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灾、疫情、“双减”、“严打”学区房……不寻常的开学季,吐槽与期盼!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2-01-14

开学啦

9月1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不过,今年这个开学季有些不同寻常。水灾、卷土重来的疫情、“双减”、多校划片派位……这些新情况、新政策对于学校、学生和家长来说,都需要一个调整适应过程,而新政策也需要逐步完善,以人为本才能更有生命力。

#1

“双减”政策落地

家长、学生轻松了吗?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奚冬琪

●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被称为“双减”的新政策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9月1日,随着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的开始。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的“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了开学“见面礼”。但全新模式如何打开,学校、学生、家长都需要重新适应。

● 

校外培训做“减法”:学科班取消了,家长依然不敢放松

8月29日,是家住上海市卢湾区的一年级新生阳阳开学报到的日子。分完班、领完课本,阳阳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回家,开始期待全新的校园生活。作为新生家长,阳阳的妈妈马静感到既欣慰又紧张。欣慰的是赶上了“双减”,孩子可以不用上紧发条去校外辅导班“学学学”了;但紧张的也是“双减”,怕孩子什么都不学,以后的考试成绩跟不上。

“本来我们计划孩子一开学,课外的学科培训班就一起跟上,现在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很多学生家长一样,马静自己虽然不想孩子课业负担过重,但面对未来中考的激烈竞争,也不得不早早给孩子规划好学习计划。尤其是阳阳学前阶段就没怎么上过学科类课程,现在就更得抓紧了。“本来是准备和之前幼儿园的其他妈妈一起组团去给阳阳报奥数班的,结果‘双减’政策出来,奥数班不让办了。我们就又去找了一家正规的培训机构,报了语数外三科,没想到现在这个也不行了。”

一方面是期盼减负,一方面是担心成绩。作为“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新学期,无论是刚刚开始步入校园的“无负担”新生,还是曾经有过被各种课外辅导班“疯狂轰炸”经历的学生和家长,都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

黎瑞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孩子的妈妈,虽然新学期各种学科类辅导班停办,可她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为了不让孩子掉队,她决定自己在家“鸡娃”(网络流行词,意为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我买了好多辅导书,自己先学一遍,然后再辅导孩子。”黎瑞说,现在书店里的“一课一练”都已经卖到脱销了,说明家长们根本不敢放松。毕竟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还在那里,你不学可别人都在学。“如果不能改变选拔制度本身,减负后作为家长,只会更迷茫、更卖力。”

● 

业余时间做“加法”:有利有弊仍需探索

“不过作为新生家长,从长远来看,能减负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利好消息。毕竟以前看到别人家孩子和家长那么辛苦,我们也很焦虑。”马静提到,比如,“双减”背景下,很多学校修订了新的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她也收到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告家长书”,上面提到学校从14:45到18:00都可以提供课后服务,服务内容也是注重兴趣培养的项目,这就给家长减轻了很多负担。

另外,马静还提到,现在学科类课程不允许再办,但各种艺术、体育类课程却火了起来。“听说艺术、体育类特长以后中考可以加分,我也给孩子报了个竹笛班。不管怎么说,这类课程是培养孩子业余爱好的,也算是素质教育,总比以前只上主科好。”

不过,也有家长提到,“双减”在业余时间做“加法”的方式也值得推敲。比如要求学生早上八点之前不能到校,到校了也不让进校门,给家长上班带来不便。比如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导致以前在周六日上的线上课程被挪到了周一到周五,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北京一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反映,现在孩子每天上完课后服务班就快5点了,回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要开始6点的线上课程。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还要写作业,孩子睡觉的时间反而更晚了。虽然不占用休息时间培训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政策过于一刀切,没有适应实际情况。

学期已经开始,“双减”到底效果如何?是否真的能够给学生、家长减负?又将给未来的教育环境带来怎样的改变?大家都拭目以待。

NEW TERM

#2

多校划片后

“包租班车”去上学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毛立军

● 

9月1日早晨,还不到6点,家住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地区某小区的王女士就把女儿叫了起来。这是女儿上初一的第一天,因为小升初派位,被派到了离家约10公里的西直门外某中学,孩子只能早早起来赶班车。

今年7月,北京西城区严格执行号称史上“最狠”学区房政策——多校划片。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此前是一套住房对应一个学校,多校划片后,一套住房对应多个学校。通俗点说,就是之前高价买入的学区房,由于多校划片极有可能分到普通学校。

● 

“政府出台打击学区房政策我们理解,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可以更人性化一些?”说起女儿小升初的事,王女士至今一肚子气。王女士家附近有四所中学,有重点中学也有普通中学,“即使派位派不到重点热门学校,能在家门口上普通中学也行呀,至少步行就能去。”王女士对孩子升学一直都比较乐观,但没想到女儿学校小升初几个班的学生全部被分散到西城区若干个指定的中学,指定的学校有远有近。

王女士家住在西城区最南边,孩子却被派位到西城区最北边一个普通学校。上下学途经的西二环,可以说是北京最堵的路段。得知派位结果后,王女士一家犯了难。

● 

士想到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但是位于市中心的西直门,附近的房子几乎都是老旧小区,大部分没有电梯。女士的母亲前几年脑出血一直瘫痪在家,需要人照顾。如果把自家房子租出去,再租房子住,一是太贵,自家房子出租租金也就每月七八千,而西直门地区要租个三居室,每月租金至少在1.5万元以上。二是也租不到有电梯的房子,瘫痪的母亲无法下楼也不行。

解决不了房子问题,就只能想办法解决交通问题。女儿小学毕业班一个年级被派位到西直门外某中学的大概有20多人,为了解决孩子上下学的交通问题,暑假期间,这些孩子的家长自发拉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采取包租班车的方式接送孩子。之后,大家又开始找租车公司,最后谈妥每个孩子每月交900元,乘坐班车上下学。

按照北京市的最新规定,初中学生早8点上课,但北京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严重,走得稍晚赶上堵车,孩子们就得迟到。最终,家长们商量早晨6点就让班车来接孩子。车子开到王女士家的时间是6:20,看到女儿早早起来忙碌的身影,王女士很是心疼。

北京西城区幼升小、小升初新政将学区房的热度降了下来,但新的开学季,该区的租房市场和租车市场却格外热闹起来,路上黄色的校车也明显多了。

按照学校安排,新学期放学时间延后到下午5点。班车5:30从学校开出,正赶上最拥堵的交通晚高峰。开学一周,不太堵车的时候,女儿6:30能到家,堵车的时候,到家就7点多了,而大部分时间路上都堵车,女儿每天到家已是累得精疲力尽。因为路上太浪费时间,女儿说,学校要开设晚自习了,她想留在学校上晚自习,做完作业再回家。但这样又坐不上班车了,王女士夫妇商量着只能轮流去接。

● 

家门口有好几所学校却上不了,只能租班车让孩子到离家远的学校上学。对此,王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多校划片派位能不能多做调研,能不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按政策规定,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可为什么把那么多孩子派到离家很远的学校?为什么我们想在附近上个普通中学也不行呢?

NEW TERM

#3

新学期 来之不易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徐艳红

●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20级机电工程学院的许钰堃前几天收到了学校延迟开学的通知,这意味着他将无法按原计划开学,而是从9月6日起开始上网课,国庆节后才能正式返校。不过,延迟开学也在许钰堃的意料之中,毕竟郑州刚刚经历了洪水和疫情。

许钰堃家住郑州市二七区京广路的一个小区,距离郑州“7·20”洪灾当天发生积水事故最严重的郑州京广快速路隧道仅有3公里。7月20日上午,许钰堃9点多钟坐上了去郑州市郊区荥阳市的大巴。往常一个小时的路程,因到处积水严重,他愣是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

到达荥阳时,暴雨依然下个不停,街上积水已没过小腿,有不少车辆都被泡了,说是“水漫金山”也不为过。“天留人”的暴雨将许钰堃留在荥阳,一留就是4天,直到24号积水退去,他才返回郑州。回家后才知道,家里的两辆电动车因泡在水里完全报废,而小区里的汽车有一半都被泡了,损失惨重。

回到郑州后,许钰堃外出去看了出事故的地铁站和京广北路隧道。虽然,雨停了,积水退了,这个城市又在慢慢恢复活力,许钰堃从微信群里得知,自己的学校也进水了,但好在损失不大。

几天后,又一个坏消息传来。7月30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7月31日,郑州又有本土28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随后几天,确诊人数不断增加。

许钰堃家所在的小区就在郑州六院的正对面100米左右。8月1日起,这个小区成了高风险封控区,许钰堃也不得不开始至少21天的封闭生活。不幸中的万幸,他所在的小区没有一例被感染人员。

封闭最初,许钰堃一度很是紧张,真担心病毒会无孔不入。只能尽量不出门、少下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喜欢打羽毛球的他自放假后一次也没打过,本来一直盼着能早点开学,回到学校跟同学切磋切磋,可疫情一来,开学也变得遥遥无期。8月25日,许钰堃终于接到通知,小区人员可以扫码出入了。8月26日,小区全面解封。许钰堃长舒了一口气。

在经历了洪灾、疫情之后,许钰堃才真正懂得“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的含义。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快点开学,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珍惜家人和朋友。

NEW TERM

原文刊登于

2021年9月6日《人民政协报》

第5版民意周刊

版面编辑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奚冬琪

编辑丨赵爽

审核丨毛立军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