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敏捷数字实践力-2022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概述


低代码/零代码在中国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80%+的企业与机构对业务需求的敏捷响应、高效低成本的开发与运维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在这其中,越来越多企业与机构的领导者在IT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探索中,会考虑利用低代码/零代码产品用以支持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的敏捷实践。


2022年5月31日, LowCode低码时代发布了《2022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研究报告》,报告分别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细分领域实践、厂商与用户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洞察。研究团队站在行业用户需求与应用实践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精细化的市场调研。


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发展分析

2022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研究报告

01

发展背景

中国数字经济占比GDP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各行业均在不断加深数字化实践。宏观产业趋势映射到企业与机构的主要表现即是行业用户在积极尝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业务生产力,在不同程度上重塑业务模式亦或展开多维度的创新变革,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技术开发生产力逐渐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化实践的效率。近期的一次调研中发现,90%+的企业用户希望可以让产品开发更为敏捷高效,并希望通过降低开发成本的方式来优化数字实践的投入产出比。



数字经济时代让企业与机构逐渐开启了数字化应用实践,根据研究团队对组织数字化战略规划与实践的相关调研,2022年相比于2021年:进行数字战略规划的企业与机构占比增加了19.1%,将数字战略付诸实践的企业与机构占比增加了10.7%,数字化实践的加深让各种形式的系统/应用的开发与运维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技术应用者对技术开发与运维管理的生产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应用开发方式已经无法即时、高效、敏捷地响应并满足用户需求,行业用户亟待寻求技术开发生产力与管理方式上的突破。



根据LowCode低码时代的市场调研及预测,未来5年的新增应用数量将呈现极速增长态势,受限于人力技术开发效能瓶颈,企业与机构的15%~30%开发需求将无法通过人工开发的方式被即时满足。一方面,银行、政务机构等数字化程度领先的行业将进一步加深数字化应用开发与业务实践。另一方面,制造业、房地产等数字化创新后发者也在积极加强各类系统、APP等应用的开发与应用。中国将进入数字实践的加速时代,这将让技术开发与运维的生产力陷入瓶颈。


目前,随着开发工作量和业务复杂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机构中的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的协同成本在不断升高。行业用户对技术开发和运维的敏捷管理、快速研发、柔性生产的需求愈发强烈。


02

产品实践研究

1、产品定义与简析


定义:低代码(Low-Code)产品基于模型抽象与封装的功能组件,通过可视化设计和可视化编程语言系统快速展开应用程序开发与部署,进而降低代码编写的工作量,实现高效敏捷的应用程序开发。零代码(Zero-Code)产品是指用户无需编程便可快速构建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


低代码和零代码通常为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应用程序平台即服务)产品,相比于传统开发(Pro-Code)的优点是为客户提供了快速开发的环境,无需购买和维护服务器、中间件等技术基础设施。在中国市场,多数低代码和零代码厂商都在扩展自身能力,构建更为多元化、面向不同类型用户的产品矩阵。


低代码和零代码产品分别面向不同客户的需求愿景方向,即减少技术开发者的编程工作量(低代码)、实现全民开发(零代码)。因此通常情况下两类产品将服务于不同类型的行业用户,在产品能力上两者也将不断融合与借鉴,进而不断提升产品成熟度与客户服务能力。


2、当下行业用户的实践动因


各类行业用户出于不同理由开启了低代码/零代码实践,被动性实践情况的占比大于主动性实践。



3、当下行业用户的实践成效认可度与持续投入意愿


多数行业用户对低代码/零代码技术实践成效持不同程度的认可态度,60%+的行业用户暂计划不减少预算投入。


调研发现,为用户设置合理的产品实践预期是让客户持续投入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技术服务商往往在服务初期,便给予了客户过于理想的产品实践愿景但却未设置相应的潜在实践阻碍的应对策略,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等问题很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影响最终的实践成效,进而让用户是否继续投入或者是否与当下厂商继续合作产生持疑。而客户在产品实践初期,往往也需要具备正确的产品选型指导策略来开启精益卓越的产品实践。


 

4、潜在行业用户的技术认知度与尝试意愿


技术服务商应该在潜在用户的现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增强产品实践价值教育的方式来进一步拓展市场。


在数据的交叉对比中发现,对低代码/零代码拥有较高实践意愿(非常有意愿&愿意尝试)的人群中,除了对技术拥有认知度的受访者外,对技术不了解的受访者也占据着小部分比例,这部分受访者的核心诉求是希望可以通过高效敏捷的技术开发方式为业务的数字化创新提供尝试机会,多见于中小型企业。整体上来看,技术从业者对低代码/零代码的认知度远高于业务人员。
 
  • 当我们向接受访谈的技术人员征询低代码产品的实践意愿时,我们发现业务IT类从业者的意愿程度整体上会高于专业技术工程师,另外也有20%左右的没有使用过低代码产品的专业技术工程师,对低代码产品是否能够真实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率表示持疑。

 
  • 当我们向接受访谈的业务人员征询零代码产品的使用意愿时,数字化程度领先企业的业务人员的实践意愿明显要更高。


 

5、为何要开启低代码/零代码的产品实践?


用户在引入低代码/零代码相关产品后,在敏捷管理、快速研发、柔性生产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应的价值,低代码与零代码将成为组织加速数字化转型、适应未来的重要技术战略。对于还未开启实践的用户,我们将基于当下行业用户的实践经验,来阐述低代码/零代码产品的应用价值,进而为处于观望阶段的用户提供决策参考。


 

6、如何展开低代码/零代码实践?


多数企业与机构期望通过引入低代码/零代码平台来构建高效敏捷的开发能力时,会面临不知从何入手或者不清楚关键的考量指标等决策性问题,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引入与实践效率。而对于行业用户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除了技术因素的考量外,产品实践需求、组织自身的能力与资源、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能力等因素均需展开体系化的考量。


基于此,LowCode低码时代通过提出“构建敏捷开发能力的实践指导框架(3K模型)”来帮助行业用户构建体系化的评估逻辑,进而有效地对低代码/零代码产品展开选择与应用。


03

行业发展现状

1、产业链与行业参与者分析


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参与者表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生态建设对技术服务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者概述:多元类型的技术服务商将为客户带去更多的选择,行业用户也要重视结合自身需求充分考虑各类厂商的背景能力和产品优劣势。外部伙伴将在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下,帮助厂商完善产品力或市场力。


生态发展分析:开发者生态对低/零代码平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价值,是平台能力的共同建设者。在合作模式上,聚合平台作为一种典型的创新形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厂商的能力、发挥了平台流量优势,建立了协同共融的平台生态。对于厂商而言,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成熟度,在项目实践中的能力迭代、生态开发者的代码贡献、合作伙伴的能力整合都将发挥关键价值。


 

2、市场格局与服务商图谱


中国低/零代码市场的发展相对美国较为滞后,目前除了原生的低代码/零代码厂商外,软件与应用开发商、云计算厂商等各类技术公司出于不同的市场战略目的、通过差异化的能力积淀而进入市场,同时海外厂商也在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行业参与者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市场相对分散。除了“为专业开发者赋能”外,“全民开发能力建设”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不同类型的厂商也在能力上不断借鉴与融合进而拓展能力边界,以提升自身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3、商业模式与市场规模


中国低/零代码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至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3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2%

 

根据LowCode低码时代对行业用户的投入规划与长远实践需求调研,结合产品能力的发展预估,我们判断未来五年中国低/零代码市场将以35.2%的复合增长率保持持续增长。近期,新冠疫情对低/零代码的产品本地化部署和相关解决方案的实施进程将产生一定影响,但低/零代码依旧在疫情防控等场景中发挥着较高的实践效能,且部分场景需求也在低/零代码的加持下得到快速满足。

 

低代码/零代码实践,往往同组织IT建设&数字化应用实现这类基础、刚需的技术投入形成直接性关联,长远市场空间巨大,但诸如SI、ISV、SaaS、AI等具备软件与应用开发能力的技术企业均在不同能力方面拥有一定入局优势,行业玩家多样化的格局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保持,而初创企业需要在生态、差异化能力建设等方面打造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竞争。



4、投融资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低代码/零代码的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资本有效加持初创与早期企业的发展。


从赛道热度以及近三年来的初创与早期企业融资事件数可以发现,低/零代码行业的持续热度吸引了部分新入局者,资本加持通常会成为这些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拥有市场资源背景或是集团资源背景的厂商目前可以不依靠融资实现良好的“自我造血”,这与其他科技赛道形成了一定的对比。除了财务投资外,厂商对具备市场资源协同能力的资方持较高的合作热情,因此除了各类创投机构外,产业基金、政府基金、具备生态资源的科技公司等各类机构纷纷入局投资和队列。除了各种方式的投资外,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强化自身综合竞争力也是目前中国市场的实证投资案例。



5、行业挑战

  • 市场与用户视角


低/零代码产品市场远未有效释放(大型客户依赖定制化开发、中小微客户市场活力有限);

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相对分散,企业机构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情况差异较大。

 
  • 产品与技术视角


软件产品的集成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代码/零代码产品的应用实践;

低代码/零代码产品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与规范需要实现更好的融合;

目前中国市场的低代码/零代码的产品能力需要持续强化,行业生态融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04

行业发展趋势

1、短期内,中国市场将依旧保持参与者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开发生态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不同类型的低代码/零代码服务商在保持自身优势展开市场发展的同时,将会不断强化开发生态建设,开发生态的碎片化将被逐渐修补,朝着融合协同的方向发展。



2、多数厂商将进一步加深在“为专业开发者赋能、全民开发能力建设”两项能力的建设,以促进技术团队与业务团队的融合与协同。


如报告前文关于市场格局分析的内容所述,不同类型的厂商也在能力上不断借鉴与融合进而拓展能力边界,以更好地构建“为专业开发者赋能、全民开发能力建设”这两项战略能力,而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中的发展将变得更加重要。


用户角度:根据我们近期的调研,除了低代码帮助技术人员提升开发效率外,业务人员的开发能力建设更加受到厂商与用户的关注。特别是在某些场景中,对技术人员来说,低代码不一定比源代码开发更高效,而如何让业务人员同样可以进行软件开发,以及让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实现高效融合与协同,将具有更高的价值。


厂商角度:在“全民开发能力建设”需求的推动下,面向业务人员的敏捷开发产品在长期来看将具备可观的市场空间,因此不同的厂商将不断深入强化面向技术者与业务者的产品服务能力,让用户的实践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团队融合下的开发模式创新。


 

3、基于智能模型驱动的自适应开发将成为低代码/零代码产品的能力发展方向,用以满足深层次、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将成为驱动产品能力发展的核心动能:目前市场中的低代码/零代码产品需要持续强化在深入、复杂场景中的功能实现能力。对此,厂商将通过开发生态建设、实践积累等各种方式逐步丰富组件库,通过垂直丰富的组件库、原型设计能力、协同开发功能、BI能力等多项技术来强化产品能力。同时厂商应以打造卓越用户体验为目标,持续强化产品各项功能与交互的友好性。

 

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将成为促进行业产品发展的助推力量:市场竞争环境中,厂商将逐步强化产品功能丰富度与成熟度,以压力的方式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合作环境中,厂商之间将通过共融的开发生态,以合作共享的方式助力产品升级。


 

本报告共计分为“行业发展分析、细分领域实践、厂商与用户”三大部分内容。上述文章仅为「行业发展分析」的部分内容摘选。

 

想阅读报告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报告。






- END -


大佬观点


Mendix-王炯 | Mendix-阮铭 | 微软-李威 | 微软-徐玉涛 | 葡萄城-宁伟 | SAP-陈泽平 | 华为-周明旺 华为云-董鑫武 | 钉钉宜搭-邵磊 | 轻流-严琦东 | 腾讯云微搭-骆勤

用友-刘鑫 |  数睿数据-张超 |  奥哲-朱鹏喜 | 炎黄盈动-汤武 | 网易数帆-李雯燕 | 普元信息-孟庆余 | 得帆-李健达 | 瀚码技术-钟惟渊

Treelab-何浚炫 | 阿里-汪凤震 | 明道云-薛晨 | 上海斯歌-傅正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