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煤磨区域主要设备设施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5个)
1、煤磨主袋收尘器检修风险分析
序号 | 步骤 | 风险分析 | 伤害类别 | 防范措施 |
1 | 作业前 | 未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交底 | \ | 作业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
2 | 进入收尘器内部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 | 其他伤害 | 进入收尘器内部须办理有限空间(二级)作业许可、动火作业(一级)许可 | |
3 | 未办理进风管快速截断阀、收尘器脉冲阀、提升阀等停电手续 | 机械伤害 | 作业前,作业人员办理进风管快速截断阀、收尘器脉冲阀、提升阀停电手续,放空气罐 | |
4 | 未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发生意外时失去最后一道防线 | 其他伤害(粉尘)、物体打击 | 佩戴口罩、安全帽、劳保鞋等。安全帽不过期,符合要求,系好下颌带 | |
5 | 使用不合格工器具 | 机械伤害、触电、灼烫 | 作业前对工器具进行检查,保证使用合格的工器具 | |
6 | 作业前未关闭袋收尘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气体管道阀门,导致灭火器意外释放 | 中毒和窒息 | 作业前关闭对应二氧化碳气体管道阀门并挂牌上锁 | |
7 | 进入收尘器内部未通风检测导致中毒和窒息 | 中毒和窒息 | 进入收尘器内部时,必须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确认浓度合格(氧含量保持在19.5-23.5%,CO≤20mg/m³)。 | |
8 | 不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 作业人员须接受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培训,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9 | 作业中 | 动火前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火灾 | 火灾 | 检修前将布袋、灰斗、绞刀等部位积附煤粉清除干净,防止煤粉自燃,现场配置至少2瓶灭火器 |
10 | 换袋子或其他作业产生的煤尘未及时清理 | 火灾 | 作业中产生的煤粉及时清理,现场不积煤粉 | |
11 | 高处抛物伤人 | 物体打击 | 在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高处抛物 | |
12 | 起重作业发生意外事故 | 起重伤害 | 吊装作业范围设置警戒区域,专人指挥;作业前检查吊索具完好,严禁吊臂、吊物下方站人,手拉葫芦严禁超载荷起吊,严禁两人同时拉链条 | |
13 | 更换提升阀或气管等未切断气源,提升阀动作或高压气体伤害作业人员 | 物体打击 | 关闭储气罐出口阀门,并排气、挂牌 | |
14 | 不规范用电造成意外触电伤害 | 触电 | 临时用电要有漏电保护,电线路规范敷设,电线缆无裸露,所有检修用电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作业后要先断电,再回收线路。袋收尘器内作业应使用行灯或电压小于12V照明灯 | |
15 | 未设监护人或监护人离开岗位,发生意外情况无法及时救援、求助 | \ | 至少两人进入一起作业,不得单独作业,门外须有人监护,作业时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 |
16 | 作业后 | 人员未确认安全撤离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触电 | 检修后清点参与检修人员,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17 | 安全防护设施未恢复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 | 检修后现场确认防护设施均已恢复,防护完善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
18 | 遗留工器具在检修设备内 | 其他伤害 | 检修后清点检修工器具,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2、选粉机检修风险分析
序号 | 步骤 | 风险分析 | 伤害类别 | 防范措施 |
1 | 作业前 | 未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交底 | \ | 作业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
2 | 进入选粉机内部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 | 其他伤害 | 进入选粉机内部须办理有限空间(二级)作业许可、动火作业(一级)许可 | |
3 | 未办理磨机、选粉机、热风阀停电作业 | 机械伤害 | 作业前,作业人员办理理磨机、选粉机、热风阀等停电手续,按能量隔离清单规范办理挂牌上锁 | |
4 | 未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发生意外时失去最后一道防线 | 其他伤害(粉尘)、物体打击 | 佩戴口罩、安全帽、劳保鞋等。安全帽不过期,符合要求,系好下颌带 | |
5 | 使用不合格工器具 | 机械伤害、触电、灼烫 | 作业前对工器具进行检查,保证使用合格的工器具 | |
6 | 环境温度高,造成作业人员烫伤或中暑 | 灼烫、中暑 | 通风降温,温度低于40℃方可作业 | |
7 | 进入收尘器内部未通风检测导致中毒和窒息 | 中毒和窒息 | 进入收尘器内部前,开启主排风机通风,检测确认浓度合格(氧含量保持在19.5-23.5%,CO≤20mg/m³) | |
8 | 作业前未关闭袋收尘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气体管道阀门,导致灭火器意外释放 | 中毒和窒息 | 作业前关闭对应二氧化碳气体管道阀门并挂牌上锁 | |
9 | 作业人员未经过有限空间作业培训,不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 作业人员须接受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培训,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10 | 作业中 | 未戴防尘口罩导致煤粉进入肺部,造成尘肺病 | 粉尘伤害 | 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
11 | 动火前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火灾 | 火灾 | 作业前清扫选粉机内部及拉链机积煤,防止煤粉自燃;现场配置至少2瓶灭火器 | |
12 | 未搭设作业平台,人员未佩戴安全带造成高处坠落 | 高空坠落 | 作业点搭设作业平台,作业中佩戴安全带 | |
13 | 未设监护人或监护人离开岗位,发生意外情况无法及时救援、求助 | \ | 至少两人进入一起作业,不得单独作业,门外须有人监护,作业时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 |
14 | 作业后 | 人员未确认安全撤离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触电 | 检修后清点参与检修人员,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15 | 安全防护设施未恢复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 | 检修后现场确认防护设施均已恢复,防护完善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
16 | 遗留工器具在检修设备内 | 其他伤害 | 检修后清点检修工器具,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3、煤粉仓、原煤仓检修风险分析
序号 | 步骤 | 风险分析 | 伤害类别 | 防范措施 |
1 | 作业前 | 未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交底 | \ | 作业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
2 | 未办理有限空间、动火作业许可 | \ | 作业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一级)许可 | |
3 | 未办理进料皮带、皮带秤,拉链机、喂煤秤等设备停电手续 | 机械伤害 | 作业前办理进料皮带、皮带秤,拉链机、喂煤秤等设备停电手续,切断仓顶袋收尘下料阀,按能量隔离清单规范办理挂牌上锁 | |
4 | 未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发生意外时失去最后一道防线 | 其他伤害(粉尘)、物体打击 | 佩戴口罩、安全帽、劳保鞋等。安全帽不过期,符合要求,系好下颌带 | |
5 | 仓内煤粉/原煤未排空 | 火灾、坍塌 | 排空仓内煤粉/原煤 | |
6 | 进入仓内部未通风检测导致中毒窒息伤害 | 中毒和窒息 | 进入收尘器内部前,开启仓顶袋收尘风机通风,检测确认浓度合格(氧含量保持在19.5-23.5%,CO≤20mg/m³) | |
7 | 作业前未关闭煤粉仓二氧化碳灭火器气体管道阀门,导致灭火器意外释放 | 中毒和窒息 | 作业前关闭对应二氧化碳气体管道阀门并挂牌上锁 | |
8 | 作业人员未经过有限空间作业培训,不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 作业人员须接受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培训,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9 | 作业中 | 未戴防尘口罩导致煤粉进入肺部,造成尘肺病 | 粉尘伤害 | 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
10 | 未戴防尘眼镜,粉尘进入眼睑 | 粉尘伤害 | 佩戴合格的防尘眼镜 | |
11 | 动火前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火灾 | 火灾 | 检修前将仓内积附煤粉清除干净,防止煤粉自燃,现场配置至少2瓶灭火器 | |
12 | 未搭设作业平台,人员未佩戴安全带造成高处坠落 | 高空坠落 | 作业点搭设作业平台,作业中佩戴安全带 | |
13 | 未设监护人或监护人离开岗位,发生意外情况无法及时救援、求助 | \ | 至少两人进入一起作业,不得单独作业,门外须有人监护,作业时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 |
14 | 作业后 | 人员未确认安全撤离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触电 | 检修后清点参与检修人员,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15 | 安全防护设施未恢复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 | 检修后现场确认防护设施均已恢复,防护完善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
16 | 遗留工器具在检修设备内 | 其他伤害 | 检修后清点检修工器具,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4、煤磨内检修风险分析
序号 | 步骤 | 风险分析 | 伤害类别 | 防范措施 |
1 | 作业前 | 未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交底 | \ | 作业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
2 | 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许可 | \ | 作业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二级)、高处作业(二级)、起重作业(三级)、动火作业作业(一级)许可 | |
3 | 未办理煤磨主电机、辅传、皮带秤、选粉机、回粉拉链机、热风阀等设备停电手续 | 触电、机械伤害 | 作业人员办理煤磨主电机、辅传、皮带秤、选粉机、回粉拉链机、热风阀等设备停电手续,按能量隔离清单规范办理挂牌上锁 | |
4 | 未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发生意外时失去最后一道防线 | 其他伤害(粉尘)、物体打击 | 佩戴口罩、安全帽、劳保鞋等。安全帽不过期,符合要求,系好下颌带 | |
5 | 进入磨机内部未通风检测导致中毒窒息伤害 | 中毒和窒息 | 进入收尘器内部前,开启主排风机通风,检测确认浓度合格(氧含量保持在19.5-23.5%,CO≤20mg/m³) | |
6 | 煤内研磨体不平衡,煤体偏重转动 |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松开辅传抱闸,使磨内研磨体处于平衡状态 | |
7 | 未检查作业需使用的工器具 | 触电、火灾、爆炸、物体打击 | 检查氧气、乙炔瓶距离是否达到5米,作业点离气瓶是否达到10米,气瓶固定牢固无倾斜;检查电源线、漏电保护开关的完好情况,架空走线,使用电动工具或电焊机必须检验合格,接地良好,磨内作业应使用行灯或电压6V及以下照明灯,变压器应放在配电箱处。 | |
8 | 动火前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火灾 | 火灾 | 停磨前,要将磨内煤粉拉空,现场配置至少2瓶灭火器及监火员 | |
9 | 作业前未关闭磨头二氧化碳灭火器气体管道阀门,导致灭火器意外释放 | 中毒和窒息 | 作业前关闭对应二氧化碳气体管道阀门并挂牌上锁 | |
10 | 作业人员未经过有限空间作业培训,不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 作业人员须接受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培训,掌握作业风险及应急措施 | |
11 | 作业中 | 未戴防尘口罩导致煤粉进入肺部,造成尘肺病 | 粉尘伤害 | 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
12 | 高处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 高处坠落 | 磨顶作业佩戴安全带 | |
13 | 拆卸时敲打衬板或隔舱板,异物进入眼睛; | 物体打击 | 拆卸衬板或隔舱板时佩戴防护眼镜。 | |
14 | 拆卸衬板或隔舱板时固定不稳固,站位不对,发生衬板或隔舱板掉落伤人 | 物体打击 | 检查衬板或隔舱板吊装工具,检修人员站在安全区域。 | |
15 | 从磨体下方磨门搬运衬板或隔舱板时,造成意外伤害 | 物体打击 | 人员站位要合理,衬板或隔舱板捆绑牢固。 | |
16 | 装、拆衬板时人员误入吊装区域 | 物体打击 | 设置警戒区域,拉好警戒线。 | |
17 | 电动葫芦控制失灵 | 物体打击 | 使用前检查电动葫芦起升控制机构、吊索具完好有效,安排专人在电源控制柜监护 | |
18 | 未正确操作电动葫芦 | 物体打击 | 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电动葫芦,防止吊钩挂住异物后仍继续操作。 | |
19 | 未设监护人或监护人离开岗位,发生意外情况无法及时救援、求助 | \ | 至少两人进入一起作业,不得单独作业,门外须有人监护,作业时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 |
20 | 作业后 | 人员未确认安全撤离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触电 | 检修后清点参与检修人员,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21 | 安全防护设施未恢复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 | 检修后现场确认防护设施均已恢复,防护完善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
22 | 遗留工器具在检修设备内 | 其他伤害 | 检修后清点检修工器具,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5、煤粉秤检修风险分析
序号 | 步骤 | 风险分析 | 伤害类别 | 防范措施 |
1 | 作业前 | 未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交底 | \ | 作业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
2 | 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 | \ | 作业前办理动火作业(一级)许可 | |
3 | 未办理煤粉秤、送煤风机停电作业 | 触电、机械伤害 | 作业前办理煤粉秤、送煤风机等设备停电手续,关闭煤粉仓底下料闸阀,按能量隔离清单规范办理挂牌上锁 | |
4 | 未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发生意外时失去最后一道防线 | 其他伤害(粉尘)、物体打击 | 佩戴口罩、安全帽、劳保鞋等。安全帽不过期,符合要求,系好下颌带 | |
5 | 动火前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火灾 | 火灾 | 作业前确认关闭煤粉仓底下料闸阀、清扫喂煤秤内部积煤,现场配置至少2瓶灭火器 | |
6 | 未检查作业需使用的工器具 | 触电、火灾、爆炸、物体打击 | 检查氧气、乙炔瓶距离是否达到5米,作业点离气瓶是否达到10米,气瓶固定牢固无倾斜;检查电源线、漏电保护开关的完好情况,架空走线,使用电动工具或电焊机必须检验合格,接地良好 | |
7 | 作业中 | 未戴防尘口罩导致煤粉进入肺部,造成尘肺病 | 粉尘伤害 | 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
8 | 作业后 | 人员未确认安全撤离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触电 | 检修后清点参与检修人员,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9 | 安全防护设施未恢复即送电、试机 | 机械伤害 | 检修后现场确认防护设施均已恢复,防护完善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 |
10 | 遗留工器具在检修设备内 | 其他伤害 | 检修后清点检修工器具,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办理送电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