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70年丨“中新风格”奇在哪里?
今年是中新社建社70周年。时代变迁,潮起潮落;光阴流逝,白云苍狗。中新社人不忘初衷,将平实的文风衣钵传承,一棒接一棒。
有别于“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字正腔圆”的叙事风格,中新社以“义正词婉、理直气缓、重话轻说”,在海外媒体同仁中有口皆碑,国内同行也赞誉有加,被誉为“中新风格”。
本期小牛特邀中新社原副总编辑田惠明撰文,谈谈“中新风格”奇在何处?何以出奇?
“创、闯、短、快、活”
廖承志能文能武,多才多艺,撰文、绘画、新闻、外交,无师自通。就是这位被誉为“中共才子、奇人”的廖公,于1952年亲手创办了中国新闻社。
廖公深谙新闻传播之道,草创之初,他就为中新社文风定调:记者不穿“干部服”,新闻不做“文抄公”,要会写家常话。平实的语言,直白的表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深奥的哲理。
其实,“中新风格”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它只是遵循了传播规律——讲白话让人能听懂;讲故事让人能听进;讲真话让人能听信。如果说“中新风格”有点儿奇特,主要是在五个字上下了功夫:“创、闯、短、快、活”。
一、创
中新社的奠基者廖承志曾题词殷切期望:“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奇兵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出奇?廖公强调:我们每天发出的消息,不应该是没血没肉的教条主义政治课。
中新社第一任社长是金仲华,他是新闻大家、资深报人,尽管在特殊年代“红、左、硬”的氛围下,金仲华仍然力主中新社的报道要“短些、宽些、软些”。
好的带头人创出了好的文风,好的文风创出了好的社风。中新社后任的领导传承了“思想解放、业务民主”的老传统,贴近新闻规律,创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业务氛围,创出了一套选贤任能的成才机制,创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记者队伍。这是“中新风格”的底色。
“中新风格”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二、闯
80年代,中新社人遵循邓小平“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的名言。大胆迈步,闯出了“左”的禁锢,闯出了清规戒律,创出了清新活泼的文风。
例如:写会议新闻,非要“他说,他指出,他强调”吗?领导人名字前面非要加一连串职务吗?诸多政治术语,海外看不懂,不解其意。我们不能换个写法吗?将会议的语言、文件的语言、政治的语言翻译成新闻的语言,效果不是更好吗?
再例如:人物简历,非要干巴巴地写“哪年在哪里,哪年干什么,哪年任何职”吗?中新社人大胆地闯,大胆地写,将行事风格、兴趣爱好、家庭亲情等写进人物“小传”中,使有血有肉、有特性个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如果说80年代“中新风格”日臻成熟的话,那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新社人大胆闯出来的务实文风。可以说,“中新风格”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中新社多有
“面包记者”“熬夜记者”
三、短
文贵简、浅、显,辞贵短、实、新。自古传世之作多为简短之作,柳宗元的《江雪》,仅20个字。刘禹锡的《陋室铭》,仅83个字。情真则简,辞切则简。大道至简,简为文章的尽境矣!
而洋洋千言万言的长篇大论,读者往往云里雾里。中新社的电讯稿提倡“三短”文体:短标题、短句式、短段落。实践证明,200字的快讯,500字的消息,800字的通讯,深受海外报纸欢迎。
这种“二、五、八”体,短小精悍,导语开门见山,中间干货满满,结尾干净利索。根本没有“穿靴戴帽”、空话、套话生存的空间。
四、快
发稿速度是通讯社赖以生存的根本,时效是通讯社的生命线。中新社船小好调头,层次少、程序简、发稿快。中新社新人入职培训中,老总们都要反复告诉他们,采访前要做足功课,采访后出稿要快,宁可废寝忘食,也要倚马可待。因此,中新社多有“面包记者”“熬夜记者”出现。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值班老总经常会抄起电话,与前方记者电话传稿,逐字逐句记下来,迅速发稿。
让方块字在纸上“跳舞”
五、活
锤炼笔力,唯陈言之务去;推敲文章,语不惊人死不休。将新闻写得清晰鲜活,是中新社记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何为鲜活?即把一个个方块字赋予生命,使它们能从纸上站立起来,并能随着节拍翩翩起舞,演绎成一篇篇独有、独到、独创的独家新闻。
何以鲜活?即发挥每一个记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年轻人尽管敞开思路,巧妙构思,精心写作,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成就一篇篇有特性、有个性、有柔性的文章。溪流汇聚,渐成大河,铸成了“中新风格”。
中国从不缺乏一流的故事,比如抗疫故事、冬奥故事、航天故事、高铁故事。这些一流的故事,需要一流的讲法,一流的写法,一流的拍法。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中新风格”仍需要发扬光大,还应大胆前行,继续闯,继续创,讴歌开放,鼓呼改革,采写新鲜活泼的稿件,书写夺目吸睛的文章。唯如此,方能将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一流的中国故事迅速地向海内外传播。
作者:田惠明(中新社原副总编辑)
编辑:赵怡萌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新闻奇兵中新社 春华秋实七十年
中新社70年 | 从47个开始,走向新闻方阵最前排
35年前,这部轰动两岸的纪录片创造了哪些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