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记者是年轻人专利?带你认识一下中新社百岁新闻“老枪”
1月28日5时50分,
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原社长张宝锵,
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经历神州百年风雨,述评南粤甲子时势。”
中新社总社在发给张宝锵亲属的唁电中如是概括他不凡的职业生涯。
新闻不死,“老枪”永在!
许多人说,新闻这个行当,是年轻人的专利,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识过张宝锵这位中新元老的职业故事!
点击视频,了解新闻“老枪”——张宝锵
在不同叙述者的笔下,张老总是新闻采访现场最“抢眼”的一个。
离休后,他“发挥余热”,经常和年轻记者一起,带着采访本,挂着相机,奔赴新闻事件第一现场。
年近七旬,为了抢发第一手新闻,他在机场足足淋了半小时雨;他在高龄还乘直升机到南海油田采访,也曾爬上建筑物的高层脚手架俯拍广阔场景……
张老说,做新闻记者就不要怕辛苦,不要怕花时间、花精力,要多搜集资料,多到一线采访,而不是满足于道听途说。
中新社广东分社原社长张宝锵
NO.1
「 “把最真实的中国展示给全世界”」
张老于1919年9月出生在广东番禺。早年就读于广东南海中学,抗战时期负笈武汉大学,参加进步活动,毕业后赴港执教,曾任培侨中学教导主任。
青年张宝锵
1952年,张老自香港回内地,参与筹建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正式从事新中国的新闻工作。
创社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条件艰苦,作为分社采编室主任,他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写作和编辑大量反映南粤新貌的稿件,成为海外侨胞的乡音和家书。
在那个信息很不发达的年代,为了全面客观地报道国内新闻,张老养成了广泛阅读、搜集资料的习惯。
他每天浏览10多份报刊,把看过的材料剪下来,分门别类收集好备用,如今这些资料仍满满当当地躺在他家书房、客厅的几个大柜子里。
50年代老报人合影(前排右6为张宝锵)
掌握背景只是开始,张老干活的特点是:务必亲临第一线现场,认为这样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最新的消息和最动人的细节。
其次是不避艰险,认为“无限风光在险峰”。
当初,为了采写《记横琴——“一国两制”粤港澳合作示范区》这篇文章,他搜集到的资料叠起来达一尺多高,专程实地采访了三天。
广西媒体同行苏春华对年约七旬的张老的一次采访报道印象深刻,他写道:“在防城港采访时,张老为了选取一个好角度,俯拍下面的广阔场景,竟然从一个毫无护身的脚手架爬到足有4层楼高的铁塔上,在场的同行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张宝锵结婚照
1979年担任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后,张老肩上的担子更重,他的理念是“要把最真实的中国展示给全世界,争取世界人心”。
在外宣工作上,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及时采集第一手信息,采写刊发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角和亲和力,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稿件,影响广泛。
在中新社任职期间,张老为宣传广东改革开放、推动粤港澳台侨交流和中新社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中新社原社长郭招金回忆道:“1979年,我第一次见到张宝锵,他当时年已六十,重新调回中新社,任广东分社社长,中等身材,清瘦,声音洪亮,谈论工作,热情似火。”
NO.2
「 70多岁仍是“高产作者”」
1985年12月,退下领导岗位后的张老仍笔耕不辍,受邀成为《澳门日报》广州办事处主任。
他每天都和年轻记者一起带着采访本,挂着相机,奔赴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
采访与写稿是他最大的乐趣。
那时,张老的采访足迹遍布广东各地,以及除西藏和内蒙古以外的祖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
张宝锵获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
仅1994年一年内,他就在《澳门日报》发表稿件414篇,图片154幅,其发稿量甚至超过当时许多年轻记者,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产作者”。
1986年 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货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机长王锡爵要求定居大陆,同机的副驾驶员董光兴、邱明志则要求回台湾。
该事件促成了祖国大陆和台湾37年来首次的直接谈判。
王锡爵驾机归来事件,轰动海内外,当王锡爵到北京后又驾机自北京来广州时,张老为了抢得第一手新闻,得知信息后马上赶到机场。
当时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他顺手捡起一个塑料袋做成帽子戴在头上,就跑到飞机降落点附近 “守株待兔”。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早前,为了采访霍英东,张老曾多次赶赴香港,与霍英东交谈。
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左三)与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左二)、广东分社老社长张宝锵(左四)、符国柱(右二)等合影
中新社原专稿部主任戴亚平回忆道:“记得94年我在广东分社工作时,一次外出采访时,恰好同宝锵老社长住同一房间。他当时76岁,是《澳门日报》广州办事处主任。后来干到八十多岁才退休,堪称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高龄的一线记者。”
中新社原总编室主任程荣进回忆道:“大约四、五年前,张老还在女儿陪同下出远门到北方,采风访友,同总社十来位老同事聚会,那时他已接近百岁高龄!还如此敬业,如此关心后进,实在难能可贵。”
离休后,张老和同仁李骏等人共同编辑的在广东出版的《炎黄世界》杂志。
1997年,时年78岁的他亲自担任《炎黄世界》杂志副总编辑,不离采写。
2001年,年过八旬的张老又支持印尼《千岛日报》。
中新社广东分社老社长张宝锵
创刊伊始,他亲自到印尼,为那些并不熟悉新闻业务的国外同行讲述新闻理论。
回国后,张老更是组织了一大批老新闻工作者、老作家、老画家、老书法家为《千岛日报》写稿,并亲自主编《中华文化》副刊,向印尼华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2010年,91岁高龄的张老还在《千岛日报》开设专栏,撰写重点稿件,其中“海峡两岸关系探微”专栏,聚焦台湾问题,观点明确,意涵丰厚,史实翔实,显示出作者研究国际问题的深厚功力,为海外读者深入解读两岸关系的少见佳作。
直到93岁,老爷子仍然行走一线、活跃在新闻采写的最前沿。
“每个月至少一篇重点稿件、一篇新闻评论”是张老给自己下的“新闻订单”。
2017年,98岁的张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戏称自己是一支新闻“老枪”,“我手中的笔就是枪,我会不断造‘纸弹’向全世界发射”。
“走基层一生,造‘纸弹’一辈。”
2012年,张老获得广东新闻终身荣誉奖,他同时也是最年长的获奖者,也是中央媒体驻粤机构中唯一的获奖者。
2019年,张老一度因重症肺炎住院,住院期间单位领导同事前去探望,病榻上的他依然目光矍铄。
谈起国际形势,他铿锵有力地说:“中国一年比一年好了,而且未来会更好,我对中国很有信心!”
暨南大学原新闻系主任马戎曾说,张老一直在新闻跑道上。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徐南铁曾说,张老百岁不负少年心。
“2012年第一次上门拜会老社长时,老爷子打量了我一下,问‘几岁了’,我答‘36了’,老爷子兴奋地说,‘好啊!你还可以工作60年’,哄堂大笑!”
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回忆,“这些年来,与老人家交流几十次,每一次都离不开讲新闻业务,讲对外宣传,老人家虽然离去,但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后来者!”
张老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生命不息,笔耕不辍,新闻人永远在路上。
作者:见悦 秋霞 喆斯
编辑:魏园
推荐阅读:
中国记者加拿大独家记忆:很多悲伤,很多力量,很多去不了中国的龙虾…
外派四年 我采访了2次空难、2次海啸、3次恐袭、3次地震......
如何让法国前总理主动加微信?一文带你搞定“高端访谈”(文末有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