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动态清零”怎么样?听听这些人怎么说
🇨🇳 关于中国抗疫“动态清零”总方针,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不乏美西方一些人的攻击抹黑,但国际上终究还是有不少明白人。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交出令世界信服的抗疫成绩单。(漫画 | 刘蕊)
一、中国抗疫,重在一个“人”字
这里的“人”,不是特指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抑或所谓高人一等的权贵阶层,而是上至百岁老人、下至襁褓婴儿,既包括大城市、又涵盖小乡村的最广大人民。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中国的抗疫政策是着眼全局、深谋远虑的。我们不可能学欧洲媒体算计“十几万老人去世可以节省十几亿养老金”,更不可能像美国政客那样胡诌“老人应主动为经济而牺牲”。不少外媒发现了这一点,看出“动态清零”的出发点就是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不肯效仿西方“躺平”抗疫,最主要原因是秉持“生命至上”原则,坚决预防疫情导致“死亡海啸”。何况假如上亿人集体感染,谁也无法保证会否变异出更多致命毒株。
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布研究报告称,若中国放弃“动态清零”,可能将在今年5月至7月期间新增1.12亿例确诊病例,导致逾150万人死亡。路透社、彭博社、《华盛顿邮报》等认为,该报告印证了中国政府坚定执行现行防疫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在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前,中国严格的防控措施可确保医疗卫生体系维持正常运转。如果计算最终死亡人数,中国的死亡率极可能低于大多数国家,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
一些外媒特别指出,“动态清零”有效保护了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弱势人群。作为人口大国,中国若放松疫情防控必将导致大量老年人死亡。
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认为,中国政府对老年群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关怀,是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卫报》也认为,中国仍有数千万老年人未接种或未完全接种疫苗,出于对老年人这一最脆弱群体的特殊关怀,中国不会贸然放松防疫政策。
《柳叶刀》杂志今年3月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新冠大流行期间,全球超额死亡估计达1820万人,超额死亡率为每10万人120人。中国超额死亡率则仅为每10万人0.6人。
反观美国,一向把“人权”挂在嘴边,在抗疫中却看不到一丝人味。美国新冠死亡人数2020年为35万,2021年为47万,2022年才过了5个月就超过18万。较两年前,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被生生拉低了2.3岁。
▲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突破百万,相当于美国特拉华州、罗德岛州或蒙大拿州的人口在两年内凭空消失。
托马斯・杰斐逊曾将“人皆生而平等”写入《独立宣言》。但两百余年后的疫情之下,美国人命依然贵贱分明,国父们的开国愿景更加遥不可及:
穷人的命不是命。美国穷人权益组织与联合国经济学家合作编写的《穷人新冠疫情报告》显示,美国贫困县的疫情总体死亡率几乎是富裕县的两倍,一度高达4.5倍。死亡率最高的前300个县内,平均有4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少数族裔的命不是命。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美洲印第安人的新冠感染率、住院率、病亡率分别为白人的1.6倍、3.1倍和2.1倍;非裔美国人分别为白人的1.1倍、2.4倍和1.7倍。
老人的命不是命。截至今年2月,美国四分之三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65岁及以上人群,93%是50岁及以上人群。疫情暴发前的两年间,平均每年有87.7万名超过85岁的老人去世;而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个数字分别猛增了10万。
儿童的命不是命。最新数据统计,在疫情中失去父母的美国“新冠孤儿”超过25万人。美国18岁以下孤儿中,平均每12人中就有1人在新冠疫情中永别双亲,平均每所公立学校里都有2名学生失去监护人。
▲ 2021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为纪念新冠逝者而设计的特别展览中,因疫情失去亲人的人们在小白旗上书写话语,寄托哀思。
人民的未来无关紧要。西方不负责任的“共存”政策,除了让自身沦为病毒变种培养皿之外,还引发“长新冠”(指新冠长期症状,也称“后新冠综合征”)风险。英国《金融时报》估计,全球“长新冠”患者已达1亿人。美国《财富》杂志称,700万至2300万美国人正在遭受“长新冠”影响。世卫组织已将应对“长新冠”视为后疫情时代首要任务。
《柳叶刀》研究显示,“长新冠”患者累计报告200多种症状,涵盖人体10个器官系统,不少是不可逆的长久损伤。“长新冠”患者未来患上糖尿病、抑郁症、心脏骤停等其他疾病的风险也大幅增加。
“长新冠”对人类下一代危害不容小觑。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认为,近期美国等多国报告大量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很可能也是“长新冠”的表现之一。美国迈阿密大学研究显示,男性确诊新冠后患勃起障碍概率增加20%。
疫情如镜,折射出极度撕裂分化的“美国病”。但在那些美国政客眼里,“这就是生活”。
▲ “长新冠”威胁下,美国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疫情“次生灾害”。
二、中国抗疫,老百姓广泛力挺
疫情期间的中国城市街头,市民纷纷井然有序排队测核酸。不到24小时,上千万人的绿码就能全部更新,干净利落的大规模筛查已成为中国抗疫新常态。这既彰显了中国的信息技术硬实力,也反映出中国的社会治理软实力。
不少外媒注意到,中国政府正不断调整防疫举措,持续探寻最佳抗疫方案,相关举措得到民众普遍理解与配合。
▲ 2022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当天,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朝阳无限社区党委书记刘玲(右)为参加核酸筛查的护士送上节日礼物。
▲ 2022年4月,在海南海口市的核酸采样便民服务点,美国志愿者汤米戴上卡通面具为小朋友测量体温。
路透社、法新社称,数周来,北京市多措并举,旨在及早检出和隔离阳性人员,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避免出现大规模封控、生产生活长期中断。北京、上海等地已设立数千个永久核酸检测点,预示着封控隔离结束后社会生活将逐步回归常态。
《华尔街日报》、西班牙《国家报》评称,大多北京市民仍将新冠肺炎视为严重疾病,信任政府的防疫政策,认为相关防疫举措非常有必要,对抗疫前景也持乐观态度。
▲ 2022年4月26日,北京市民在中关村有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
而在美国,政客们一会儿预言“病毒会奇迹般消失”,一会儿又宣布“疫情已经结束”,城市封了解、解了封,民众完全无所适从。
▲ 2021年10月5日,纽约爆发反疫苗示威游行。图为两名抗议者掀翻在纽约联合广场设置的移动核酸检测站点的帐篷。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位因疫情失去亲人的纽约市民痛陈,“如果政府告知我们面对的疫情多么危险,我们当初一定会做更多防范措施”。
▲ 疫情暴发以来,约有900万美国人失去了自己的家人。
纽约市疾控中心前负责人托马斯・弗里登表示,美国采取防控措施太晚了。他估计,如果提前一两周进行封控,有一半多的纽约市民本不该在最初的疫情中丧生。而纽约市官员则表示,姗姗来迟的封控是因为联邦政府未提供指导,公共卫生专家给出的信息也常常自相矛盾。
《华盛顿邮报》近期民调显示,仅34%民众认为美国疫情已完全得到控制,多数民众认为至少需1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20%民众认为永远无法回到从前。
三、中国抗疫,为经济复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