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单来了!他们被命名为“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

江门宣传 2024-02-12


近日,市文明委公布《关于命名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的决定》,决定命名刘志宏等20人为“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张兆强等9人为“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20名)


助人为乐类(5名)

刘志宏 江海区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黄晓聪 台山市阳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

谭玉琼 开平市长沙街道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

关杰初 源林投资(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锟恒 江门市公安局外海派出所辅警


见义勇为类(2名)

柴选文 蓬江区北区卫生院科室主任

吴勤略 恩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


诚实守信类(1名)

黎兆焜 江门市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敬业奉献类(8名)

张 俊   江门海事局川岛海巡执法大队队长

梁庆宁 开平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省级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李建昀 江门市公安局打击走私支队二大队三级警长

张文超 中共恩平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张远鹏 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工装工程师

吴小群 国家税务总局江门市税务局四级主办

赖阳军 五邑中医院肺病科护师

梁惠宜 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三级级长


孝老爱亲类(4名)

岑奕浩 蓬江区白沙街道居民

吴秋香 江门市金羚电器厂退休职工

黄丽英 新会区纺织厂退休职工

谭爱玲 江门市中心医院退休职工


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9名)


助人为乐类(2名)

张兆强 江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兼职常委、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江门站)法律顾问

黄女庆 新会区三江镇关工委副主任、妇联执委;三江镇商会支部书记


敬业奉献类(6名)

甘锡荣 蓬江区棠下镇大林村委会水利工作人员

张德业 江门市江海区业伟成机械厂、江门市德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奭荣 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

李柏达 台山市台城街道办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余文质 开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王 秋   鹤山市司法局共和司法所所长


孝老爱亲类(1名)

梁锦花 恩平市个体经营者


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简要事迹



【助人为乐类(5名)】




刘志宏,男,1973年1月生,江海区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刘志宏是一名肢体残疾人。读书期间,刘志宏屡获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大家的点滴关怀深深打动了他,也在他心里埋下了感恩和回报社会的种子。


刘志宏身残志不残,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践行公益和志愿者精神,自强不息,回报社会。2014年,他接到天健社工机构的邀请,参与了礼乐颐养居揭牌仪式并为周边居民提供义修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刘志宏感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快乐,收获到满满的正能量,因此决定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于同年成为江海区青年巧手维修服务社义修队的成员。从2016年初到2020年底,刘志宏所在的礼乐益路行者义工队共参与和开展了61场次的义修义剪活动,合共服务3668人次,其中上门义剪义修合共服务681人次。2021年,刘志宏加入了残健共融互助社团队,每月坚持到多家医院为康复人员和病患人员提供义剪服务,还为居家重度残疾人和特困老年人提供定期的上门义剪服务。直到现在,残健共融互助社义剪组共开展义剪活动29场次,服务892人次;其中上门义剪25次,服务58人次。


在刘志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从被帮扶到帮助他人,刘志宏用志愿服务回报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用行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展现了残疾人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刘志宏曾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







黄晓聪,女,1971年生,台山市阳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台山市阳光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黄晓聪于2008年加入台山市妇女联合会巾帼志愿服务队及台山市义工联志愿服务队。15年磨砺,黄晓聪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为队长、讲师,于2013年及2016年先后成立了两支志愿服务队,培养了300多名优秀志愿者,参与、策划、组织的公益活动达400多场,受益对象近8万人次。她是台山市首位服务于艾滋病防治事业的社工,是台山市艾防办唯一指定给艾滋病感染者送药寄药的社会工作者。


2008年,黄晓聪在一次下乡的志愿服务中,遇上了一个极度贫困的单亲家庭:妈妈患有地中海贫血,儿子(小源)是个多重残疾脑瘫孩子,女儿(小玉)还在读小学。这次探访让黄晓聪一家跟这个特殊家庭结下了缘。黄晓聪夫妻主动了解国家的相关帮扶政策。为了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整合社会资源来帮助这个家庭,黄晓聪更是努力学习考取社工师证。在他们的帮助下,小玉圆了读书梦。在2017年、2019年,小源妈妈因严重贫血而病倒,黄晓聪不但垫付住院费并照顾小源妈妈,还主动包揽她如收割、卖菜等全部农活。

2014年开始,黄晓聪为多个精障家庭提供个案服务。2021年曾整合7万多元的社会资源帮助精障家庭的一对儿女回归原生家庭生活。


截至目前,黄晓聪用专业知识干预了8起自杀行为,挽救了多个家庭。“让天下没有抑郁的孩子,让每个人活出最好的自己”是黄晓聪新的工作目标。


黄晓聪曾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2020年江门市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社会工作者”、江门社会工作特别贡献奖、江门市四星级义工等荣誉;黄晓聪家庭曾获评“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谭玉琼,女,1974年7月生,开平市长沙街道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


谭玉琼乐于助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将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打造成为开平最具特色、最具人气、最受市民欢迎的站点之一,该服务站在志愿汇等平台登记开展的活动超1500场次,注册志愿者超2800人,服务群众超34.95万人次,曾被评为开平市科协2021年度先进集体。


2019年,谭玉琼向开平市义工联自荐成为开平市长沙街道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她时常利用晚上和周末等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建设学雷锋服务站。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每次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她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有时候从清晨5时多忙到第二天零时许。她乐于助人的态度,感染了很多人,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目前已组建起红领巾主持团等1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志愿服务队“我爱我家”健康科普队服务的足迹遍及开平。


谭玉琼还想方设法增强苍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软硬件建设,逐步设置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法制书屋、好人驿站等场地设施,为相关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她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成立社区大使单位,推动“非遗传承公益行志愿服务项目”成为2021年“益苗计划”——广东省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重点培育项目,该项目也是2021年江门市志愿服务大赛重点培育项目,能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物资,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公益课堂等服务。


谭玉琼曾获“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江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关杰初,男 ,1968年6月生,源林投资(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杰初一直关心支持江门鹤山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捐钱捐物累计价值过亿元助力民生事业发展,还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江门鹤山、新会、开平和佛山、茂名等地的慈善公益事业。仅2021年,关杰初、吴绮兰伉俪及属下企业就累计向鹤山慈善机构捐赠3255万元,受惠群众达3万多人次,创下了鹤山市慈善会成立以来个人累计捐款的最高纪录。2022年,关杰初、吴绮兰伉俪以年内共计捐赠4亿元位列胡润慈善榜第19名。


1995年前后,关杰初处在创业初期,资金有限,但得知佛山高明有2个女孩患有重病时,立即伸出援手,通过刷信用卡的方式予以帮助。


2020年初,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关杰初夫妇第一时间捐资200万元支持鹤山的疫情防控工作。同年,关杰初得知鹤山市有贫困学生因为没有电脑等设备无法在家上网课后,立即购买了333套平板电脑捐给鹤山市教育局,让贫困学生顺利上网课。


2022年,鹤山“0429”疫情发生当天,关杰初联系鹤山市红十字会,携家人及名下企业捐款420万元;获悉鹤山负压救护车紧缺后,又追加捐款200万元,用于购买3辆负压救护车。此外,他还专门捐助100万元设立了“关爱生命”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救助项目。


2022年初,关杰初、吴绮兰伉俪得知鹤山有21所学校的运动场、校道、教学楼等需要升级改造后,立即捐资支持。目前,鹤山21所学校共新铺设地坪漆126800平方米、塑胶跑道5400平方米、水泥地面14600平方米,翻新教室、礼堂13300平方米。


关杰初曾获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获“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







余锟恒,男,1986年10月生,江门市公安局外海派出所辅警。


余锟恒2007年6月28日在广州开始了第一次无偿献血,当时捐献全血400毫升。2008年1月在广州捐献机采血小板,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就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从2008年2月开始,他在江门市中心血站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坚持献血16年的他,无偿献血量72000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机采血小板次数204次,总治疗量339份,至少给337人带来了希望。关于他献血这一举动,父母曾一度担心会影响他的健康而表示反对。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余锟恒不但始终坚持献血,还常常与家人、朋友科普献血知识,用行动消除家人的担忧,朋友也在他的鼓励下参与无偿献血。


疫情期间,余锟恒每天为辖区居民测量体温,仔细登记,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劝导他们自觉隔离,经他走访排查的人员达3000多人次。2020年春节,他连续工作近56小时,为派出所领导小组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管控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外海街道彩虹社区、清兰社区、沙津横社区以及各个核酸检测点。当领导安排他休息时,他却委婉拒绝“我年轻,我单身,无牵挂,能扛得住”,之后便又风风火火地赶赴联合防疫执勤卡点。


余锟恒自2020年8月在江门义工联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截至目前,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达2443小时。


余锟恒连续3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连续多年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荣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类(2名)】




柴选文,男,1978年12月生,蓬江区北区卫生院科室主任、中医馆馆长。


柴选文是岭南蜂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全科医学诊疗工作20年,工作积极认真,对患者服务热情周到。除此之外,他多次在紧急关头伸出援手救助陌生人,彰显着医者仁心的救死扶伤精神。


2022年正月初六,柴选文乘坐飞机时遇到突发疾病的乘客。经过初步判断,认为患者可能出现心肺方面的疾病,便立即让患者通过面罩吸氧,并通过按摩穴位稳定患者情绪。后来,一度平复下来的患者情况突转异常,柴选文认为患者需要马上接受抢救,便向机组提议紧急备降到距离最近的机场。其间,柴选文一直对患者进行施救,持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到达机场后,患者第一时间被送下飞机并接受及时救治。事后,他的事迹受到南方+的宣传报道,珠海航空有限公司向北区卫生院赠送了锦旗。


2019年的一个早上7点多,柴选文在经过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中心市场附近时,看到一位50多岁的男人骑摩托车被一辆正在变道的汽车尾部剐蹭摔倒在地,汽车没有停下反而驶离了现场。柴选文立刻把车停在路边,跑过去查看情况,并拨打110电话和120电话。在交警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他详细讲述了事故发生经过,并将伤者一起搬运到救护车上才离开。


此外,新冠疫情发生3年来,他总是冲在第一线,几乎全年无休;在社区经常可以见到“中医药进社区”“柴选文家庭医生团队在您身边”等公益活动的开展。


柴选文曾获“江门好人”荣誉称号。







吴勤略,男,1985年1月生,恩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勤略在群众生命出现危险时敢于挺身而出,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勇救溺水群众,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2021年4月17日9时许,天阴路滑,一辆白色小轿车疑因车速过快,在江门恩平圣堂镇虎头岭村路段失控,撞断多条警示桩后,冲进池塘,整辆车翻了过来,车底朝天,司机被困车内无法逃脱。


由于当时天凉水冷,加上大家不知道池塘水深情况,围观的群众均无人敢带头下水救人。在危急时刻,吴勤略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入池塘,潜入水中,捶打出现裂痕的车窗玻璃,最终将车窗砸开,成功救起溺水司机。救出司机后,吴勤略担心车里还有其他乘客,于是再次潜入水中,直到确认车内再无其他乘客后才回到岸上,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手臂和脚底在救人时不知不觉被划开了数道伤口。


吴勤略上岸后,发现被救司机脸、嘴唇发紫,随即马上联合同事帮司机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司机意识逐渐恢复。确认司机生命体征平稳后,吴勤略和同事才离开现场。


这已不是吴勤略第一次下水救人了。他在恩平市良西镇工作时,就遇到过电动车掉进水渠的事故,那水渠有1米多深,他从里面救出了1个大人和1个小朋友,还帮他们把电动车打捞了出来。吴勤略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遇到群众有难,肯定要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展现了吴勤略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高尚品质,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守初心、担使命的内在含义。


吴勤略曾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诚实守信类(1名)】





黎兆焜,男,1971年11月生,江门市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值春节期间游客出游高峰期,旅游行业却迎来了“退订潮”。在旅游行业工作近30年的黎兆焜敏锐地察觉到疫情防控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他迅速组织公司安全应急小组,果断停止了即将出发的旅游团,顶着业界压力,率先向游客承诺“无损退款,无损延期”,宁愿公司承担损失,也要确保顾客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陷入困境,最让黎兆焜放心不下的,是如何保障员工的收入。黎兆焜坚持不裁员的承诺,没有关闭一家营业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创新性地将旅游产品与新会本地特色相融合,通过旅行社的商城平台为家乡特产带货,让全国游客走进来,让新会特产走出去,让家乡经济富起来,并保障员工收入。2022年开始,他还在员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每月发放600元疫情防控补助,增强员工对旅游行业复苏的信心,帮助员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用爱心承载对社会的承诺,积极动员公司员工参与爱心活动15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旅游从业者“知感恩、讲良心、重信誉”的优秀品质。


黎兆焜一诺千金、诚信为本,在他的带领下,其公司先后荣获“广东省首批4A级旅行社”“江门市十佳旅行社”“江门人信得过消费品牌单位”“ 江门市消费者满意十佳旅行社”等称号,其本人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类(8名)】





张俊,男,1988年生,江门海事局川岛海巡执法大队队长。


张俊心系安全,为民服务甘做孺子牛。每逢重大节假日,他都主动放弃休假,带队加强客运现场值班,每年保障超240万人次水上客运安全和2万艘次船舶航行安全。疫情防控期间,张俊参与并有力保障了川岛3万居民水上出行和2600吨民生物资的海上运输。2022年春运前,累计排查客渡船隐患108项,整改率100%。由于川岛水域实际海况,高速客船夜间不准航行。对此,张俊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研讨制定《高速客船应急夜航应急预案》,应对岛上夜间疫情突发情况,保障岛民生命健康安全,并通过村委会广泛宣传,得到一致好评和称赞。


张俊敢挑重担,创新发展勇做开荒牛。他牵头创立陆岛运输创新工作室,并将“高速客船实时风力浪高开航技术”等多项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中,为企业和地方旅游经济带来巨大的促进。张俊陆岛运输创新工作室曾获评“广东海事局职工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单位”。


张俊扎根海岛,艰苦奋斗愿做老黄牛。他长期坚守在川岛,成功救助“粤阳西渔39588”遇险的12人,成功防御“天鸽”“山竹”等多个超强台风,严格把握海上救援“黄金72小时”,实现辖区“零污染 零事故 零伤亡”的目标。


张俊曾荣立广东海事局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评直属海事系统模范机关先进个人、广东海事局先进个人、“江门好人”、江门市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江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梁庆宁,男,1977年9月生,江门开平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省级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梁庆宁从事变压器技术设计和研究工作,与技术团队一同完成了一个个引以为傲的世界首创节能变压器产品,为全球变压器行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梁庆宁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把变压器的节能技术创新研究做到了行业领先,填补了国际空白。该项目获得国内外200多件专利(35件为发明专利),并获中国专利奖、广东专利银奖、湾高赛银奖、江高赛金奖、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奖项。


2018年,梁庆宁提出在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的基础上做特殊化适应,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变压器应用特性,成功研发出超高层建筑用干式变压器、户外型干式变压器、一体式防护型干式变压器、防水型干式变压器、环保型SCB干式变压器、小型化预装式变电站、光伏智能双层双公变等先进方案,获得专家和市场的一致认可。


梁庆宁将立体卷铁心技术推广作为自己的使命。他多次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是超3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参与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20052-2020和《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指导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发表了《立体卷铁心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的技术特点和设计要点》等论文。他还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先后为公司培养了近10名高级工程师、近20名中级工程师,并多次到国外为同行厂家进行培训,为全球变压器行业改革的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梁庆宁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好人”“江门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门市高层次人才”“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李建昀,男,1985年1月生,江门市公安局打击走私支队三级警长。


李建昀自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在巡警、特警、基层派出所等多个岗位默默耕耘,奉献青春。


李建昀入警之初,恰逢鹤山市公安局特警中队成立。他被安排到特警中队,经常参与处置各种突发性急、难、险、重事件。面对危险,李建昀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2020年12月,他转岗到鹤山公安局古劳派出所成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先后参与侦破陈某阳和叶某鸣非法经营案等。


2021年7月3日上午9时许,李建昀主动请缨,参与配合海事部门打击走私的行动。行动中,他不惧艰险、冲锋在前,遭遇嫌疑人驾驶快艇冲撞,不幸被螺旋桨击中,英勇受伤,不得不截肢。做完截肢手术醒来后,李建昀首先不是询问自己的伤情,而是问走私分子有没有被全部抓获,自己之前跟进的一个案件犯罪分子有没有被绳之以法。因公致残后,他不改从警初心,发出“装上假肢,我还能当警察”的豪言壮语。


2022年8月,李建昀被抽调至江门市公安局打击走私支队,加入无人机作战专班。他克服了身体上的不便,和专班同事不分昼夜地坚守在打击走私第一线,使用无人机参与打击走私偷渡违法犯罪,提高了打击效率,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进入新岗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积极参与打击走私案件,抓获涉走私人员80余人,查获走私冻品300余吨,有效打击了走私违法犯罪。


李建昀曾获“全国公安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广东好人”、“全省最美基层民警”、“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广东省公安厅记个人一等功。







张文超,男,1980年7月生,中共恩平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张文超至今已在政法战线奋斗21年,始终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出色地完成了岗位工作职责,是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公认的“老黄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张文超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冲锋在前,连续作战,牵头制订及下发了《恩平市新型冠状病毒五级防控方案》以及各项工作通知,把恩平全市11个镇(街)174个村(社区)划分五级疫情防控网格1558个,组织网格员5700多人,建立了五级“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张文超勇于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认真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其间他甚至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梗塞并被送入ICU,很多同事由于不知情,还持续向他汇报工作情况,而刚从“鬼门关”回来的张文超在刚转入普通病房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恪尽职守的他与同事们一起为恩平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下坚实的基础。


张文超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法制日报和省、江门市各级政法机关等宣传报道。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给群众带来幸福安全的生活环境,始终冲在为群众解决困难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的初心和使命,展现出新时代政法干部的时代正气、时代风采。


张文超曾获“全国‘平安之星’”“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年度‘平安之星’”“江门市优秀共产党员”“江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个人”“江门市教育转化攻坚与巩固整体仗工作先进个人”“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梁惠宜,女,1987年5月生,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三级级长。


梁惠宜追求崇高职业理想,乐于奉献,勇于创新,遵纪守法。无论是在2017—2018学年到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支教,还是在江门任教,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西藏,梁惠宜爱生如子。有一天晚上,住校的藏族学生洛桑夏饶突发阑尾炎,情况危急,而父母又远在偏僻的乡村,一时无法赶来。梁惠宜二话没说,马上自费打的把他送到医院救治,并且始终陪伴在旁。在藏区,作为班主任,梁惠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接手后把“后进班”变成学校的“好班”、先进班。各阶段考试各科总成绩由上学期年级倒数第一到接手后稳居藏文班第二名。援藏期间,梁惠宜所教班的数学成绩在所有的考试中全部名列年级第一名,并且遥遥领先,成为了广东援藏团队教学上实际的领军人物,为广东省、江门市赢得了荣誉。


在江门一中,梁惠宜数年如一日融入学生,关爱学生,转化后进生,用爱的教育温暖了所任高三年级1000多名学生,不仅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同事们,成为教师中的一抹绚丽的亮光。在教研上,梁惠宜努力探索先进教学法,屡获殊荣。由于业绩显著,2018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这是当年全江门市唯一一个,也是当年全国援藏教师中唯一一个。


梁惠宜曾获“广东好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巾帼奖、“江门好人”、江门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远鹏,男,1989年7月生,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工装工程师。


张远鹏2013年3月入职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为弥补自身专业水平不足,他自学厂家原理图、查阅网络资料及请教专家同事,经常利用休息日来学习工装设备的维修保养、调试安装,并将个人经验编写成5.6万字的《工装工具使用手册》,便于职工快速学习各种工装工具性能和注意事项,该手册现已推广至集团其他基地工厂。


张远鹏不断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主导智能机器人配送,实现区域整合无人作业。他主导ESD在线监控项目,实现制造过程ESD防控可视化,取消人工纸质点检;自学CAD、SketchUp、Inventor等2D、3D制图软件,每年完成几十种工装设备设计并推动落地,累计完成改善提案270多件。同时,利用自身文科专业优势,建立工装工具管理制度、健全公司工装工具资产台账。此外,他还在公司定期开展工装工具安全作业培训,避免错误使用工装工具带来安全事故。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中来,2021年6月,在公司的支持下,张远鹏主导成立月光工作室。在一年半时间里,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带领团队成员开拓发展创新项目,团队成员由3人发展至21人。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月光工作室获得公司2次改善创新团队奖,获海信江门园区创新奖项3个、海信集团最佳实践案例3个、广东省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工程创新大赛二等奖1个、授权实用创新型专利4项,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132万元。


张远鹏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江门好人”等荣誉。








吴小群,女,1988年2月生,国家税务总局江门市税务局党建工作科四级主办。


吴小群大胆创新勇担当,立足岗位做好党务服务大局成效显著。主创“红色+税务党员教育”项目赓续红色血脉,盘活全市52个教育点推出15条红色学习路线图,推动开展红色实践1.6万人次,项目荣获3项省级荣誉。主创“侨税青锋”工程全力讲好党的故事,牵头组建税务青年理论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宣讲80余场,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寻常百姓家”,获省、市级2项奖项,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和市领导肯定批示。开发党建课程10余门,受邀在国家税务总局党校、省局党校及“学习兴税”等平台讲解20余场,为2万余人送去“党的税收故事”。积极参与省直机关工委模范机关党建课题研究,成果获“全国机关党建优秀研究成果特别奖”。创推“百件实事·百面红旗”品牌为群众办实事,主动思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方式新方法,推动全面施行“交房即发证”、午间“不打烊”、“税险同窗”等便民服务126条,以志愿“小切口”推动民生“大变化”。


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吴小群积极协助统筹党员干部1500余人参与战“疫”、义捐款项4万余元、志愿服务2万余小时,助力市税务局荣获“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她还积极参加“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项目,主动参加爱心义卖、学业帮扶、入户探访,用奉献传递真情温暖更多人心。


吴小群曾获“江门好人”“江门市税务局优秀巡察干部” 等荣誉称号,吴小群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广东省百户最美家庭”“江门市十大最美家庭”“江门市税务局十大最美家庭”。








赖阳军,男,1997年6月生,五邑中医院肺病科护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赖阳军积极参加江门市援鄂医疗队,赴湖北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在支援湖北期间,他多次主动协助队员搬运物资到深夜。奋战了15天的他,终于轮到休息时间,但由于病区工作繁忙,护理人员不足,他又主动请缨回到病区参与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了队长以及护长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团委委员,回到广东后,赖阳军积极组织了多批次志愿者支援中山、佛山、东莞、深圳、珠海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不断优化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助力医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此外,他还积极组织“青年文明号”开展世界急救日、送医下乡义诊、爱心义剪、健康直通车义诊、探访慰问独居老人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义工开展常态化、长效化的便民利民惠民志愿服务活动。每到节假日,在急诊、儿科雷锋岗志愿站点、交通疏导、核酸采集、自助挂号机和健康咨询等不同岗位上,人们都能看到赖阳军开展志愿服务的身影。


从2020年参与志愿服至今,赖阳军参与义工活动达62场,从事志愿服务管理工作2年多,组织开展活动20多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赖阳军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门市一星级义工奖”“江门市优秀义工(志愿者)工作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类(4名)】






岑奕浩,男,1956年7月生,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道居民。


岑奕浩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但是母亲是视力一级残疾,兄弟4人中有3人是残疾人,老大是智力二级残疾,老三是肢体四级残疾,老四是精神一级残疾。岑奕浩毅然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坚持了50个年头。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用他并不坚实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作为家中唯一的支柱,岑奕浩从17岁高中毕业开始便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岑奕浩还以过硬的手艺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解决了一大家子的生计问题。2001年,岑奕浩一度下岗,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个坚强的男人也曾迷茫、落泪,可最终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多年劳累,岑奕浩的眼睛落下重疾,后来造成左眼视网膜脱落失明,然而这并不影响岑奕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照顾家人。他在32岁时与工友喜结姻缘,并从此毅然承担起照顾3个家庭的责任。


2020年,岑奕浩母亲的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他每天给母亲喂水喂饭、擦洗身体、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让母亲可以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过得舒心安宁。


岑奕浩曾获“中国好人”“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吴秋香,女,1954年6月生,江门市金羚电器厂退休职工。


吴秋香是一位平凡的海边渔村妇女,同时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警嫂、警妈、警婆婆。


在一个地地道道的警察之家,吴秋香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丈夫、儿子、儿媳撑起了一个温暖、稳固的大后方,让他们心无旁骛、全力投入公安工作。在她的理解支持下,丈夫安心投身公安工作近40年,从一名基层技术民警成长为全省广泛公认的刑事技术专家,儿子儿媳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大展拳脚,也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多次立功受奖。她默默为家庭付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贤惠明理、勤俭节约,默默地为公安工作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儿子一岁多时,为支持丈夫工作,吴秋香跟随丈夫来到城市。丈夫平时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她给予深深理解,没有半点怨言,默默地挑起照顾家庭重担,白天送小孩上幼儿园后到电器厂上班,下班后还要接小孩回家做饭照顾家庭。有一次儿子生病,为了不让出差在外的丈夫分心,她没有选择打电话告诉他,而是独自一人带儿子到医院看病,儿子高烧了三天三夜,她始终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着,直到儿子退烧趋于稳定才松了口气。


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后来结婚,妻子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工作一样忙。儿子儿媳经常因为特殊勤务不在家,吴秋香便一边照顾年幼的孙女一边操持家务。已退休的丈夫近年来身体出现毛病成为“长期病号”,为了不增加儿子儿媳的负担,她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给丈夫、儿子和儿媳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


吴秋香曾获全国“爱警母亲”“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黄丽英,女,1946年6月生,新会区纺织厂退休人员。


黄丽英的婆婆范柳琼是一位106岁的失明人士。尽管范婆婆失明,但她的身体依然硬朗健康,能下地行走,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范婆婆能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离不开儿媳妇黄丽英超过半个世纪的悉心照顾。


十多年前,黄丽英的丈夫去世,她的人生走入低谷。但她依然坚强乐观,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成为家庭的精神支柱。她用乐观开朗的情绪感染家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范婆婆的精气神慢慢恢复过来,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现年77岁的黄丽英,哪怕年岁已高,她还是坚持亲自照料范婆婆的日常起居。黄丽英每天都亲自做饭给范婆婆吃,也亲自帮老人家洗澡。她常常用轮椅推着范婆婆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跟老人家说话聊天。


有人建议黄丽英,让老人家住进老人院,不时去探望一下就行,让自己从家庭中解脱出来。黄丽英听了马上摇头,她认为照顾范婆婆是自己应尽的本分。这么多年下来,她跟范婆婆早已情同母女。这些年,黄丽英跟儿子和女儿都保持着良好的亲情关系,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吃饭,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范婆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地生活,这样的美好生活离不开黄丽英的无私付出,她将自己大半辈子奉献给家人,始终无怨无悔,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谱写出一首爱与孝的颂歌。


黄丽英曾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谭爱玲,女,1963年11月生,江门市中心医院退休职工。


谭爱玲90多岁的母亲,年轻时是一名专职的家庭主妇,没有退休金。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家患上了慢性胃病、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母亲住院治疗期间,谭爱玲每天煮好饭菜送到医院,照理好家里日常事务。


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谭爱玲母亲慢慢出现了腿脚无力的情况,还于2017年不慎跌断了左腿股骨,造成了严重的贫血、低钾、低蛋白,病情危急,需要大量输血。为此,谭爱玲四处托人找血源,帮助母亲渡过了难关。为让母亲尽快恢复,谭爱玲每天坐公交车往返医院和家里送汤送饭,并不厌其烦地为母亲按摩、陪她重新学走路,直到康复出院。


母亲的手术虽然很成功,但因为年龄大,术后很难完全恢复到此前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完成。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谭爱玲省吃俭用为母亲购买了医护床、气垫,防止其长期卧床导致长褥疮。她还买了轮椅,每日推着母亲到阳台晒太阳,并帮她按摩脚、做翻身运动。


除了照顾年迈的母亲,谭爱玲还关心关爱患有二级智力残疾的妹妹及其病弱的儿子。2010年,谭爱玲的侄子中职毕业后,不慎遭遇意外,造成重型脑外伤,导致半边偏瘫,并患上了癫痫病,直到现在仍需每天吃药来控制病情。侄子受伤后,谭爱玲和丈夫四处为其筹借医药费,她丈夫每天下班后就到医院陪他运动,帮他按摩,谭爱玲则每天做饭送到医院给他吃。侄子出院后,谭爱玲夫妇又细心照顾了他两年时间,最终让其基本实现了生活自理。


谭爱玲曾获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广东好人”“江门市金奖义工”“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上下滑动查看)


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

提名奖获得者简要事迹



【助人为乐类(2名)】





张兆强,男,1951年8月16日生,江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兼职常委、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江门站)法律顾问。


张兆强在2008年成为江门市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的一员。15年来,他积极参与市妇联的妇女维权工作,不辞劳苦参加市妇联在各地组织开展的户外普法活动。自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江门站)(简称“市妇女维权站”)建站以来,张兆强每年坚持参与义务值班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妇女276人次,志愿者服务时数669小时,多次协助调解家庭纠纷,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


张兆强是市妇女维权站的“活招牌”,作为一名退休的法律专业人员,他以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来访妇女提供法律指导,依法解答她们提出的法律问题。每次来市妇女维权站值班接访,张兆强总是热情地倾听妇女群众的诉求,耐心地开导对生活、婚姻和家庭失望的来访妇女,鼓励、帮助她们克服眼前的困难,给了来访妇女战胜困难的勇气。例如在2020年10月,张兆强接到了因长期遭受丈夫家庭暴力和语言威胁的吴女士求助,他认真分析案情和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帮助吴女士缓解心理压力,找准解决方向,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摆脱家暴的困境。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张兆强始终怀着一颗为群众服务的热心,秉持着为妇女解困的信念,他真心诚恳地参与妇女维权志愿工作15年,帮助大量妇女走出阴霾,找到她们的人生转机。


张兆强曾获“致公党优秀党员”“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项目优秀志愿者”“江门市妇联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黄女庆,女,1963年4月生,新会区三江镇关工委副主任、三江镇妇联执委、三江镇商会党支部书记。


黄女庆一直以关心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为己任,她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做好事、真情实感献爱心,20多年来从经济上、生活上、思想上受其帮助过的人数超过了50人,比如曾受其帮助、罹患急性肾炎家庭却无力承担其医药费用的三江镇初一少女,还有与黄女庆女儿在联谊活动偶然结识、面临失学困境的他乡孤儿,等等。除了资助这一途径,黄女庆还时常亲力亲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帮助生活拮据、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打扫住所、购置生活用品和家电;走访“迷途”青少年,在陪伴与谈心中帮助他们重新走上人生的正道。她的真诚时常能打动受到救助的人们,彼此间结下深厚的情谊,有的受助人称黄女庆为“黄妈妈”“再生父母”,有的则为她送上写着“善心捐助,崇高美德”“品德高尚,情系民心”的锦旗,这些都体现了受助者对黄女庆的认可与感激。


黄女庆时刻心系群众,为困难群体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困。为把慈善工作做好,黄女庆除了带动家庭成员投身其中,还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她热心公益、关心社群、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品格,得到了身边人的点赞与支持。


黄女庆曾获“江门好人”荣誉称号,黄女庆家庭获评“广东省平安和谐家庭”“江门市十佳文明家庭”。


【敬业奉献类(6名)】





甘锡荣,男,1949年5月生,蓬江区棠下镇大林村委会退休工作人员。


1992年,甘锡荣从部队退役后,成为蓬江区棠下镇大林村村委会干部,担任村小组长,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大林村河网密集,水患时有发生。负责水利工作的甘锡荣深知治水的重要性。于是,工作之余,只有小学学历的甘锡荣在实操中不停观摩、了解机器零部件,学习相关的维修知识和水利知识。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如今,甘锡荣已经可以熟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一名水利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老师傅”。


在从事水利工作的30年间,甘锡荣应对过不少危急情况,曾在防御台风“艾云尼”等的过程中参与过防洪排涝工作,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过去,每到汛期,他都会以泵房站为家,与电排站的同事乘坐小船,打捞电排站周边的垃圾,保障电排站的水泵安全运行。为方便打捞垃圾,他积极创新,自制四重拦截垃圾网清理杂物,节省了成本,效率也提高了,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2022年5月13日,受台风影响,暴雨突袭。在电排站内,73岁的老党员、站长甘锡荣不断观察着河面水位,十分镇定。原来,早在汛情来临前,甘锡荣便启动了3台水泵,开展预排工作,确保了排涝防汛工作平稳运行。实际上,甘锡荣早在2009年便已经退休,但由于泵房站的工作时间长,工薪报酬低,村民们都不愿意接替这项工作。甘锡荣决定继续坚守大林村泵房站工作,始终以饱满的革命热情践行“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朴实承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甘锡荣就这样坚持了30余年。


甘锡荣曾获“江门好人”荣誉称号。






张德业,男,1960年8月生,江门市江海区业伟成机械厂、江门市德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德业是一名退伍军人。2000年,他创办了江门市江海区业伟成机械厂,深耕新机械研发,申请了30多项专利。这家机械厂被誉为业界的“黄埔军校”,因为这里培养了十多个和他一样自主创业的工厂老板,从而带动了江门热风压条机械产业的发展。


创业路上,张德业不忘回馈社会,他的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致力于家乡扶贫助学、修整道路、慈善救济、帮扶退役军人等。2021年,张德业发起成立江海区爱国拥军促进会。爱促会发挥政府和退役军人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与江海区“侨都星火”志愿服务、“手拉手·帮战友”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等特色工作相融合,主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成为江海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三驾马车”中的重要力量,为江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添砖加瓦,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业伟成机械厂接到加急生产防护服压条机的任务,张德业率领全厂职工,迅速复工复产,仅春节期间就加急生产医用防护服热风压条机60多台/套送至抗疫前线,解决了抗疫所需。


在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时期,张德业率领技术人员于短时间开发出防护口罩自动生产机械,以满足防疫期间对口罩生产机械的迫切需求,并多次组织防疫抗疫捐赠志愿活动,充分体现了退伍军人企业家的社会担当和崇高奉献精神。


张德业曾荣获江门市“爱国拥军特别贡献奖”“爱国拥军先进个人奖”,获评“江门好人”“江门市最美退役军人”。







陈奭荣,男,1987年生,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


陈奭荣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鞋厂从事贸易工作,2014年决定选择回乡创业从事水稻种植,成立绿稻农场,同时注册了“奭乡味”大米品牌,种植当地优质丝苗米。经过陈奭荣的不断努力,绿稻农场的规模如今已发展到近400亩,农场配备多种专业设备,水稻种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加工已实现产业化。


2021年,陈奭荣成立了台山绿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N”的模式,在粮食种植(稻鸭共养生态模式)、粮食加工生产、研学游等方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展生态农业,引领当地农业发展壮大,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陈奭荣不断深入基层调研,并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关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从“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5个方面结合调研及实际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助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开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他积极推广农耕文化,讲好种粮故事,组织结对学校开展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向师生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并介绍绿稻农场的发展概况,勉励同学们要重视百业之基的农业,树立乡村振兴的远大理想,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国家对“三农”的重视,激发学生们的爱农情怀。


陈奭荣曾获“广东省乡土专家”“广东省乡村工匠丝苗米产业工程师”“江门市十大高素质农民”“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







李柏达,男,1964年7月生,台山市台城街道办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李柏达从事侨务工作2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弘扬台山华侨文化不懈努力。他长期致力于“世界记忆遗产—五邑侨批(银信)”的收藏、保护、研究、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为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作贡献。


李柏达累计捐赠了2000多份珍稀银信资料给台山银信博物馆,协助将台城宁城公园林荫小道改建为银信文化走廊。他还自费45万元修复三益碉楼,建成银信文化主题博物馆、多媒体影视厅、华侨家庭文化体验馆和侨文化研究基地,并编制80多份银信文化课件,为各地青年学者传授银信文化知识。此外,李柏达制作了60多份台山银信文化展品,10多年来自费超100万元到全国各地展览,为五邑银信文化传播四海,享誉全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柏达多年来协助各地报刊、广播电视台宣传五邑银信文化,撰写超100万字银信研究文章,并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专著及互联网发表;主编《台山集邮》《台山银信》报刊,出版2部银信文化研究专著;利用自己收藏的银信资料,辅导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高坚博士写作论文《吾心十分挂念:跨国书信与墨西哥华人的情感史(1907-1950)》,该论文获得美国2022年“佩里最佳论文奖”,对推动五邑银信文化国际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他还经常帮助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以侨为桥,为地方经济建设、乡村振兴服务。


李柏达曾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广东好人”“江门好人”“江门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余文质,男,1944年10月生,开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余文质原任开平市委办副主任、开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开平市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屡获殊荣。他个人先后写下了多份典型经验材料和报道文章,并在中央、省、江门和开平媒体刊登,多篇报道在《中国火炬》刊登推广,受到了好评。


在余文质的带领下,开平市关工委为孤儿(事实孤儿)和困境儿童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为帮助孤儿和特困儿童解忧纾困,余文质多次亲自走访,为贫困生寻找资助人,推动结对帮扶,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2018年起,开平市关工委的扶助对象扩展到开平市全市15个镇(街)的困难学生家庭,实现了“全覆盖”,打造了开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扶困助学”品牌。


余文质心系青少年,退休后坚持为加强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而四处奔波。为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基因教育,他先后到各学校为学生讲授党史辅导课,还发动友声诗社成员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深入到各学校讲授“文明、诚信、礼仪”及国学知识。


余文质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献爱心,把自己的退休时光贡献出来,为开平市关心下一代事业添砖加瓦,在一批又一批的“红领巾”心中深种“红色基因”,获得各界好评和各级肯定。


余文质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广东好人”“广东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江门好人”“江门市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秋,男,1967年10月生,鹤山市司法局共和司法所所长。


王秋服务基层群众18个春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群众标准,收获到当地群众的声声感谢和夸赞。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执着,凭着对百姓的热爱,王秋始终脚踏实地地坚守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王秋勤于学习政策法律,善于谋划工作思路,敢于寻求创新突破,在工作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独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一是创新普法方式,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谋划落实江门市“一司法所一品牌”项目创建工作,精益求精,当好普法宣传员;二是在工作实践中提炼出“调解五法”,先后成立址山镇“1+4”调解工作室、打造共和镇“1+5”调解工作室,当好人民调解员;三是坚持依法管矫,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日常管理,当好特殊群体管理员;四是依托址山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实现“一站办多事”,竭力做好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公证办理、仲裁等法律业务需求指引,当好“一站式”服务员。


近5年来,王秋参与调解矛盾纠纷案件298宗,成功化解社保缴纳案件、医患纠纷案件、死亡赔偿案件等多种社会矛盾纠纷,涉及金额3093万元,成功率达100%,被誉为当地“金牌调解员”,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王秋曾获“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江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人民调解员”“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曾获广东省司法厅授予个人二等功。


【孝老爱亲类(1名)】




梁锦花,女,1966年10月生,恩平市那吉镇圩镇社区居民。


每当提起梁锦花,圩镇社区的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位敬老爱幼、善良纯朴、勤俭持家的好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悉心呵护着孩子,多年来用自己的付出为家庭营造良好积极的氛围,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作为妻子,梁锦花与丈夫相敬如宾,对待公婆敬如父母,还照料了家中有智力障碍的小叔的生活起居。28年来,梁锦花用自己的淳朴经营起一个和谐温暖的家。


1995年,梁锦花与丈夫结婚,一年后便生下儿子,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儿子有发育不正常的现象,后来儿子经诊断为脑瘫患儿,并患有肢体二级残疾。不久后丈夫的意外下岗,更是让这个家雪上加霜,然而梁锦花没有被压垮,她始终对孩子不离不弃,对丈夫关怀备至,帮助丈夫排除消极情绪,夫妻二人坚定携手,共同为这个家庭寻找出路。现在,梁锦花夫妻在那吉市场经营包点生意,生意越做越好,夫妻二人的第二、三个孩子也陆续出生,为这个家带来了朝气和欢声笑语。


28个春秋的爱护与陪伴,是她对孩子的情深;在公婆日渐衰老、小叔发病闹事时的坚守与照顾,是她对这个家庭的承担。此外,梁锦花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与邻居和谐相处之余,梁锦花一家还主动参加无偿献血和各种爱心捐款活动,积极支持社区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街坊邻居的尊敬与称赞。


梁锦花曾获“广东好人”“江门好人”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获评“广东百户最美家庭”。


(上下滑动查看)


来源:文明江门
编辑:“江门宣传”微信编辑小组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名单来了!他们被命名为“第九届江门市道德模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