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新网联合出品!为何说《志愿军》与众不同?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4-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继《悬崖之上》《我和我的父辈》之后,今年国庆档,中国新闻网再度与中影等多方联合出品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


为什么选择了这部电影?



首先是题材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对于被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抗美援朝精神,身为后辈,理应常怀敬畏之心,传承并形塑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而围绕这场“立国之战”的影视剧创作,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反观,具有集体认同的正向引领作用。



而《志愿军:雄兵出击》无疑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抗美援朝战争片


它是《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一部,这样的创作形式,需要更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更精湛的工匠精神。拍摄399天,25000套服装、10余万件道具、总占地百万平方米的拍摄场地、1500人共同参与拍摄、1∶1还原抗美援朝战场使用的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这些数字全部来自《志愿军:雄兵出击》。



不玩叙事游戏,不滥用煽情手段,不同节点的转折用字幕推进,让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能够清晰明了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紧凑的时间线和事件使得艰苦的作战过程直白明了地展现。


其次是阵容



《志愿军:雄兵出击》由陈凯歌执导,唐国强、王砚辉、刘劲、辛柏青、张颂文、黄晓明、章子怡、朱亚文、张子枫、魏大勋、肖央 、王骁、陈飞宇、魏晨 、尹昉、张宥浩、海清等主演。


在青春化表达逐渐成为影视剧创作共同的取向时,《志愿军:雄兵出击》也将一部分镜头对准了年轻士兵,在青春化表达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如松如竹的毛岸英、聪明直率的孙醒、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戴如义……银幕上特征鲜明的年轻士兵们,让观众不由得记起当年的英雄们其实也是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年轻的血肉之躯铸就了抗美援朝中的青年史诗。



再说影片特点




看战争片看什么?炮火连天、残肢断臂还是短兵肉搏?



陈凯歌把《志愿军:雄兵出击》拍出了自己的风格——文戏非常出彩。


纵观整个影片,这三处文戏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用了大量篇幅的文戏来把一个问题讲清楚: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非打不可,详细探讨了派遣士兵的必要性与不利因素。


出场人物包括医生、紧急回国的科学家,以及不同民族的代表等,均从各自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所必须的原因。


被毛主席问为什么白天没来时,妇产科医生林巧稚回答说白天接生了八个新生儿。


毛主席继续问道:“如果敌人的飞机扔炸弹到了协和医院,你会怎么做?”林巧稚回答:“我会用我的生命保护所有的孩子们。”



新生儿是新中国的未来,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象征。这段对话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了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既道出了中国人民对于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珍惜,也传递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第二处记忆深刻的文戏,是当第38军军长梁兴初因爱惜战士的生命导致思想保守、贻误战机时,彭德怀司令员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节奏非常紧凑,看得人紧张万分。


向来悍勇的军长,终于解释道:“我听说熙川有一个美军团,我想准备准备,准备结实了再打。我想尽量减少伤亡。我们牺牲的人太多了,太多了……战士们仗都已经打到看见新中国了,看见好日子了……”



彭德怀听了,沉默片刻,而后说道:“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就是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难得发生这样具有人情味的对话。


梁兴初的为难,说明了战争的残酷。这也是抗美援朝之艰难的具象体现:当时的中美差距过于悬殊,无异于飞蛾扑火。但“火势”太大,已经危及家园,“飞蛾”没得选,哪怕以身饲火,也要以血肉凝成的江河扑灭大火。


第三处文戏在联合国安理会现场。张颂文饰演的伍修权率队首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亮相联合国,一番慷慨陈词,斥责美国野蛮侵凌,强调中国的正义与不屈。那一句铿锵有力的“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振聋发聩。



电影中,这一场精彩绝伦的外交舌战与战场厮杀穿插呈现,一股悲壮又振奋的情感油然而生,在观众心中回荡。


影片文戏用大量笔墨在具体的角色、对话及细节上,台词凝练质朴,节奏紧凑生动,使其从宣教科普转为具体可感的故事,让战争具备法理上的正义与来自人的温情,也让影片脱离了战争片总是“为战争而战争”的窠臼,成为一部更具史诗品质的佳作。



最后看反响



《志愿军:雄兵出击》豆瓣评分7.1分,位列国庆档口碑第一。


网友反馈的观后感,充分说明电影全景式的表达、宏伟的历史图景描绘,向观众提供了完整的历史认知。



“历史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更是滚烫鲜活的一群人,电影中无论领导人还是前线战士,每一个参与抗美援朝的人物都有兼顾到。战争场面在电影中占了很大的篇幅,恢宏又惨烈,文戏跟武戏的把控也很好。”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了解七十年前的历史,看了电影才发现其实这场‘立国之战’我们不知道、不记得的东西还有太多。但这其实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也应当铭记着这些‘最可爱的人’。”



从人物到场景,从战争场面到故事内核,《志愿军:雄兵出击》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细腻真实的人物情感,以生活的真实为桥梁,为观众搭建了通往艺术真实的桥梁,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更极大激活了观影者的集体记忆、情感共振。


七十年前,一群人以命相搏,换来祖国七十年的和平与发展,他们的贡献值得被后世铭记。七十年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依旧能给予年轻人无限的力量。


作者:小牛工作室

图源:“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官方微博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文字记者做直播,如何克服“镜头恐惧”?

孩子报考新闻学,我为何没把他“打晕”?

“90后”记者:如何从朋友圈“捡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