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最后一座网红城市为何是它?

张默言 魏园 庖丁解news 2024-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今年冬天,随着雪花飘落,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被再度发掘,游客暴增5倍以上。

每天都有上百个换上欧式长裙的“俄国公主”包围索菲亚教堂,数千名游客涌入冰雪大世界。



这些游客大多来自南方,清一色浅色羽绒服,头戴卡通毛绒帽,看到飘扬而下的雪花还会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东北人给还他们起了个外号——“南方小土豆子”。别介意,“南方小土豆子”是当地人对来自南方游客的爱称,并没有歧视的意味。“毛茸茸”的小土豆遍布哈尔滨,为原本冰冷的“钢铁之城”增添了不少温暖。



2023年最后一个网红城市


往年,虽说哈尔滨一到冬季就会进入旅游旺季,但今年还没等到冰雪大世界开门,中央大街上就挤满了游客。“南方小土豆子”纷纷涌向“东方莫斯科”,哈尔滨有望成为今年跨年目的地的“顶流”。


01


东北特色造就“文化奇观”


1.冰雪特色上大分


提到哈尔滨,不得不说说一年一建的“冰雪大世界”。今年的“冰雪大世界”占地25万立方米,最受欢迎的冰滑梯也从8条增加到14条,能工巧匠用冰和雪营造出一方“冰雪王国”。


这里不仅有气势恢宏冰雪之冠、浪漫梦幻的穿越城堡;



还有《乡村爱情》里的象牙山雪雕F4;



《甄嬛传》里的小主也首次被“冰雪化”,网友调侃:“《甄嬛传》娘娘全员入冷宫 ”。



2.蹦迪和二人转更配


除了冰雕,“哈冰秀”更是千呼万唤终回归。夜幕降临,万人羽绒服派对兔子舞开场,“左脚,左脚,右脚,右脚……”这种零下二三十度的蹦迪现场,除了哈尔滨还有哪?



到哈尔滨,除了能体验到雪地蹦迪,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表演。常言道,“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目前“刘老根大舞台”等二人转剧场已是一票难求,场场爆满。


3.早市、澡堂必打卡


如果“冰雪大世界”是冬季哈尔滨的“当家花旦”,那么早市和澡堂就是不分伯仲的“护花使者”。


都说东北有属于自己的货币,在其他城市100块如何吃饱吃好是挑战,在东北早市花不了100块就能吃上玉米馍馍、炸糕、粘豆包,再配上一碗羊汤,就算是零下十几度的寒冬,也能够瞬间驱寒。



清晨在早市解锁一天行程,到了晚上南方小土豆们便集体拉着行李箱勇闯东北澡堂。东北澡堂不但能泡、搓、按、蒸,还能看电影、美容、打游戏。洗饿了,下楼就是海鲜自助餐厅;洗困了,上楼就是客房。



南方游客表示,在澡堂搓完,皮肤“锃光瓦亮”,“波棱盖”都反光。有的汗毛重的,搓完澡直接“起球”。


网友对此调侃:“前有南水北调,现有南‘泥’北运。”


吃饱喝足搓完澡之后,少不了美美拍照打卡。暗红色的欧式大圆屋顶建筑,随处可见的雕花铁艺以及墙壁浮雕,圣·索菲亚教堂成了哈尔滨优雅的“拍照背景板”。“俄罗斯公主”、“北境女王”、“法国贵妇”,各种大片任你挑选。



完成换装的瞬间,仿佛按下了现实与魔幻之间切换的按钮,为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增添一丝魔幻色彩。


02


政府发力锦上添花


除了特有的东北“文化奇观”吸引着各地游客北上,哈尔滨文旅部门也是卯足了劲宣传。早在今年9月,哈尔滨文旅就推出《我姓哈》宣传短片。


“我姓哈,喝阿哈,五湖四海谁都夸,冰天雪地出溜滑,千里江山喊最佳!”



除了宣传,哈尔滨政府为促进冰雪旅游,免费提供“地铁摆渡票”,并延长地铁运营时间。



由于害怕“南方小土豆”冻着,哈尔滨连夜建造游客温暖驿站,为游客建造取暖设备。东北网友表示:“咱亲妈舍得给串门的孩子花钱”。




03


热情的东北人民贼拉幽默


除了政府发力宣传,东北人民的热情也温暖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当东北人听到外地口音,也是一反以往的大嗓门,说话都“夹”起来了,看谁都像自己家孩子,总是夸着、宠着、保护着。



怕游客们游玩摔倒不安全,大晚上还有许多身穿荧光马甲的大哥在一旁守着,温柔提醒“南方宝宝”们:别跑别跑姑娘,别摔倒了~


还有不少游客表示东北“人均小品演员”“听出租车大叔说话就像听脱口秀”……自带幽默感的东北人民让外乡游客没有距离感、更具信任感,游客们玩的舒心又开心。


04


爆款影视作品、短视频助力传播


今年,《漫长的季节》《漠河舞厅》《父辈的荣耀》等以东北为题材的电视剧爆火,使东北符号重回观众视野。



除了影视作品,哈尔滨爆火更离不开短视频的传播助力。


上能杀猪下能劈柴,人称“战狼版李子柒”的网红“东北雨姐”,把东北人旺盛生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热火朝天的生活状态,吸引网友们来到这片黑土地。



各种博主也是纷纷打卡哈尔滨,做出各种旅游攻略,评论区下,游客们对哈尔滨赞不绝口。东北人民对这些游客们的留言也积极回应,表示要给他们当免费向导,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先是网红推荐,后是口碑传播,哈尔滨这次尽全力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什么叫“宾至如归”。



“网红”与“网黑”一步之遥


总的来说,这些网红城市能迅速爆火,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的加持:


第一,“文化奇观”引发猎奇心理。淄博因烧烤出圈,洛阳有汉服加持,潍坊凭借大风筝广受关注,哈尔滨也不例外,特有的早市、搓澡文化,再加上“冰雪魔法”,特有的“文化奇观”让各路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更在短视频平台上裂变传播,形成模仿效应。


第二,交通便利迎接八方游客。不论是哈尔滨还是淄博,发达的交通是其能迎接各地游客的基础保障。直达哈尔滨的机票价格低廉,各地也有直达哈尔滨的高铁专线,下了车坐地铁就能直达景区,便利的交通让游客出行舒心,也提升了城市形象。


第三,物美价廉赢好评。许多网红城市都因为物价低、美食多而名声大躁。像洛阳牛肉汤人均20元,让你吃肉到爽;淄博小串人均花费不到60元就能吃到扶墙出;哈尔滨更是不到100元就能让你吃遍红肠、羊汤、锅包肉等美食。



第四,政府支持功不可没。淄博烧烤爆火后,政府不仅开发出“烧烤专线”,为外地游客做好攻略,还加强夜晚的巡逻,确保游客玩的舒心。哈尔滨这次也是卯足了劲,从地铁免票到建造取暖设备,再到规范景区门票价格,全方位为游客“保驾护航”。


第五,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素质高。例如,被誉为“山城”的重庆,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城市风貌吸引了无数游客。更重要的是,重庆人耿直,看不起宰客的行为,颇受游客好评。而东北人更是热情似火,所谓“来了都是客”,无论是问路还是购物,都能感受到当地人的真诚和热情。



网红城市如何能长红?


网红城市想要维持形象并不容易。如何让网红变长红,将短期的“流量红利”变成长久的竞争力,值得城市思考。


夏天,淄博迎来了“北上赶烤”的旅游高峰;冬天,哈尔滨也迎来了“北上看雪”的旅游旺季。


现如今,淄博烧烤火热后“产能过剩”,部分店铺被淘汰“出局”,那么哈尔滨专属的“冰雪文旅”过了这个冬天还能火多久?如何将独有的“时令景色”转为“长青景点”是网红城市应该思考的方向。



1.挖掘、彰显自身文化独特性


不论是“洛阳贵妃”、“延吉公主”还是“俄国公主”,这类由互联网平台带来的“打卡”风潮确实有助于城市宣传。但要想将短暂的网络红利转化为长久的竞争力,还需将精力放在城市底蕴的挖掘上。


哈尔滨不止要挖掘时令景色,更要注重展示自身文化底蕴,成为游客心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


2. 管理者还需全方位发力


纵观每一个网红城市,都有着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便利的交通、干净舒适的住所,再到合理有序的游园环境,每一环节都应尽善尽美。


除了基础设施,还需严厉打击“宰客”行为,规范旅游市场,做到价格公开透明、投诉渠道畅通无阻。这样一来,游客才能玩的舒心、玩的尽兴。


3. 重视当地民众的生活体验


再热情好客也得考虑本地人的感受。随着哈尔滨“冰雪游”热度攀升,游客人数翻番,本地人表示“不逛早市,不去洗浴,不吃烧烤,把这些都留给全国各地的游客们”。


这种“紧着外地游客“的做法,不是哈尔滨首创。长沙、重庆每到旅游旺季,都会呼吁本市市民减少出行。今年早些时候,淄博为了服务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最好的资源都留给游客。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压力,但长久下去,会打乱本地人的生活节奏,不利于长久发展。


4. 重视网络传播,打造和维护互联网人设


淄博、许昌、延吉、洛阳等城市的爆火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的影响力之大。


在“冬天总要来一次哈尔滨玩雪”、“小巴黎名不虚传真的很出片”等文案的耳濡目染下,游客纷纷北上。



以往,城市整体形象需要投入大量实体广告,打造一张城市名片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网络传播时代,让城市人设打造更为便利。


像淄博因烧烤火热,柳州因螺蛳粉走红,洛阳则以汉服为媒,抓住本地特色,发挥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旅游密码”。


哈尔滨文旅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好网络这把利刃,将哈尔滨丰富的文化底蕴呈现出来,将包容、开放的哈尔滨形象根植于游客心中。


参考文章:

1. 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九行Travel

2. “魔法冰城”:来了都是东北人,走了都是“精神东北人”,哈尔滨文旅

3. 2023最后一个网红城市,哈尔滨当之无愧,人间地理社

4. 南“泥”北运!哈尔滨洗浴被南方游客“包场”,央视网



作者:张默言 魏园

编辑:卿尘

责编:尹珮瑶

推荐阅读

“没有叔的朋友圈,但朋友圈全是叔”

《新闻女王》大热,在香港当记者是什么体验?

这些地震谣言别再当新闻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