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贡这十年⑥·产业之兴】灵秀乡村 沃野千里尽丰景

自贡发布
2024-09-05


十年前,刚返乡创业的荣县乐德镇天宫庙村村民黄吉彬对农业产业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2018年,他攻克低成本、非流动性水培大棚芹菜核心技术,实现大田推广的跨越式进步,并由水培芹菜单一品种发展到小葱、空心菜、青菜等9个水培品种。最近两年,通过技术输出,他引领带动鼎新、长山等镇新建17个水培蔬菜基地,让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今年1月,黄吉彬荣获“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
同样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返乡创业,富顺县李桥镇小桥村村民陈仁仕最初也是迷茫的。他养过兔、种过树,直到摸索出一条“田间生态米、塘里生态鱼”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从水稻的育秧、栽种、田管、收割,他使用农家肥、菜枯,不打农药,不使用添加剂,亩产量只有普通中稻的二分之一;他采取机器剥壳、人工筛选和装袋,1公斤稻谷只能产出半公斤大米。两个“二分之一”,加之严控种植面积,确保了大米品质在全市独一份儿。目前,该大米已注册商标,每公斤销售价超过30元,却供不应求。
十年躬耕不息,十年硕果累累。黄吉彬和陈仁仕走过的创业之路是我市农业产业由旧入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粗至精的一个缩影。伴随着近年来脱贫成果巩固、产业提质增效、乡村绿色发展、宜居乡村建设、治理能力提升、城乡融合促进“六大行动”实施,紧跟着农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我市“三农”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步伐愈来愈快,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01
稳产保供 种植养殖齐发力
听音乐、住楼房,欢欢喜喜长胖……今年1月,首批从德阳长途跋涉而来的3000头猪崽,入住大安区回龙镇庆华村正邦生猪育肥场,这是我市保障生猪等“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又一重要举措。
“猪住楼房是个新鲜事。这个养殖场是自贡唯一标准化楼房式生猪育肥场,也是全市重点项目。”大安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兽医师赵翠玉介绍,养殖场采用标准化全封闭立体式管理,实现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环保化生产,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还实现生态循环养殖,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防疫,是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稳住经济大盘、防通胀保民生的基础性工程,不仅生猪产能持续攀升,而且菜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8月5日,2022年四川秋粮(水稻、高粱)实割实测开镰仪式在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举行。
在相邻的童寺镇老寨村,用上了机器脱粒机的种植户黄泽广对收成的掌控同样精准。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农资供应、良好的田间管理,他家5亩水稻田产粮3000公斤。
就在黄泽广挥镰收谷的同时,全市19家粮食重点加工企业也开始忙碌起来。坐落在童寺镇的四川雒源俊峰食品公司拥有全自动大米生产线。通过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的方式,该公司与农户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工后的大米一部分纳入国家储备,一部分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聚焦粮食安全,“多种粮、种好粮”正成为我市逐梦田野、走出丘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的标志性动作。其中,“高粱+再生高粱”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已建成基地38万亩,总产量突破12万吨;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23万亩,再生稻常年蓄留95万亩,两季亩产近1000公斤。
02
园区带动 延链补链增后劲

富顺县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地处“白酒金三角”,属富顺县现代农业规划的富东优质粮食生产翼。位于该园区核心地带的代寺镇李子村,由于大力推广“春大豆+夏大豆+高粱+再生高粱+榨菜”旱地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今年有望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我们充分利用核心区良好的温光资源,提高旱地复种指数,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能排能灌、宜机作业。”李子村产业专干何状元介绍,村里建立了“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与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涪陵榨菜等品牌企业签订订单收购协议,有效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因“北稻南移”而远近闻名的荣县赖河坝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是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凭借“十里长五里宽”的优越地理条件,该园区广泛开展稻鱼、稻虾综合种养以及水稻、油菜、中药材轮作,对土地多元化利用,让这里成为后起之秀,走出丘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该园区目前粮油播种面积近4万亩,稻鱼综合种养基地1.56万亩。“一田多业”“一水多用”,让这里的复种指数高达169.7%,成为荣县发展“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的后起之秀。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突出全域统筹、产村相融、一体推进,已逐渐构建起梯次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底,农业园区总规模达61.36万亩,认定市县级园区31个,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建成省五星级园区2个、四星和三星级园区各1个。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从提质增效到延链补链,农业园区发挥出越来越强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荣县石笋沟茶叶、赖河坝粮油,富顺县狮市镇柑橘、龙贯山稻粱,沿滩区永安镇花椒,贡井区成佳镇大头菜为代表的一大批优势产业陆续实现集中聚集发展,农业勃兴的“星星之火”正在盐都的广袤土地上燎原。



03
资源汇聚 农业农村好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至今,我市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贡特色的丘区插花式脱贫之路,陆续实现113个贫困村退出、15.07万名贫困人口脱贫。经过巩固提升,2020年,全市已退出村和已脱贫户无一村一户返贫。


2021年以来,我市深刻把握党中央五年过渡期的战略考量,持续压紧压实责任,健全防止返贫预警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调整优化扶持政策,打出“1+37”政策组合拳,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荣县河口镇曹家嘴村地处自贡、宜宾交界,曾是该镇3个贫困村之一,现有脱贫户98户。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人员占比大,如何解决留村中老年人就业增收问题,成为曹家嘴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荣县农业农村局、荣县教育和体育局、荣县档案馆等部门和河口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曹家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考察论证,选择种桑养蚕作为村集体主打产业。


“我们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入户宣传、现场观摩等形式,广泛动员农户种桑养蚕。由荣县聚丰养蚕专业合作社包技术、包收购,带动全村105户村民自养桑蚕,形成了专合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该村第一书记欧阳宗颖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村融合、产业先行是关键。与曹家嘴村相似,沿滩区永安镇刘山村靠着一颗颗九叶青花椒,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农户们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土地、劳务、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等融入产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


在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后,刘山村再接再厉,继续对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新近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00亩,现有种植产业1700亩、养殖产业1200亩,引进有机蔬菜产业300亩,村内产业发展、环境条件明显提升,资源汇聚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放眼盐都乡野村落,不难发现,找准着力点、关键点、突破点,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之路正不断延展扩张,随之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




来源丨自贡网

记者丨罗乐

摄影丨宋姿熠

编辑丨周馨钰


往期回顾

• 红色盐都 喜迎国庆!“中国红”扮靓自贡——• 重磅!《自贡红色地图》发布• 国庆长假哪里玩?自贡这些地方等你“翻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自贡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