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记者入门,试试这三招?
视频记者入门是否有章可循?
怎么练习采写基本功?
如何快速上手拍摄剪辑?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
总结出视频记者入门“三部曲”。
▲ 中新社山西分社视频新闻部主任 屈丽霞
第一部曲:
打牢采写基本功!
文字功底是视频记者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外宣角度是视频记者需要掌握的灵魂;“中新风格”是视频记者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手视频记者要先从文字练起,掌握新闻语言的组织架构、熟练稿件创作角度。这是一个不断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向下扎根,练好基本功,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招:
“抄稿件”练基本功
每一位新人都要经过“抄稿件”的阶段。很多记者都有着自己的抄稿本,一些优秀的记者甚至有数本之多。
我们学习优秀的稿件,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而是以抄写的形式,反复咀嚼、学习经典稿件的文体结构、稿件角度、稿件中的短句、短段,包括稿件的语言精髓。在“抄稿件”过程中奠定的扎实基本功对我们影响深远。
第二招:
“找角度”提升新闻敏感
参加同样的一个会议,各家媒体报道角度不同。常见的多为:XXX会议顺利召开、XX单位举行XXX活动、XXX比赛在山西拉开帷幕。中新社新人常被要求找不同角度,找出会议亮点。
十一年前,笔者在中新社写作第一条文字稿件时,有这样的经历:
提交稿件后,当时的签稿人说:“你想把这个消息怎么转达给你的朋友,就怎样拟标题。”
按照这样的思路,拟出来的标题更具趣味性和针对性,而不是局限于:XXX会议顺利召开、XX单位举行XXX活动、XXX比赛在X地拉开帷幕......
第二部曲:
锻炼视频业务技能
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涉足视频业务初期就对视频记者的要求与其他传媒有所区别。从入社之初,分社视频记者便不是独立的电视编导、摄像等单独工种,而是以培养全媒体型记者的目标来要求视频记者的业务能力。
中新社的视频记者要兼顾摄像、出镜采访、撰写稿件、视频剪辑、配音等工作。其中,拍摄精美画面,剪辑流畅有感,视频舒适得体,这是视频记者的“看家本领”。
▲屈丽霞在车流中拍摄
▲中新社记者王惠琳在会议现场拍摄
第一招:
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练拍摄
拍摄时以场景为单位,一个场景讲述一件事,画面至少需要做到无需文字也可简单明白事情梗概。常拍、多拍,才能会有感悟、有收获。
以拍摄“开学第一课”为例,
作为新手记者的你会拍摄哪些镜头呢?
(下拉小纸条查看答案)
新手往往会只拍摄一个课堂全景,
这远远不够。
还需要拍摄校园全景、
国旗升起、
学生聚精会神听课、
老师授课、
黑板内容等等一系列镜头,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场景搭建。
第二招:
反复修改提升剪辑技能
对不少非相关专业的新记者来说,使用剪辑软件是一项不小的学习工程。由于剪辑软件功能复杂,全面系统的学习常常会出现“学了前面忘记后面”的情况。
推荐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法进行学习,即带着明确的剪辑目标学习软件相关功能和操作。进行任务驱动型学习后立刻开始剪辑练习,在剪辑过程中不断复习操作和技巧,对遗忘的地方再次进行任务驱动型学习,这样练习次数多、且记的更牢。
第三部曲:去现场采新闻!
疫情最重的地区、吞没腰身的洪水、战火纷飞的前线......“新闻来自一线”,优秀的视频新闻都是记者在新闻一线“沉浸式”采访所得。
▲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屈丽霞在山西孝义盗采事故现场拍摄
▲记者王惠琳在火灾现场拍摄
▲记者向上、陆祁国、范丽芳在山西暴雨受灾地区采访
面对突发事件,记者赶到新闻现场采访,往往一站就是一天,甚至为了捕捉到一个镜头,需要不断寻找位置、彻夜等待。贾国荣老师说“照相机不退休,摄影人就不退休”,68岁的他仍然在最接近现场的地方不断苦干,访问拍摄。
写出好稿无捷径,脚底板下出好新闻。只有不断锤炼奔赴现场的“脚力”,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眼力”。
每个人的处女作都颇费周折,
往返多次补采、推倒从头再来......
艰难的“新手时期”
对很多记者来说都很难忘,
这是一个必经阶段。
请你咬牙坚持,
不断积累、提升,
跨过这个门槛,
你会看到更广阔的江河海!
▼
推荐阅读
疫情封控,记者“禁足”如何“跑”新闻?作者:屈丽霞(中新社山西分社视频新闻部主任)
编辑:焦雨辰责编: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