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操作技术(二)

水泥资料
2024-12-16

二十一、熟料中f-CaO过高的原因及危害

(一)原因

1、配料不当,石灰饱和系数KH过高;

2、煤的质量突然变化而未能及时调整,煤的颗粒过大;

3、生料细度太粗,生料在窑内煅烧反应不完全;

4、熟料冷却系统出现故障致使冷却速度太慢;

5、操作不当,热工制度不稳定。

(二)f-CaO过高的危害

f-CaO水化生成Ca(OH)2,体积膨胀97.9%,随f-CaO增加,抗拉抗折强度降低,3d后强度倒缩,严重时引起安定性不良。

二十二、熟料中MgO的主要来源及作用

石灰石中的白云石是MgO的主要来源,为控制熟料中MgO含量小于5.0%,应控制石灰石中MgO含量小于3.0%。含有白云石的石灰石在刚敲开的断面上可以看到粉粒状的闪光,10%的盐酸滴在白云石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熟料中含有少量MgO时,可降低熟料液相黏度,还能改善熟料色泽。含量过高时,会造成后期膨胀的危害性,引起安定性不良。

二十三、熟料三个率值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1、如果n值过高,煅烧时液相量显著减少, 熟料煅烧困难,当CaO含量低、C2S含量多时,熟料易于粉化。n值过低,则熟料中硅酸盐矿物太少会影响水泥强度,且由于液相量增多,易出现结大块、结瘤、结圈等现象。

2、如果P值过高,C3A多,相应的C4AF较少,液相黏度大,物料难烧。P值过低,液相中质点易于扩散,对C3S的形成有利,但烧结范围变窄,易结大块。

3、如果KH值过高,C3S较多C2S少,烧成较困难,但水泥强度高。KH值低则水泥水化较慢,早期强度偏低。

要使熟料既易烧成,又能获得较高的质量和性能,必须对三个率值同时加以控制,力求相互协调,配料合适。

二十四、碱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熟料中含有微量碱时,能降低最低共熔温度,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起助熔作用。但碱含量过高时,首先与硫结合成硫酸盐,多余的碱则和熟料矿物质反应生成含碱矿物和固溶体,并且增加液相黏度,难以吸收CaO形成C3S,影响熟料质量,并易形成结皮、堵塞现象,影响煅烧制度。国家规定水泥中碱含量(Na2O+0.658K2O)≤0.60%。

二十五、煤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1、煤的挥发分较高,这会使回转窑中黑火头缩短,易造成热力分散,形成低温长带燃烧;而挥发分过低易造成短焰急烧。

2、煤的灰分大部分或全部掺入熟料中,会使KH值降低,铝酸率提高,熟料中f-CaO随煤灰的增加而增加。

3、煤的发热量对窑的产量和热耗具有重要意义,高热值的煤能强化煅烧、增加产量、降低消耗,一般要求煤的发热量>20.9kJ/kg。

4、入窑煤粉的质量要相对稳定,相邻两次的波动范围其灰分要控制在±2.0%以内,合格率>70%。

二十六、控制入窑煤粉的细度和水分

1、入窑煤粉的细度一般要求控制在0.08mm方孔筛筛余10%~15%为宜,煤粉磨得较细,比表面积增大,与空气中氧接触机会均等增加,其燃烧速度增快、燃烧完全,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也多,这就能提高窑的火焰温度和维持较好的势力强度。煤粉太细时,黑火头长,难看火,会使熟料质量降低,煤质不同时,细度要求也不同,厂内入窑煤粉细度一般控制在(10±2)%,合格率≥80%。

2、煤粉中水分不宜高,水分存在会降低发热量,燃烧速度慢,且使窑炉温度降低,并增加烟气带走的热损失。厂内煤粉的水分一般控制在<2.0%,合格率≥80%。

二十七、熟料成分波动的原因

1、生料成分的波动;

2、配煤不准,不均匀;

3、取样点缺少代表性。

二十八、循环负荷率、选粉效率

1、循环负荷率K是指选粉机的回料量T与成品量Q之比,它与磨机的长度有关,磨机愈长出磨物料的细度愈细,循环负荷率愈低。

2、选粉效率E是指选粉后成品中所含细粉量与选粉机喂料量之比。选粉效率的高低与选粉机的分级性能和循环负荷率的大小有关。

二十九、研磨体在筒体内的运动状态

研磨体在筒体内的运动状态主要由磨机的转速决定。

1、周转状态:研磨体与筒体一起运转,其转速太快。

2、倾泻状态:研磨体和物料因磨擦力被筒体带到等于摩擦角高度时就下滑,物料的粉碎主要靠互相的滑动和钢球负荷的压碎而产生的研碎作用。

3、抛落状态:研磨体沿磨壁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抛落,研磨体对物料产生最大的冲击粉碎功,此时转速为理论适宜转速。

三十、掺加石膏的作用和对SO3的控制

加入适量石膏,可抑制熟料中C3A过快水化而达到调节凝结时间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降低干缩变形,改善耐蚀性、抗冻性和抗渗性等性能。当石膏加入过多时,由于CaSO4水化速度较快,水泥的凝结反而会变快,硫酸钙水化后呈结晶状态,会产生体积膨胀,对水泥石的结构产生破坏作用。

一般地要求石膏指标如下:

①SO3含量不小于3.5%;

②入磨粒度小于30mm;

③水分小于5%;

④工厂储量不少于20d。

对石膏掺加量的调节是通过对水泥中SO3含量的控制来实现的,因为水泥中SO3主要是由石膏引入的,所以提高SO3的合格率,关键在于提高石膏配料量的准确性和石膏质量的稳定性,SO3厂内控制指标3.2±0.3,国家标准规定水泥中SO3含量小于3.5%。

三十一、控制出磨水泥的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的粉磨程度。水泥细度细,水化速度快,易水化完全,水泥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高,而且还能改善水泥的泌水性、粘结力等。水泥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将使硬化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强度。同时水泥过细,水泥磨产量会迅速下降,单位产量的电耗增加,所以水泥细度应随所生产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熟料质量,粉磨条件而定。

三十二、助磨剂

在粉磨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外加剂,可消除细粉的吸附和聚集现象,加速物料的粉磨过程,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单位粉磨电耗,提高产量,这类外加剂统称“助磨剂”。

三十三、控制入磨物料的水分和粒度

入磨物料水分和粒度对磨机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对入磨物料水分和粒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水分过大,磨内气体湿度增大,细颗粒粘在研磨体和衬板上,形成物料垫,严重时出现“饱磨”、“堵塞”现象。水分太少,物料在磨内流速加快,会出现“窜磨”、“跑粗”现象,物料中保持少量水分,在磨内汽化时,可带走部分热量,降低磨内温度,改善易磨性。一般入磨水分控制在1%~1.5%为宜。

控制入磨物料的粒度,可以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增加磨机产量,加强物料的均化。入磨物料粒度也不能太小,否则会造成破碎机产量降低,电耗增加等现象。

三十四、控制入磨熟料温度和磨内喷水的使用

入磨熟料温度宜控制在室温,最高不能超过50℃,出磨水泥温度不宜超过150℃,这是因为:

1、入磨熟料温度高,物料本身的热量带入磨内,致使水泥磨内温度高,从而降低了物料的易磨性,并产生静电效应,形成"包球"现象,降低粉磨效率。

2、磨内温度高,会引起石膏部分脱水变成半水石膏或全部脱水成无水石膏,会引起水泥速凝或假凝;

3、磨内温度高,对机械本身也不利。

对磨机采用水冷却是降低磨内温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把一定量的水喷入磨机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使水在那里蒸发(通常用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喷入磨内,水通过喷嘴很快雾化)可有效地带走磨内热量,并破坏静电凝聚现象。并破坏静电凝聚现象。它分为:磨头喷水,磨尾逆流喷水;磨尾顺流喷水、磨头磨尾同时喷水等方法。

使用磨内喷水,水必须雾化好,并应视磨内实际温度决定喷水量和是否需要喷水,过多的喷水量或雾化不好会致粉磨状态恶化。入磨熟料约50℃时,磨头不要喷水,以防止游离水使水泥开始水化而使水泥强度性能降低。喷水量不得超过水泥产量的2.0%。一般采用磨尾喷水的方式。

三十五、石灰质原料中MgO含量超过3.0%时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矿山控制,定期进行MgO普查,绘制矿山MgO含量分布图,采取高镁区和低镁区同时开采的方法,严格按比例搭配使用;

2、加强生熟料的均化措施;

3、提高配料Fe2O3含量,促使更多的MgO与铁铝酸盐形成固溶体,从而减少结晶MgO含量;

4、煅烧时采用快速冷却,使MgO溶于玻璃体中使结晶MgO颗粒变小;

5、采用细磨办法,提高水泥比表面积。

三十六、生料成分波动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一)原材料成分的变化

1、石灰石成分的波动,主要表现在CaO和MgO含量及夹带杂质的变化。

2、黏土成分的波动,主要表现在SiO2和Al2O3含量的变化,特别是SiO2变化影响KH值。

3、其他辅助材料的影响。

(二)配料方案合理性的影响

在生料制备过程中虽然各种原材料成分波动很小,但各种物料配比不能严格控制,也是导致成分波动的原因。

调整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配料设备运行是否可靠,计量是否准确;

2、加强对磨头仓的管理工作;

3、严格控制入磨物料的水分和粒度;

4、提高岗位工的操作水平。

(三)生料成分检验不准确的影响

1、试样缺乏代表性;

2、检验结果不准确,造成数据偏差的假象。

三十七、生料均化库控制的内容

1、控制适宜的装料量。用空气搅拌生料使之气化,因体积膨胀,所以库内不可装料过满;

2、严格控制入库生料成分。控制入库生料三个率值在4h内累计偏差为0;

3、严格控制入库生料水分。因为在水分高的情况下,生料粉流动性差,易堵塞,均化效果差;

4、严禁生料库边入边出。

三十八、f-CaO过高时熟料的处理

1、加入适量的活性混合材共同磨制水泥;

2、陈化:即将熟料存入一段时间,或喷水后存放,使f-CaO消解后再磨制水泥;

3、选料:将大块和粒状、粉状熟料分堆存放,根据质量好坏和水泥强度要求搭配使用;

4、尽快生产出一批质量好的熟料与之搭配使用。

三十九、制成系统的质量控制

1、出窑熟料应有一段时间的储存,并按指定库号入库。严格控制入磨物料的粒度和水分。熟料、石膏粒度<30mm,混合材入磨水分<2.0%。

2、加强出磨水泥的质检和控制,不仅要检验其细度、SO3含量,而且检验其安定性、强度、混合材掺加量等。磨头喂料设备应满足工艺要求,发生断料或不能保证物料配比时,应迅速采取措施。

3、入磨熟料温度控制在100℃以下,出磨水泥温度控制在150℃。超过此温度应停磨或采取其他降温措施,防止因石膏脱水而影响水泥性能。

4、出磨水泥必须送入指定的库内,值班员应做好入库水泥质量和库号记录。改变品种或低强度等级改磨高强度等级时,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洗磨和输送,清洗后水泥做低强度等级处理。低强度等级库改装高强度等级水泥时必须进行清库。每班必须准确测定出各库水泥的储存量。

5、加强磨头流量的抽查。出磨水泥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工具应确保试样的代表性。当熟料中f-CaO和方镁石含量高时,水泥应磨细些。

四十、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

1、据出磨水泥进行控制,按出磨水泥的检验结果,掌握质量的波动情况。严格执行出厂的质量要求,即出厂水泥合格率和富裕强度合格率达100%。

2、掌握出厂水泥和出磨水泥之间的强度关系,经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处理,预测各龄期强度,并进行全套物理化学性能的检验。

3、水泥出厂前必须按国家规定编号,每个编号的吨数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禁止超吨位。

4、必须注意水泥的均化,应进行多库搭配,严禁单库包装和上入下出,严格按指定的库号和比例包装。水泥包装标志必须齐全,袋重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98%,每班随机抽查20袋水泥总质量不得少于1000kg。

往期推荐:

生料和熟料质量控制

2023-07-10

水泥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2023-06-21

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及原因

2022-11-06

熟料煅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22-09-14

出磨水泥的质量控制

2022-05-22

水泥企业质量风险源点控制

2022-03-24

水泥生产石灰石原料质量控制要求

2022-01-12

出厂水泥质量控制要求及依据

2021-12-18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2021-11-20

水泥质量控制基础知识

2021-11-01

PPT课件|水泥生产质量控制

2021-10-08

PPT课件|熟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2021-08-25

PPT课件|水泥企业质量控制基础知识培训

2022-04-27

水泥质量控制高级工理论知识试卷(含答案)

2022-04-15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水泥资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