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已死”
露营火了,旅游业死了
作为疫情之后催生的周边游热潮实际是个无奈之举,旅游人群三驾马车的国际游和省际游降为历史最低,而本地游正在成为压垮旅游业的催命手。在今年五一最为火热的旅游项目中,露营帐篷等关键词成为各大网站及朋友圈的热议词,一句似乎全世界都在露营的调侃刷爆小红书等平台。
据携程、同程、马蜂窝等平台统计,今年五一露营模式成为顶流,露营搜索热度达到历史巅峰,尤其是在环大城市周边,露营正在成为旅行的主要方式。也成为最为经济的旅行方式,本地游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迅速席卷天南地北。
受新冠防疫政策的影响,至今为止,五一机票和跨省流动将创历次五一小长假最低。帐篷热也是本地游之后的无奈之举。从过去两年周边游催生的郊区民宿度假酒店热潮一样,营地的消费模式将出游行为方式自主化。在我们采访的三组帐篷营地出游的案例里,选择帐篷游的核心关键词就是经济,花最少的钱,玩最潮的旅行。
而今年五一城市周边的民宿和度假酒店的预定强度和平均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去年我们采访的同样的三组样品家庭,给出的答案是,去年选择周边游可以从容选择一些高品质的民宿入住,是抱着疫情已经或者即将结束的放松心态,而今年是对未来不确定和经济现状的担忧。
在我们今年追踪的新进五组家庭中发现,大多数选择自带帐篷寻找一处安静之所,露营扎寨,野营野餐,人均消费不足一百。而往年选择周边度假游一晚的住宿也动辄上千。而露营出行的旅行者90%为早出晚归的方式,过夜游仅占不到10%。
露营热的背后是对疫情未来不确定和长期谋划的新旅行经济型产物,大多数营地选择城区公园和周边野地,而商业化的营地建设正在蜂拥而至。艾媒咨询2022年报告显示,今年的露营市场规模可达354亿,相关企业新增超1.4万家,可见露营经济又如一窝蜂的蓬勃而起,这是昙花一现,还是长线增长?
露营经济虽说是疫情催生加快发展,但是它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长线经济,但绝不是旅游经济的主流。营地热的背后是新消费人群的崛起和新生活方式的灌输,本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但因为疫情防控而本地化,成为今年旅行的主要方式。
露营热的背后是旅游业关键经济指标航空业、酒店业、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主流产业的凋敝。露营因为价格低廉成本低而受人喜欢,本是一个小众赛道,不应成为主线。数百亿的营地经济和万亿旅游经济相比还是甚微。
在我们观察中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没有本地游依托的传统长途游目的地如三亚、云南大理丽江、桂林等地,加上华东因疫情影响的莫干山等地,今年五一旅游比起往年酒店预定和相关产业大幅下滑,其中去年旅行目的地的香饽饽三亚,因为拥有不可复制的海滨资源,过去两年依靠“旅游内循环”和“免税店”经济而逆势增长,但今年或许正在跌下神坛,各大高端度假酒店的房价比起往期同比下降40%左右,旅游人群下降幅度也是进入历史冰点。
而丽江大理的部分客栈,五一前后房价竟然出现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现状,间接昭示了传统度假目的地的悲惨局面。今年五一受影响重创的还有城市商务型广大酒店,拿热门城市成都为例,这个五一很难见到有人晒出“满房喜报”。根据某中端头部品牌区域总介绍,今年成都等大城市的酒店预定同比减少50%以上。
营地的火热凸显了现代青年自我控制和组织的升华,从去酒店和目的地被服务对象到营地自建自我掌控自我动手的新局面。表面看是新旅行方式的崛起,背后看是广大酒旅从业者的落寞时代,“自助式”或“半自助式”的帐篷营地,更多的是增加客人自我动手和体验感,而荒野地和公园里的帐篷本身原本就是旅游之外的休闲产物,如今也拉入旅游业的统计之内。
所以,营地热的背后是传统旅游业的凋敝,是人口无法大范围流动造成的旅游业上下游产业的凋敝。严重依赖旅游业的航空产业、旅行社、酒店、景区等陷入持续凋敝的现状。帐篷营地救不活旅游业,本地游也不是主流度假方式,周边游救不活广大的度假民宿及就业。
这一现状,像极了小时候玩蚂蚁洞,我在周边用土围一圈围墙,蚂蚁无法出去觅食,就在这个围墙圈内杂乱扑腾,反反复复!
也有人说,就算疫情结束或者解封,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出去玩或者无消费能力出门远游。其实我对这个观点持反对态度,从本次五一长假来看,我们还是具备非常大的消费人群和基数,或许短期回不到疫情前的状态,但会有一波逐步的反弹,也会有一波强有力的消费。
国内有十四亿人口,有一亿人出门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基数。而疫情解封后我们的度假模式、度假方式、旅游形态都将有质的改变,更加追求多元化的旅游场景和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年轻人的心里呈现。只是需要的是等待,或者说有一个盼头。
目前最担忧的是不确定性的防疫政策和未知的下一阶段,现在不知道疫情要蔓延多久,不知道防疫政策会到哪一天甚至哪一年,若有清晰明确的结果,有明朗的方向,我相信旅游产业还会有他应有的地位,有他应有的方向,有他应有的消费。因为你让当代人不旅游,如同剥夺了他的自由,只是方式的更新与变革。
不要痴迷于本地游和营地经济的虚假繁荣的假象,以为重现了旅游业的蓬勃现状。这是间接的反应旅游业的凋敝和窘境,当人群都在本地流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旅游业,如果把本地游也称之为旅游业的支柱,那真可谓“旅游业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