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三无村,引入“IP”后,带动20多个产业,年接待游客数十万!
这些年,乡村改造如火如荼,但效果却参差不齐。
好的项目要落地,需要多方支持,村委班子要给力,要有号召力、执行力。
同时更需要县市乡镇的重视,以及村民的支持。
这不仅是多方协力的结果,更是一场思想和眼界的交锋。
所以乡村旅游改造一直难上加难,
除非有大的IP、资本介入,否则,单靠村里的人,很难有成效。
而就目前的成效来看,南方要比北方做得好,要更有活力。
在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有一个村落,
以前是一个窄弄堂、破村景,
无资源优势、无明显特色、无支柱产业的“三无”村;
但在村委及村民的集体努力下,
成了有故事、有IP、有产业的“网红”打卡村。
用1个文创概念,带动了20多项产业的发展,
它就是「镇头村」。
有故事
在乡村改造中,很多地方会因地制宜做一些特色项目。但对于什么都没有的乡村而言,“无中生有”、“复制”过来的特色,不能形成足够的差异化,自然无法“出圈”。「镇头村」之前便是这样,一直不温不火……
乡村打造要有“根”。对于「镇头村」来说,这个根可以追溯到60年前。1964年,「镇头村」还只是“镇头大队”,天降大旱导致上千亩的庄稼颗粒无收。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1966年,公社组织11个大队1000余人,耗时5年,建造了镇头水库,周边村落6000多亩农田受益。这就是“镇头大队”的精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镇头大队”既是特殊的历史记忆,也是「镇头村」的“根”,所以用它作为镇头村乡村旅游IP名称及特色农产品的统一品牌标识也是水到渠成。
60年前,镇头村民齐心协力解决了温饱,60年后,镇头村民依然很团结。村里拆、改、用结合,拆除3800多处违建;然后发动全民创意,做了精美的壁画、旧木料制作的花坛、小木偶和艺术柴堆等。
以前是抱团建水库,如今是抱团做旅游。「镇头村」从中衍生出了品牌口号——向美好生活前进,并设计了Logo和卡通形象代言人——“小镇头”,成为「镇头村」的文化IP形象。
有IP
“镇头大队”的故事是镇头村品牌的根基,围绕“镇头文化”品牌主题,「镇头村」打造了鲜明特色的景观。
文化礼堂分为两层,占地506平方米,一楼作为文化礼堂、多媒体教室及会议室等,可容纳上百人活动;二楼是“小人书博物馆”及“火花文化展厅”,现有图书5万册,其中小人书2万册。
▲文化礼堂
▲小人书博物馆
室外有“故事长廊”“时光照相馆”“童年记忆跑道”等文创地标。品牌和主题的建立,让“镇头大队”更有方向和凝聚力,其号召全社会捐赠小人书、火柴画等时光旧物,更是在社会引起不小的反响,且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并吸引了各大报纸、电视等媒体争相报道,使得“小镇头”人气倍增。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10月镇头村改造完成以来,截至目前,已接待考察团几百余批,接待游客十几万余人,旅游收入超300万元。
闲置多年的老厂房摇身变成了“网红民宿”,楼面积700平方米,一楼作为大队食堂,有餐位300多个,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二楼、三楼有房间28间,同时承接同学会、亲子游等活动。该民宿至今接待游客8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大幅增加。
有产业
有了品牌后,「镇头村」开始进行产业植入,村里统一种植了辣椒、翠冠梨、蓝莓等,并进行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打造了“辣得有味”辣椒酱、“脆得够劲”翠冠梨、“蓝得莓好”蓝莓、“香得感人”茶叶4款主打产品,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同步销售。村党支部书记余永荣介绍道:“前段时间刚下市的翠冠梨供不应求。7万斤仅半个月就销售一空。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乡村旅游最怕项目单一。体验式的消费,才会打造出村落的生命力。「镇头村」在梨园、茶园、蓝莓园等水果基地上,规划出了一块区域,供游客进行深度农事体验;将村内闲置房屋,改造成辣椒坊和土烧酒坊,在作坊内,游客可体验制作、了解、购买产品等。
总结
「镇头村」能从“三无村”成功逆袭,其实最重要的是其“有行动”。
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行动,永远都是空头支票一张。“尝到”了改造甜头的「镇头村」,没有止步不前。据悉,「镇头村」计划投资400万元,以“幸福河谷”和“水车体验”为支点,打造集乡村度假、亲子游乐、户外运动于一体的水车游乐综合体。
未来,「镇头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庄主帮
绿水青山大数据推荐发布
公众号运营:晓与晓新媒体咨询
我们的小目标:
2年内,分享1001份乡愁
完成:26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