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肃新闻能玩梗么?

魏园 熊静怡 庖丁解news 2023-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大爷,楼上322住的是马冬梅家吧?”

“马冬什么?”

“马冬梅。”

“什么冬梅啊?”

“马冬梅啊!”

“马什么梅?”


在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里,“打岔大爷”用一口“海蛎子腔”逗笑了全国观众,这段台词至今引发网友竞相模仿。

 

3月14日,西宁市公安局发布的一则通缉令火出圈了——因为涉嫌电信诈骗的这名女子,名字就叫马冬梅。


警方表示,虽然打来的电话很多,但很多都是来确认消息真假或者咨询情况的,真正对案件侦破工作有帮助的并不多,“现在打来的电话确实太多了,电话嗡嗡嗡一直在响,都有点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

 

不仅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甚至一些自媒体也以玩梗的方式报道这则新闻。


诸如此类政法新闻等严肃事件能否玩梗?尺度又在哪里?


玩梗需有度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梗”凭借趣味性和通俗性成为网友的一种通用语言。如今的网络空间,可以说是“放眼四周皆是梗”。似乎一句话无“梗”,就难以融入互联网“冲浪”的氛围。


不可否认,“梗”具有高度概括性,它以幽默的方式提高了人们对事物的可接受性。适当使用“梗”可以调节聊天氛围,增加娱乐趣味性,也能较为含蓄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


然而,“玩梗”固然有趣,但并非“万物皆可成梗”。


1、 隔岸观火式幽默难认同


2022年6月,据《法治日报》报道,不少短视频以“家暴”为主题创作所谓搞笑段子,甚至一些人通过“家暴妆”展现化妆技巧。


这种隔岸观火式幽默在特殊的家庭、妇女议题下,引发网友不适。多位专家表示,将家暴行为等社会严肃事件通过短视频玩梗,有违公序良俗,或给社会大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导向。


2、 事实未明慎接梗


2022年9月18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中,《我的县长父亲》一文获得一等奖,这与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讽刺桥段中“我的区长父亲”作品名相似,使之成为“热梗”。



但事实上,《我的县长父亲》描述了一位对待工作勤恳,对待祖国和人民一片深情的好干部,主流媒体都肯定了这篇文章。但从第一个“开炮”的人没有严肃思考、造梗后,“梗友”就在没有看过作者原文的前提下,用娱乐思维判定这一事件,纷纷指责作者和征文单位,既让作者寒心,也助长网络戾气。


3、 涉公共利益莫过度调侃


今年1月,在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日常检查中,发现某咖啡店在销售饮品时使用的杯子上贴有“莲花清温咖啡”标签,并且在该店的外卖平台上,也有消费者晒出同款饮品。事实上,连花清瘟的“周边”产品也不止一次出现,莲花清瘟茶、莲花清瘟丸、莲花清瘟可乐……


看着都像药,个个不是药。有观点认为,这样涉及医疗卫生等公共利益的玩梗不利于公共健康和防疫大局。


刷梗勿忘思考


1、玩梗博流量


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比如与犯罪、两性有关的事件,关注度较高,就会有一些博主为博眼球而进行娱乐化创作,甚至故意与舆论倾向“唱反调”,本着“黑红也是红”的原则,引来“负流量”。


2、玩梗消解新闻严肃性


将政法新闻等严肃事件通过“玩梗”,把本该严肃讨论的问题娱乐化、低俗化、审丑化,会大大压缩理性讨论空间,给社会大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


3、不能让玩梗代替思考


面对不同语境应保持冷静思考,不可一味追求“玩梗”。“梗”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语言,将我们置于“梗”搭建的娱乐环境中。若长期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自己已被“梗化”,那我们将逐渐失去严肃思考的能力。


《美丽新世界》剧照


部分内容综自法治日报红网上观新闻等

作者:魏园 熊静怡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3·15新闻打假|哪一条让你“信以为真”?

“乘”风破浪还是“长”风破浪?一字之差不可轻视!


央媒公开课|“命题作文”如何常写常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