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乐报道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中新网小编:拿领导开涮!
卡塔尔世界杯鏖战正酣,各路媒体也大显神通。
“直播帮”财大气粗、“技术流”专业精辟、“颜值派”红男绿女走马灯、“嘉宾团”各路神仙显神通……
在中新网编辑部,5个体育编辑也得28天24小时盯着世界杯进展。说实话,单单就是给这几位大神排班,琢磨着怎么让他们掰得开镊子,我都快急出脑血栓了,更何况真正操练起来?
卡塔尔和国内有5个小时时差,比赛主要集中在晚间到凌晨,实话实说,这不是个轻松差事。
但这群小编不知是巴洛特利附体,还是郭德纲改行。开赛以来,硬是把磨人的世界杯报道“熬”成了一个个段子,甚至还敢拿他们的领导——那个曾经“跪求”同事支持输给越南的中国足球的卢老师开涮。
哦,忘了介绍了,就是我本人。
从一条朋友圈说起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这个朋友圈就是我发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张嘴是不是就特有新闻发言人范儿。
时间轴还得往前倒。前一天的一条稿件里面,就有不少网友留言,“热心”地为我们的编辑“打抱不平”,担心小编遭到领导(没错,就是我)“迫害”,嘘寒问暖献爱心。要不是“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没有打赏功能,大家就差捐款了。
先浅看下这稿的标题吧。
简短标题包含了世界杯最热人物,还有“领导”这个职场关键词,这冲突感营造得杠杠的。
而且,冲着这个署名,我就得给作者点10086个赞。
继续往下看——
把在下对组员的亲切关怀,描绘得惟妙惟肖。
合着,连我微信对话提示音都是专属的呗?
说实话,我审稿时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毕竟是我布置的任务,写成啥样都得
玩笑归玩笑,整个中新网体育团队都明白,能够和网友开心互动起来,这篇报道策划得就算成功。
世界杯也是新闻的战场,要做到吸引网友,就需要在大量同类同质内容中摸索出一条和别人不太一样的道路来。之于世界杯报道,我们援引足球圈的一个老梗——暂且叫它“快乐足球”吧。
毕竟,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吸引的不仅仅是专业球迷,大量“大赛型球迷”“路人球迷”“伪球迷”,甚至平时不看足球的普通网友,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快乐足球”心得
从世界杯开赛第一天,我们的画风就确定了“亲和”“趣味”的角度,力争从第一人称和第一视角出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新闻报道相结合,让稿件有聊更有趣。
比如本届世界杯,小新“快乐足球”的开山之作《世界杯刚开幕,朋友圈就这么精彩了?》。能让网友感同身受的feeling加之俏皮的文字,再搭配略带喜感的手绘,小编在文中还特意cue到了卢老师的头发(没错,在下剃光头),可以说是非常之接地气了。
网友的鼓励给了我们坚持的信心。在确保晚间至凌晨常规赛事动态第一时间发布的同时,我们琢磨了更多接地气、有趣味的角度,作为竞技体育”硬新闻“的补充。
紧接着的一系列策划,从《梅西带队输沙特不意外!早被儿子“看扁”》到《卡塔尔世界杯能处,奖金它是真发呀》,再到《世界杯扎心大测试!看谁扎得最狠》、《世界杯刚踢了一星期,这么多人就疯了》等等,都获得网友肯定。
特别是网友留言中注意到的这个细节,让我和我团队成员都非常感动。虽然是件小事,但职业成就感确实拉得满满——
为了防止亲友团在评论区注水,我还专门问了一嘴作者。
当然,世界杯是漫长的赛事,随时的整理与思考必不可少。在复盘工作中,“稳定输出”的中新体育团队,也总结出了一套“快乐足球”心得。
1、选题不要过于纠结专业性
这不是说做体育新闻不要专业,而是要基于大众媒体的定位和社交媒体的特点开展策划工作,不必一味纠结于专业性竞技体育问题。毕竟曲高和寡,而体育的本质是games,可以尽量寻找令网友阅读比较轻松的切入点。
2、指导思想和所处位置要变一变
媒体和媒体人可以在传统工作思路之外,适当地展开换位思考。想更多地给读者传达信息是好事儿,但也不要一味地总想着去给读者“上课”。同时在比较活泼的体育领域,也要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3、从业者涉猎要广,要和球迷打成一片
如果只把新闻报道工作当做一份工来打,是无论如何也很难以得其精髓的。从业者一定要多多涉猎方方面面,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大局观念,不要做一个纯粹的竞技体育编辑;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综艺、小品、脱口秀的梗,我们都能活学活用,让作品更加生动。偶尔插一句方言,效果也不错。
而不管是选题还是玩梗,都可以多看看球迷论坛,多看看社交媒体,里面有些回复可以引用或者化用。
4、和读者要有互动
这一点不需要赘述,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在社交平台和读者互动,让读者知道我们是“活着”的——网友留言有问有答,更有自己的嬉笑怒骂,而不是一台“莫得感情的发稿机器”。
世界杯已进入淘汰赛阶段
绿茵场将诞生更多传奇经典
上演更多悲欢故事
百万庄里的“体育小新”
期待着和你一起见证新的经典!
推荐阅读
北京奥运媒体包“现身”世界杯,被记者爱不释手的它有何魔力?
“征战”世界杯,记者都准备了哪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