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作指南】王笛 | 文字表达与学术写作

王笛 人文学术社 2022-01-05

作者 |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图文来源 | 《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2期


正确、清楚和流畅的文字表达,是对一篇学术论文的最基本要求。但可惜的是,有相当数量论文的文字并不合格,以至于不少学术杂志的编辑对此叫苦不迭。我也长期担任过学术杂志的主编,对文字存在问题的论文也是深有感触。所以非常高兴接受《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的邀请,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个做研究的人,都会面临怎样把文字梳理清楚的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提高文字水平的方法,这里我只能根据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来讨论这个话题。简单地说,我认为并没有什么把文字水平提高的灵丹妙药。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认真”二字。

本来只想谈论文的文字问题,但是发现难免也会涉及论文写作的其他方面,这里也就一起提出来讨论。本文谈三个问题,一是优化文字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斟酌修改;二是关于文字表达的一些建议;三是写论文的一些技术性手段。这里我想申明,本文的看法,无非是根据自己的体会而提出的一些建议,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们可以各取所需,或者提出批评和商榷。


一、优化文字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斟酌修改


对完成一篇论文来说,相对于收集整理资料、阐发论文要旨、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论证分析等过程,梳理文字应该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保证文字的通顺、流畅、准确、清楚,其实没有什么诀窍,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反复斟酌和修改。受过学术训练的研究生,一般都不难达到这些基本的要求。其实,文字的许多问题,大多数可以自己先处理好,关键是自己要有这个意识和责任心,要有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写学术论文,不可能一气呵成,必须反复修改。当然天才除外,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一篇论文完成后,最好先放一阵,冷一下,然后再回头来读,便可以发现不少问题。

论文一定要反复修改,这也包括文字的推敲,即使严复这样的大家,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对文字抱轻慢的态度。我们不能总是希望编辑帮助处理文字的问题,便在文字还没有认真梳理之前就投出去,这样不仅给编辑增加了负担,而且也使论文被采用的可能性降低。我自己也做过10年英文学术刊物《中国历史学前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共同主编,对修改文字有问题的稿子,是有切身体会的。有时候一篇文章在评审之后,处于可发可不发之间,如果文字基础好,看起来清楚、赏心悦目,可能就发表了;如果文句不通,语病迭出,就干脆退稿了。这种情形有点像科举时代的书生,如果字写得漂亮,对是否能考上功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作者自己尽量杜绝文字的漏洞,再经过编辑把关,编辑部精校,这样文字便基本可以避免出错。虽然一篇论文的文字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出错。这是对读者负责,对编辑和杂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西方,学术杂志的编辑流程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杂志的编辑们,一般都不直接改稿子。因为学术刊物大多数没有专门的编辑部,一般只有一个主编,负责杂志的学术事务,另外还有一两个编辑助理。规模较大的杂志则有若干副主编。这些主编、副主编和助理几乎都是兼职的,因此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对每篇论文进行文字处理。他们主要负责收稿、外审、作者修改等早期流程。一旦稿子修改完毕决定发表后,就发给出版社。出版社有专门负责出版的编辑,但也是不管改稿的,而是外包给专业的文字处理编辑(copy editor)。文字处理编辑几乎都不是杂志或者出版社的雇员,而是作为自由职业者受雇杂志或出版社,一般不领工资,按件收费。一个好的文字处理编辑,收取的费用是很高的。这些文字编辑并不管学术内容,除了对文字进行润色修改,他们对学术征引规范也非常熟悉,可以纠正原稿中的不规范格式和注释等。而在中国,没有文字编辑这一独立职业,所以这个工作都是由杂志或者出版社编辑来承担的。这样,如果稿件的文字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将会给编辑带来许多额外的工作负担。

一篇文章完成后,已经确定不需要对内容修改之后,就可以考虑梳理文字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可能走下面几步对文字进行修改:一是在电脑上反复看,多看几遍,每次都能理顺一些句子,调整一些词语,发现一些错别字。在几乎很难发现新问题后,便可以走下一步。二是打印出纸本来读,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习惯,因为过去都是在纸本上改的。经常在电脑上看不出来的问题,在纸本上读就看出来了。自从有了平板电脑以后,我发现在平板上修改的感觉,和过去打印纸本是一样的,所以现在这一步就在平板上完成了。三是大声朗读,一定要读出声来。有些错字和文句不通等问题,仅仅依靠看不一定能觉察,但是一旦朗读,就比较容易发现。《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一书的英文版最后一稿交给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之前,我便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修改了非常多的地方。四是可以用软件朗读,反复听,现在许多软件都自带朗读功能,也可以下载朗读软件。听到句子不顺、意思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停下来修改,然后继续听。听一遍如果不够,可以反复听。

检查和修改文字,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找别人帮助看。做学术研究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做一个课题,经常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过程,由于对这个课题太熟悉,往往对内容的敏感性降低,不容易看出文章中的问题来。可以请同学、同事、朋友或者同行甚至自己的学生看看,也是发现问题不错的办法。现在我的论文和书,在给杂志和出版社之前,尽量请我的学生(也是研究助理)再过一遍,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

其实,我自己的每篇文章和每本书,无论是英文稿还是中文稿,都是经过了反复修改。特别是由于英文不是母语,修改起来就更花功夫。《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英文版,经过了多次脱胎换骨般的修改,不算在电脑上的数次大动干戈,仅全书打印出来的修改本,便不下十五六稿。2005年这本书获得了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中文翻译版也是经过反复修改,问世后,书很是火了一阵,是《中华读书报》2006年年度十佳图书。成都有私人博物馆托人说要买那些原稿,只可惜没远见,早送去了资源回收,错过了“发财”的好机会。我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的《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一书,初稿2004年就完成了,修改了4年,到2008年才出版。稿子每从头到尾大改一次,就另存一份电脑文件,到书最后定稿,整整12个版本!我有一篇英文论文,2006年开始写作,2010年写完,修改了4年,2014年才发表。

虽然修改稿子要花时间和精力,但是对提高稿子的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而且这种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都知道,一旦文章发表,就会跟随作者一辈子,和自己的学术名声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定得非常慎重。现在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当有研究生毕业,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我都会反复叮嘱,在上交论文的最后版本之前,一定要反复检查,尽量杜绝错误。对有些论文,虽然不甚满意,要求学生做内容的大改不现实,但是做文字的最后检查和梳理则是相对容易且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这里还想告诫一下年轻的朋友们,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妥善保存好正在工作的文件。在我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不少学者和学生由于电脑出问题,把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书稿、文章或者作业文件搞丢了。在美国教师中有一个大家常用的说法:“狗吃了我的家庭作业”(The dog ate my homework),是讥讽那些不按时交作业而随便找个借口的学生。不过,在我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倒是真的有不少学生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丢失了正在写的论文文件。我在霍普金斯大学读博的时候,曾经丢失过一个手提电脑,万幸的是,我的所有重要文件都有备份,要不文件遗失了,延长几年的读博时间也是可能的。现在,我们储存信息的方式更多样化、更加方便了。我自己的经验是,正在工作中的文件,不仅存电脑,还要存到云盘、U盘、硬盘或发送到电子信箱,以做到万无一失。这样,哪怕是电脑遗失或者损坏,也不会造成作品的丢失。

最后应该特别强调,写一篇好论文,文字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需要资料丰富、论述深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合乎规范等。同时,我认为,写一篇好论文,甚至什么是好论文,学者们会有不同的体会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技术或方法,对一个人来说是经验,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是教训。这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反复摸索,才能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所讨论者,不过是自己长期学术研究与写作的经验,和同行特别是青年学生和学者们分享,是否有用和有所启发,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包括写作习惯、知识准备、课题性质、研究方法等等,进行融会贯通,方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本文部分内容转自:近现代史研究动态


人文学术社公众号目前有讲座资讯共享群、写作与投稿交流群、人文学书讯群、学术交流群请关注公众号获取进群方式

往期精选

人文社科本硕博可投期刊(含C刊)简介及发文特点

历史学各领域推荐阅读书目及北大史学名师教学大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