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内蒙古做新闻,除了“羊煤土气”,还能这样抓住大热点!

李爱平 庖丁解news 2022-03-17


内蒙古的新闻,总离不开“羊煤土气”。


“羊”指以羊绒、羊肉等为代表的农畜产品资源,和以无污染大草原为核心的绿色概念和草原生态、文化资源。

“煤”内蒙古境内含煤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7个旗县储有煤炭资源。

“土”内蒙古包头市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7%。

“气”内蒙古拥有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油田——苏里格气田。


没错,这些题材年年写,多数时候挺寡淡的。


但是,再平淡无奇的天空,偶尔也会有白昼流星划过天际。问题是,你能不能捕捉到这样的闪光点?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有幸抓住了这样的瞬间。


由于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到的一个故事,关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一段历史佳话,几乎被所有媒体刷屏,频上热搜,形成话题。


▲视频:三千孤儿入内蒙引关注  “国家的孩子”成佳话


作为中央媒体驻地方分社的记者,如何在内蒙古大草原抓住这一举国关注的大热点?


我和总社同事邢翀以通讯《走近“国家的孩子”背后: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风雨无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阅读此文),抓住了这条大鱼,不仅拿到了高分,而且还获得了签稿人点赞。


地方分社记者要抓这样的大新闻,我以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中国新闻》报报道页面


NO.1

【如何把握天时?首先要有一双“新闻眼”】


所谓天时,在重大新闻报道中,我以为首先要有一双“新闻眼”,敢于对重大题材进行深度开掘。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一个甲子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

 

内蒙古?!一看到这个词,我从数羊中顿时醒了过来,两会虽是庙堂之上的新闻,可是这条新闻并非与身在内蒙古的我无关呀。

 

这样的题材,是在激烈竞争的各家媒体中,谁都不愿漏过的重大题材。

 

嗅觉灵敏的记者,应该迅速地竖起敏感神经:是不是可以在事件发生地进行深度挖掘?是不是可以寻找新闻第二落点,找到更好的故事?如何在同题材下取得不俗传播效果?


于是就有了这篇,我与身在北京的记者邢翀联手合作的《走近“国家的孩子”背后: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风雨无阻》 一文。

 

▲中新社记者李爱平


当错过第一落点,或者说第一落点并非你跑口领域时,能不能迅速找到与你跑口领域相关的第二落点,这就考验着记者的功力。

 

2019年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城管撕对联事件最初发生时,与微博等自媒体相比,我并没有抢到第一落点。

 

但随后我通过对民众、城管部门、专家的深入采写,刊登了《呼和浩特城管与一幅春联“博弈”的背后》一文,最终这篇稿件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更为关键的是,我最终借专家之口,找到了呼和浩特城管与春联博弈的深层次的原因,专家认为,“城管部门突破了民众对于传统文化坚守的底线”。

 

由是观之,当重大新闻发生时,如何抓住受众对新闻事件真正想洞悉的深层次原因,并启动“策划”,方为上策。


NO.2

【地利的背后是广交朋友】


作为新闻资源不够丰富,大众关注度缺乏的内蒙古大草原,如何做好举国关注的大事件,大热点?广交朋友,善于利用地利之便,是稿件能否出彩的关键。

 

稍早前,我曾和同事做过嫦娥“五姑娘”落地的报道,作为航天界的一件大事,我们几乎是在“五姑娘”即将落地的前一天才赶到现场。

 

为了熟悉情况,我们借用地利之便,分别找到了当地的武装部门、公安、边境派出所熟人,采访到了落地前的动态,最终得以刊登相关报道,并获得好评。

 

此番又赶上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大事件。

 

如今回溯这两起新闻大事件的共同点,除了地点均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外,窃以为广交朋友,外加严谨核实才能既不落窠臼,又能做出全国性都关注的稿件。

 

作为一名地方分社记者,长期的采写中交到了不少朋友,对于“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题材,之所以能够迅速采写,与多年朋友——《国家的孩子》一书作者萨仁的热情帮忙有关。

 

▲《国家的孩子》图书封面


作为权威人士,萨仁对这段历史非常熟稔,她给我发来该书的部分章节,让我先熟悉,然后再采访。我如获至宝,开始梳理萨仁老师书中的精要,那些充满感情的笔触,让我再次重读时依然感动涟涟。

 

很快,我从萨仁书中给出的相关脉络,找到了采访的另一名核心人物——都贵玛;与此同时还找到了四子王旗旗委宣传部部长段雅丽,请她谈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背景,以及都贵玛老人的感人故事。

 

▲图为“草原母亲”都贵玛


庆幸的是,偶然看新闻联播时,“意外”发现孙保卫是当年都贵玛老人曾抚养过的一名孤儿,作为事件当事人,我亦通过朋友帮忙,很快与之取得联系,顺利采访。

 

▲都贵玛获国家荣誉称号证书


值得提及的是,对于当年“三千孤儿入内蒙”中,所涉及到的档案信息,我亦通过朋友帮忙,看到了内蒙古档案馆的相关图片及文字。


 NO.3

【所谓人和,其实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在关乎个体生命的新闻报道中,窃以为,抵达现场正是寻求人和的组成部分,也是稿件最终能否胜出的关键一环。

 

当然,新闻报道中,做好人和也起着稿件能否刊登的决定作用。

 

就拿这篇报道来看,当我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上述采访后,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

 

我深知新闻学中有“七分采、三分写”的说法,于是在初稿写完后,最终决定踏上都贵玛的家和孙保卫工作的场所进行再次采访。

 

▲图为孙保卫


我想面对面地感受这些新闻当事人的生命气息,我总觉得在孙保卫和都贵玛之间还有一些故事可以挖掘。

 

这样的判断的确是准确的,通过面对面的采访,在完成人和的交融中,事实上一些细节也闪烁其中。比如孙保卫说,“额吉知道我要来,远远地等着,看到我来了,高兴得手直发抖。”


NO.4

【新闻如何有“味道”,考验着厨师的手艺】


一篇稿件能否有“味道”,除了前期的辛勤努力外,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所采摘的菜,烹饪成一桌大餐。

 

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我的体会是用简洁的语言,讲好故事,使之节奏紧凑,主题鲜明,是当下受众喜爱的“大餐”。

 

比如,我曾采访过的嫦娥“五姑娘”重大报道,这篇题为《等待嫦娥“五姑娘”回家的人们》最初1600字,但经编辑老师修改为1200字后,传播效果居然出奇得好。

 

▲中新社记者李爱平


回头来看《走近“国家的孩子”背后: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风雨无阻》这篇报道,我认为这篇报道之所以能得到高分,最主要是有一个会做菜的厨师——邢翀帮厨。

 

我的初稿大约2500字左右,邢翀对文字删繁就简,最终“消灭”了700多字,最终主题集中,逻辑明确,叙事节奏明快。


NO.5

【学无止境,新闻是遗憾的艺术】


新闻稿件有没有传播价值,标题靓不靓是关键。

  

作为稿件合作伙伴,我和邢翀写的《走近“国家的孩子”背后: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风雨无阻》这篇稿件,先后更换了近10个标题。

 

与文学作品所不同的是,新闻作品尽管也需要遣词造句、精心打磨,但因时效性等原因,事实上很难做到无数次修改,这也使得新闻在实践中不得不一次次成为“遗憾的艺术”。

 

这篇稿件刊登后,有的报纸编辑将“草原风雨无阻”一句改为“一场爱的传递”。


这样的改动,也不无道理。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天的讲话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三千孤儿入内蒙”实际上就是一个感人的民族团结的故事。 


我和邢翀一致认为,作为中新社的稿件,我们希望在标题中突出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一定文学色彩,能够与其他媒体报道有所不同。

 

▲中新社记者邢翀在全国两会报道现场


在广大受众已经了解“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段民族团结故事的前提下,作这样的标题处理,寓意在经历风雨的年代里,民族团结一直在草原滋养,今后草原民族团结的故事仍将无阻向前。

 

当然这种文学化标题的处理是否合适,读者心中会有不同的考量。如果放之日常新闻报道,相信这篇报道经过打磨会更加出色。




作者:李爱平

编辑:魏园


推荐阅读:

这位驻外记者,业余办了个自媒体,还成了当地头部公号......

文字记者拍“大片”|无人机为新闻报道插上“翅膀”

如何写出业界高赞的文化报道?巴金、沈从文、冯骥才都成了他的密友……

“神曲”时代,不会写歌的记者不是好传媒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