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省九寨沟县大录村: 生长在半山坡上的安多藏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华民居 Author 鲁朝汉 苟鑫






四川省九寨沟县大录村拥有四川省大九寨区域内唯一保留安多藏族建筑特色的连片建筑村落—大录古藏寨。古老的藏族建筑、绚丽的安多藏族民俗文化、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宗教文化在这里相融,令人神往。







大山深处的原乡藏寨




大录村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大录乡,地处岷山地带,海拔2478米,年均气温仅7.2℃,属高寒地区。现有大九寨区域内唯一的保留安多藏族建筑特色的连片建筑村落—大录古藏寨。藏寨是研究安多藏区建筑的活化标本。大录村所在的大录乡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大录古藏景区、原始森林、天然草场、藏寨、寺庙及流传的各类历史悠久的藏族文化、可歌可泣的红军长征故事等。2016年,大录村被国家评定为第五批传统村落;2021年,入选四川“第三批最美古村落”名录。“大录”即藏语“达洛”的音译,意为“立起的老虎”。大录古藏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录村占地面积约500亩,由老寨子、新寨子及神仙坪三部分组成。老寨子位于神大路东侧山上,由建都卡、甲廓卡和昌霞柯组成。新寨由塘措郎、俄尚根郎、桑岛根郎和仙岛组成。白水河从新寨子间蜿蜒而过。神仙坪散落在新老寨子之外,位于新老寨子上游的河对岸。




安多藏族建筑的活化标本

大录古藏寨是大九寨区域内唯一保留安多藏族建筑特色的连片建筑群。大录古藏寨以主屋为中心,四周围合木质的附属建筑。主屋“外不见木、内不见土”,四周为堡垒式夯土墙,顶上以榻板覆盖。这种建造方式兼具防寒、防火和防雨功能,充分体现了藏民的建造智慧。榻板为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厚杉木片。榻板的下面有防漏层。防漏层由三层组成:第一层用榻板垫底;第二层用高山上耐腐性强的灌木铺成;第三层是较厚的土层。遇到大雨时,雨水从房顶的榻板层漏到防漏层时会被厚土吸收,不会穿透到屋舍里。榻板所用的木材主要取自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红豆树。这种榻板屋顶结实耐用,可以经四代人使用而不坏,颇具地方特色。大录古藏寨整体特点为厚墙宽院、外朴内秀。大录古藏寨房屋少窗,主要依靠屋顶天窗采光、通风。主屋一律为古老的单层土木结构,以大块条石做墙基,生土夯实垒砌成一米多厚的梯形墙体,内部用云杉做支撑柱子和墙体木板,以木榻板盖顶。全屋仅在入口处开拱形小门洞,具有保暖、防火、防盗等作用。后期围绕主屋搭建木质附属建筑,满足家庭居住要求。附属建筑多为吊脚楼,下层用来饲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牧草、粮食及杂物。屋内装饰典雅朴素,各类铜质器皿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堂上摆放的铜盆、铜油灯,经柜里摆放的铜盆、铜锅等越多,代表主人家境越殷实,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越高。




多姿多彩的藏族文化

大录村人以信仰藏传佛教为主,属安多藏族。大录寺别名大录膑果寺,全名彭措罗伍林,意为“圆满珍宝洲”,始建于1326年,由康区高僧曲扎让波创建,距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属萨迦派。从1984年起,大录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维修了大经堂、茶房、护法殿、寺院乐台等殿堂,并陆续修建了12座僧房。如今的寺院占地面积达4502.55平方米,现有僧人22人。苍苍古寺,杳杳钟声,给大录村平添了几分祥和悠远的氛围。大录村民俗文化底蕴浓厚,孕育了藏式木刻版画和锅庄舞等文化艺术。藏式木刻版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藏式木刻绘画艺术形式独特,内容涵盖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跳舞时,一般男女各排列成半圆形并拉手成圈,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者手臂以撩、甩、晃等动作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伴随锅庄舞共同演出的是藏族山歌。大录村山歌可分为房庆山歌、婚宴山歌、年节庆祝山歌、寿宴山歌、男女恋爱山歌等。摔跤、抱石(抱一皮口袋粮食比赛)、射箭、骑马等传统的竞技比赛经常上演,体现着藏族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生生不息。红色文化也在这里传承。1935年6月至8月,红军第一次到达九寨沟县大录村;1936年7月至9月,第二次到达这里。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红军在当地战斗和生活的故事。红四方面军在若尔盖巴西、求吉停留期间,曾派部队到九寨沟县大录地区筹粮;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二次北上和红二方面军北上集结巴西、求吉地区时,也曾派部队到大录地区筹粮。大录村村民向红军将士提供了大量粮食、牲畜,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如今的大录村在各级脱贫攻坚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发展原生态生活体验式景区等方式,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旅游的道路,正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大录村的美好明天令人期待。





 | 鲁朝汉 苟鑫 供图 | 四川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


注: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83期。绿水青山大数据推荐发布




欢迎扫码加入绿水青山分享群


我们的小目标

2年内,分享1001份乡愁

完成:25/100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