为有的时候学期刚开始要点名,也不太确定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所以后来我们在点名的时候就要很小心。所以宣这个字算是流行的一个命名的文字。它也是一个姓氏,这个倒是大家比较少知道,原本它也是姓氏,不过因为姓氏的人口比较少,所以大家比较少注意。
宣姓它是出自于姬姓,怎么说?宣这个字它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先前我们曾经偶尔也提到了,这个当作谥号的用法。所以宣当作谥号的话,在古代的帝王诸侯也蛮常见到的,譬如说周朝有周宣王,春秋时代宋国的国君有宋宣公,然后鲁国的大夫也有宣伯,所以它也是蛮常见的谥号。先前我们也陆陆续续要提到一些谥号,宣这个谥号大致上是表现出这个人什么样的行谊事迹?根据我的一个统计还有简单的分析,宣这个字大概都跟中兴之主有关,中兴,就是原本已经衰落了,家道中落了,国运比较微弱了,经过了这位诸侯帝王的努力之后,它又再度的强大起来,所以它有中兴之主的用法。所以像周宣王他就是有这种事迹,本来西周的这个时候朝政是比较混乱,经过他的励精图治之后,又再度的有比较好的一个表现。汉宣帝也是一样,汉宣帝就是汉武帝之后的另外一位高峰。后来大概宣都有这样的意涵,所以几位上古时候,先秦时代的这些帝王、诸侯,因为谥号都是宣,所以他们的部分的子孙也以宣为姓氏。这个是比较早的起源。当然春秋时代三桓之一的叔孙侨如,他的谥号也是宣伯,所以后来侨如的子孙有一支也是以宣为姓氏。这是最大宗的宣姓的一个源头。当然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所改姓过来的,那个我们就不一一细讲了。
好,我们看到第二个历史名人的部分。宣姓的历史名人跟大家介绍两位,第一位叫做宣秉。宣秉他是汉朝时候的大臣,宣秉他在西汉末年的时候看到王莽,好像很多的事迹都已经隐隐约约透露出来了,他有一些背后的阴谋。我们都知道王莽最后他就篡了西汉,然后成立了新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我们称它为新朝,不过这个新朝绵延也不过很短的时间,后来就覆灭了。王莽当时其实他是一个很标准的儒家分子,再加上他又因为外戚的关系,所以他在朝中也因为裙带的关联,所以有很高的地位,加上他是一个儒家学者的身份,待人谦和有礼,彬彬有礼,所以很多人其实都很喜欢王莽,包括皇帝也很看重他,因为他是外戚,都是自己的舅舅什么之类的,所以就对他非常的信任,给他很大的权力。没想到居然王莽到最后就篡汉了,逼迫孺子婴禅让,所以自己就名正言顺的坐上了龙椅成为皇帝。所以很多人都说,王莽如果他在登基即位之前,他在篡谋之前就往生,王莽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可不得了,可以位比周公,因为他是当时的首辅大臣,又谦和有礼,很多人都喜欢他,而且国政都办理得很好,可是如果他在那个时候往生,他留下来的一定都是一片的赞扬,可是没想到他后来篡位了。所以有人说王莽没有篡汉之前,他是一个样态,结果到后面的结局,才让我们颠覆了前面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我们这么说了,都是有心去经营自己的声望,自己的人脉,目的就是要坐上那一把龙椅。
所以我们经常都说,我们做人看人应该要怎么样?要到最后,所以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做盖棺论定,人还没有断气之前,他还是有很多的变化的,我们一定要到最后才能够给予一个很客观的评价,好的、不好的我们把它综合来做评判。不能够就断言说,他到目前为止是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他应该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人,很难说,因为他后面的事迹我们还不知道。就像李世民也是一个例子,李世民他没有玄武门之变之前,他的表现其实也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重大瑕疵,大家对他的印象是相当正向的;可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在很多人的心里面就会觉得说,他为了要谋夺权力,居然杀兄弟,逼自己的父亲退位,这个部分是有重大的瑕疵的,是很有问题的。可是后来他登基当皇帝之后开创的贞观之治,大家又觉得说,好了,对了,没有错了,他在玄武门之变这么做的确是不对,可是后来他的治绩,对国家,对苍生百姓,也是很有正向的一个状况,也是很好的。所以就变成说,我们在评判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就会有这几个面向我们要去考量。
所以一样的,王莽也是有这种状况。王莽当时有这种预谋,所以宣秉也算是真的能够看破人情,他可以洞悉王莽后面他应该有一个更远大的阴谋,只是还没有很清楚的被表露出来,所以宣秉隐隐约约知道了有这样的状况的时候,他马上就离开官场,他不希望在官场里面被卷入政治的动荡之中,甚至于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赶快就隐居到深山。隐居到深山之后,地方政府也听到说,宣秉他来到了我们这个地方隐居,他在中央是放弃了中央朝廷的大官,来到地方上面,地方的父母官当然也希望能够敦请他出来,你不任中央的朝廷官,至少可以在我州郡里面当地方官,我们给你个差事,也可以提升我州郡的能见度,因为我们聘用了一个这么贤能的,而且曾经是中央朝廷命官的宣秉。所以地方父母官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敦请,可是他都拒绝不出来。所以他用了一个理由,就是我生病,哪里痛,哪里不舒服,所以不适合出来当官。
所以古往今来,拒绝出来当官最普遍的理由是什么?就是生病,所以生病是一个最好的理由。所以我已经想好了,如果哪一天我在这个工作上面,真的没有办法做到任期结束,我也想好了我的辞退的理由,生病,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当行政官了。这个行政工作真的劳碌奔波,而且有的时候要想很多,铓铓角角,闽南话,这个意思就说是很多很细微的地方你都要去关注到,所以也不容易。自己当过了行政的工作就知道,这个真的是有一点各方为难,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长官有长官的角度,下属有下属的观点,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平衡,要去权衡,有它的难处。
我们再回来,宣秉后来就以称病的方式,就不肯出来当官,后来王莽果然篡汉了,篡汉之后他又邀请宣秉出来,他当然不可能。但是后来一直到王莽后期,有别的政权也出现了,譬如说更始帝刘玄,这位刘玄他也是刘邦的子孙,所以他也有王室的血脉,他看到王莽篡汉,所以他也自己自立为皇帝,希望能够跟王莽打对台,然后号召天下英豪,希望能够辅佐他来恢复大汉王朝,所以宣秉就应刘玄之邀,他就出来担任侍中。所以后来不多久之后就往生了。所以宣秉也算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有洞察机先的智慧,而且要懂得明哲保身。
我们看到第二位宣鼎,宣鼎时代就已经晚到明朝的晚期了。这位宣鼎他其实没有在政治上面有什么样的表现,因为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自然也就没有在官场上发展,可是值得我们来了解的是,他在艺术上面的表现可是当时的一位巨星。说他巨星是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当时的百姓们,当时的这些朝臣们,在民间他们都知道有一位宣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也是个天才。而且他以前家境就很好,所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于小说戏曲不但品评,他自己也能创作,所以是一个全才的艺术家。而且他自己也很勤奋好学,虽然说无心于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在于文艺的创作跟品评,他都有独到的见解。结果没想到二十岁之后,宣鼎的父母亲相继去世了。宣鼎因为从小家境很优渥,也不必让他去担心三餐的问题,不必让他担心生活的问题,所以他就一路都是用功读书。父母亲往生之后,家计就要落到他身上,虽然说家里面有产业,家里面有事业,可是总要有人出来管理,宣鼎他就委托给老臣,让老臣去管理,他就不太管生意上的事情。没想到就开始家道中落,因为这些老臣虽然说在他们宣家服务这么多年,可是以前是因为有老老板、有老板娘来监督,所以这些老臣们也都很专心的在自己的工作上面,好,现在老老板、老板娘往生了,小老板又不管事,所以很多的掌柜、很多的老臣就开始上下其手,当然对于经营生意就愈来愈松散,搞到后来宣鼎家的生意就一落千丈,到最后的时候整个生意就倒掉了。二十六岁只好被人入赘,成为人家入赘的女婿。
后来太平军就开始起义,他就带着家眷离开了家乡四处飘零,所以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后来在晚年的时候,因为他还是一直醉心于创作,所以后来有一部《夜雨秋灯录》,在戏曲上面,在小说上面,都有很好的成绩。不过也是让人感到有点惋惜,这么好的一个家世背景,如果能够两相权衡,我想宣鼎的艺术成就不仅不会有所折损,而且他对于他的艺术创作的能见度,一定有更好的提升,毕竟他是一个成功的事业家,是一个生意人,有很好的经济条件,他在文艺的创作上面他可以来加以推广,所以对于他后来的艺术的创作一定是有帮助的,没想到他顾此失彼,到后来晚年就比较凄凉,让人也觉得很感慨。
好,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第一百七十九,这个姓氏大家就真的少见了,而且也不太会念,旁边有注音,它念作ㄅㄣ,这个贲是闪电的ㄣ。这个很有趣,很多学生都会说,老师,你讲的那个ㄣ是ㄥ还是ㄣ?台湾人那个ㄣ跟ㄥ又发得不够精准,所以我们就会延伸出来了讲注音符号的这种术语,就是哪个ㄣ?闪电的ㄣ,闪电嘛,很像闪电嘛,就是ㄣ,或者是有尾巴的ㄣ,有尾巴就是比那个ㄥ长出了一道,多了一道笔画,那个叫有尾巴的或叫闪电的;如果是没有的话,我们就说是四十五度角的那个ㄥ,四十五度角,所以这个就很有趣。当然在中国大陆因为发音准,所以ㄣㄥ那个比较不会有问题,台湾这个就的确,就是比较不那么精准。所以在海外,其实很多人一听我们讲话,他们就知道你是台湾来的,一听就知道是台湾口音,因为跟大陆的口音不太一样。连包括我们有一些在台湾学华语的这些外国朋友,他们后来也会跟我们分享,就是他们在海外回到自己的国家,或者是跟其他地区的华人接触的时候,他们一听就会知道,你的汉语,你的中文,你的华语是在台湾学的,他们都一听就知道,因为他们学的是台湾的口音,这很有趣。
我们往下看。贲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贲姓的源头是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鲁国,这是一支。鲁国有一位大夫叫做县贲父。老师,那个字不是念作ㄒㄧㄢˋ吗?我跟大家报告一下,其实在古音里面,我们现在写的悬挂的悬,下面加上一个心字边,它其实跟这个台南县、高雄县的县,在以前是只有一个字,就是写成这个字,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念作ㄒㄩㄢˊ。后来才分化为加上心字边的那个悬,因为本来县ㄒㄧㄢˋ这个字,县ㄒㄩㄢˊ这个字,大家拆开来,我们看到这个字的结构很有趣,右边是一个糸,糸其实就是绳子的意思,因为它画的就是一个绞丝旁的一个绳子的样子。左边是什么?大家猜猜看,左边那个看起来不太能猜,你把左边那个偏旁倒过来看,它就是哪个字?就是元首的首。元首的首我们上面现在是写两点,其实在古文字里面,两点、三点它不太分。所以县ㄒㄩㄢˊ这个字是什么?就是把人的头砍下来挂在城楼上,那叫县。大家会说,那悬你可以用别的东西,为什么要挂人头?这感觉好像好可怕。对,我们也一直在想说,为什么要挂人头?不知道,大概还是跟战争有关,因为在古代,可能有一些比较残忍的手段,尤其把对方的首领的头,对方的将领的头砍下来,悬挂起来,悬吊起来,就是告诉敌方,你的领袖,你的元帅,你的将军,已经被我们砍下来了,你们的这个统领已经死了,所以你们不要再拒绝,不要再抵抗了,赶快投降吧,所以大概有这个意思。所以悬是用首来当作一个标的物,而不是挂别的东西。
好,这位县贲父,后来他的子孙就以贲为姓氏。这是一支。另外一支也是起源于春秋,是晋国的大夫苗贲皇。苗贲皇其实他是从楚国来到了晋国,所以先前我们讲到楚才晋用,苗贲皇其实就是从楚国到晋国去的大夫,后来就在晋国安家立业,所以子孙也以贲做为姓氏。还有另外一个源头,就是春秋时代的秦国也有一位名人,叫做贲父,贲父的后代也以贲为姓氏。
大家会觉得很奇怪,贲这个字在春秋时代怎么这么受欢迎?就跟刚刚我们讲的宣这个字,在台湾最近这几年很流行一样,在我们台湾叫做菜市仔名,菜市仔就是菜市场,所以菜市仔名就是菜市场名字,就是很多人取的,叫做菜市仔名。那贲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是因为跟它的意涵有一点关联,这个贲其实它跟奔跑的奔是通用的。所以在古代有,在西周的时候有一个职官叫做虎贲氏,虎贲那个贲你也可以写成奔跑的奔。虎贲是什么样的职官?他就是周天子的近卫军,掌管这个近卫军的统领就叫做虎贲氏。为什么叫虎贲?因为近卫军它保卫周天子的安全,所以它都是经过挑选的,个个都是武功高强,身手矫健,身高很块,都是一时之选,所以这些都是孔武有力的武夫,都是一些士兵,非常的厉害,所以它用虎来形容,他们都是很剽悍的武装人员战斗人员。老虎我们看到它虎虎生风,为什么要特别加上贲?就是老虎奔跑起来的时候它虎虎生风,勇猛的样子就可以威吓敌人。所以不仅用虎,再加上贲,把虎的动态更能够彰显出来。所以把他用虎贲氏来称呼近卫军的统领,有此这样的典故。这样的典故,一直到唐朝虎贲氏都存在,也都是君王的近卫军。所以贲这个字为什么在春秋时代这么流行?因为那个贲就是奔跑,有矫捷、敏捷的意涵,所以当时的人很喜欢用这个字。这样了解了。
不晓得各位有没有到动物园里面去看过老虎,大概都看过,可是有没有听过老虎的叫声?没听过,因为现在动物园的老虎不开心,不开心的时候它大概都不太会叫。我们曾经有一次带孩子,到台北的木栅动物园去看动物,突然之间就传来一声低吼声。我们已经看完老虎了,已经走到蛮远的一个地方了,老虎的叫声居然很响,而且因为木栅动物园它是在山脚下,然后又有回音,才发现说,老虎的叫声居然这么有震慑人心的这种气魄。真的,第一次听到老虎叫,感觉老虎的叫声真的很有威猛的声势。所以老虎的叫声自古以来都是让人胆破心惊,是真有其事。所以虎贲氏有这样的一个典故。后来经常担任虎贲氏统领的人,他们的子孙就以贲做为姓氏,也变成现在贲姓的另外一个源头。
我们看到历史人物,历史人物里面我们来介绍一位贲赫。贲赫何许人也?他是西汉初年淮南王英布的幕府,幕府就是他的幕僚。这位贲赫其实也算是跟着英布好多年的时间,对他其实也是忠心耿耿,所以英布对于贲赫其实也蛮信任的。有一回英布的爱妾生病,然后要到医生家里面去求诊,后来贲赫就刚好在医生家的对面,所以就看到英布他的长官的爱妾来看医生,贲赫也是基于一种礼貌,当然有人说他是基于巴结,就邀请这个爱妾也到他家里面来坐坐。然后这个爱妾回去之后就跟英布说,你那个幕僚,那个贲赫是个好人,今天我去看医生的时候,恰巧他住在医生馆的对面,他也邀请我去坐一下,吃个饭。英布就知道了这个事情,英布听到这个事情之后他就误会了,他就误会他这个爱妾跟贲赫私通,所以就把贲赫下狱,然后打算要杀他。贲赫后来听到这个风声就赶紧跑了,从淮南国,从英布的管辖地直接就跑到了朝廷,向中央朝廷通报,说英布要谋反。惨了,贲赫怎么会可以制造出英布要谋反的假讯息?这个贲赫大概也是因为要报复英布,怎么可以这样诬陷他,说他跟他的爱妾私通?所以他就要藉这个机会让英布知道,你诬陷我,我也让你尝尝被诬陷的滋味。所以后来刘邦听到了贲赫的通报,说淮南王英布要谋反,就很惊讶,然后就准备要开始筹备兵马要去平叛。结果萧何他就跟刘邦说,不行不行,不可以现在,因为现在英布我们只是听到密报,他并没有真实的反叛的行迹,如果现在我们动作太大,反而会激起地方的群雄对我们的不信任,所以我们暂缓暂缓,所以先把贲赫关在牢中。他也蛮倒霉的,又被关起来了。后来等到英布真的谋反了,他才后面来行动。英布为什么会谋反?因为英布也知道贲赫跑到刘邦那边诬陷他要谋反,英布想,刘邦这个人早就已经开始在杀功臣了,他正找不到借口来对付我,现在贲赫跑去通报,看来他一定要坐实这个密报,所以不管我有没有反叛,他一定会派兵来镇压,好,既然如此,我就先发制人,所以英布后来就真的反了。后来真的反之后,英布他就迁怒于贲赫,就把贲赫一家人给全杀光。贲赫在朝廷里面被关在大牢,所以就留下了这条性命。刘邦后来看到英布真的反了,而且也听到贲赫的家人统统被杀,于是不仅开赦贲赫,而且还给他将军的职位,随着中央军去亲自征讨英布。所以英布被消灭之后,贲赫也受封为期思侯,食邑千户,享受荣华。不过荣华富贵又如何?他的家人全部已经葬送在英布的刀下了。所以贲赫,后来这个期思侯在他往生的时候,因为没有子孙来继承这个爵位,最后也是被取消。所以这一生到头来,贲赫他到底得到什么?他得到的只是无比的伤痛,一家人全部满门抄斩,只有留他一个人,他即便享受了荣华富贵,那又怎样?
不过这里面就值得我们省思的不仅是贲赫这个人,我们就可以省思的是,人在传递消息的时候,经常都会产生一些误解。上个礼拜我也讲到我们闽南话的谚语,寄钱会减,寄话会增,所以透过别人传话,一定中间这个过程,加油添醋的,扭曲事实的,都可能会发生。所以你看本来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不过是出于一个礼貌,你说他基于巴结英布也算了,邀请爱妾来家里面吃吃喝喝。如果真的英布认为他的爱妾跟贲赫私通,请问这个爱妾会傻到跟英布说,对,我今天去他家吃饭,那不是启人疑窦吗?所以英布他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疑心病也很重,当然,因为对象是他的爱妾,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人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当然会吃醋。不过没有调查清楚就随便迁怒,那也导致这一连串错误的不可收拾。就因为一个男人的嫉妒心,吃了醋,结果导致自己被灭国,也导致一连串的悲剧。所以我们在做很多的举动之前,其实都要深思熟虑,尤其有些事情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因为一面之词很容易被误导。尤其是你原本认为你很信任的、很亲近的人,他对你说了什么的时候,你更要注意,因为他跟你关系很亲近,所以一般来讲情感上我们会认为,他讲的应该是对的,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要多方求证,尤其如果有机会,我们听到另外一个当事人的说法,才能够平衡二边的观点,然后你才能够来做取舍。不可以随随便便,就像英布一样,自己疑心病,然后就对人家误会,然后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这个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引以为借镜的。
所以我要跟大家讲,我这个礼拜六写那一封E-mail,给教育部的长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我想了一个晚上,因为失眠睡不着。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你想清楚了再来做,都还来得及,不要一时冲动,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大错。
古往今来,这个英雄一怒为红颜,好多,像英布,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一怒为红颜。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里面,还有另外一位也是一怒为红颜,就是引清兵入关的谁?吴三桂。吴三桂,在吴姓的那个时候,我们因为吴姓的人很多,所以我们也没有特别去讲到他的事迹,他的事迹其实大家也都蛮了解的。当然一般我们说吴三桂一怒为红颜,为了陈圆圆,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吴三桂当时引清兵入关其实还有政治的目的,还有其他的考量,不纯粹只是为了儿女私情,但是民间就特别去放大这一块,认为吴三桂他就是一己之私,然后导致明朝被灭亡。当然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人家也会说,你看吴三桂对陈圆圆如此的痴情,也算是从某个角度来做理解。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权衡利弊得失,如果是吴三桂那样的身份,恐怕他要顾虑的就不是只有自己的儿女私情了,他要顾虑的是他在公务上的职位,他要顾虑的是国家社会的影响。所以当我们身份愈来愈高,我们身份愈来愈多重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更多的面向,怎么样让各个面向都能够很圆满、很圆融,需要人生的历练跟体会。所以大家普遍都比我年轻,所以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也有很多事要学,所以我们也在学习当中,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好,来,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一百八十邓姓。邓这个姓氏在台湾就多了,在中国大陆的人口也蛮多的,所以在中国大陆排三十四名,在台湾排到五十四名。邓姓有三个起源,第一个起源是说这个邓姓是出自于子姓,请帮我改一下,是姒姓,不好意思,在打字的时候打成了子,是姒,一个女子边,然后一个所以的以,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因为禹是姓姒,所以是姒姓的后代。夏禹的曾孙仲康他有一子被受封在邓林,而建立了邓国,后来被商朝给灭亡了,所以邓国的遗民就以邓国为姓氏。这是其中的一支。
第二支邓姓是起源于曼姓的派生,是商朝皇族的后代。武丁曾经封他的叔父在邓这个地方而建立了邓国,然后还赐姓为曼。我们都知道,本来商王他是姓子,儿子的子,因为他的叔父分封出去了,所以武丁又另外赐姓给他的叔父为曼姓,所以邓它又是从曼给派生出来的。如果我们曼还要再追本溯源的话,其实它是从子姓又派生出来的,所以它是双重的派生所形成的邓姓,也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邓姓的源头之一。
后来第三个邓姓的源头是出自于李姓,这一支就是比较晚的了,它已经进入到了南唐的王室了。南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中国的朝代里面有南唐这个朝代吗?它是五代十国里面的十国,五代里面的十国没有错。五代是五个小朝廷,短命的朝廷接续起来的,就是梁、唐、晋、汉、周。可是这个南唐跟那个梁唐晋汉周的唐又不一样,它是另外那个十国,有一个南唐国。南唐国它的国祚是一直绵延到北宋的初期。赵匡胤后来才灭掉南唐国,所以它是算比较晚才结束。南唐国它们有三代的帝王,三代帝王除了是国君之外,是皇帝之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很有名的词家,喜欢写词。我们在文学史上面称他为李先主、李中主、李后主。这三位祖孙又以李后主的名声最为响亮。所以那个南唐是在这个位置。南唐国的后主李煜封第八子为邓王,所以南唐国灭亡之后,北宋已经统一了中国,所以这个邓王的后代为了要避难,所以就改姓为邓。所以这一支就相对的晚了很多。
好,下面的迁徙分布因为是一些文字的记录,就请各位参看。我们就往后看,我们看到后面堂号。邓姓的堂号有一个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一般我们堂号都是以郡望,以地名来立堂号,有一些特殊的堂号,我们就可以来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特殊的堂号?像这个平寿堂、谦恕堂,它是后汉东汉的邓训为典故。邓训其实他对人很谦恕、很下士,所谓的谦就是谦逊不骄傲,所谓的恕就是对别人很宽容、很宽厚,而且礼贤下士。所以很多士大夫其实都很欣赏他,都愿意归附于他。所以后世子孙就以这个邓训的事迹为典故,立了堂号叫做谦恕堂。再来,邓训因为在驻守边疆的时候,对于这些少数民族都施予恩惠,而且讲求信用,所以少数民族其实都很感念他,也都愿意跟邓训来交好,所以当时邓训在边疆担任行政长官的时候,边疆对于少数民族的一些事务都很平静,都没有引发很大规模的冲突,所以朝廷褒封他,他在任上有很好的治绩,所以就褒封他为平寿侯。这个地方写颠倒了,不好意思,帮我改一下,是平寿侯。所以后世子孙就以邓训的平寿侯立平寿堂,来做为纪念。这是邓训的典故。
我们看到下面的历史名人有一位邓通。这位邓通是西汉算早中期的人物,他是当时富甲一方的人物。所以后来我们很多,只要是跟财富有关,跟金钱有关,就会以邓通做为典故,因为当时他是很有钱的人。好,邓通为什么很有钱?他不是经商致富,也不是祖上留下来的遗产,他致富是因为跟当时的皇帝汉文帝,有特殊的关系。所以各位来看一下,他是汉文帝的男宠。
所以后来他经常就得到汉文帝的赏赐,赏赐他很多的金钱,而且我们看到倒数第二行,汉文帝赏赐邓通十几次,累计有亿万钱之多,亿万钱。各位可以想像一下。所以当时他的富贵,其实有一部分是从汉文帝的赏赐而来。邓通还有另外一个财源是什么?就是他得到了汉文帝的特许,让他开矿铸钱。当时汉朝他们通行的货币叫做五铢钱,五铢钱它那个铸币的材质是什么?是铜,所以他特许给邓通去开铜矿,然后用这个铜矿来铸造货币。铸造货币理论上他只是代为国家来铸造,理论上那个发行的量,发行的许可都是中央朝廷来控管,可是大家都知道,虽然说我是帮国家来代办铸造钱币,可是中间一定有一些油水,有一些晦暗不明的地方,他就可以从中来牟取利益,所以邓通也因为这样,也有这样的一个财源。
邓通为什么会跟汉文帝有这样的缘分,这个说起来也蛮玄的。我们看一下中间的第二行。邓通本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他是在皇宫里面担任黄头郎。这个黄头郎不是黄色的头,黄头郎是讲一般的俗称,他就是头上带着黄色的布巾,他做的工作是比较劳力的工作,所以他也不是什么很有身份的职官,就是一般在皇宫里面当差的,算是公务人员。他负责的业务就是掌管船只。汉文帝他宅心仁厚,而且信鬼神,好长生,经常会梦到他到天上去游天堂。有一回他作梦,就梦到了有一个人带着黄色的头巾,然后把他推上了天空,然后他就上到天堂去了。所以梦醒之后,他就一直想要找到这个黄头郎,所以后来就寻寻觅觅,就看到了邓通,就跟他梦里面长得一样,就这样子,两个人就有了这个因缘,然后就牵合在一起了。邓通这个人他也很守分际,他跟汉文帝有这种肌肤之亲之后,他也没有借这样的身份去招摇或者是来威胁别人,他因为很低调,不喜欢张扬,也不喜欢交际,所以汉文帝对他就很欣赏,认为说至少你是很知道进退,很知道分际的,所以才对他有这么多的特许,这么多的恩宠。
可是很让人唏嘘的就是,汉文帝往生之后,他的儿子汉景帝即位了,汉景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革除邓通所有的职务,追回铜山并且抄没他的家产,所以邓通后来晚年竟然是饿死在街头。大家会想说,汉景帝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不是他父亲很喜欢的人吗?为什么他当皇帝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抄他的家?古往今来很多这种事情发生,像先前有曾经跟大家介绍过,乾隆皇帝晚年的时候他最宠幸谁?被誉为古往今来第一大贪官,和珅。其实嘉庆皇帝他早就已经对和珅很不满了,他认为和珅就是导致朝廷动荡、吏治败坏的罪魁元凶,可是他的父亲乾隆皇帝他年纪大了,然后又对和珅这么恩宠,所以他只能够气在心里面,不敢发作。他其实心里面就想,有一天我如果顺利登基即位的话,我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抄和珅的家,早就已经对他父亲跟前的这个红人非常不满了,所以果然第一道圣旨就是抄家。所以你看,汉文帝、汉景帝父子之间的冲突跟矛盾,其实也是一样,所以这种事情其实还蛮常见的。
所以邓通其实他也没有顾虑到,现在的皇帝对我如此恩宠,我的这个作为会不会刺激了未来要接班的皇帝?老人家会往生,年轻人会上来,所以他在后面照顾即位的皇帝的心情上面,他就没有好好的去思考,或者是他想要思考,他要怎么样来安顿汉景帝,不要让他发作,恐怕到了这步田地的时候都为时已晚,因为汉景帝早就已经对他的恨意,在胸中已经满满的,被填满了,所以他恐怕要化解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