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苏辙》01:冰山下的火焰


本期介绍:由于苏轼在北宋文坛上的盟主地位以及他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人们往往只把目光锁定在苏轼身上,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却经常被忽略。人们对于苏辙的了解大多是源于他与哥哥苏轼之间兄弟情深的感人故事。看似为人严谨持重的苏辙,在政治上却常常表现得比哥哥苏轼还要激烈。初出茅庐他就敢斗胆指责皇帝是昏君。由于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态度坚定而激烈的苏辙受到了朝廷的排斥。仕途的失意让苏辙筋疲力尽,心灰意冷。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神宗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因为撰写诗文抨击新法和朝廷,被捕入狱、接受审查,苏辙也因此受到牵连,从中央贬到了地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526mcuhym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由于苏轼在北宋文坛上的盟主地位,以及他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人们往往只把目光锁定在苏轼身上,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却经常被忽略,人们对于苏辙的了解大多是源于他与哥哥苏轼之间兄弟情深的感人故事。那么,苏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哪些精彩传奇?他又是凭借什么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呢?




百家

讲坛

康震

我们都知道苏轼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名气很大,这不用说,苏辙有一些名气,但远远赶不上他的兄长,所以现在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苏轼进“八大家”,甚至苏轼进不进“八大家”都无所谓,他进哪大家我们都不奇怪,就是这苏辙跟苏洵,他们进这“八大家”理由不充分,因为我们总觉得他们名气不够大,老觉得要让苏轼把那父子俩给带一带,才好像符合我们这些平常人的想象力。其实大家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苏辙能进入“八大家”,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诗写得也不错,另外我们以前也说过,能进入“八大家”之中,固然首先是要看文的成就,但也不仅仅只是文的成就,还有他的综合成就,就是要看他这个人的一生的发展,他的人品,他的思想、道德和他的声誉。

我们对于苏辙是很不了解的,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苏辙其实是白纸一片,我们完全搞不清楚他的状况。我们今天讲这苏辙第一集要讲什么呢?我们这一集是有一个题目的,叫《冰山下的火焰》。一般人认为苏辙这个人跟他的哥哥比起来比较内向、比较内敛、比较平和、比较沉默寡言,很像他的父亲苏洵。他哥哥苏轼像他的祖父、爷爷苏序,大大咧咧的,有话就说,不说话如蝇在喉,像苍蝇卡在喉咙上,不吐出来他就不高兴。这是我们一般人对苏辙的一个看法,他比较平和,但是我们说平和的人不意味着内心思想的深处就是平静的。火山不喷发的时候,有时候比那正常的山看上去更沉默,当它喷发的时候,那发出的威力,迸发出的火焰是让人很难预料和预测的。苏轼在政治上他有自己的鲜明看法,有自己鲜明的表达,苏辙可能他的表达不像他哥哥那么有魅力;那么以情动人;那么富有文学色彩,但是他的政治表达、他的政治态度一点都不比他的哥哥逊色,甚至比他哥哥更出色,要不然怎么做副宰相呢?那是随便给的吗?那为什么苏轼他就做不了,这都是有原因的。这冰山下的火焰,到底喷的是什么火?这里面我们现在来慢慢给大家讲出来。

别以为苏辙从小就不出色,很出色。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哥俩参加制科考试,细的咱们不说了,说得已经太多了,参加制科考试,还没开始呢,宰相韩琦就放了话了,说今年参加的人挺多啊,苏轼和苏辙这哥俩都来参加了,别人还在这凑什么热闹?这话一说,走了倒有一大半了。这不知道是不是这哥俩贿赂这韩琦了还是什么,韩琦对他们俩,包括我们前面讲对苏洵都是很器重的。八月份要考试了,准备了大半天,苏辙病了,眼看着是赶不上时间了,又是韩琦专门去找宋仁宗,说今年这制科考试人很多,但真正的人才我看也没几个,如果苏轼和苏辙这哥俩不参加这考试,这次的考试就大打折扣,但是现在苏辙病了,不能正常参加考试,看能不能把考试时间往后推一推?仁宗说那就推吧,既然你都说了,你们对具体情况比较了解,我高高在上不大了解,既然是选拔人才,等小伙子病好了咱们再考。等——二十出头的一个小伙子,国务院总理发话说我们这次考试等你一下,你以为这是闹着玩的?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早已显露其外,韩琦至于这样来奖誉他吗?不可能。就这一个小事就能看得出来,苏轼兄弟,特别是我们不大熟悉的苏辙,光彩照人,只不过他这光有点像磨砂玻璃那光,不是那么耀眼,但是足够吸引你。

参加制科考试,参加制科考试有命题作文,什么叫命题作文呢?就是给你出一些题,问你,你来答,策问,那么这个名头叫什么呢?叫《御试制科策》。这《御试制科策》苏轼也要写,苏辙也要写,参加考试的人都要写。苏轼写的那篇,他自己觉得写得非常好,苏轼说自己:

“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我把我的话都说出来了,一点都没委屈自己。至于委屈了谁,那咱不知道。苏轼哪知道,他那文章写得真不怎么样,他弟弟写得不是没委屈自己,是把宋仁宗恶心了一把。也就是说在政治态度的表达和深度上、激烈的程度上,如果苏辙要开口,如果苏辙要下笔,那比他的哥哥具有更大的杀伤力。二十出头一小伙子知道这考试是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御试制科策》,矛头直指宋仁宗,说了他四大缺点,第一就是说,那问题问的说,为政要志勤而道远,他就说你根本谈不上志勤道远,反而你怠于政事,就是说你根本不理朝政,你懒惰了,你年纪大了,你失去朝气了,你没有青春了,所以你是一个没有青春和朝气的皇帝,希望你能振作一点,这是第一条。第二条是说你声色犬马,耽于女色,你后宫的女人太多了,所以你顾不了政事,你天天忙的是别的事,忙不了政事,这是第二条,而且专门用了历史上六个昏君和乱世之君来做比喻。第三,说你滥用民财,就是收上来这么多赋税,你都花哪了?天天赏赐这个,给达官贵人们发钱,你都没用在正路上,你乱花钱。你不但怠于政事、好近女色,还乱花人民的钱。第四,你搞了个“庆历新政”,开始弄得红红火火的,实际效果不行,说明你这个人的执政能力有问题。

二十多岁一个小伙子,在国家元首亲自主持的考试当中,说国家元首有四个致命的缺点,最后的结论是这个人没有执政能力。仁宗执政都四十多年了,是个老皇帝了,而且人家叫仁宗,后来给的庙号是,是很仁厚的君主。这么说人家。考完了之后苏辙说,完了,肯定没戏了,肯定不能录取我,但是我也没委屈自己。那你这没委屈,没委屈得有点大发了,确实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看似为人严谨持重的苏辙,在政治上却常常表现得比哥哥苏轼还要激烈,初出茅庐,他就敢斗胆指责皇帝是昏君。苏辙究竟是壮怀激烈还是恃才狂傲?对于他的这些言论,朝廷会给他怎样的回应?苏辙的仕途会因此受到影响吗?


百家

讲坛

康震

司马光首先出来了,司马光说写得好,这是司马光的态度。为什么说写得好?因为这次录的名目叫什么呢?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首先道德要好,品德要端正,再一个,敢说话的人,要的就是敢说话的人,不敢说话的人别来考了。司马光说你不就要的这个吗?人家敢说话,这里边我看考生(里)他最敢说的,没有比他更敢说的,我都不敢说,他都说了,该录取。话音刚落,另一位叫范镇,他说这不行,我觉得还是有点差,你说入第三等......我们都知道,宋代制科考试分为五等,第五等是回家,就是一二等是虚设的,就没有录取过人,最高等实际就是第三等,然后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然后第五等,就是回家。在苏轼之前曾经有一个文人叫吴育的,得过第三次等就是最高等,然后就是苏轼,苏轼这回轻松进入第三等,最高等。问题是他弟弟有麻烦,司马光说应该进第三等,范镇说那不行,这第四等。还有一位官员说,说这整个就是说昏话,把咱们皇上比成昏君、乱君了,这根本应该打发回家,怎么还录取呢?不应该录取。这些意见打包,汇总交给仁宗皇帝圣裁,仁宗不愧是仁宗,看了这个以后说,不要闹了,我们还是要和谐,我们要的就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我要的直言极谏,因为直言极谏而把人家打发回家了,别人怎么看我呀?这点政治高度都没有!录取了!又看了苏轼的文章,觉得写得好,回到宫里头给夫人说、(给)皇后说,今天给子孙选了两个宰相之才。当然后来实现这个愿望的只有苏辙,那就说明仁宗皇帝还是很大度的,觉得是个人才,所以反复协商之后定为第四次等,给皇上点面子,骂成这样了,再弄一个第三等有点过了。

这不都好了吗?他不是要任官吗?苏轼就给了一个凤翔府签判,相当于办公厅的官员,这挺好,因为凤翔府它这一个州郡的等级比较高,它不是州,它是府,一般来说我们知道,像比较重要的一些城市,开封府、金陵府,它这个是凤翔府,所以他这个官不错。给苏辙的官比较差劲,做商州军事推官,商州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商州市,比较偏的一个地方,还是个军事推官,那跟苏轼的那个官比起来它就没那么重要,没那么显赫。就这个也难产,拖了一年的时间。而且最后每个官员任命的时候朝廷也要写一个制词,就是对这个人要任命之前,这个人政治上很强,拥护什么、拥护什么,要写这个东西,写的是谁啊?王安石。王安石不写,王安石说我不写。为什么不写?说这人有问题。说这人有什么问题?说,你看他攻击当今圣上,他其实这是从侧面在包庇这个宰相的无能,他把主要的工夫都花在批评皇上身上了,忽略了宰相是无能的。弄得韩琦哭笑不得,说这都哪跟哪啊?算了算了,你别写了,你不愿意写完事,我们请个人写、换个人写。

换个人写,换个人写呢,让他去到商州做军事推官。他不愿意去,他找的理由,他爸爸也能找理由,他也能找理由,那会儿不是正好苏洵留在京城里头修那礼书吗?苏轼要到凤翔去做官,他就说,你看,我爸爸年纪大了,我哥哥要到外地做官,没人陪我爸爸,照顾他,他身体弱,我照顾他。其实是嫌官小,就是嫌给这个官不足以释放自己的才能,哥俩在诗歌往来的时候把这个话其实已经说得比较透了。心里窝着火,陪着他爸爸。就这么着,你看,我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苏辙这个人看似好像很蔫,看似好像很平和,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一旦出手那就是雷霆了。当然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也很大,这一下就耽搁了好多事呢,就一下停下来了,跟他哥哥速度上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溜溜儿地在京城里陪了他爸三年。

后来给了个官,大名府推官,就是河北大名府,给了个推官,也就是幕僚。大家没必要知道这官什么意思,就是一般的幕僚,但这个幕僚比那个好点,因为大名府的级别高。刚当了一年,他爸爸去世了,回家守孝又是三年,这来回一打折已经三十了,从考中制科考试开始已经过去七年了,只当了一年的官。三年孝守满之后,回来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正好赶上王安石变法,他一到京城立刻给宋神宗就写了一封信,没别的意思,一开口就是批评。我告诉你,你后边得注意,这苏辙只要给朝廷一写信,一定是最具有打击力的。他给宋神宗说,你那政策都是错的,你没弄清楚先后顺序,这个世界上的事,你办事的时候如果顺序没弄清楚,就是个大问题。把正确的放在前头,后边的事都能起来。把错误的事情放在前面,后面的事情都作废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干什么?苏辙说,理财呀,赚钱哪,国库空虚呀。大家说,哟,不对吧,康老师,这不是王安石的思想吗?你意思说苏辙现在归王安石那拨了?对呀,王安石也是这么想的。王安石一想,哟,你哥哥不配合,你还挺配合的。王安石从来对苏轼就没抱过什么幻想,知道他说的苏轼一定反对,苏轼对他那一套都不感兴趣,所以苏轼回到朝廷之后,从凤翔府回到朝廷之后,就给他了个闲差,天天没事,在家写诗、写点文章什么的,公务上没什么事。

但是发现这苏辙要理财,既然你这么说,他不是成立了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吗?说白了就是改革变法“领导小组”,行,把苏辙就拉了进来,做了这个小组里边的叫“检详文字”,其实就是高级秘书,负责起草文件、出出主意,参谋、高级参谋,这么个概念。去了,结果去了之后没待几天,说青苗法咱实施吧。他说这不成,我觉得这不好。说那咱弄个别的什么法?这不成。总之吧,就是样样都跟王安石谈不拢,那王安石要你在这干吗呢?对不对?好了,最后的大结局是苏辙总的写了一篇文章《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全面地否定新法。这很滑稽,“制置三司条例司”里边的高级参谋人员、里边的高级秘书,写了一篇文章反对“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建立,也反对它制定的所有的政策,而且提出您赶紧把我调开吧,我到地方上工作比这顺利多了。王安石都气疯了,这算怎么回事啊?看走眼没有这么走眼的。他就跟宋神宗商量,神宗说,苏辙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他的学问做得怎么样?王安石说我告诉你,跟他哥哥一样,净就是战国纵横家那一套,夸夸其谈。神宗说,不对吧?纵横家的说话的原则是皇上喜欢听什么他就给你说什么,夸夸其谈。这哥俩相反,他知道我要变法,他说的全都不是变法的事,他反对我,怎么能说夸夸其谈呢?算了算了,既然你觉得他们都反对你,大局为重,就把他轰出去了。

就这儿,你注意,他上疏反对新法比他哥哥苏轼早四个月,他提出主动要离开京城,不在这干了,比苏轼要早两年,他的激烈的程度绝对不亚于苏轼。只是苏轼喜欢写诗、写词,到哪儿就跟大喇叭似的到处宣传去,他不是这样,他来实际的,拿一小刀,一戳就能扎出血来。

那好了,你到地方上做官去吧,哎哟,太痛苦了,先到陈州做了学官,就是教育局长,又到齐州做掌书记,这一下六年就过去了。应该说自从这次离开中央之后,苏辙长期担任这种幕僚工作,他都快烦死了,因为这里边会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为什么呢?他在陈州做学官,在齐州做掌书记,距离他考中进士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你说他都干什么了?全都是秘书工作、幕僚的工作,距离他刚开始第一次做大名府的推官也已经有十二年了,一直官做得小,俸禄就少,他孩子多,他有九个小孩,三个儿子、六个女儿,所以俸禄很薄,家里又贫困,政治上又不得志,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心里边是很痛苦的。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由于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态度坚定而激烈的苏辙受到了朝廷的排斥,仕途的失意让苏辙精疲力尽、心灰意冷。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神宗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捕入狱,接受审查,苏辙也因此受到牵连,从中央贬到了地方。那么最终究竟是什么契机让苏辙重返朝廷,他的政治才能又是怎样得以绽放的呢? 

百家

讲坛

康震

后来宋神宗突然怜惜起苏轼来,在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黄州待到元丰七年的时候,神宗皇上把他从黄州量移到了汝州,就是河南的汝州,苏辙也从筠州被调到安徽的绩溪做了县令,这是他这一辈子第一个做的行政首长,巴掌大块地方,但总算是独当一面了。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七岁了,才开始做一个独立的县令,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了,副市长;在密州做过知州了;在徐州做过知州了;在湖州已经做过知州了,他哥哥已经在地方上独当一面很久了,而他才开始第一次做县令,所以这时候苏辙所受的憋屈是很大的。他的政治才能,我们很快就知道,一点都不比他哥哥差。

机会来了,神宗死了,神宗一死,高太后摄政,哲宗小啊,才七、八岁,然后司马光返回朝廷做了宰相,苏轼兄弟重新被起用,苏辙担任右司谏,这是个谏官的位置。从宋哲宗元佑元年的二月到十一月,他做这个官期间,这九个月期间他上疏七十四篇奏章,同期相比苏轼才写二十篇。不久苏辙就升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中书省草拟的决定,苏轼担任翰林学士负责草拟皇帝发出的诏命。又过了一年,苏辙升任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苏辙是一个真正的干才,真正的干才,为什么呢?财政部那太重要了,不但在宋代重要,在现在也很重要,天下的财富、赋税、税收尽在户部,苏辙一去就做了个决定,说原来工部,就建设部,他们是管建设项目的,但是他们乱花钱,花多少都没谱,户部这又没法管它,他(苏辙)建议,把一些重大的国家项目、立项的事都统到户部里头来,工部只负责工期的快或者慢,由户部来控制它的工程款的使用,朝廷批准了。他在户部待着对钱的花费就有切肤之痛,觉得应该省费,他坚决主张裁撤冗吏,坚决主张要裁撤开支,但是他采取的是一种谨慎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这是非常高明的。

苏辙之所以后来官越做越大,绝对不是说阿谀奉承所得,而是他有着非常精明和干练的政治才能。但是哥俩儿在这儿待着,不管怎么说都是反对新法的那一派的最大代表,因为后来司马光就去世了,司马光一去世,苏轼和苏辙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两个人都在朝廷担任重要的官职,那绝对是不行的。后来苏轼招致的攻击太多,他最后就自请外放,到杭州去做知州。苏辙继续待在朝廷,由户部侍郎改任吏部侍郎,国家人事部的副部长,三天之后又改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又过了一年,升任御史中丞,负责纠察百官,实际上御史中丞就是国家监察部的部长,对他非常地重用。又过了一年,这都是每年升的,从户部侍郎到吏部侍郎;从吏部侍郎到翰林学士;从翰林学士到御史中丞;又从御史中丞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尚书右丞。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最高首长之一,实际上已经是副宰相了,名字不叫副宰相。尚书右丞之后在宋哲宗元佑七年升任门下侍郞,真正的副宰相。

所以在元佑四年到元佑七年这短短的四年时间,苏辙从原来的一个户部侍郎升任为副宰相,这是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是对他政治才能的一个充分的倚重,那是朝廷认为苏辙的确有宰相之才,有统揽全局之才,是在他经过了户部、吏部,包括在翰林学士任上、包括在御史中丞任上,你没发现吗?这几个岗位是对他的一个很全面的锻炼,既有干部的人事方面的职权、财权、人事权、起草诏书等等,所以他升任到这个副宰相的职位一点都不意外,一点也不奇怪,所以我们说苏辙这个人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副宰相就那么几个位置,宰相就那一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当的。讲这些东西就是让我们看出来,一方面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在青年时代的时候,苏辙在政治上就是很有锐气的,他不但有锐气,而且他有想法,这种想法和锐气结合在一起,它就会变成一种政治智慧,他才能够在政坛上真正地推行自己的主张,所以政治方面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仅有锐气是不够的;仅有主张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很高的智慧和策略,所以,苏辙的这种平和、这种内敛、这种看似沉默寡言的状态,其实恰恰是一种深谋远虑的一种表现。



百家

讲坛

康震

好日子不长,高太后死了,高太后死了,宋哲宗十八岁就亲政,他亲政之后年号改为绍圣,意思要继承他爸爸宋神宗的遗志,继续推行新法。这一下子,高太后死了,旧派人物的主心骨就倒了,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苏辙依然是大厦将倾,独立挺之。因为当时哲宗手底下的大臣,他钦用的那些大臣全面否定新法,否定元佑以来的一些政绩,苏辙就上疏,直接指出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他说就包括神宗的时候到现在的很多举措,都是正确的。爸爸做的事就说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改正,你儿子继承爸爸的这个政策,他有个延续性。而且他还讲得很透彻,他说即便是说神宗时期有些事在现在是可以恢复的,这我也没有意见,因为神宗时期都是新法,即便说元佑时期、哲宗的时期,我们这些旧派的人物所使用的法令有可商量的地方,但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否定,凡事总该“公共商议,见其可而后行,审其失而后罢”。(苏辙《论御试策题札子·之二》)

看到它能行的就实行,看到不行的就把它罢免,不要认为是谁做的就必然要罢免。这态度本来是很诚恳,但是哲宗看后大发雷霆,为什么大发雷霆啊?苏辙在这奏折里头用了个典故,就说以前汉武帝的时候穷兵黩武,花了很多钱,把国库搞虚了,后来到了汉昭帝的时候,委任霍光为宰相,这才恢复了国力。他用了这么个例子,哲宗抓住了,说怎么回事?怎么能用汉武帝来比喻宋神宗呢?比喻我爸爸呢?苏辙说不对啊,汉武帝他是一代明主,历史上对他没有什么贬斥的词语。说不对,汉武帝穷兵黩武怎么会是明主呢?你用这汉武帝来比喻我父亲,来比喻前朝,这就是完全错误的。旁边的人跟着再煽风点火,说好话的人少,说坏话的人多,当朝斥责副宰相苏辙,这是很罕见的。苏辙没办法,只好退居下来,表明自己有罪,听候皇帝的发落。就给他贬到哪儿呢?贬到汝州,今天河南的临汝县。贬的时候,开始让一个大臣叫吴安诗给他起草制词,我前面说过这制词,这吴安诗也是一书呆子,还写呢,“文学风节,天下所闻......”(《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说苏辙文学方面很出名,大家都知道。“原诚终是爱君,薄责尚期改过”。(《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说他的本意是好的,他是为皇上着想的,他是热爱君王的,只是有时候说话不注意。哲宗说你干什么呢?过家家呢、你这是?罢免了你,你知道吗?重新找个人再写!你知道吗?这就全变了,换了人间了,所以从这以后,苏辙的仕途就算是终结了。

我们前面讲过,苏辙发光发亮的地方,特别是在政治上发光发亮的地方,在少年时代是有一次的,直接指责了宋仁宗,后来又跟王安石合作,直接指责了王安石跟宋神宗,再到后来就是他做副宰相这段时间里头,办了不少的实事,但是他的政治态度也是非常鲜明的,如果不是这么鲜明的话,不是这么坚持自己的见解的话,他不会有这么惨的结局。

他被贬汝州,这是四月份的事,到了六月份被贬袁州,现在的江西宜春,还没到袁州呢,就又被贬到筠州,又是江西高安,这就是很著名的一年之内连贬三地,贬死你为止。到了四年以后,又把他贬到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贬到广东化县,然后让他住在广东的海康县。同一年,苏轼也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说白了就是在儋州住着。现在明白了吧?在绍圣四年这一年里头,哥俩的距离是非常近的,苏轼是被贬到岛上住了,他是被贬到了雷州半岛,就是现在的广东的海康县。但是毕竟苏辙是比较会做官的,为人是比较平和的,招致的恨没有苏轼那么多,过了两年以后,哲宗去世了,他就被量移到了湖南的永州和岳州,最后被命名为“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外州军任便居住”,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给你一份工资,你爱上哪上哪去,朝廷不管你了,当然你饿不死就行。他最后选择在颍昌居住,就是河南的许昌,在那儿他住了十一年,一直到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苏轼在这之前早就去世了,公元的1101年就去世了,享年是六十六岁,他比他的哥哥活得长一些。

所以我们说,通过这段讲述,我们就对于苏辙这个人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也对他为什么能够进入“唐宋八大家”提供了一点心理上的依据。大家说,那你要这么说,那我们更想知道,他跟他哥哥到底谁强谁弱?这不是抬杠吗?都知道苏轼名气比他大,但我告诉你,你还真别这么说,两个人应该说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各有各的可观之处,至于他好在哪、都妙在哪呢?那下回咱们再接着讲。谢谢。 

百家

讲坛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