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企业在公益慈善创新与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第二期

小志 志康助残工程
2024-08-23


                           社会企业





上期讲到了社会企业作为以社会使命为中心的新型组织,通过商业手段获得可持续性收入以实现自负盈亏,既具有传统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也具有企业基本的营利性,是公益慈善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公益慈善创新形式与新兴主体,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创造价值。社会企业在参与残疾人就业可以兼备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这期就聊聊社会企业在公益慈善创新与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企业在公益慈善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社会企业在公益慈善创新中的角色定位是“公益主导的资源传递者”,此定位是从社会企业所具备的属性和角色展开,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社会企业在公益慈善事业中所具备的行动属性,即公益属性。公益属性是慈善行动主体的主要驱动力量,这就要求社会企业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过程中,秉持创造社会价值的根本目标,以社会使命而非赚取利润为其存在动因。通过慈善基金会控股或者主导可以有效保证社会企业的公益属性。具体而言,慈善基金会主导的社会企业不直接或间接获取商业利益,并会切实支出资金、实物或者服务,且不谋求经济补偿。同时经济活动产生的盈余也会再投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之中,因而不具有营利性。“公益”属性贯穿社会企业发展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企业参与公益慈善行动的动机、过程与结果,可以确保社会企业始终保持“非营利性”。

第二层含义是指社会企业在参与公益慈善资源运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行动角色,即资源传递者。公益慈善行为主体参与慈善资源运作时通常担任资源提供者、资源分配者和资源传递者三类角色。社会企业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中属于典型的资源传递者。上游的资源提供者是社会各界的公益慈善捐助力量,资源提供者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扩大公益慈善主体范围,同时借助市场化手段实现自我造血式发展。中游的资源分配者主要是公信力强、掌握丰富资源且非营利的官办慈善基金会。官办基金会借助足够的公信力和社会基础来保留政府介入优势,通过社会企业实现集中就业。而社会企业作为下游的资源传递者,一方面在官办基金会的主导下广泛吸收社会公益慈善力量,保留政府的治理优势;另一方面运用商业手段创新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市场化运营中实现公益慈善资源的增长,提高慈善资源使用效率。在资源传递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并提供“体面”的残疾人就业岗位,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

 社会企业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社会企业在公益慈善促进残疾人就业中的角色定位是“残疾人集中就业创新场所”。在旧有福利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社会企业作为资源传递者,提供了以公益慈善创新改造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的可能性,提供了兼具就业、庇护与社会融入功能的综合性场所。以社会企业的方式改造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可以在保留其优势的同时更好应对市场竞争环境,为这种大规模接纳残疾人就业的形式赋予新的活力,实现残疾人就业机制的创新发展。此定位包含价值递进的三层含义:
一、社会企业是残疾人就业场所。
不同于一般的慈善组织,残疾人就业社会企业在将公益慈善资源输送给残疾人时,并不是物质与资金的直接供给,而是残疾人就业岗位的供给,以保障残疾人群体参与劳动与谋取生计的权利。在具体岗位设置上,与按比例就业和灵活就业等就业方式不同,残疾人从事的不再是具有边缘化和排斥色彩的岗位,而是针对性设计的能够接近甚至超过市场提供给健全人的岗位,比如文创生产、软件开发、互联网直播等。这些岗位具有高收入、高附加值、高社会声望等属性,且设立之初就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能力损伤,相较于普通按比例就业中与健全人同质化的就业岗位具有相当的优势。总之,通过集中提供就业安置岗位的方式,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吸纳大批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参与劳动、获取经济收入的大规模就业机会。
社会企业是残疾人庇护场所。
与传统企业或庇护工场相比,社会企业为残疾人雇员提供了更具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无障碍环境及设施建设是社会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作岗位设置、生产流程、人员管理等会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和身体承受能力而有所调整;残疾人也能获得更为持续而完善的培训、就业、生活、心理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康复服务;并且社会企业往往会具备积极的残障群体文化,形成融洽的工作氛围与互助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缓解了对残疾人的限制与排斥。总之,残疾人就业社会企业并非以健全人的标准进行建设与管理,而是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以残疾人为中心构建起一个环境无障碍、岗位灵活、生活便利、人际融洽的生产生活一体化场所。
社会企业是残疾人社会融入场所。
社会企业是在正常的市场化环境中开展经营与交易,其竞争性、开放性与社会性体现出社会企业也是残疾人社会融入的载体。这种社会融入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企业能够帮助残疾人找寻自身的社会价值,残疾员工通过竞争性的产品服务交易和岗位级别提拔等方式获得工作中的效能感与满足感,让残疾人感受到自身在就业场所中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企业能够提供一个让残疾人与残疾人、残疾人与健全人交往的社会空间,残疾人之间通过业务配合、生活支持、共同娱乐等方式建立起集体认同,健全人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参观交流等方式增加对残疾人的理解与认可。总之,残疾人借助于残疾人就业社会企业这一场所,增加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频率,改善社会交往状况,修复与拓展朋辈关系和社交网络,最终实现真正平等的社会融入,在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志康助残工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