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真正的家族在哪里?家族办公室经典三问,你必须懂!

双面fo 家办标准研究院
2024-08-23





家办标准研究院调研企业家二代数据发现,二代未必都有985就读能力,但普遍受到过海外教育甚至有海外工作的背景,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虽然未必能直接接班,但是家族财富和资源的基础较好,可以从二代开始,加大对三代的系统培养,有目的训练,放开生育之后适当增加子女数量。在二次创业的同时,尝试建立现代化的家族治理体系,用法律和技术手段来完善和固化家族发展轨道和固化家族利益,未尝不是一个可行之路。
  




家族在西方国家源远流长,从罗马帝国到权游,在欧洲日本家族中,家徽是通用的标识,即使在英超意甲的队徽中,都还有家族徽章的影子。


不过,我们中国家族的家徽似乎非常罕见,在这个有趣的现象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真正的家族在哪里?


前段时间,与部分家办创始人和家族企业成员交流时发现,对于“中国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家族?是不是把财产传给下一代就是传承?家族完成传承的标志是哪些?”这一经典三问,多数受访者的回答是属于见仁见智型,显示行业认知分歧还是比较明显。


作为家族办公室的从业者,我们觉得这三个问题是必答题。



真正的中国家族在哪里?


‍‍‍‍‍‍‍‍‍‍‍‍‍‍‍‍‍‍‍‍‍


在欧洲、日本古老家族的几十代甚至上百代的传承过程中,家徽是家族具象符号,凝聚家族文化、精神、历史和财富丰富内涵,不过,在中国家族的传承中,包括家徽、旗帜等家族外在符号并未凸显,出现频率远低于家训、家法和族谱。
这要翻一下历史旧账了。 
需要强调的是,欧美和日本的家族相当一部分都是从王室、贵族和骑士武装集团转化而来,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统治权力,即使未出面参政,依然对政治人物和政治有潜在的影响力。
工业化之后,类似美第奇、卡地亚和美国洛克菲勒、摩根家族,属于新家族,由部分介入产业领域的政治家族和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为主,随着资本和工业大发展,企业主家族的数量逐年增加,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家族。


在中国,图腾、家徽盛行在春秋战国,属于中国封建分封高峰期,诸侯国遍地,贵族、豪强普遍拥有自己私人武装。然而,秦汉统一建立帝制,用郡县制和后来的科举制度,瓦解诸侯、贵族存在的基础,大型家族、门阀在唐宋彻底从社会主流匿踪。
其后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家族隐藏在地方山林之中,依靠土地维持以姓氏为中心家族体系,成为不过问政治的纯农业经济组织,低调存在自然不能有武装力量和旗帜、家徽。
建国之后,随着乡村基层政权的强化,各地氏族家族管理的模式式微,半自治模式逐步被垂直的行政管理替代,其后传统的中国家族和家族活动在几乎绝迹。
民国初期兴起的以工业经济为核心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家族,也随着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大部分分散到港台和东南亚华人聚集区,留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族也在公私合营的浪潮中退出历史舞台,比如卢作孚、荣国敬家族,位于天津、上海和南京的工商业家族数量最多。
回到当代,现在中国家办所服务的家族多为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企业家族帝国,相对于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家来说,他们属于新钱。虽然我们没有欧美日本那样的百年家族,但应该看到,新兴家族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发展当中。
无疑,当下的中国家办要与中国家族企业共同成长。   
本届新钱的特点是多数为依靠时代、政策红利,在改革开放百业待兴的过程中抓住时机发展壮大,在资本和行业技术门槛加持下成为细分领域的企业龙头。同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和竞争中,新钱的大起大落幅度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和历史时期。
1980年代民营企业的风云人物,大都已经锒铛入狱,仅万向集团鲁冠球一脉尚存;对比2000年福布斯富豪榜500强家族企业,如今在榜或者依然活跃的占比不足10%。每年的首富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能够连任首富的凤毛麟角。
从家族办公室的角度看,富豪榜剧烈变化反映了中国市场竞争格局远未达到固化的地步,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依然很大。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家族企业面临全球最大的发展风险,有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同时又是失败率最高的区域,因此,及早进行家企风险隔离显得非常必要。这种风险隔离绝不是成功以后才需要,而且要提早谋划,不仅为保护家族利益,还能让东山再起留下基础。



财富是家族传承全部吗?



在很多家办和家族企业的认知中,当前家族传承的核心无疑是家族及企业积累的巨额财富,包括股权、资产等。家办做的所有风险区隔、股权信托和资产腾挪、法律架构等服务,都是奔着安全、稳健和最低代价可以将资产转移到接班人手上这一目标。



事实上,在与多位香港和台湾的家族企业成员对话中,我们发觉,家族传承是全面综合的传承,是长期性的工程,财富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他们的家族内部,基本都有家训、家礼和家族价值观、共同目标的内化,以及家族议事规则,包括与道德、法律和企业管理的结合,还有家族人脉资源,都是家族传承的重要内容。简要来说,就是家族文化体系。


家族文化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和根本,传承出现断裂,便逐渐消失在世人眼前。由此看来,一个家族文化的载体对于一个家族和子孙后代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


家族传承首先是是血缘的传承,其核心是婚姻制度;其次才是财富、财产传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承。家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有着鲜明的家族烙印。有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血缘和财富传承方式,进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匹配的传承制度。


在香港、台湾的家族企业中,不乏传承到第三、第四代的情况,背后无不是及早规划,有取有舍,过程平稳,核心是家族文化传承,底色是家族独特行事逻辑。


回到大陆,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由于缺乏历史的继承,多为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富豪,一方面在企业尚未总结形成有效有力的独特的企业管理思路、企业文化,距离成熟企业尚远;二是在家族内部尚未形成家族治理和发展的体系化思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一直处于“创业生存”的阶段,大部分企业远远未进入守江山的阶段。加上早期独生子女政策和对家庭教育、后代培养的忽视,大部分家族传承接班的内部条件十分薄弱,子女不愿接班和接不了班的情况比较普遍。


这一情况,让中国新钱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将管理权和部分股权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实行外人接班;要不就一代企业彻底卖掉,变现给二代进军新产业,实质是家族二次创业。


客观来说,与同龄人相比,改革开放的创一代多数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是那么出众,他们幸运地抓准了改革开放下海的历史机遇,但不少人完美错过了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时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家办标准研究院研究企业家二代报告和数据发现,二代未必都有985就读能力,但普遍受到过海外教育甚至有海外工作的背景,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明显提升。虽然未必能直接接班,但是家族财富和资源的基础较好,可以从二代开始,加大对三代的系统培养,有目的训练,放开生育之后适当增加子女数量。在二次创业的同时,尝试建立现代化的家族治理体系,用法律和技术手段来完善和固化家族发展轨道和固化家族利益,未尝不是一个可行之路




家族完成传承的标志是哪些



我们认为,家族传承包括血缘的传承,财富财产传承以及文化传承。如果要判断家族传承的完成度,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是较为科学的维度。


如上所述,文化传承是终极的目标,血缘和财富传承应该是为文化传承服务。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一个家族有什麽样的家风,就有什麽样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进而产生相应的血缘和情感关联。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


家族观念牢牢地将人们凝聚在一起。至高无上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家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家族领导人在处理家族事务的时候,错误把息事宁人、分家产当作目标,只求将资产和资源分配给家族成员,雨露均沾。最终结果可能是把原本强大的家族企业拆分,不仅实力减弱,还因为话语权分散容易陷入内耗的格局,其实并不是家族传承的最佳方式。这也是为何要培养和挑选家族接班人的原因。


实践中,很多家办的执行标准一般是以委托方的需求作为完成或者验收标准。应当承认,多数家办并无太大动力去引导家族客户全面、深入地去做家族传承的全套动作,耗时耗力,琐碎而且相对收益并不高。


家族办公室的核心逻辑是在规定动作基础上的自选动作,标准化基础上的定制化服务,家族客户千差万别,需求因人而异,从行业的角度,主要从基础上去统一标准、防控风险。因此,家族办公室服务百花齐放也是必然的过程和结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家办标准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