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勤王大戏”变全武行!一文尽览全球媒体辣评
被视为美国地标和权力中心的美国国会大厦从里到外一片混乱:示威者举着巨大的旗帜和标语,高喊口号,冲进国会大厦内部肆意破坏;警察和国民警卫队出动, 催泪瓦斯漫天飞舞、全副武装的士兵排成人墙,警卫拔枪守在会议室的窗口……这些好莱坞电影中的场景,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今天的美国。
1月6日,在美国召开两院联席会议认证美国总统大选选举人票有效性这一重要时刻,大批正在华盛顿参加被外界称为“勤王大戏”游行示威的特朗普支持者,突破守在门口的警卫,冲进了美国国会大厦;正在开会的议员被迫撤离,直到国民警卫队入场维持秩序,夺回国会大厦控制权,会议才得以继续进行。
“勤王大戏”一出,世界哗然。从美国国内舆论到全球各地媒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华盛顿特区国会山,只为观察一件事:是什么制造了这起事件,让象征美国权力中心的建筑,仅用不到1小时的时间,在两百年来首次“沦陷”?
华盛顿邮报:
耻辱一天的景象将永久保存下去
《华盛顿邮报》7日发表评论文章《我们刚刚见证了一场“未遂政变”》。文章说,这耻辱一天的景象将永久保存下去:人群冲破安全屏障,碾压过毫无准备、三三两两的首都国会山警察,攻入美国的权力中心;众议院会议厅内的安保人员持枪瞄准入口,而示威者扬言要强行闯入;一名示威者神态嚣张地,坐在美国副总统麦克·彭斯一小时前就坐的,象征参议院议长的木椅上。文章表示,任何动摇美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即和平的权力交接——的行动,都是不可容忍的。
该报另有评论称,新冠肺炎不是让美国“生病”的唯一原因。盲目的党派之争,破裂的信任以及国家正在衰落的普遍信念,正在耗尽美国的能量。而价值观偏见、情感和利益纷争,将继续分裂美国。
彭博社:影响将在美国政治中回荡多年
彭博社7日刊发评论文章称,“对国会大厦的暴力冲击将在美国政治中回荡多年,甚至更久。”文章提到,即使在南北战争和越战这样美国国内形势动荡的高潮期,示威者也从未占领美国的权力中心。然而正值周三确认大选结果这一“神圣时刻”之时,美国国会却遭到自1812年英军入侵以来的第二次被占领。这种事件发生在一个有着悠久民主传统的西方大国,简直不可理喻。
纽约时报:终于在美国也报道了未遂政变
美国专栏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纽约时报》发文写道:周三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恐怖而又可耻的时刻。我曾经报道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未遂政变,现在终于在美国也报道了这样的事。
他表示,爱国主义不是口头空谈。它不是挥舞旗帜或高唱《美丽的亚美利加》(America the Beautiful)。而是努力让我们深爱的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就算这样的努力并不完美也不充分。
BBC:
美国失去了民主高地,跌下了道德神坛
BBC驻北美记者布莱恩特(Nick Bryant)从90年代开始报道美国政治,从未目睹过国会暴力冲突的“悲剧”场景。他称,如果类似事件发生在其他国家,媒体会将这称之为“失败国家”(failed state)。BBC另一驻美记者Anthony Zurcher则在分析文章中提到,即便是那些对美国没有太多敌意的国家,也会从这场闹剧中对美国“另眼相看”。
美国民主党政治家、曾任前海军部长等职的瑞·玛布斯在BBC直播采访时,痛心疾首地说:“美国以前不这样,美国现在失去了民主高地,跌下了道德神坛。”“过去四年美国的所作所为让美国在全球面前名誉扫地。”
法新社:悲痛靠在历史的肩膀上哭泣
在推特配上了国会大厦东北方的著名雕塑“悲痛与历史”的照片并配文写道:“悲痛靠在历史的肩膀上哭泣”。该推特随后补充,该照片摄于1月6日,“美国民主的心脏被暴徒占领的当天”。
法新社还拍到,示威者同现场警戒的国民警卫队士兵喊话。其中一人对士兵说,“我站在这里是我的权利。”
法国《世界报》:
“暴力永远不会赢,自由会赢”
法国《世界报》(Le Monte)为此次暴动开设了直播专栏。《世界报》驻美记者戴巧莉(Carrie Nooten)观察到,美国副总统、参议院议长麦克·彭斯“强烈谴责今天在华盛顿发生的暴力行为”,并表示感谢所有在岗位上守护这一美国“历史性遗迹”的执法人员。“暴力永远不会赢,自由会赢。”
7日,《世界报》发表专栏文章说:“在任总统在离职前发动了最后的破坏性进攻,美国制度的脆弱性在此次进攻中暴露无遗。”
路透社:邦联旗帜首现国会山
在骚乱发生后,路透社第一时间提供了大量现场照片。
路透记者Chris Bing在推特上转发了一张照片并感叹道:“我们同事拍摄了这张多么惊人照片!”照片中,一名男子手持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邦联旗帜,漫步在被抗议者占领的国会大厦走廊。有评论说:“这是邦联旗史上第一次进入联邦议会。即使是160年前,这面旗帜所代表的政府仍存在的时代,它也从未到达此处。”
英国《卫报》:“暴力意识形态”酿苦果
美国作家瑞贝卡·索妮特在英国《卫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次骚乱就是一场“政变”。她提到,这次政变建立在愈演愈烈的暴力意识形态之上,这种暴力意识形态在21世纪美国的一次次特大枪击案中得以具象化,对枪支和拥枪权利的迷恋让这种杀人机器愈发普及,最终让枪伤取代车祸,成为美国人最常见的死亡方式。
文章说,技术上讲,此次暴动并不合法,但“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这句右翼口号,其含义是“他们就是的法律,他们界定秩序。”她随后引用政治学家弗兰克·威尔霍伊特(Frank Wilhoit)的话说:保守主义只包含一个主张……也就是内部群体受法律保护但不受法律约束,外部群体受法律约束但不受法律保护。”“他们期望不受任何约束,并得到一切想要的。”
波兰《每日新闻》:
“世界上最好的国家”背后是挣扎求生
波兰保守派媒体《每日新闻》(Rzeczpospolita)评论员文章称,“这场大戏是美国数十年来不断形成的挫败感的生动证明。”该评论员说,“在宣传中的灿烂微笑和类似‘世界上最好的国家’这样的短语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在美国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在挣扎求生,但却有极小一部分人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
澳洲金融评论报:美国制度没有“金钟罩”
澳洲金融评论报7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人们不能怪罪华盛顿特区警察在此次事件“不作为”,因为在其发生前,没有任何人会想到,一个国家的在任总统,会煽动暴民冲击国家的立法机关。
文中提到,有一种想法是,此次总统任期是“让自由派再哭一次(make liberals cry again)”的一次“玩笑”,一次“恶搞”。这种狂想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美国的自由和法制基础牢不可摧,任何人上台都无法动摇。然而,从这次暴动看来,美国的共和制度没有任何“金钟罩”。就像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一样,这里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巴西媒体:
这是美洲大陆第一次没有美国大使馆参与的政变企图!
▲图片来源于环球时报网
新加坡海峡时报:暴乱并非“无迹可寻”
新加坡最大的英文报纸《海峡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美国剧毒的社会分裂爆发,愤怒仍可能继续留存》。文章认为,如果在最近几年有关注过美国政治,那么这场暴乱虽然令人吃惊,但“并非无迹可寻”。
文章作者,海峡时报驻美记者Nirmal Ghosh在推特写道:“国会山发生的暴乱可能会导致本来对选举结果提出异议的共和党人放弃他们的计划,因为这会让他们看起来和那些被煽动起来的特朗普支持者一样——尽管结果会在周三尘埃落定,但愤怒依旧存在。”
香港01网站:
美国政府及体制的公信力是何等低迷!
香港01网站发文章表示,美国政界走到此步,可见当今美国社会是何等撕裂、政府及体制的公信力是何等低迷、人民对统治精英又是何等的不信任。美国数十年来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大量权力及财富渐由民间转到精英手上,政客渐渐脱离生活质素不进反退的普罗大众,反而却游走与财阀巨贾沆瀣一气成为超级精英阶级一份子。
台湾《经济日报》:
国会早已成各利益团体的交易场所
台湾《经济日报》发社论认为,两党轮替,相互制衡,已演变成两党恶斗;国会早已成为资本主义下各利益团体的交易场所。
社论称,美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恶化不但严重地威胁社会稳定,还因此助长民粹意识,进一步伤害了美国一向自诩的政治体制;另一方面,种族矛盾与仇恨,也成了一向号称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最大讽刺。
作者:杨在扬
编辑:魏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