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小胖墩”瘦下来,这个团队做了这样一个项目……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2-06-22

近年来,随着营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持续转变,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19年中国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岁到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时间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青少年患高血压、脂肪肝的数量也逐年上升。2020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2020到2030年,0到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

怎样才能让“小胖墩”们瘦下来,并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翼飞教授和她的团队在北京市顺义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小胖墩”的自制力,强了!

孩子们每天坚持大量运动锻炼



今年7月,北京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联合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顺义区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举办了“北京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暑期体质干预夏令营活动”。通过对肥胖儿童进行运动、饮食和睡眠等生活方式多方面的指导和干预并进行效果监测评估,为探索饮食和运动干预有效减重的创新模式,帮助超重和肥胖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总结区级示范模式提供依据。

项目的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胡翼飞教授介绍,参加此次活动的30个孩子年龄都在9岁左右,全部是肥胖儿童,且有不少患有脂肪肝。通过参加为期21天的活动,平均减重4.1kg,并且有效逆转了63.6%儿童的脂肪肝进程。离营后,通过两个多月的线上跟踪指导,绝大多数孩子都实现了体重的持续下降或保持。

“孩子的变化太大了,最明显的就是变得自律了。”这是许多孩子从活动回来后,家长的感慨。

李新(化名)回来后又减重14.2斤,而且以前挑食、不爱吃蔬菜的毛病也没有了。李新妈妈介绍,孩子从小就和他爸爸一样,喜欢喝各种高糖饮料。现在爸爸仍然经常让李新帮忙跑腿买饮料,可李新却抵御了“诱惑”,不再喝含糖饮料。“他爸爸都说,自己的自控能力还不如孩子,有点惭愧。”李新妈妈感慨,现在家里吃蔬菜变多了,饮食结构也更合理了。

林佳佳(化名)从活动回来后,每天都自觉坚持运动一小时和三餐打卡。林佳佳爸爸说,一次他和女儿在外面看到别的小朋友吃冰激凌,林佳佳虽然也很想吃,但想了想还是告诉爸爸:不能吃,吃了会增加体重,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女儿自制力这么强,作为家长自然更要无条件配合。

对此,林佳佳爸爸也检讨了女儿之前肥胖的原因:一是以前总下馆子,重油重盐不健康;二是长辈疼爱孩子,总忍不住让孩子多吃,导致过量摄入。在跟着夏令营组织的讲座学习了如何营养搭配膳食后,林佳佳爸爸改变了以前的习惯,坚持在家里下厨,学着计算食物热量、搭配食物投放比例、调整烹饪方式。

新学期一开学,易晓峰(化名)的好多同学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瘦了好多啊。”对此,易晓峰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美滋滋的。

易晓峰的妈妈和爸爸都是医生,深知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这些年为了给孩子减重,两人也给孩子报过一些有运动量的兴趣班,还带他去看过肥胖门诊。可是因为工作忙,没办法时时刻刻督促孩子运动、坚持健康的饮食。这次夏令营活动给孩子养成了好习惯,才让后面的减重变得容易了。

对于易晓峰妈妈说的“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王蕊(化名)的妈妈也十分认同。“大环境非常重要,孩子在活动中打下了基础,养成了很好的生活习惯,回家之后再坚持就不那么难了。”王蕊妈妈说,以前吃饭时如果要求王蕊少吃,她根本听不进去,还会哭闹,这次活动回来后,王蕊不仅主动控制食量,还一直坚持运动,体重也控制得不错。


体育课,大胆练

吃食堂,不贪多





孩子的自律能力增强了,家长也逐渐认可了健康的饮食方式。但要想减少“小胖墩”的数量,作为他们平时活动时间最多的场所,学校的努力同样不能缺席。


学生在校有效训练时间只有10到15分钟

青少年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都是在学校,但现在学校安排的运动强度远远不够。胡翼飞教授介绍,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结果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约75%的青少年未达到每天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建议标准。中国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平均不到40分钟,同样远未达到建议标准。

胡翼飞教授提到,活动的体育老师都来自各个学校,他们反映目前在学校只有40分钟的体育课中,去除热身和整理运动,真正有效的训练时间可能只有在10到15分钟,而且怕学生接受不了,训练强度也不大,体育课一直施展不开。但事实上,超过学校5倍运动量的活动方案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所以我们提倡家长能对学校充分信任,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的过程中可以放开手脚,增加有效时长。”


“双减”政策之后,意味着学生可以从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中解脱出来,但据学生家长反映,虽然孩子们看似休闲时光多了,课余时间增加了,但由于各个学校的安排和条件不同,这些课余时间并没有被系统地用到体育锻炼中去。

“现在室外的体育运动还不够多。要减少‘小胖墩’,还需要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胡翼飞教授说。


学校食堂、小饭桌别吃多了

要想逆转肥胖,除了要迈开腿,还要管住嘴。但很少有人注意,学校的食堂、小饭桌也可能成为“培养”“小胖墩”的“重灾区”。

上小学3年级的园园(化名)说,自己的饭量其实不大,但是因为平时在学校吃饭,同学总把吃不完的饭给她,所以她就吃胖了。和园园一样,不少孩子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要在学校食堂或者小饭桌吃饭,就会吃很多、很撑,原因是同学不想剩饭或者老师不让剩饭,从而导致过量摄食。

对此,胡翼飞教授提到,不浪费粮食确实应该被提倡,但当剩饭剩菜的现象普遍发生时,就应该思考是否是小饭桌或食堂饭菜总量提供得过多。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校食堂、小饭桌是学生集中就餐的主要场所,更有利于开展健康饮食的教育和推广。”胡翼飞教授认为,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养成正确、健康的饮食习惯,甚至用从学校学到的知识来影响家庭,都是未来可以尝试进行教育的方向。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说起当下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北京市顺义区一位从事多年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则希望,能从专家那里得到专业、系统的知识,从而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目前,学校普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指导学生增强体质的操作规范。“以肥胖为例,学生肥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家长和学校并不掌握相关知识,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给出科学的、可操作的指导意见。”这位教育工作者建议:面向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科研力量与学校、家长合作,提供科学、权威、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意见,帮助孩子增强体质健康、培养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由于相同健康问题在不同学段的学生身上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进行分学段干预,使辅助、指导、干预更科学

他提到,体育运动非常重要。目前,北京顺义区各中小学已经落实“双减”的政策,将体育课课时增加至一周5节,在课后服务中加入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校内外达到一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同时,加大了课外体育作业的布置,并针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运动方式、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习惯等内容的宣传。


“胖孩子”不是“福娃”



 健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但如何科学地减重,探索仍然在路上。胡翼飞教授建议:

要提倡青少年体重的合理化。现在有些家长总有错误的认知,认为胖孩子才健康、才有福气、才可爱。这是不对的。数据表明,正常体重孩子的生长潜力是最大的,胖孩子反而会过早地停止生长。如果青少年时期能保持正常的体重,将会大大降低未来患病的风险。家长要传递给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同时,家长不要过度地保护孩子,要相信学校、相信教育。

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胡翼飞教授介绍,有研究显示,在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中,生活方式占到了60%。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都和童年时期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关。胡翼飞教授希望能将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纳入公共教育,从而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希望运动、饮食和睡眠结合的科学减重新模式能如同一粒种子落地开花,逐步推广到各个学校、家庭、课外小饭桌,帮助超重和肥胖儿童减重,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原文刊登于

2021年11月8日《人民政协报》

第5版民意周刊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奚冬琪 赵爽

编辑丨赵爽

审核丨毛立军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