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佳青年编辑记者:既见他人,也见自己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4-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编者按:近期,中国新闻社组织评选出第二届“十佳青年编辑记者”。小牛第一时间采访到十位优秀同仁,请他们各自分享了在记者、编辑岗位上的工作收获与体悟。

陈舒一

中新社总编室

陈舒一(右一)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在四川采访

驻足回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这些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瞬间、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性时点,我有幸参与其中和亲眼见证。这是时代给予的机遇,也是中新社提供给我的舞台。


总编室的工作是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显微镜,既要高瞻远瞩,有大局观和预见性,也要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


获此殊荣,是对我的肯定更是激励,今后我将继续用“螺丝钉”式的精神,润物无声地串联起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讲好不同镜像下的中国故事。


 王 婧

中新社通稿中心

2023年9月,通稿中心编辑王婧于杭州亚运会主新闻中心体验VR赛车

做编辑6年多,常觉编审学问广大高深,自己才刚刚入门,不敢怠慢。


想为别人做嫁衣、做精品嫁衣,编辑既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又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敏锐捕捉问题的关键处、细微处,还要擅于沟通协调穿针引线,勤于练笔夯实文字功底,更要精细严谨刨根问底,尽可能将各类差错一网打尽。


入社以来,感恩一路有领导栽培、前辈帮助、伙伴同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将以此自勉,积跬步以至千里。


 魏 园

中新社国际传播部

魏园(左)采访中新社政文部原副主任李伟


作为新媒体编辑,“庖丁解news”的工作让我每天都处在“冲浪”一线,不断更新自己的互联网语料库,不断探索既符合央媒站位又有良好传播效果的表达方式,为一线采编人员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为外界提供了解中新社的入口。


作为“报道记者的记者”,上到鲐背之年的新闻前辈、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下到刚步入工作的“00后”新人、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都是我的采访对象或者目标受众。通过与他们的深度交谈,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沿资讯,探究行业变革的未来方向,倾听新闻人的酸甜苦辣,让我时刻处于充电、学习的状态,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新闻,什么是“中新风格”。


非常有幸,自己初入职场的前五年能在中新社这个温暖、严谨、专业、友爱的集体中度过。希望未来能为中新社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庖丁解news”能发展壮大,成为所有新闻人业务研讨和情感交流的精神家园。


李腾飞

中新社《中国新闻》报

腾飞参加民建北京市委会两会媒体通气会,与政协委员座谈交


如何让新闻报道“深一度”?伴随着《中国新闻》报的转型,我的工作也换了一片新天地。


作为编辑,要想讲好故事,工作不仅体现在穿针引线的精细活,更需要以专业度为支撑。从“五一口号”纪念特刊,到“以物述史”系列报道,不管是策划、组稿,还是与机构、作者沟通,都在考验编辑对选题内涵的理解,鞭策自己要不断拓宽新闻视野、充实知识储备。


入社13年,我非常庆幸能与中新社一路同行,迎接变化,更新自我。2024,继续加油!


黄钰钦

中新社政文部

黄钰钦在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提问

在选择记者这份职业的第一天,我写下了自己的目标,希望通过记录来拓展生命的宽度,去不同的地方,去见不同的人,去经历不同的事。

 

这是一份如此幸运的工作,既见他人,也见自己。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翻看自己写过的稿件,无论是在宏大叙事里记录中国的发展与变化,还是在具体的对话中感知个体强大的生命力,敲下的每一个文字都会变成当时的画面重新浮现在眼前。

 

五年多的职业生涯,不长也不短。我依旧在去不同的地方,去见不同的人,去经历不同的事。也依旧相信,新闻,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的事业,是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的使命,是浪漫的人从事的一锤一凿的艰辛劳作。

 阚 枫

中国新闻网

阚枫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做新媒体报道


入职12年,我有幸参与了中新社最好最快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新网从PC时代向移动互联时代的转型变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技术在变。当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界限越发模糊,我常问自己,如何以世情国情的大视野做好今天的新媒体报道?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甚至机器也有麦克风的时代,我常问自己,如何能做到快人一步、深人一度?


答案永远在路上,改变就从脚下开始。感恩社领导和前辈的提携指引,感恩“小新”们的携手同行。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一起加油。


程景伟

中新社广东分社

程景伟(左)正在采访台湾青年


不知不觉之中,我已经在广东分社当记者十多年了。对于做好新闻报道,最大的感受是,要到现场去,去抓最鲜的“活鱼”。


从深圳滑坡事件、台风登陆,再到新冠疫区一线等等,我都前往了现场,采访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很有收获。受访对象的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新闻点。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对我们带来了挑战。作为通讯社记者,在重大事件中,要争取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发出真实、权威的声音。当然,在一些突发事件报道中,要尊重客观事实,但也要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要尊重受害者或其家属的意愿。


贺劭清

中新社四川分社

贺劭清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提问


2024年是我加入中新社大家庭的第十年。从2016年攀枝花特大暴雨山体垮塌、2017年九寨沟地震到三星堆新一轮祭祀坑发掘、成都大运会……因为记者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让我有幸能见证、参与这十年发生在四川的几乎每一件大事,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传媒之变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很庆幸,从业后能与这么多中新社优秀的前辈、同事一路同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还记得第一次被抽调参与全国两会报道的最后一天,工作已经结束,报道组的小伙伴在街头讨论“中新风格”直至凌晨。第二天还有同事送了我一本上世纪“中新风格”文章合集。这本合集也成为我迷茫时的力量源泉。说来也怪,明明北京初春的夜晚那么冷,但是这个讨论“中新风格”的夜晚,却温暖至今。


范思忆

中新社香港分社

范思忆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专访香港特区政府官员

从2017年入职中新社视频部算起,这是我成为记者的第八年。2020年11月,我被派往香港分社,开启了这段精彩又难忘的驻港生涯。


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抗击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爱国者治港”完善选举制度、三场重大选举等报道,见证了狮子山下“东方之珠”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历史性三年。


无论是在严峻疫情下与区议员一同为基层民众派发物资的体验,还是在与内地全面“通关”后受邀作为“推广大使”拍摄香港文旅推介片的故事,我深感“驻港记者”所背负的责任与使命——记者不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更应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我深谢香港分社团队的支持和信任,亦深信驻港这段宝贵经历会在我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和人生道路上发挥重要且独特的作用。


刘关关

中新社美国分社

中新社记者刘关关

驻外五年,最能让我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是那些以年为周期重复出现的新闻。身处这类新闻现场,总会在恍惚间觉得一年前的点滴就在昨天。


每次面对这些年度“旧闻”,我都尝试写出新意,拍出“花样”,并为自己始终没有失去记录、表达和创新的欲望而“窃喜”。在路况复杂的旧金山驾车对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但在新闻业务上,我坚持不走“熟路”,探索更多可能性。


从北京到旧金山,从摄影记者转型为文字记者,感恩一路上领导和同事们的引领、信任和认可。无论未来身在何方,我会继续相信勤能补拙,对文字和影像心存敬畏。


编辑:尹珮瑶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央媒实战课|主题报道这样准备、这样写!

央媒实战课 | 时政报道可以不必高冷

主持人离职后只能干这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