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八洞村丨探寻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振兴密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镇乌托邦 Author 梁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困难最繁重的工作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同样在农村。新发展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其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时期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这其中,十八洞村通过脱贫攻坚系列举措,探索出了一条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之路。





1


-十八洞村概况-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全村辖梨子寨、飞虫寨、当戎寨、竹子寨四个自然寨,面积共934hm2,239户946人,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

十八洞村交通区位图





2


-十八洞村脱贫情况-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人均耕地仅0.83亩。因历史原因, 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18.7%,贫困发生率高达57%,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此后,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扶贫政策及举措,逐步推进乡村振兴。经努力,2017年2月,十八洞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8元,超过湘西州平均水平,接近湖南省平均水平。2019年,十八洞村的人均收入1466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4万元,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十八洞村





3


-十八洞村振兴之法-


01

找病根转思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受历史、自然条件影响,十八洞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贫困情况较为突出,村民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千百年来,村庄的祖祖辈辈“只会”也“只能”靠山、靠田吃饭,村民“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思想严重。


为此,十八洞村建档立卡,摸清村民真实情况,以找准“穷根子”。为彻底转变村民“等、要、靠”思想,村两委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开设道德讲堂,树立致富榜样,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对村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成效明显。

湘西州农业农业村局到十八洞村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此外,十八洞村把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振兴的突破口,协调多方力量,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五改”和“六到户”等工程,十八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新旧两相宜、景村成一体,实现了民族特色与现代生活文明的有机融合。

改造前后的进村公路、村民房屋、排谷美小学


02

整资源抓产业,实现多赢局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兴旺。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立足本地特色,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生产脱贫、实现产业振兴的路子。


# 发展种养业,打造生态“聚宝盆”


根据十八洞村的土壤、气候条件,十八洞村发展黄桃、茶叶、猕猴桃、蚕桑、金秋梨、 养蜂、中药材等种养业,积极组建十八洞村农旅经济合作社。村民入股的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异地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精品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产品畅销内地和港澳,2019年,全村猕猴桃产业分红118万元。

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基地


# 因地制宜,形成水厂模式


十八洞村充分利用本地大峡谷中丰富的山泉水,同湖南步步高集团共同建设十八洞山泉水厂。2017年10月8日,十八洞山泉水厂正式建成投产,并且每年按“50+1”模式给村集体分红,即村集体每年分红保底50万元,同时每销售一瓶水再拿出一分钱注入到村扶贫基金,实现共享发展,互利共赢。


# 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十八洞村,生态环境美好,自然资源丰富,独特且丰富的红色文化、苗族传统文化风情浓厚,被习总书记誉为“小张家界”。先后荣获“3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潇湘红八景”荣誉。

 “小张家界风光”


2016年以来,十八洞村通过整合全村旅游资源,携手第三方公司等全力开展乡村旅游,组织红色教育培训、青少年研学、农耕文化节、赶秋节、过苗年等文化活动。同时,大力发展苗家腊肉、苗鱼、苗鸭、果酒等土特产;成立苗绣合作社,与中车株机、七绣坊等公司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式生产,使村里妇女重拾绣花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非遗苗绣实现创新发展。2019年举办苗绣培训班,培养苗绣接班人。实现苗绣产值17万元。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0万元。

十八洞村村民制作苗寨农家特产

十八洞村非遗“苗绣”


通过资源整合,保护民族特色,保存苗寨风情,传承非遗文化,保留民族记忆,留住乡愁,十八洞村实现了集体、村民、公司、游客“多赢”的局面。


03

强化人才队伍,增强造血能力


人才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十八洞村改善小学办学条件,全方位帮困助学体系,落实建档立卡和城乡低保家庭学生补助政策,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引才育才,吸引人才返乡,像年轻党员杨斌,在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访贫问苦的第二天,便从乌克兰辞职返回家乡,决心支援家乡建设。

返乡人才——杨斌(左)、施俊(右,为老人讲解金融知识)


04

发挥组织率先引领作用


村干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以“五兴”互助为核心,开展“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评比”,树立身边榜样,统一群众思想,激励群众自力更生,建设家园。五兴互助思想,即村里一名党员联系五户村民,把“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生活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生态互助兴家园”作为互助的主要内容,实现党员和群众互帮互助。

十八洞村党员服务现场


建设党建学习书屋,这是湘西州在省新华书店支持下建设的首个“党建学习书屋”,是其积极探索“党建+”模式的新举措。书屋以“红色党建”为主题,书目涵盖基层党建、法制教育、中国文学、少儿绘本、农业科技、综合等类别,专设“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已成为当地村民和到访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党建书屋内景





4


-总结-


十八洞村的成功在于高度解读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深刻认识到农村群体的特殊性,从而有针对地进行思想扶贫,形成将思想认识回归到整体有利于农村向前发展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发展产业,开发旅游,创新管理模式,接续成立公司与合作社,推进村级公共事业建设与党支部建设,找到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因地制宜、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振兴的正确道路。


乡村振兴,要走好“新旧转换”之路,既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让“老树发新芽”,又要加快发展新业态,让“新芽成大树”。同时,党建引领,解放思想,建强人才队伍,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走好乡村发展的“内外共振”之路。



参考内容

1.看十八洞村的乡村振兴如何别有洞天?,地道农旅。

2.申宸.十八洞村集体经济成为振兴的“杠杆”[J].农村工作通讯,2019(16):61-62.

3.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十八洞村: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实践样本[J].新湘评论,2020(23):17-19.

4.陈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湘西十八洞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2020,33(08):43-44+93.


本文章由小镇乌托邦编辑

绿水青山大数据推荐发布



欢迎扫码加入绿水青山分享群


我们的小目标

2年内,分享1001份乡愁


完成:23/100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