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王毅外长的面,苏杰生想请中国帮个忙
请您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湘评中外”,观看更多国际军事热点秘闻
见到中国外长王毅后,印外长苏杰生突然改口,对边境问题不再强硬,还想找中国帮个忙。
近日,中国外长王毅和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老挝万象会面,当着中方代表的面,苏杰生对中印边境问题发表了看法,信息量非常大。
首先,王毅外长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全球性挑战时,中印应该增加沟通,化解矛盾,让中印关系重回正轨。
随后苏杰生表态,他赞同王毅外长的观点,并直接将中印边境问题放在了明处,表示印方有意沟通,愿和中方一起解决问题。
【苏杰生对中印边境问题改口】
重点是苏杰生说的这句话:“稳定两国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们应以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当前问题。”
作为常年和中国打交道的外交官,苏杰生此前对于中国的态度变化无常,一方面他肯定中国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直言中国是印度“具有挑战性的邻国”。
尤其是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苏杰生曾多次发表争议性言论,此次一反常态,很可能是认识到,和中国的关系恶化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印度的切身利益。
苏杰生之所以想要在中印边界上和中国缓解矛盾,很可能和印度国内糟糕的经济形势有关。
印度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这些问题逐渐发酵,导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国内出现了食品价格波动、能源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中断等问题。
与此同时,被印度政府寄予厚望的制造业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制造业潜力的充分发挥。
首先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电力供应和物流系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高效制造活动。
比如道路、港口和铁路的不足会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和运输效率低下,而电力供应不稳定则影响了工厂的连续生产和运营效率。
其次,尽管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但是高技能劳动力的缺乏是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精密工程和高科技产业中。
【印度没有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土壤】
简单来说,印度的人口虽多,但受到的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导致技能不匹配问题,这限制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政府制定的复杂法规、税制和行政流程,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其中土地获取困难、冗长的审批流程和多变的政策环境都是难题,甚至印度政府还有过扣留外企资产的“黑历史”,直接导致外资企业对印度“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印度制造业不仅需要与传统制造业强国竞争,还必须应对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低成本挑战。
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由于印度工厂的产能不足,选择在中国投资10亿建造工厂,解决供应紧张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的低端制造业逐渐向越南、印度转移似乎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认知,尤其是印度一度被寄予厚望,有外媒炒作其有望复刻“中国模式”,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而现实恰恰与之相反,制造业居然出现了回流中国的现象,其原因也很简单:印度政府咎由自取。
数年前,印度政府以疫情和中印边境冲突为由,对中国企业颁布了“亚洲最严限制措施”,印度对华发放的签证从最初的每年20万份,下滑至现在的2000份。
【印度需要中国的核心技术指导】
中国的技术人员想要办理印度的商业签证,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而这些这些被印度“拒之门外”的人员里,有很多都是指导当地工人的技术骨干。
缺乏了中国的“核心技术”指导,印度的工厂状况频出,因此为了摆脱困境,印度急需缓和同中国的关系,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就是其中的重点。
总而言之,中国和印度可以和谐共处,印方应该看到和中国交恶后带来的损失,希望印方能够信守承诺,和中方相向而行。
友情提示:欢迎您下方左侧一键分享至朋友圈,同时点击右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