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的“六一”指南:儿童报道如何避免“小儿科”?

魏园 焦雨辰 庖丁解news 2022-07-30


2022年1月19日12点53分,某媒体推送视频新闻“男孩寻亲成功后被生母‘拉黑’,生母回应”。

这篇短新闻的信源单一,只有男孩的生母张女士,15岁男孩刘学州的人物形象只能被她的口述所建构:“其向生父母多次索要房子”、“生父母借钱供他去三亚旅游”...... 网民在看到报道后对刘学州展开谩骂与侮辱。
评论截图

2022年1月24日0点02分,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在微博发布疑似遗书的帖文。


凌晨4点,其舅妈柴某后对媒体表示,刘学州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直有人抖音、微博私信攻击我、骂我......”“承受了太多的‘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等等各种各样的词”。


——刘学州在遗书中写道


此事在社交媒体迅速发酵,反思性的文章也多数集中在网络暴力及背后的“键盘侠”上。那么,为何有如此多”键盘侠“?

中国新闻社记者马海燕认为,“还是因为理性声音不够,第一手信源不够。刘学州事件中传统媒体是缺失的,只有对刘学州母亲的采访,这是因为他生母想借助媒体发声,自然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对刘学州本人的采访是不能到达还是不想到达,值得深思。”

▲ 南京小朋友走进“海底世界”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儿童保护法》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与成人相比,儿童更为脆弱、敏感。记者在采访、报道工作中有义务保护孩子们免受伤害。

 儿童报道有何不足? 


01:
 关注极端 


许多儿童新闻报道集中在“优等”儿童和消极(困难)儿童两类儿童上。一方面,媒体关注的焦点往往在那些漂亮、聪明、可爱、口齿伶俐的“好孩子”身上。更有一些报道突出“高等孩子”“贵族孩子”的形象,如《你的孩子是神童吗?》《学童星,争做**好少年》等。


另一方面,媒体对消极的儿童也偏爱有加。笔者在百度搜索“儿童新闻”,出来的前20条新闻中,有9条都是关于“生活困难者”(灾区或山区孩子、为学费发愁的孩子等)、“受害儿童”(被拐卖、身心被摧残、被迫卖艺儿童等)、“不健康儿童”(多动症、肥胖、残疾儿童等)、“行为失范者”(沉迷网吧的青少年、攀高者、落水者等)。


马海燕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新闻的接近性。天才儿童——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多优秀?有没有可以借鉴一下的?弱势儿童——引发同情,同情心和同理心是最容易到达受众的,被虐待、留守儿童、在垃圾箱里被冻死的孩子都能搅动社会的神经。”


“这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从统计学意义上,这两类儿童只是少数,没有代表性。换句话说,媒体建构了一个有偏差和不全面的儿童形象。”西京学院新闻学副教授樊水科说道。

百度搜索截屏

02
 儿童报道儿童却成配角 


儿童新闻的报道主角应该是儿童,但我们却很难听到儿童的声音。马海燕指出,“现在的儿童报道更多是作为节日应景点缀的出现,比如儿童节、春节、开学季等,偶尔出现焦点事件,是因为社交媒体引爆。”


比如,在儿童新闻最多的“六一”报道中,许多报道往往强调的是大人们和有关机构为孩子们建成了多少活动场所、举行了哪些活动庆祝孩子们的节日、为灾区和山区贫困孩子捐了多少东西等等。儿童虽然是“六一”儿童节的主角,但实质上成了活动的装饰品。在非“六一”儿童新闻报道中,同样很难听到作为报道主体的儿童的独立声音。

03
 博眼球:更煽情、更细节 

为了让报道更有吸引力、更吸睛,一些多是为了满足成人受众口味的“儿童新闻”不断出现:更“煽情”、更“细节”。


部分报道借助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形象标签, 渲染、煽情, 放大儿童的伤痛与无助, 过度消费当事儿童。在“格斗孤儿”这一事件中, 某媒体在制作报道视频的过程中, 运用了大量的格斗血腥与暴力镜头渲染恐怖氛围, 借此来渲染当事儿童的可怜、无助, 唤起受众同情心与愤怒情感, 吸引大众的关注。


图片源自网络

另外,在一些儿童报道中, 媒体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将事件过程描写得过于细致, 想借此来博眼球。例如在一些性侵儿童的报道中, 将性侵过程描写过细, 甚至加入杜撰、夸张的成分。这种过细的描写一方面会引起读者的阅读不适, 另一方面也给当事儿童的家属带去二次伤害。

 儿童采访tips

 南京小朋友走进“海底世界”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进行自我准备 
与被采访儿童家人沟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是否有不愿提及的事件或话题。


提前了解被采访儿童对应年龄段的思维发展、常见特征,试着理解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情绪状态、寻找“孩童感”,一旦有“孩童感”,就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思维。

 采访时间 

让采访时长和年龄相适应:9岁以下的孩子采访30分钟;10-14岁的孩子45分钟;青少年1小时。如果孩子感到无聊或是开始走神,适当休息一下。这也许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他已经疲惫了。


 开放式&间接性问题 

研究表明,相比直接提问,孩子们在自由表达的时候会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开放式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展开思路,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间接性问题能给孩子安全边际感,如果孩子被问到诸如“有的小朋友认为所有男孩子都应该和他们的爸爸一起生活,你怎么想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在评论而不是暴露自己的选择。


儿童送祝福感恩母亲  中新社发 陈三虎 摄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 

问题要具体明确,因为小孩子只会逐字理解。向他们询问他们回答中你不理解的用语和表达。


 目光交流 

坐在能和孩子进行眼神互动的位置。如果小孩子坐在地板上,那你也要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不要和孩子隔着桌子交流,要和孩子坐在桌子的同一边。和孩子坐得近一些但不能太近,不要入侵“孩童领地”,因为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危险。


 告知被采访儿童 

告知被采访儿童采访内容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平台发布,让他们知道你会如何引用他们的话、会如何写这篇报道,并且终稿会在他们同意之后再发布。


如果要发布有关孩子的照片一定要取得孩子本人以及监护人的事先批准。比如灾难报道中,受伤孩子的照片引人注目又让人痛心,受伤孩子本人也可能会感到难受和尴尬。


马海燕指出,采访中要注意儿童隐私,比如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的宁铂、今日的刘学州都是被过度关注引发了悲剧。


呼和浩特杏花盛开 儿童赏花游玩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注意客观呈现 

樊水科指出,“在报道个案和典型时,我们要穿插整体性背景,将个案与整体相结合。即‘点面结合’”。


 报道儿童要理解儿童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也提出“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保障儿童参与的权利”“各类媒体应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马海燕提出,“报道儿童,需要理解儿童,理解他们作为个体的存在,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存在。作为个体的儿童需要得到尊重,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背后承载的社会、家庭变迁,他们的理想、价值观变化等,我们对这方面触及得还太少。”


我们要“蹲下来看孩子”,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儿童的世界,才能让社会了解儿童真正的情况,才是真实、公平的报道,也是富有“人文关怀”的报道。


儿童在户外享受夏日时光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绝不可以做的 

不要在采访过程中长篇大论。


不要评判孩子给出的任何回答。


不管是多小的孩子都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他们说话,要尊重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讲述事情的方式。


不要问带有责备意味的问题,如“你当时系上安全带了吗?”或“你经常在晚上一个人走路吗?”


 其他 

记者还要做到在事件新闻的报道中不过度煽情、不大肆渲染细节;尊重儿童的意见,让儿童发声;采访信息的获取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不侵害儿童的心理与生理健康的基础上, 更要将当事儿童及家属的情感因素考虑在内。


成都天气晴好 儿童乐享户外活动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你如何对待别人的孩子,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


——来自波恩特研究所1998年“孩子,家庭和社会问题研讨会”的参与者们



 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儿童报道原则 

1.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尊重每个儿童的尊严和权利。


2.每个儿童的最大利益应该被放在首要位置,并受到保护。


3.不发表任何可能置儿童、其兄弟姐妹或同伴于危险境地的报道或图片,包括进一步的身体或心理的伤害、长期虐待或遭受歧视。即使该报道或图片已对儿童的身份进行修改、模糊处理或者匿名,也不能予以发表。


4.对下列儿童,应使用化名并且对其形象进行模糊处理:遭受性虐待和剥削的儿童;施行暴力或性虐待的儿童;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除非该儿童、其父母一方或监护人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同意公开身份;被起诉或被定罪的儿童。


5.在存在危险、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或使其遭受报复的情况下,要对下列儿童使用化名或对其形象进行模糊处理:(1)目前或曾经是儿童兵,(2)寻求庇护者、难民或国内流离失所的儿童。


6.当不确定报道是否会使某个儿童处于危险之中时,无论报道多么有新闻价值,应坚持报道儿童的整体状况,而不是单个儿童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周佳.儿童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及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9,(21):228.

[2]郑德梅.新媒体儿童新闻传播的伦理失范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7(11):18-20.DOI:10.15997/j.cnki.qnjz.2017.11.010.

[3]李静.当代报纸“儿童新闻”报道的理念偏差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27-28.

[4]记者指南:如何采访儿童 | 报道规范系列编译(RUC新闻坊https://mp.weixin.qq.com/s/lZA2nkN1o8UuCvUcWk8q6A)


作者:魏   园  焦雨辰
编辑:焦雨辰
责编:魏   园


推荐阅读

 低级红变高级黑?别让“暖新闻”变“尬新闻”

王心凌、罗大佑、周杰伦……“回忆杀”为何“杀疯了”?

 教材插图“丑爆热搜”!“丑画”为何不可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