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澍与富阳文村,城市中的乡村还是乡村中的城市!

“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约有3000座,每一座城市都变成了高楼大厦的样子。中国文化在城市中怎样呈现?中国人要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在高楼大厦之下,普通人那种日常的、可爱的、小小的生活,价值在哪里?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该如何看待?建筑师又该如何通过设计,帮助人们跨越城乡之间的价值鸿沟……”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不断在探寻的问题。——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建筑大师王澍
△ 富阳文村改造 © net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位于浙江省中部的富春江,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个行政区,南北朝吴均的骈俪文《与朱元思书》这样描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元代黄公望的一尺《富春山居图》,更是画出了富春江两岸的诗意生活。

如今,富春江两岸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集镇,吸引了各地设计师、艺术家和商人来此改造老宅,或在此常住,在这些偏僻村落发起乌托邦似的理想。被公众熟知的文村便坐落于此,它的改造设计出自于建筑大师王澍先生之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优秀建筑大师对当代建设的反思和对传统元素的态度。

△ 改造后的富阳文村整体风貌 © net


富阳文村

文村地处杭州市富阳区远郊,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村中至今仍有四十余幢建于明代、清代、民国三个时期的古民居,保存相对完好。斑驳晦暗的粉墙、静穆的杭灰石墙、漆黑的瓦片屋顶,以及葱绿的爬藤,显得宁静而美丽。虽然地处偏远,但物产丰富,当地村民建房大都就地取材,以本地很常见的杭灰石、黄泥土、纸筋灰等为主,房屋厚重而又极具地方特色。


为了留住乡愁,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带领团队,在富阳文村打造出了14幢新农居,也让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 改造前的文村 © net


△ 改造后文村外部建筑 © net

文村是王澍主持设计的第一片农居群落。从2012年开始,他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出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

△ 改造后文村外部建筑 © net


在老村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新村


王澍首先任务,就是说服村民们忘了别墅,找回古村的感觉。文村新村,不能和老村完全脱离,新村最理想的形态,就是像在老村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王澍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他和团队坚持使用传统的院落建筑类型,通过局部结构调整,发展出8 种差异性的建筑类型,每种类型因为位置、邻里、材料等因素又有若干变体,从而达到了建筑风格的丰富及多样性。对材料与建造方法也采用类此的思路。


△ 新建村落 © net

在文村建筑的改造中,王澍保留了传统处理自然材料的手艺与智慧,用灰、黄、白三色作为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剁斧石用于外立面设计,其中抹泥墙就是利用本村的黄黏土与当地老祖宗的夯土工艺技术建成,使新村的24 户新农居看起来就像从老村的肌理中自然错落地生长出来一样,达到新村老村有机融合目的。


△ 新建建筑外立面 © net

新农居与传统农居更为贴近


夯土外墙的融入使新建筑与原有土色老建筑形成了较好的融合,同时大面积白墙的应用使新老建筑形成较好呼应,并用楠竹做支柱和支架,可晾挂衣服和农作物。
△ 新村老村相互融合 © net

充分考虑到农村生活的便利性,除起居室之外,还有堂屋、可打造土灶的厨房、农具间等。顶层阁楼作摊场,可堆放农具、晾晒谷物、养蚕,在房屋中间留有天井,四周用竹篾条围合,起到通风、防潮和隔热作用。空间布局和视觉上,几乎每户都是敞开式的,所有隔断都用木幕墙来完成, 进门就能看到存放农具的储藏空间,这些新农居反而与传统民居更为接近。

△ 木制结构墙体 © net

△ 敞开式设计 © net

新文村注重景观绿化,古树得到很好的保护。规划中还增加了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比如村口的三角亭、风雨廊、公告栏以及可遮挡风吹日晒的休息长凳等,改变了往日村子的单调和乏味。


△ 增加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 net

建筑文化传承的“种子”在乡村发芽


“现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让王澍欣慰的是新村建成后,老村可以继续保留。在王澍看来,未来的乡村,其实是一种“隐形城市化”的状态,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化的生活。

王澍认为环境与建筑的和谐需要民族审美,也需要创新的表达。富阳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中,能把这么多连片的古民居完好地保存下来,又混合以有文脉传承的新创造,将为浙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重塑带来极大的研究和示范价值,也为保持地域的新型城市化探索奠定了基础。

△ 新文村 © net 
项目名称:富阳文村改造

地点: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文村

主持建筑师:王澍

设计时间:2012-2015

 

现阶段,乡村建设的成败主要以经济复兴作为衡量标准,虽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但其更需要关注原住民本身,唤起原住民对新生活的希望,“文化”是让他们留在乡村的另一个理由。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有责任续写文化造物的文脉,重拾智慧的基因,激发蕴藏在乡村之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寻找根植于心的中华文化生命。


本文转载自青年建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供学习参考
公众号运营:晓与晓新媒体咨询


欢迎扫码加入绿水青山分享群


我们的小目标

2年内,分享1001份乡愁

完成:264/100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