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间|展前“提问”:798CUBE、里森画廊、常青画廊、阿尔敏·莱希
画廊周北京2024日程
贵宾日:5月24日至26日
公众日:5月28日至6月2日
艺访单元:5月24日至6月9日
第八届画廊周北京将于2024年5月24日至6月2日举办(5月24日至26日为贵宾日,5月28日至6月2日为公众日)。画廊周北京2024将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同期举办,并联动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顺义艺术区等主要本土艺术区,及全国农业展览馆、国贸等核心点位,打造属于北京的“城市艺术事件”,建立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对话平台。
延续“共艺之见”针对北京艺术氛围、北京艺术生态的“在地”特征、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现状,以及画廊周北京独立学术项目的思考角度等主题的讨论,画廊周北京再次推出新系列专题内容“艺术之间”,将围绕今年画廊周北京参展画廊、机构的展览项目以及其中涉及的艺术实践的最新路径发起“提问”,提问的对象或是艺术家、艺术家的朋友、策展人、写作者,也或是画廊主、藏家,也或是由艺术家选择的任一对象,介入多重视角,打开那些交织在展览、作品背后的线索和思维孔径。
798CUBE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核心区域,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体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艺术家朱锫设计,是朱锫建筑所(Studio Zhu Pei)近年来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一系列实验性的创作实践之一,这座艺术区里的工业“盒子群”,充分展现出科技、艺术与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基因。以“Into the Unknown”为口号的798CUBE,致力于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并依托798艺术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名片的天生优势,打造一个面向大众,链接国际优质艺术资源与公众的平台,在新兴科技与前卫艺术孕育的语境中启发大众,并愿意持续、深入地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语境之中。
▲ 向上滑动阅读
2024画廊周北京期间,798CUBE将呈现国际艺术家金允哲个展“两极椭圆:情动的粒子及玄秘的流溢”,展览由媒体艺术策展人张尕策划。此次展览是金允哲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也是他至今最大规模的展览。
金允哲
Yunchul Kim
金允哲是一位艺术家和电声音乐作曲家。通过对“物质”和“物质性”提出根本性问题,艺术家展示了想象力和创造一个超越人类既有经验之真实的可能性,并关注其潜在的趋势。其作品展现了艺术家想象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在人类文化形成或被语言定义之前的维度中的故事。人类、非人类、机器、材料和物质被平等地视为活性物质(跨物质)和事件主体,存在于其作品当中。
金允哲曾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包括2016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碰撞国际大奖、林茨电子艺术大奖(Ars Electronica)和 VIDA 15.0 三等奖等。其作品也曾在世界多地展出,包括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韩国馆(意大利)、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CCCB,西班牙)、FACT利物浦(英国)、林茨电子艺术中心(奥地利)、法兰克福艺术协会(德国)和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等。他曾担任韩国高等研究院(KIAS)跨学科研究项目“物质现实”(Mattereality)研究组的首席研究员。此外,他还是艺术与科学项目组“流体天空”(Fluid Skies)以及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系的“液体物质”(Liquid Things)艺术研究项目的团队成员。
▲ 向上滑动阅读
✺ 此次在798CUBE的展览是你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你的创作是基于怎样的知识框架?以及你对本次展览及其背后的创作有哪些思考?
金允哲:我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文学、音乐、哲学、建筑、时尚、神话、自然科学、人类学等不同题材的启发和刺激。但我想说我最受启发的是诗歌和音乐。事实上,我想知道是否还有其他艺术流派能够像诗歌一样与艺术家的生活和作品密切相关。我认为诗歌所创造的想象和情感是非常个人化的,但它们也超越了世代和当代文化。
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事件。音乐是一门基于时间的艺术,它让我们体验无数音符的产生和消亡。我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从巴赫近乎神圣的抽象音乐,到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当我策划和制作新作品时,我经常会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首歌。并不是因为我在听特定的音乐旋律,而是因为音乐本身创造了另一个时空,将我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空间。
张 尕
Zhang Ga
张尕,媒体艺术策展人。曾策划中国美术馆媒体艺术三年展系列(2008—2014)等。近期策展项目包括“混韵之宇:王郁洋个展”(深圳美术馆,2024)、“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天目里,2023)、“真实的拓扑”(深圳两馆,2023)、“第6届广州三年展”(联合策展,广东美术馆,2018)、“Datumsoria:真实的复归”(ZKM,2017)等。其写作及所编书目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张尕目前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自2015年起,他亦担任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艺术指导。
▲ 向上滑动阅读
✺ 从策展人的视角,你是如何看待“两极椭圆:情动的粒子及玄秘的流溢”所呈现的作品?
张 尕:我最初接触到金允哲的作品是20年前在我策划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中。在我邀请的发言人中,有德国媒体理论家Siegfried Zielinski,他曾经是科隆媒体艺术学院 (KHM) 的创始院长。Zielinski在对KHM的讲演中,特别提到了金允哲学生时代的网络编程作品,给人印象深刻。2013年我在中国美术馆50周年馆庆展里,首次展出金的作品。这期间,他已对电磁流(electromagnetic)媒介的研究有了一段时间,作品由早期编程的虚拟形态近入了具有强烈物理属性的实体感,也是对这类媒介为数不多的实验者之一。金是典型的tinker类型的艺术家,对于媒介材料,无论是编程,还是硬件,都有一种极致的投入,并有着精益求精的执着。相较于今天很多观念先行的艺术生产而言,他或许是一个典型的匠人。对材料的研究和实验是他创作的出发点,也是作品的终极体现。但是他绝非一个简单的匠人,他阅读广泛,涉猎西方和东方,文学及宗教,科学与哲学等。在他作品的精致无暇间,孕育着一种另类的震撼效果。他所使用的地质,生物媒介,在他自己定制的实验技术设备中,经过类似炼金术的磨练,产生出一种超然的新物质形态,正如他自己所言,是transmatter的实现,因此, 他借由一种物质创造了另一种物质,由一个熟悉的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不熟悉的世界,从而创造了新世界, 也是他对宇宙,生命,存在的诗意的冥思所得。
金允哲,《色度V》,2022
威尼斯双年展韩国馆,意大利
© 金允哲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金允哲,《脉冲》,2018
韩国文化中心,英国
© 金允哲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里森画廊是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悠久的国际当代艺术画廊之一。目前画廊通过在伦敦、纽约、洛杉矶、上海和北京设立的艺术空间,支持和发展的国际艺术家超过60位。
里森画廊由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 (Nicholas Logsdail) 于1967年创立,开启了在艺术史中占非常重要地位的极简艺术和观念艺术先驱的职业艺术生涯,如艺术和语言创作团体 (Art & Language)、卡尔·安德烈 (Carl Andre)、丹尼尔·布伦 (Daniel Buren)、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 、约翰·莱瑟姆 (John Latham)、索尔·勒维特 (Sol LeWitt)、理查德·朗 (Richard Long) 和罗伯特·雷曼 (Robert Ryman) 等艺术家。画廊如今仍和其中多位艺术家合作,包括卡门·埃雷拉 (Carmen Herrera) 和利昂·波克·史密斯 (Leon Polk Smith) 等多位同辈著名艺术家和艺术遗产管理团队。
在画廊的第二个十年中,它向公众首次介绍了英国一代重要的雕塑艺术家,其中有托尼·克拉格 (Tony Cragg)、理查德·迪肯 (Richard Deacon)、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 施拉泽·赫什阿里 (Shirazeh Houshiary) 和朱利安·奥培 (Julian Opie)。自 2000 年起, 画廊代理多位国际一线艺术家,包括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约翰·亚康法 (John Akomfrah)、苏珊·席勒 (Susan Hiller)、宫岛达男 (Tatsuo Miyajima) 和肖恩·斯库利 (Sean Scully) 等。
画廊同时着力支持和推动包括科里·阿肯吉尔 (Cory Arcangel)、瑞安·甘德 (Ryan Gander)、范·海诺斯 (Van Hanos)、休·海登 (Hugh Hayden)、哈龙·米尔扎 (Haroon Mirza)、劳瑞·普罗沃斯特 (Laure Prouvost)、佩德罗·雷耶斯 (Pedro Reyes)、瓦尔·肖基 (Wael Shawky) 和切尼·汤普森 (Cheyney Thompson) 等在内的年轻一代艺术家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国际影响。
▲ 向上滑动阅读
2024画廊周北京期间,里森画廊将在北京空间分别呈现英国艺术家克里斯多夫·勒·布伦 (Christopher Le Brun) 的个展“月相”和赵刚加入画廊代理艺术家行列后的首次个展“肉食者”。
“月相”展出的勒·布伦的一系列新作凸显了其艺术创作中固有的音乐性,让自然与旋律深深地交织、交响。这些大规模画作不仅彰显了艺术家的古典绘画技巧,还体现了它们根植的自发性和直觉性。“肉食者”展出的赵刚的一系列全新画作体现了艺术家关注心理、情感、生活方式在历史和当下的交织,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下被扭曲和被遮蔽的认知和体验,并从其中探索其流动的个体身份与文化冲突和历史断裂的关系。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
Christopher Le Brun
自1980年代以来,克里斯多夫·勒·布伦爵士便是享誉世界的画家,他的作品形式主要包括油画、版画和雕塑。他于2011年至2019年担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的院长,时至今日仍是英国艺坛举足轻重的人物。2021年,勒·布伦被授予骑士爵位。2023年初,他的两件重要作品分别被伦敦泰特美术馆和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收藏。
勒·布伦对作画的手法和色彩的运用拥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常从他对艺术史和更广泛的领域的深刻理解中获取灵感,包括视觉、音乐和文学。在直觉和视觉想象的引导下,艺术家始终认为绘画本身拥有诗意并从其中感受到乐趣,而这并不需要额外的理由和证明。
出于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勒·布伦近期的实践经历了以单个画板创作为主,到以多个画板组合出大型画作的转变,包括布面油画、三联画和大规模多模块画作等,以此尝试突破抽象画作的限制。勒·布伦对绘画过程的高度关注,及其或揭露或掩饰的戏剧性张力,一直是他作品的核心特征,这种关注得以让在作画所有阶段所呈现的抽象或具象元素结合起来。
▲ 向上滑动阅读
✺ 此次在北京的展览将呈现你的一系列大规模画作,你是如何理解绘画的?以及能不能谈谈你对本次展览及其背后的创作思考?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绘画的美好是人类物理触觉的非凡体验,交织着诸多复杂的内在、或外在的启示和回响。我学习过文学、艺术和历史,记得一些东西;那就是音乐、诗歌、小说、绘画、电影的融合。这种融合给了我启示。这种迷宫般的联系令人着迷,它们影响着你的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微妙的交流。
绘画不需要任何理由,这就是它特别的地方。我觉得这就像,你可能会突然有一种想跑、想跳、想伸展的感觉;你会突然有这种冲动。我觉得我感兴趣的艺术就在这样的瞬间。我把艺术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不需要解释。它可以被思想和参照物所包围,但它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理由。
此次展览我希望在创作上凸显惯有的音乐性,让自然与旋律交织。展览中的《一月则刚》(January Just,2024) 的形式赋予了它加长版编曲的特质。绘画结构和材料带来的紧迫感让人联想起20世纪初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德彪西(Claude Debussy)、和斯特拉文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等作曲家的音乐中首次出现的开放与封闭、有调与无调的状态。画布上下两端截然不同的深度,令编织出内容单独或成群地在整体构图中汇聚。多层颜料的涂抹和反向节奏的使用,令画作表面形成错综复杂的质感。
为什么有些意象能一直长存画中,是什么引导它们反复出现?或许是年少时的朝气和纯真让曾经鲜活生动的经历自此扎根,在往后的余生中成为我们心中指引前路的长明灯塔。
以本次展览中《月相II》(Phases of the Moon II,2023) 为例,画中交替出现的冷暖光线令白昼与黑夜的更迭变得具象。月亮的意象可以追溯到我最早的油画作品,从那时起,它便时常在我的创作当中反复出现。月亮是最令人魂牵梦萦的自然象征之一,迷人却又庄严---只可意会,难以言表。绘画之于我是一个开放的、容纳万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月亮总会和其它主题一起,从记忆和想象中浮现。长期的思考也让我作品中月亮的形象越来越深邃,每个之间都蕴含了一丝细微的差异。这种变化与深化是漫长岁月中潜意识的产物。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一月则刚》及局部细节,2024
布面油画,160.5 x 401 x 4 cm
© Christopher Le Brun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月相II》及局部细节,2023
布面油画,201 x 554 x 4 cm
© Christopher Le Brun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赵 刚
Zhao Gang
赵刚,于1983年就读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艺术学院 (前荷兰城市应用艺术学院),1984年至1987年就读于美国纽约瓦瑟学院,并于1999年获得美国纽约巴德学院艺术硕士学位。赵刚曾在众多机构举办过个展,包括龙美术馆 (重庆馆),重庆,中国 (2022);龙美术馆 (西岸馆),上海,中国 (2021);关渡美术馆,台北 (2020);佩雷斯艺术博物馆,迈阿密,美国 (2019);圣地亚哥当代美术馆,圣地亚哥,智利 (2016);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苏州博物馆,苏州,中国 (2015);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 (2008);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2006) 等。他的作品也曾在一众群展中展出,包括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 (2017);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OCAT 当代艺术中心 (西安馆),西安,中国 (2014);广州三年展 (2008);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 (2007);以及横滨三年展 (2005)。
▲ 向上滑动阅读
✺ “肉食者”及其呈现的最新创作都有哪些思考?灵感来源于哪里?
赵 刚:这次展览对我而言是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一次思考和表达。灵感来源于我在伦敦二手书店淘到的一本艾略特的传记,后来在去纽约的飞机上看了这本书。艾略特和他老婆薇薇安的关系很糟糕,经历了精神和身体疾病的困扰,这让我思考爱情和亲密关系的哲学意义。后来我将艾略特与张爱玲这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讨论,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尤其是艾略特的精英主义和禁欲主义,把他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搞得够呛。
这次展览的几件作品都有对生猪肉和羊腿的描绘,可以把肉块儿看成人的身体,结合解构主义,挑战对事物的既有认知。部分作品有草原和羊肉代表的游牧生活,和我在大自然中追求内心平静的经历产生共鸣。我尝试描绘肉从动物身上到成为食物的过程,从宰杀到烹饪,再到被吃掉的时候,颜色血淋淋的状态。我把肉类、蔬果、酒杯和花儿放在家居场景里,跟我在疫情期间创作的静物花卉系列呼应,也是对环境的错位感和内心中情感意识流的宣泄。
左:赵刚,《T.S. 艾略特》,2024
布面油画,160 x 130 cm
右:赵刚,《张爱玲》,2024
布面油画,110 x 80 cm
© Zhao Gan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赵刚,《肉是真的 云是假的》,2024
布面油画,160 x 180 cm
© Zhao Gang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常青画廊由三位好友——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洛伦佐·飞亚斯其(Lorenzo Fiaschi)和莫瑞希欧·瑞哥罗(Maurizio Rigillo)于1990年在意大利圣吉米那诺成立。2004年,常青画廊在北京798艺术区正式设立了第二处空间,为最早在中国成立空间的国外画廊之一。从那之后,画廊一直承担着尤其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为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提供欣赏国际艺术大师作品的机会。
继北京空间后,常青画廊又陆续在法国穆琳、古巴哈瓦那、意大利罗马、巴西圣保罗、法国巴黎、阿联酋迪拜开设空间,常青通过对画廊版图的不断扩张壮大,希望为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提供持久养分和对等的交流平台。而今,常青画廊已跻身全球20家最重要画廊之列。
▲ 向上滑动阅读
2024画廊周北京期间,常青画廊将展出艺术家邱志杰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生态实验室”,呈现艺术家近几年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劳动者接触并开展学习的结果。
邱志杰
Qiu Zhijie
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创作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等多种方式。曾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几十次个展,并参加过数百个群展。策划了1996年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展“现象与影像”,以及1999年到2005年之间推介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后感性”系列展览。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总策展人。2017年度威尼斯三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 向上滑动阅读
✺ 作为你在常青画廊的第三次个展,“生态实验室”关于什么?
邱志杰:这次我在常青画廊的展览“生态实验室”有几个大致的主题,一是“晾晒”,二是“变化”,三是“辐射”,四是“形态学”。在这个展览中,多种变化同时在发生:植物在生长,木头在腐烂,霉菌在蔓延,蘑菇在滋长,蚕在吐丝;石头被风化,岩石上长出晶体,钟乳石缓慢成型,宇宙射线在穿透一切……
这个展览是我这几年大量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劳动者接触并开展学习的结果,我不是很在乎它是否像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品。有很多想法来不及展开,还处在实验室状态,甚至是思想实验状态,所以我把这个展览叫做“生态实验室”。实验室的意思,就是接受所有的失败。很多实验得到了科学家们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很多研究生参与甚至主导了具体实验的执行,我会在具体的标签中一一标注大家的贡献,我们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互济的生态,正如天空与大地和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动植物与土壤和矿物之间的互相依存。
彭咏仪
Luna Peng
北京常青画廊总监
✺ 作为画廊总监,你如何看待艺术家在此次展览中所展现的工作?
彭咏仪:我们很荣幸迎来邱志杰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生态实验室”,本次展览将会是邱志杰作为“实验艺术”坚定践行者的一次系统而全面的理论诠释。展览聚焦于范围更广的生态圈,生态艺术在于提升观察和思考的维度,把视野从生物圈扩展到岩石圈,大气圈、地球圈,在生物学与地理学的边沿地带开展工作。艺术家想带给观众的是包罗小到病毒,大到天体的整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和生息于其间的物种的关系。
邱志杰“讲演”,北京常青画廊展览现场,2020-2021
© 艺术家与常青画廊
摄影:董林
邱志杰“坏笑”,北京常青画廊,2013
© 艺术家与常青画廊
摄影:Meng Wei
阿尔敏·莱希(巴黎、纽约、伦敦、布鲁塞尔、上海及摩纳哥)1997年创立,现代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2024画廊周北京期间,阿尔敏·莱希将呈现现生活工作于布鲁塞尔的法国艺术家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 (Jean-Baptiste Bernadet) 和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州的智利艺术家亚历山卓·卡德纳斯 (Alejandro Cardenas) 的双个展“变色龙”(Chameleon)。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
Jean-Baptiste Bernadet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于1978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现工作生活于布鲁塞尔。其作品《无题(赋格)》已被纳入布鲁塞尔伊克赛尔博物馆(Musée d'Ixelles)的机构收藏。2002年获得法国普罗旺斯高等艺术学院美术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高等美术学院美术学士学位。贝尔纳代的创作游走于极简主义、单色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姿态和色域绘画(gestural and color field)、印象派等风格之间。如同一位色彩的魔术师,贝尔纳代在自己的画中构建了充满氛围感的世界,深受大自然、外在感官知觉和心灵感知的影响。艺术家所见过的风景、个人的记忆和想象,在脑中相互作用并融合,构成了艺术家精心绘制,在抽象与风景画之间充满可能性的中间地带。贝尔纳代的作品与普鲁斯特著作中的核心概念也相呼应,与自身记忆有着密切关联,并渴望超越线性的时间体验。
▲ 向上滑动阅读
亚历山卓·卡德纳斯Alejandro Cardenas
亚历山卓·卡德纳斯,1977年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州。卡德纳斯2000年于库珀联合会艺术学院(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t)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成为一名全职画家前,卡德纳斯作为一名多媒介艺术家已经拥有十分成功的职业生涯,其创作包括插画、平面设计和录像作品。过去十年里,卡德纳斯曾在时尚品牌 Proenza Schouler 担任首席织物设计师与艺术总监,也是艺术集合兰辛-德雷登(Lansing-Dreiden)的创始人之一,这是一个来自纽约的跨学科艺术群体,主要创作包括音乐专辑、文学杂志以及各式艺作品。聚焦探讨卡德纳斯的艺术与设计评论也曾刊登于《纽约时报》、《Vogue》、《AnOther》等全球知名刊物。
▲ 向上滑动阅读
✺ 针对此次在北京的展览,两位艺术家将呈现怎样的作品和思考?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我的绘画并不具象,因为它们不指向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它们相对更为广泛。但与此同时,我的作品也绝不是抽象的,而是相当具体,就像我们对夕阳或生活中某个时刻的记忆一样,保留着这些回忆独有的某种强度和光亮。
今年的画廊周北京,我将带来最新的《网格》(Grids)系列作品。我希望以略有不同的手法继续发展《赋格》系列的创作过程,但我心中依然抱有相同的想法:是否能以极其有限的工具以及有限的色彩,创作出视觉上饱含无穷可能的杰作?是否能在不涉及透视、构图和层次的情况下,在画中创造出一种幻象空间?这种空间像风景一样真实,但又完全是梦幻的、不具任何自然特征的。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无题(夏洛伊兹)》,2024
布面油画,裱于艺术家铝制画框
81 × 90 cm,32 × 32 1/2 in
©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Useful Art Services
亚历山卓·卡德纳斯:我一直想画具象画,但不想画人。当你观看一幅肖像作品时,你的注意力会聚焦在画中的人物身上,而不是整幅画。我最近在看罗贝托·马塔 (Roberto Matta) 的作品,我很羡慕他能够超越人类领域,真正表达出某种宇宙性且毫无牵挂的自由奔放。
我为此次画廊周北京创作了一组全新的作品,这些留白空间中的人形生物带有一丝淡淡的忧郁,我想这情绪是被我感染的。生活在过去与未来如此激烈共存的矛盾中,确实不容易。我认为所有艺术都是幻觉,接着便成为了记忆。
埃里克·特罗西
Eric Troncy
埃里克·特罗西,法国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法国第戎联合博物馆馆长。
✺ 你怎么看此次两位艺术家的最新展览项目?
埃里克·特罗西:尝试去比较乍看之下似乎没任何共同之处的艺术家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主题性展览似乎不可避免地将艺术作品局限在其主题的牢笼中,而“双个展”则没有对视觉和思维施加过多限制,反而能为观众提供探索作品之间联系或张力的可能性:我们不由自主地对作品之间的相异之处产生兴趣,而放弃了对作品最初的预设、以及主题或风格的归类。接着,我们不费力地开始接近绘画的另一种现实,这也是绘画艺术形式所独有的:我们意识到绘画实际上就像一种语言。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决定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无人之地发展出其概念性、充满感官体验的绘画。他摆脱了自己早期艺术生涯中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自动依附,开始面对更为当代的问题。他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所有绘画都属于他几年前开始创作的《网格》系列,这是以保罗·克利 (Paul Klee) 的水彩作品作为灵感。
亚历山卓·卡德纳斯的绘画则以另种不同的方式解决了绘画中具象特征问题。因此,他的画中人物并非人类,而是类似于人形科幻生物,介于爬行动物和昆虫之间(让人联想到2017年《黑镜》第四季中名为“金属头” (Metalhead) 的角色)。这些人物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没有眼睛或表情,但他们的身体结构与我们的身体结构相似(有着双臂、双腿等器官),并为观看者提供了投射叙事的表面。这些人形生物也让人联想到抽象的拟人化雕塑中对于人体的抽象诠释,在这里通过二维画作再次重新解读。它们本质上是没有传统身份的“通用人物” (generic figures) 。在他为此次展览创作的所有画作中,卡德纳斯赋予其画中人形生物变色龙般的皮肤特征,仿佛再现贝尔纳代画中的色彩组合。
亚力山卓·卡德纳斯,《铁丝花朵》,2024
亚麻布面油画,127 × 101.6 cm,50 × 40 in
© 亚力山卓·卡德纳斯-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an Bradica
“漂留”之间: 画廊周北京2024阵容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